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維為《這就是中國》第53期: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上)
我們可以比較一下美國和中國。1890年前后,美國成了世界最大經濟體,他就發(fā)動了美西戰(zhàn)爭,占領了菲律賓和古巴等西班牙的殖民地。相比之下,中國在2014年按照購買力平價成為世界最大的經濟體,以中國今天的軍事實力,我們也可以很容易地收復所有被鄰國占領的南海島礁,但中國沒有這樣做,而是主張通過談判來解決分歧。
作為一個崇尚以和為貴的文明,中國人是從自己近代史上遭受的一次又一次的西方入侵中,認識到沒有強大的國防,就會任人宰割,所以才開始追求民族復興和強大國防的目標,并且取得巨大成功。今天中國人對自己的國防能力很有信心,中國不會接受任何國家對中國核心利益的挑戰(zhàn),中國保持著強大的止戰(zhàn)能力,保持對美國說No的權利。
我一直說,美國人是最承認實力的,我們該展示實力的時候,一定要展示實力。美國有一個慣用的表述方法,很能反映美國文化的一個特點,就是If I can't beat them, join them,如果我無法打敗他們,就加入他們。
這次中國和美國應對新冠疫情的表現(xiàn),很大程度上是兩個國家綜合實力和治理能力的同臺競爭,中國是遭遇戰(zhàn),倉促應戰(zhàn)后很快穩(wěn)定下來,一手爛牌打成一手好牌。相比之下,美國以逸待勞,坐失良機,打得荒腔走板,一躍成為全球疫情的震中。 截止4月9日9點半左右,美國累計的確診人數(shù)是430376例,死亡人數(shù)高達14739例,死亡人數(shù)是中國的4倍多,全面領先世界,特朗普總統(tǒng)是這樣說,如果最終能夠把死亡人數(shù)控制在10萬內,就說明我們干得不錯,真讓人毛骨悚然!
就這樣的作戰(zhàn)水平,美國政客還要甩鍋中國,連艾莉森教授都看不下去了,他不久前在《外交事務》雜志上寫道:美國政客把矛頭對準中國,這是逃避現(xiàn)實,“他們試圖逃避為自己的失敗承擔責任”。他認為,不管中美結構性的沖突如何,在戰(zhàn)勝冠狀病毒這方面,美國面臨的緊迫挑戰(zhàn)不是中國,而是美國自己未能調動起與這種威脅相匹配的反應能力。他主張中美雙方,應該合作應對這場疫情。他說,中美都應該認識到,彼此都需要對方來擊敗病毒這個致命的敵人,因此即使是有限的伙伴關系,在戰(zhàn)略上也是必要的。
一方面,我同意艾莉森教授的這個觀點,中美應該合作抗疫,但細看一下,他這句話還是有點問題的。他是這樣說的,“彼此都需要對方來擊敗病毒這個致命的敵人”,但今天的事實是,中國幾乎憑借一己之力,遏制住病毒傳播,而在這個過程中,美國的偏執(zhí)狂們一直幸災樂禍、落井下石?,F(xiàn)在美國自己成了疫情震中。這是中美關系中的一個巨大變化,這種情況今后估計將在越來越多的領域內發(fā)生,這本身也是百年未有大變局的一部分。
美國前國務卿奧爾布賴特女士 圖自新華網(wǎng)
不久前,美國93位前高官,包括克林頓政府時期的國務卿奧爾布賴特和三位前美國駐華大使,發(fā)表了一篇聲明,呼吁中美合作抗疫;聲明中這樣說,中國生產醫(yī)療設備的能力,中國醫(yī)務工作者的經驗以及疫苗研發(fā)方面,我們可以進行跨國合作,并認為雙方有“令人信服的理由進行合作”,“美中兩國如果不展開某種程度的合作,任何抗擊新冠病毒的努力--無論是在國內拯救美國人的生命,還是在國外抗擊這種疫情,都不會取得成功。”
與美國現(xiàn)任的國務卿蓬佩奧這樣的偏執(zhí)狂相比呢,這個聲明中包含了更多的理性,我覺得這是值得肯定的,而且她也看到了中美雙方抗疫能力實際上是不對稱的,她看到了中美兩個大國應該合作應對這場人類社會共同面臨的挑戰(zhàn)。但這封聲明還是延續(xù)了美國人的傲慢與偏見,竟然提出:“中國在應對新冠疫情的問題上還是有不少方面需要負責:最初的隱瞞,持續(xù)缺乏透明度,沒能全面與美國和國際醫(yī)學機構充分合作,公然發(fā)起宣傳運動,將危機的責任轉移到美國等?!边@樣的指控是中國人斷然不能接受的。在這種認知基礎上,雙方是無法進行合作的。
