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億項目預期收益大幅縮水 華東重機豪賭光伏前景難料
文/夏峰琳 編輯/徐喆
自去年下半年以來,諸多跨界追光者開始放棄或削減其光伏項目。然而,觀察者網注意到,在一眾跨界光伏的公司中,華東重機(002685.SZ)不僅不懼行業(yè)產能過剩風險,豪擲80億投資光伏,而且在轉型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刷新了TOPCon電池平均量產效率,將無數(shù)深耕光伏行業(yè)的大拿甩在身后。
細究之下,華東重機此次堅定跨界光伏背后或與其迫切需要通過轉型扭轉經營困境有關。觀察者網注意到,在“追光”之前,華東重機嘗試過多次影視行業(yè)等多次轉型,但均成效不佳,還造成大額商譽減值,公司在2020年-2022年連續(xù)凈利潤虧損。
為了給光伏事業(yè)回籠資金,華東重機還打折出讓資產??此迫A東重機正在演繹一個絕境求生的故事,但細究之下華東重機的重生之路疑點重重。首先在累虧數(shù)年之后,華東重機家底并不雄厚,能否撐起80億元的投資規(guī)模?其次,兩大項目產能相同為何投資金額相差巨大?再次,在光伏上下游各環(huán)節(jié)產品價格下探的背景下,華東重機能否實現(xiàn)原本就高于行業(yè)主流的收益預期?觀察者網多次致電華東重機證券部,但是截至發(fā)稿前,未有人接聽。
多次轉型失敗后,押注光伏
華東重機原本是專門生產集裝箱裝卸設備的知名企業(yè),產品主要包括各種規(guī)格的岸邊集裝箱起重機、軌道式集裝箱門式起重機、輪胎式集裝箱門式起重機、通用門式起重機和門座式起重機等專業(yè)港口裝卸設備,2012年在深交所上市。
然而,上市次年,華東重機就遭遇了全球貿易增長幾乎陷入停滯的狀態(tài),同時國內市場需求也有所減緩,受此影響公司當年利潤下滑嚴重,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77.49%。此后的2014-2016年,公司業(yè)績看起來有所復蘇,但是對比歷年數(shù)據,其主業(yè)利潤規(guī)模已經縮水。
通過并購外延式擴張,是華東重機當時給業(yè)績加量的方法。2016年,公司擬籌劃進入影視行業(yè),擬收購中視合利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北京青陽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交易價格分別為10.40億元、4.30億元。
其中,中視合利主要從事影視劇版權交易業(yè)務,青陽傳播主要從事媒介代理業(yè)務、媒體平臺銷售、企業(yè)媒體咨詢業(yè)務以及品牌與內容互動營銷。但在2016年10月,公司宣布終止該項重大資產重組事項。
進入影視行業(yè)失敗,華東重機并購轉型之心未死。2017年4月,華東重機披露,擬向周文元等多位股東以發(fā)行股份及支付現(xiàn)金購買其持有的潤星科技100.00%股權,由此進入高端數(shù)控機床行業(yè)。值得一提的是,該筆交易對價為29.5億元,增值率高達624.98%。
高溢價收購往往伴隨著高額的業(yè)績承諾,潤星科技也不例外。彼時,公司承諾2017年至2019年累計實現(xiàn)歸母凈利潤9.1億。潤星科技也如約完成,2017-2019年廣東潤星累計實現(xiàn)歸母凈利潤9.9億。
然而隨著業(yè)績承諾期的結束,潤星科技隨即由盈為虧。財務數(shù)據顯示,2020年至2022年及2023年上半年,潤星科技凈利潤分別為-2.36億元、-1.58億元、-1.4億元及-6702.73 萬,虧損金額累計超6億元。
業(yè)績承諾未完成,華東重機計提巨額商譽。受潤星科技“變臉”和主營業(yè)務下滑影響,2020-2022年,華東重機連續(xù)三年的營業(yè)收入同比下滑,從2019年的136.87億元驟降至2022年的14.76億元;也連續(xù)三年凈利潤虧損,虧損累計金額達26.6億元。
對于這個業(yè)績“包袱”,華東重機已經預備將其甩掉。這也意味著,華東重機轉型高端數(shù)控機床以失敗告終。
今年以來,華東重機的業(yè)績仍不樂觀。前三季度實現(xiàn)營收5.16億元,同比下滑31.02%;對應歸母凈利潤虧損約8126.92萬元,同比下滑616.67%;扣非歸母凈利潤虧損約9195.73萬元,同比下滑991.23%。
在此背景下,華東重機將目光投向了近幾年熱錢不斷涌入的光伏行業(yè)。今年4月,華東重機成立了無錫華東光能,計劃斥資80億元進入光伏行業(yè)。而轉讓潤星科技,主要意圖也在于回籠資金拓展光伏電池組件業(yè)務,進行業(yè)務結構轉型升級。
賬上3.69億元,撬動80億元投資項目?
