

-
觀點 | Opinion more
-
石破茂,躲得了初一躲不過十五
陳鴻斌曾任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信息所所長,專注日本政治和外交
石破茂訪美剛一個月,加征關稅的靴子還是落地了。特朗普是一個極為精明的商人,沒有真金白銀,一切說辭都是白費口舌。[全文]
-
日鐵遭“背刺”,高估了自己也高估了美國
沙青青歷史學者,專欄作家
日鐵的收購之所以會被貼上“國家安全保障威脅”標簽,正是這個背景的產物。這并不只是美國大選前后的倒霉個例,而是時代的真實反映。[全文]
-
日本汽車三巨頭為何同時做出重大決定?
陳剛日本經濟研究者
電動車改變了汽車消費方式,也在改變日企。在中國大地上,新一輪的電動車大比拼即將開始。[全文]
-
中國資本涌入日本,有些問題還需三思
陳剛日本經濟研究者
日本輿論中的中國,經濟發(fā)展了,便是日本的威脅;經濟發(fā)展遲緩了,便又會變成拖累日本經濟的進程。極度缺少對中國的客觀報道。[全文]
-
竄訪臺灣、建立亞洲版北約,日本真要“石破”天驚了?
陳剛日本經濟研究者
盡管回答媒體提問時,石破用詞謹慎,只是說:“自己會用全部力量去思考如何避免發(fā)生(臺海戰(zhàn)事)?!钡Z訪臺灣本身就是對“臺獨”的一種理解與支持。[全文]
-
日本“米荒”:人禍咎由自取,天災不可不防
江宇舟國際政經觀察者
日本以區(qū)區(qū)3%的大米供應缺口搞出的的“米荒”是一起典型的蝴蝶效應導致的災難?!懊谆摹笨此婆既唬瑢崉t是天災人禍的結合,且后續(xù)流毒會遠超如今外界已經看到的惡果。[全文]
-
中國電動車“黑船來襲”,豐田端著,本田急了
陳剛日本經濟研究者
在電動車銷量方面,日本去年全年的數據只是中國的一個零頭。[全文]
-
日本經濟到底是好還是壞?
張季風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員
我們談論日本經濟的時候不能忽略一點,即這30年日本企業(yè)作出的重大貢獻之一是創(chuàng)造和經營了一個“海外日本”。如今日本經濟、尤其是股市和大企業(yè)的表現(xiàn),又讓大家開始關心日本經濟會不會再次起飛,我覺得這都是些文學性用語,所謂的“日本經濟再起飛”還能飛到哪里去?[全文]
-
日本AI,失去的不止三十年
遠川科技評論飯統(tǒng)戴老板小伙伴們的科技后花園
日本已經失去了過去,但可能正在失去未來。[全文]
-
五年內兩次因造假鞠躬,這家日本名企為何“屢教不改”?
陳剛日本經濟研究者
造假能綿延幾十年,就不只是簡單的情理問題了,該是企業(yè)制度失靈、工業(yè)生產的社會風氣出現(xiàn)敗壞。[全文]
-
小林制藥鉆了日本監(jiān)管漏洞,還試圖甩鍋……
月詠幻日本流行文化觀察者
日本的高纖維可樂和雪碧,都至少是個特定保健食品,才敢大肆宣傳自己可以幫助身體健康。而機能性表示食品,幾乎就相當于非法天堂了。因此才會像小林紅曲產品一樣,哪怕是配方存疑,也可以正常上架并且“精準打擊”亞健康人群。[全文]
-
日本經濟發(fā)生轉變的條件正在形成?
內田真一日本央行副行長
有些企業(yè)在回顧通縮時期時會帶著懷念的心情,因為那時候只要不過度擴張,就能活下去。日本現(xiàn)在正面臨機遇,去打破通縮時期的心態(tài)和行為,打造工資和物價雙雙上漲的經濟。一個“正利率國家”無法單純通過央行加息來實現(xiàn),只有當經濟活動和價格得到改善,為加息創(chuàng)造適宜條件時,才有可能實現(xiàn)。[全文]
-
跌至世界第四,日本開始反思
陳鴻斌曾任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信息所所長,專注日本政治和外交
如今中國在眾多領域不斷超越日本,最新動向就是取代了日本的頭號汽車出口大國地位,而日本這一地位已經保持了半個世紀,此舉進一步加深了日本的失落感和郁悶感。[全文]
-
以毒攻毒?日本能用急性通脹治好慢性通縮的病嗎?
渡邊努東京大學研究生院經濟學研究科教授,曾在日本銀行工作
日本范式是建立在工資和物價同時凍結的絕妙均衡基礎上的?,F(xiàn)在,日本正處在一個岔道口,前方有兩條路:一條是繼續(xù)維持現(xiàn)有范式,出現(xiàn)滯脹局面;另一條是轉向與歐美國家相同的范式,回歸正常國家。[全文]
-
東芝衰?。呵伴T進虎后門進狼,百年老店黯然退市
陳剛日本經濟研究者
東芝宣布退市,既顯示出日本綜合機電企業(yè)走向衰敗,也是日本企業(yè)以蛇吞象的態(tài)勢兼并美國企業(yè),最終被美國反噬的一個必然結果。[全文]
-
不吹不黑,評價下臺積電在日本的投資
陳言日本企業(yè)(中國)研究院執(zhí)行院長
無論如何,臺積電生產的都是最有市場的芯片,給拉辟達斯留下的都是風險大、投資多、市場窄的2納米市場。把這說成“分工”,怎么看都有一些掩飾不住的尷尬味。[全文]
-
日本產業(yè)空心化,我們應當警惕“合成謬誤”!
