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昕:普京語境中的“俄羅斯”,是在帝國和民族國家之間“走鋼絲”?
觀察者網:什么時候把這套理論拿出來講,什么時候回歸到非常實用主義的政策層面,似乎切換自如?
張昕:因為我們看到的主要是少數的政治精英、以及一部分知識精英的表達,但俄羅斯社會的普羅大眾、國家機器中的中下層是不是接受或者能否同樣自如地在幾套敘事、幾種想象之間來回切換,就不好說了。
像前面提到的兩種現代化掙扎,在工業(yè)化、城市化層面,需要的是一套科學理性的經濟生產和管理方式,但在開放的、替代性現代化層面,最終恰恰是要取消市場、絞殺現代化的弊端,超越工業(yè)化、城市化所帶來的階層社會。這么看來,這組矛盾倒有點像當年中國的兩個路線之爭。
當下的俄羅斯精英一方面希望拯救一個在它看來已經被西方世界帶偏的現代社會,但又希望動用歷史資源,包括前現代帝國的、蘇聯的,構建一個超越性的、替代性的體系,而不是簡單回到帝國體系層面上的國家間、國際體系。
前面博爾達喬夫講的主要是俄羅斯如何處理與鄰居的關系,蘇爾科夫則更多談到歷史傳承和延續(xù)性,兩者都包含了某些超越當下西方世界對現代社會政治關系或者政治文明的理解與實踐。換言之,這兩位也許都會問:為什么一個有力的領導人的“百年治理”就不是現代文明?為什么內循環(huán)就不是全球化?為什么只有你說的這套才叫現代文明?我的這種替代性現代化可能比你的更有正義性。
觀察者網:確實,我們可以看到俄羅斯的靈活性、工具性,但這在某些國家或民眾看來,這又是危險的,甚至有些反感。當然,我們承認這套做法及其背后邏輯有現實意義,但某種程度上是否真的代表了對未來世界格局的一種想象?
張昕:其實,類似的情況在其他地區(qū)和國家也存在。最近我跟幾位學者在合寫的一篇論文就是比較當代俄羅斯、中國、土耳其三國在后冷戰(zhàn)時代回應美國霸權在歐亞大陸的衰退過程中,如何選擇性地動用歷史遺產、如何呈現相似的所謂“通三統(tǒng)”的努力(試圖勾連前現代帝國經歷、帝國解體后進入共和國時期的民族國家經歷、再到當代類似的自由主義改革歷程)。
比如,土耳其最近推動突厥語國家委員會進一步升級成為“突厥國家組織”,可以看做在歷史傳承基礎上對現狀不滿之余所做出的一個回應,尋求恢復以族群、宗教等文明要素為基礎的,對周邊地區(qū)的重新想象跟安排。這里面既有歷史連續(xù)性,但也不是(也不可能)回到奧斯曼帝國,這種話語建構也是具備一定超越性的。
2021年11月11日至12日,第八屆“突厥語國家合作委員會”峰會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舉行,土耳其、哈薩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和阿塞拜疆六國領導人宣布,將“突厥語國家合作委員會”更名為“突厥國家組織(聯盟)”。其中,匈牙利和土庫曼斯坦為觀察員國家。
觀察者網: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么當下或未來一段時間內的地緣政治變化,還是會凸顯出幾百年前的那種帝國屬性,或者說至少不能忽視這一層的影響力?
張昕:當然這是一個可能的趨勢,但會有其他因素影響這個趨勢。比方,技術、軍事領域的變化。歷史上,核武器的出現對戰(zhàn)爭形態(tài)、對地緣政治競爭的性質都有本質的影響。近期,我們會看到歐亞地區(qū)本身也已經成為一個軍事技術、戰(zhàn)爭形態(tài)的試驗場。
前者包括在納卡沖突、烏東戰(zhàn)爭中無人機的大量使用;后者比如進展中的烏東戰(zhàn)爭,可以說是一場21世紀的“后現代戰(zhàn)爭”:打了八年的仗,到現在還在爭論這是一場什么性質的戰(zhàn)爭,一邊說是內戰(zhàn),一邊又否定;說俄羅斯參戰(zhàn)了,但又沒有穿軍裝、有正規(guī)標識的俄羅斯正規(guī)軍露面,俄羅斯政府也一直否認自己有軍隊參戰(zhàn)。
所以,在烏東問題的“諾曼底談判”模式里面,俄羅斯一直堅持自己不是烏東沖突和明斯克協(xié)議的參與方,而是調停者和監(jiān)督方。一方面俄羅斯沒有讓烏東地區(qū)和克里米亞一樣“回歸”母國,俄羅斯和烏克蘭東部的國界、邊界沒有變,但又對頓巴斯當地居民——和在南奧塞梯、阿布哈茲一樣——大規(guī)模發(fā)放俄羅斯護照。諸如此類的新技術手段和操作安排可能會部分修正兩三百年以來歐亞地區(qū)的政治斗爭的性質。