華東重機表示,為抓住光伏市場技術升級的戰(zhàn)略機遇期,計劃至2024年建設30GW N 型高效光伏電池片產能,至2025年建設50GW N型高效光伏電池片產能。觀察者網注意到,自官宣以來,公司已經披露過兩個光伏項目。
一個是位于沛縣經濟開發(fā)區(qū)投資建設“10GW高效太陽能電池片生產基地項目”。項目計劃固定資產總投資20億元,主要生產“3.5+6.5GW182/210mm”大尺寸TOPCON、HJT電池片。另一個是位于安徽省亳州市投資建設“年產10GW N型高效太陽能電池片生產基地項目”,該項目計劃總投資約60億元,新建N型高效太陽能電池片。值得一提的是,同樣是10GW產能的項目,后者的投資規(guī)模是前者的三倍。
就華東重機的財務狀況來看,完成上述投資對公司來并不容易。
據華東重機三季報,截至2023年9月末,公司流動資產總額還不到20億元,其中貨幣資金余額僅3.69億元。此外,公司還有短期借款1.42億。
由此可見,以華東重機當前的家底,想要完成80億元的投資項目,還有很大缺口。而公司大手筆跨界“追光”擴產也引來了監(jiān)管的關注。深交所也對其發(fā)出問詢函,要求說明公司短期內是否存在大額資金缺口及其他相關障礙,是否可能導致有關項目無法實際推進或者進展不及預期的情形。
對此,華東重機回應表示,公司其它業(yè)務運營正常,按合同預計有大額貨款收回,公司流動資金足以滿足。上述光伏項目工程貸款已與幾家金融機構談妥合作,有能力獲得融資,短期內不存在大額資金缺口及其他相關障礙。后續(xù)光伏項目公司將根據項目實際需求,以各種方式籌集資金。
而項目官宣后,華東重機并未過多披露進展,僅在三季報中透露了最新進度。其中,徐州沛縣10GW項目,于2023年7月13日完成首批設備進場,2023年8月8日啟動投產,且首期產能由 3.5GW 超預期提升至4GW。亳州10GW項目則在有序推進中。
產業(yè)鏈價格下跌,預期收益對半砍
華東重機雖然轉型光伏行業(yè)時間不長,但是已經屢屢傳來令業(yè)界震驚的消息。
據其10月31日披露的三季報透露,公司首期4GW高效N型TOPCON電池片平均轉換效率已達25.85%,產品良率已達96%,年度目標為97.5%。僅僅20天后,華東光能微信公眾號再傳捷報,截至2023年11月18日,公司N型TOPCon光伏電池的平均量產轉化效率不斷刷新紀錄,達到了令業(yè)界矚目的26.1%。
而這一數(shù)據幾乎將一眾光伏行業(yè)老兵甩在了身后。根據2023年12月4日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跟蹤梳理的當下主流企業(yè)電池轉換效率情況顯示,天合光能平均量產轉化效率為25.8%,晶澳科技、阿特斯最高量產轉化效率為25.6%。
為何能夠在短時間內取得如此驚艷的成績?華東重機表示,一方面公司聘請了朱治國、王國文,蒲天,王華,程帝軍等多位光伏人才,兩一方面在技術研發(fā)方面,公司和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簽訂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進行高效太陽電池的產業(yè)化、提效以及降本工作。
不過,市場對于華東重機這一人才隊伍略有質疑。而質疑的焦點在于,從上述五位技術人員的背景來看,其光伏人才隊伍以以朱治國為核心搭建起來。而朱治國本人在加入華東重機之前,供職于愛康科技。而愛康科技是HJT路線的擁躉。切換至TOPCon技術路線后,短期內仍取得超過通過諸多同行的成績似乎略顯費解。
然而,在技術大牛的加持下,華東重機對于光伏項目未來的收益充滿信心。
其中,沛縣項目方案顯示,公司預計現(xiàn)有廠房2023年8月底2GW投產、2023年9月底3.5GW電池片全部投產,其余6.5GW力爭在184畝廠房裝修交付之日起6個月內投產;同時預計該項目可實現(xiàn)年開票銷售收入100億元,年繳納稅收2億元。
亳州項目則預計,自項目公司投產之日起,第一個完整會計年度內實現(xiàn)80%的產量;自第二個會計年度起實現(xiàn)100%產量且每年度實現(xiàn)開票收入不低于100億元,每年度繳納稅收總額不低于2億元,吸納就業(yè)總人數(shù)不低于1000人。
由于這兩個項目都是10GW電池片產能,換言之,華東重機的預期是,項目投產后的每GW電池片帶來收入為10億元。換算過來,電池片價格為1元/W。
與之對比,同期,行業(yè)龍頭TCL中環(huán)(002129.SZ)也發(fā)布了可轉債募資公告,公司擬募集資金138億元用于年產35GW高純太陽能超薄單晶硅片智慧工廠項目和25GW N型TOPCon高效太陽能電池工業(yè)4.0智慧工廠項目。其中,TCL中環(huán)預計,公司25GW N型電池項目達產后,年平均營業(yè)收入約為146.46億元,對應每GW收入僅為5.86億元。
此外,自2023年初以來,光伏產業(yè)鏈上下游經歷了一輪集體價格跳水,電池片價格由年初的1.2元/W一路下行。
1月3日,根據TrendForce集邦咨詢旗下新能源研究中心最新報價, M10電池片主流成交價為0.37元/W;G12電池片主流成交價為0.38元/W;M10單晶TOPCon電池人民幣價格為0.46元/W。也就是說,項目還沒有建完,預期收入就在5折以下了。
標簽 光伏行業(yè)- 責任編輯: 夏峰琳 
-
從“完全體”麒麟電池到大壓鑄集群,小米造車背后的“中國制造”大團建
2024-01-05 15:11 -
戴德梁行:2023年上海寫字樓市場否極泰來,2024平流緩進
2024-01-04 20:33 觀網財經-房產 -
中東土豪千億“掃貨”,為何頻頻看上中國新能源汽車?