趙宏偉日本法政大學教授,人大重陽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脫實向虛”、“新自由主義”+“自毀產能,錯反壟斷”,1+1+1大于3,合成謬誤,日本的制造業(yè)就被打殘了。[全文]
-
“中國經濟日本化”?我們應該吸取的教訓是……
趙燕菁廈門大學教授,中國城市規(guī)劃學會副理事長
“泡沫競爭”是場“膽小鬼博弈”,一旦陷入博弈,就必須參與到底。我們從日本泡沫經濟中學到的經驗是,泡沫并不可怕,關鍵是怎樣利用泡沫。正確的做法不應是自殘式地捅破泡沫,而是要把高泡沫帶來的廉價資本投入到正確的產業(yè)方向。[全文]
-
日本想用5600萬美元重振半導體卡中國“脖子”,有戲嗎?
陳剛日本經濟研究者
日本的決心很大,似乎這次絕對能夠四兩撥千斤,絕對不會重蹈舊轍。[全文]
-
為什么中國經濟不會步日本的后塵
張軍復旦經濟學院院長,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單看中國今天可以維持占GDP大約60%的貿易額這一點,它的崛起就值得世人尊重。對中國偷竊技術的指責一定是假設中國仍是一個封閉經濟,還停留在1978年之前的計劃經濟時代。[全文]
-
-
資訊 | Information more
-
日本4月貿易逆差擴大7.36%,“日元疲軟痛苦還在加劇”
-
日本一季度經濟萎縮2%,出口跌18.7%
-
“30年前日本人開豪車中國人騎自行車,30年后…”
-
“中國恐懼癥”又犯了?日經產相稱美日菲要在這點上合作
-
日本2月對華貿易逆差擴大1倍,半導體出口增加80%
-
為應對中國車企,日產、本田聯(lián)手,但“為時已晚”
-
日本去年四季度GDP上調至0.4%:制造業(yè)投資增20.6%,但消費乏力
-
“日本制鐵不得已向豐田舉白旗投降,繼續(xù)告寶鋼也很難”
-
?日本央行“加息”未至,但日元快熬不住了
-
日本機床訂單額連續(xù)9個月減少
-
日本二季度GDP同比增2%,個人消費環(huán)比降0.5%
-
“在華銷售額每年以兩位數增長,我們要重返中國”
-
苯超標760倍!日本一加油站泄露后又造假8個月
-
日本“投桃報李”解除氟化氫限制,韓國將加強兩國供應鏈合作
-
“日企正在從全球市值50強中消失”
-
繁榮與停滯:復盤日本經濟的發(fā)展與啟示
-
34年來首次,日本去年下半年電子設備貿易現(xiàn)逆差
-
3.5萬億日元!日本1月貿易逆差創(chuàng)新高,對華出口降17%
-
高鐵造價高達648億美元,越南總理“建議”日本支持
-
“日本GDP恐跌回30年前”
-
-
· 日本產經 ·
日本借助冷戰(zhàn)之機,得到美國的大力扶持,迅速從戰(zhàn)爭中恢復過來,1968年就躍升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1985年,日本取代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債權國,“日本制造”充斥全球,資本瘋狂擴張。日本經濟風光無限,甚至令美國人驚呼“日本將和平占領美國”!然而,時至今日,日本不僅沒有超越美國,反被中國奪走了第二大經濟體的頭銜。經濟泡沫也好,《廣場協(xié)議》也罷,抑或是產業(yè)空心化,日本產業(yè)與經濟的興衰值得認真研究總結。
-
安倍遇刺市場影響:短期逆轉“安倍經濟學”可能性較低
-
貿易低迷+消費停滯,日本一季度年化GDP-1%
-
日本三菱承認數據造假40年,涉事產品或流入核電站
-
美國取消歐盟鋼鋁關稅后,日本表示也想要
-
臺積電擬斥資460億在日建廠,日本政府補貼一半
-
日本公布去年實際GDP數據
-
又一家日本車企宣布停產,因零部件供應中斷
-
記者讓他推薦行李箱…“下個問題”
-
“黃金氣體”全球短缺,連日本迪士尼都不賣氦氣球了
-
滴滴對標優(yōu)步在日本做外賣?
-
利潤驟降9成,日廣告巨頭將在華等7國裁員約1400人
-
東京奧運主會場舉行竣工儀式
-
日本造船業(yè)未交貨訂單創(chuàng)10年新低,企業(yè)“抱團”自救
-
撤出液晶、半導體后,松下“押寶”在華家電工廠
-
安倍擬推近1.7萬億經濟刺激計劃,市場卻不為所動
-
賭場合法化后,日本政府打算用醫(yī)保“戒賭”
-
日本提高消費稅欲實現(xiàn)幼兒園免費,但還有數百億日元缺口
-
滴滴日本上線高端打車服務 可呼叫奔馳S級
-
給雅虎日本“結親”,孫正義要打造日本“阿里巴巴”
-
日立、本田合并旗下4家廠商,成日本第三大汽車零部件企業(y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