美國要做的,首先是深刻反思自己的制度危機,糾正自己防控過程中的各種嚴重失誤和漏洞,否則中國人怎么幫你也是沒有用的。中國不會像美國那樣,在美國危機的時候落井下石,我們對美國人民蒙受的苦難感同身受,我們也會向美國提供力所能及的人道主義幫助,這是任何國家都應該做的,但兩個國家之間大規(guī)模的合作,需要有良好的氛圍,需要把對方看作朋友,而不是敵人,需要尊重對方的核心利益。如果到今天還是盛氣凌人,惹是生非,不斷侵犯中國的核心利益,那誰買你的賬?我們將給予堅定的反擊。
艾利森教授在談“修昔底德陷阱”的時候多次強調,中美之間的矛盾是結構性的,是難以調和的。其實,這沒有什么了不起,中國發(fā)展模式的最大特點就是擅長“調結構”,中國是“調結構”專家。在這方面,我們要做的是進一步全面增強中國的綜合實力,包括軟硬實力,同時讓美國清晰地知道,任何時候都不允許損害中國的核心利益。
接下來,我再談談新工業(yè)革命帶來的挑戰(zhàn)。我們知道,第一次工業(yè)革命是以英國人瓦特1776年發(fā)明蒸汽機為標志開始的,但在這之前,英國已經通過戰(zhàn)爭擊敗了自己的主要對手西班牙,成為新的世界海上霸主。后來英國又打敗法國,從法國人手中獲得了今天的加拿大等大片領土。換言之,在第一次工業(yè)革命前后,英國已經通過戰(zhàn)爭手段,為自己打造了一個包括商品、勞力、資本、原材料市場在內的統(tǒng)一國際市場。第二次工業(yè)革命是從19世界下半葉開始,以發(fā)電機、內燃機為標志,資本主義隨之就進入帝國主義階段,先是英國,然后是法國,然后是德國,還有一些其他歐洲國家,很快把整個非洲瓜分完畢??傊?,第一次工業(yè)革命、第二次工業(yè)革命本身都伴隨著殖民主義、帝國主義的血與火、擴張和殺戮。
由于種種原因,中國錯過了第一次工業(yè)革命和第二次工業(yè)革命。我在這個節(jié)目曾經說過這么一個觀點,改革開放前的三十年,我們艱苦奮斗、篳路藍縷,為中國崛起奠定了基礎,包括政治制度的基礎,包括比較完整的工業(yè)體系建設、獨立的國防體系,獨立的科技體系的建設,還包括土地改革、婦女解放、教育普及、基本醫(yī)療等等社會事業(yè),為中國崛起創(chuàng)造了基礎條件。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幾乎是以每十來年完成一場工業(yè)革命的速度,一路追趕過來。從80年代到90年代初的十來年,我們通過大力發(fā)展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可以說完成了以紡織業(yè)為主的第一次工業(yè)革命。從90年代初到21世紀初的十來年,大致完成了以電力、內燃機、石化工業(yè)和中高端基礎設施為主的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然后,幾乎與西方同步進入以信息化和通信產業(yè)為代表的第三次工業(yè)革命。起初是追趕,隨后是逆襲,現(xiàn)在已經成為第三次工業(yè)革命的佼佼者?,F(xiàn)在,世界正處在從第三次工業(yè)革命轉入第四次工業(yè)革命的轉折期,以大數(shù)據(jù)、人工智能、量子通訊等為代表的第四次工業(yè)革命將極大地改變人類生活和運作的方式。應該說,中國已經進入這場新工業(yè)革命的“第一方陣”,而這一切都是在和平中實現(xiàn)的,這是世界近代史上的一個奇跡。
新工業(yè)革命帶來的新陳代謝和激烈競爭前所未有,同處在第四次工業(yè)革命第一方陣的中國和美國,是否會發(fā)生沖突和戰(zhàn)爭?坦率說,局部沖突不能完全排除,但中美兩個大國都是核大國,他們之間發(fā)生全面戰(zhàn)爭的概率是很小的。此外,中美兩國有許多深度的利益交融,我相信中美兩個國家最終會找出一條合作共贏的道路,但這需要經過斗爭。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朱敏潔 
-