2024-01-03 14:52 觀網ESG -
2024年電影市場璀璨開局:元旦檔15億票房刷新紀錄
2024-01-03 10:49 觀網財經-消費 -
2023年醫(yī)藥行業(yè)復盤:創(chuàng)新出海引領產業(yè)變革
2023-12-31 12:57 觀網財經-健康 -
家電行業(yè)2023:整體復蘇不及預期,巨頭多元化布局尋突破
2023-12-31 11:15 -
?光伏行業(yè)的2023年:產業(yè)鏈價格下跌、技術之爭加劇,未來頭部市占率有望提升
2023-12-31 11:14 -
央行同意:支付寶變更為無實際控制人
2023-12-30 18:37 大公司 -
年終觀察| 戶外風潮再爆發(fā),“年輕化”和“性價比”成2023關鍵詞
2023-12-30 10:37 觀網財經-消費 -
國資股東救場,金地32.5億出售深圳環(huán)灣城項目51%股權
2023-12-29 17:55 觀網財經-房產 -
娃哈哈10萬股股份294萬成交,單價再度走高
2023-12-29 15:57 觀網財經-消費 -
今年日均開業(yè)4家華住酒店,行業(yè)迎投資窗口期
2023-12-29 13:19 觀網財經-消費 -
白酒市場的2023年:“年輕化”不成,“高庫存”待解
2023-12-28 20:02 觀網財經-消費 -
2023年家居行業(yè)回暖,上市難與收并購共存
2023-12-28 19:59 觀網財經-消費 -
業(yè)績股價雙殺,高成本押注BC電池的愛旭股份陷困局
2023-12-28 12:09 -
外資品牌走弱、國貨登頂,“性價比”成2023年美妝趨勢
2023-12-27 21:28 觀網財經-消費 -
“舊模式”與“新模式”交替,中國房地產的2023年
2023-12-27 19:56 觀網財經-房產 -
兩部門公布新版《目錄》:禁止出口人體基因編輯技術,范圍縮窄至生殖細胞
2023-12-27 18:15 觀網財經-健康 -
擬實行輕資產化管理,萬達再度賣子
2023-12-26 19:09 觀網財經-房產 -
“陽光系”掌門人陸克平再遭立案,四環(huán)生物在內三家公司重挫
2023-12-26 17:59 觀網財經-健康
相關推薦 -
“船、箱雙雙告急!兩個月后更糟了” 評論 73韓船企利潤大增,中國被撼動? 評論 122俄烏剛談完,這五人又湊一塊急call特朗普 評論 139美企“哭訴”:中方審批嚴格,我們沒庫存了 評論 280最新聞 Hot
-
臺“邦交”危機再起?“不意外,轉向或已近尾聲”
-
“船、箱雙雙告急!兩個月后更糟了”
-
克宮:“普澤會”有可能,只要…
-
小米汽車回應“部分SU7前保險杠形變”
-
惡意傳播涉劉國梁不實信息,杜某川、湯某被處罰
-
韓船企利潤大增,中國被撼動?
-
美軍高官急眼:中國在拉美居然整了10個,沒人管…
-
無法一一談判,特朗普放話:將被單方面加稅
-
湖南懷化舞水河近期出現(xiàn)大量死魚,當?shù)鼗貞?/a>
-
穆迪下調美國信用評級,白宮急了:這是政治決定
-
俄烏剛談完,這五人又湊一塊急call特朗普
-
美國開始籌備閱兵了:預算3.24億,6600名士兵參加
-
孫楊、潘展樂將同臺競技爭冠
-
英偉達:下季度,給中國最新特供版
-
美企“哭訴”:中方審批嚴格,我們沒庫存了
-
特朗普:想訪問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