再者,國際制度的理念基礎也在發(fā)生變化,比如對于戰(zhàn)爭正義性的理解,比如在什么條件下允許民族自決等。幾百年來的實踐與嘗試,至少有一些規(guī)則是被大多數人所認可的,即便這些規(guī)則的解釋跟動用往往是高度政治化的,但它畢竟跟兩三百年前的那個年代有所不同。就像美國現在也會受到指責:你當初在科索沃是怎么做的?俄羅斯對美國在伊拉克、阿富汗、利比亞等國的霸權行徑的指責也有廣泛的國際支持。
所以至少有一套國際規(guī)則、國際機制可以拿出來衡量你的行為,至于主張的一方是否也能以同樣標準嚴以律己,那是另外一個問題。但規(guī)則、規(guī)范本身是有的,而且變得更加豐富細致。這些對于國際政治形態(tài)也會形成一定約束。世界是否會回到你前面所說的帝國競爭時代,我沒有把握,但是包括俄羅斯在內的歐亞地區(qū)肯定是考察這個趨勢最重要的一個空間,這點可以肯定。
注:
季莫費·博爾達切夫:最后的帝國及其鄰居——俄羅斯周邊安全與地區(qū)秩序,載《俄羅斯研究》2021年第3期。
季莫費·博爾達切夫:既非親生母親,也非繼母——俄羅斯與其周邊鄰國:在地緣政治與歷史之間,由微信號“歐亞新觀察”翻譯。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朱敏潔 
-
美國新增確診75.9萬例、死亡2563例
2022-01-21 07:27 美國一夢 -
法國國民議會通過涉疆決議,中使館回應
2022-01-21 07:11 中法關系 -
埃爾多安:俄烏緊張氣氛令土感到難過,希望兩國元首盡快會面
2022-01-21 06:48 烏克蘭之殤 -
約翰遜遭“逼宮”:看在上帝的份上,走吧!
2022-01-20 22:53 不列顛 -
為“最高等級保護”買單,美貧富差距或進一步拉大
2022-01-20 22:50 美國一夢 -
拜登還沒準備好解決這個涉華問題,美商界已經等不及了
2022-01-20 22:46 中美關系 -
“我以為這是一個玩笑”
2022-01-20 22:11 -
河南省生殖醫(yī)院道歉:相關責任人被停職
2022-01-20 21:18 中國雷人秀 -
約翰遜六周小女兒感染,一度“非常嚴重”但“正在好轉”
2022-01-20 21:12 -
印尼為何花320億美元遷都?雅加達早已陷入危機
2022-01-20 21:05 -
英外相訪澳,高喊“中國侵略”
2022-01-20 20:54 不列顛 -
洛杉磯學校不讓未接種學生上學,學生控訴:我們被剝奪了權利
2022-01-20 20:23 美國一夢 -
一年了,美國“回來”了嗎?
2022-01-20 17:56 美國政治 -
音樂廳里剪頭發(fā)…荷蘭抗議出新招
2022-01-20 17:52 -
中巴經濟走廊過去三年沒有新項目?趙立堅駁斥印媒
2022-01-20 17:20 巴鐵 -
直播:拜登執(zhí)政一周年,美國回來了嗎?
2022-01-20 17:05 -
終于!首架外國救援飛機落地湯加
2022-01-20 16:45 -
美軍在阿富汗“最后一擊”視頻首次公開↓↓
2022-01-20 16:38 美國一夢 -
歐洲議會選出最年輕議長:43歲馬耳他保守派
2022-01-20 16:27 -
思科CEO:希望拜登政府尋求與中國的“共存之路”
2022-01-20 16:24 中美關系
相關推薦 -
“MAGA巨星”唱反調,阿根廷業(yè)界:中國制造真香 評論 127特朗普喊話:俄烏別打了,一起跟美國做大生意發(fā)大財 評論 237MAGA基本盤還能“忍”特朗普多久? 評論 172從2000兆帕潛艇級熱成型鋼的“登天”說開去…… 評論 103美媒焦慮:哪怕只為跟上中國,美政府都不能這么干啊 評論 159最新聞 Hot
-
“MAGA巨星”唱反調,阿根廷業(yè)界:中國制造真香
-
又一起!白宮平面圖遭萬人共享
-
“特朗普非常憤怒:再砍10億”
-
“我們被美國夢騙了,精英把我們出賣了”
-
“美國太自滿,恐在這三方面落后中國”
-
泄密不止一次,美防長在“家人群”也發(fā)了
-
特朗普喊話:俄烏別打了,一起跟美國做大生意發(fā)大財
-
中方出手,日歐車企“慌了”
-
她被提名為聯大主席,“德國完了”
-
美媒焦慮:哪怕只為跟上中國,美政府都不能這么干啊
-
特朗普“抱怨”后,日本考慮放寬汽車進口安全標準
-
“五角大樓里完全崩潰了”,3名美國防部高官被解雇
-
“趁納瓦羅不在,他們沖進白宮勸說特朗普暫停關稅”
-
澤連斯基回應:停火30小時太短,建議30天
-
韓國一戰(zhàn)機飛行訓練中掉落機炮吊艙和空油箱
-
“美國在地球上跟中國爭,卻把太空主導地位拱手讓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