2日全國接待國內游客超3千萬 旅游收入約128億
2020-05-03 07:33 中國經濟 -
山西新增本地1例:持綠碼自鄂返晉后確診
2020-05-03 07:05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這次押解嫌疑人,93人被隔離
2020-05-02 22:23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香港五一假期:首日內地旅客僅119人次,去年為50萬
2020-05-02 21:39 香港 -
往返珠澳的兩個口岸明起恢復通關
2020-05-02 20:35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致敬!勞動者的十二時辰
2020-05-02 19:19 -
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 | 汗水的味道——記錄奮戰(zhàn)在復工復產一線的勞動者
2020-05-02 19:15 -
微視頻丨奮斗底色
2020-05-02 19:07 -
今起全國所有省份應急響應級別均為二級或以下
2020-05-02 17:47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香港某些政客蠱惑‘有案底的人生更精彩’,你們的孩子在哪”
2020-05-02 16:06 香港 -
河北廊坊:首都周邊城鎮(zhèn),大專以上學歷等人才租房也可落戶
2020-05-02 15:34 -
石正麗駁斥“叛逃”謠言
2020-05-02 15:16 網(wǎng)絡謠言 -
推進國際抗疫合作,習主席這樣介紹中方努力
2020-05-02 15:09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人民日報和音:為世界經濟注入寶貴信心和動力
2020-05-02 15:04 中國經濟 -
時政微視頻丨為了承諾如期實現(xiàn)
2020-05-02 14:57 扶貧攻堅戰(zhàn) -
湖北鼓勵職工周五下午與雙休日外出旅游
2020-05-02 14:56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張家界旅游集團前董事長墜橋身亡
2020-05-02 14:04 -
北京延慶,又出這種事!
2020-05-02 13:27 醫(yī)患關系 -
在新聞聯(lián)播中“消失”3個多月,康輝現(xiàn)身
2020-05-02 13:17 -
勞動者圖鑒
2020-05-02 11:56
相關推薦 -
“學者回望:特朗普這個時期,是中國趕超美國分水嶺” 評論 152“中國稀土出口審批速度慢,西方急啊” 評論 337“中美談判后,各國對美更硬氣了” 評論 140星辰大海第二站,天問二號為何選它? 評論 70印度人把抵制矛頭對準了這兩國 評論 264最新聞 Hot
-
“學者回望:特朗普這個時期,是中國趕超美國分水嶺”
-
華人“鋼鐵大王”在菲遭撕票案主謀落網(wǎng),部分贖金已提走
-
“特朗普次子要去越南,想在胡志明市建特朗普大廈”
-
“我來到這里工作,因為中國是支持環(huán)保的超級大國”
-
“中國稀土出口審批速度慢,西方急啊”
-
“日本很小心,不想讓特朗普丟臉”
-
“我只能靠中國賺錢:聽特朗普這么說,想拿石頭砸他”
-
美財長認了:美國消費者買單
-
英國也盯上了...
-
美國發(fā)生火車撞人事故:2人死亡,至少1人失蹤
-
“蘋果給了印度希望,結果中美談成了……”
-
“中美談判后,各國對美更硬氣了”
-
議會選舉落幕總理小勝,極右翼抬頭:葡萄牙兩黨制結束了
-
拜登還能活多久?美專家預測
-
“飛車黨”緊追小女孩將其嚇哭?當?shù)鼐酵▓螅簝擅踔猩J錯道歉
-
數(shù)學家贏下羅馬尼亞大選,曾兩次獲得國際奧數(shù)滿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