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維杰·普拉沙德| 西方加速衰落VS全球南方崛起:中印如何重塑國際新秩序?
最后更新: 2025-04-13 09:16:21我們需要延續(xù)雙方共同的革命歷史傳統(tǒng),而且中國和印度亞洲最大、人口最多的兩大鄰國。俄羅斯可能有最大的國土面積,但是人口沒有我們多,所以說人文之間的互動是非常有限的。我的感覺是,我們不能再去等待政府來幫我們解決這些問題,通過外交的手段來回地拉扯,因為公共的輿論是可以改變我們兩個國家的,也包括了我們在座的每一位,應該做更多的人文之間的互動。中印彼此之間的了解,能更好地、深度地理解印度和中國之間的文化的聯系,這些可以追溯到幾千年前,文化的淵源是我們彼此之間共同的基礎,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跟我們離得這么近,如果沒有這種互動的文化,沒有深度的互動是無法實現的。
王文:我非常同意,過去幾年來,由于疫情等種種原因,中印這兩個加起來近30億人口的文明古國,一直沒有實現直航。這是一件多么令人遺憾的事情。我上一次去印度還是在2019年。我之前和印度駐華大使吃過好多次飯,他說就連大使都很難批給我簽證,足見當下的問題有多么敏感和困難。但如今,維杰你能夠來到中國的大學里交流,這本身就代表我們的努力,也預示著中印關系未來會越變越好的預期。這非常難得。
回到全球南方的問題,當全球西方在不斷衰落的時候,他們總是在炮制新概念,試圖拆散中印之間甚至中國與全球南方的聯系。于是有學者提出,除了全球西方、全球南方,還有全球東方。你怎么看待這種東西南北之間的分歧或者分裂呢?
維杰·普拉沙德:我們可以做得更好,我的意思是,一方面我們需要能夠把一切講得更清楚的人,比如中國政府幾年前提過,非洲的工業(yè)化是非常有意義的。但讓大家感覺比較困惑的是,西方媒體總是會在一篇篇文章中提到中國在非洲的所謂“新殖民主義”。包括一些書起的夸張、煽動性標題,什么非洲之龍啊、一條龍開著法拉利侵犯非洲等等。一些書的名字完全不尊重別國,十分具有誤導性。
中國從來沒有對外殖民的歷史,從未殖民過其他國家,非洲大陸的殖民者主要是西方國家,他們自己有這樣的殖民歷史。有時候我們講到中國在非洲的商業(yè)利益的時候,可能在傳播上做得不是非常好,因為我們想要實現非洲的工業(yè)化,但有些地方可能做得不夠好,并沒有解釋清楚這到底對非洲國家意味著什么。不僅僅是非洲大陸,在中亞也是一樣的。
“一帶一路”是什么呢?“一帶一路”到底指的是什么?您和我都寫過關于這個主題的書,可能我們都已經作出了非常多的努力,但是這還不夠。我想說,在我們印度,媒體也沒有去很好地解決這些問題,把相關概念和內容解釋給印度的公眾,所以在政治、經濟還有社會方面是非常復雜的一個概念,我認為我們應該要站出來。
當然,不是以一種非常激進的方法,但是要以一種更加真誠的方法來解釋這些主題,來討論一下到底在不同的國家之間有哪些差異。彼此存在差異并不是什么問題,我們的利益、想法可能不一樣,但這并不一定意味著我們仇恨彼此。兩個國家或者是兩國人民可以在很多方面都有差異,但這并不意味著要有戰(zhàn)爭,我們可以尋找機制來構建信任和解決方案,所以我個人對這個主題的看法就是,我們現在其實正處在一個非常好的情況之下。
結合自身的風沙治理經驗,中國協(xié)助非洲“綠色長城”工程以阻擋撒哈拉沙漠南侵 微信公眾號“格致論道講壇”
比如《金融時報》曾經想寫一篇文章,關于在中國和印度之間的問題,但是我覺得這對中國人和印度人來說并不是特別好,我也非常希望能看一些文章,我的朋友也會給我分享一下這些評論,有時候把評論翻譯給我聽,有些人說我簡直沒有辦法相信印度人的想法是這樣的。所以我其實也希望有更多的中國的評論家能夠在印度的媒體上來發(fā)表自己的觀點,點評中印之間的關系,以及中國和非洲、中亞之間的關系,以及在南海有什么問題,美國又希望如何在臺灣問題上進一步挑釁,這些可以由中國的評論家們來解釋。
在過去的殖民時代,我們是希望歐洲人來解釋彼此的,所以會有歐洲的評論家來向印度解釋中國的情況,但現在我們不需要這樣了。我們已經長大,不再是孩子,可以向彼此解釋和講解,無論是在印度、非洲還是其他地方的媒體上。
我也在智利圣地亞哥生活過,中國駐智利的大使就會在當地的媒體上發(fā)表文章,他寫的文章非常有趣、非常吸引人。而我們其實不僅僅需要大使的聲音,也需要更多人的聲音,包括您的聲音,要在巴西等拉丁美洲國家更多地表達?,F在還沒有做到這一點,所以我認為這是需要正視的問題,我們需要設想如何讓大家更好地了解中國,讓更多的中國人來寫這些文章或者說以中文寫出來翻譯成其他的語言,或者直接用當地的語言寫一些文章并且發(fā)表,今天我們需要聆聽更多中國學者的聲音。
王文:中國、印度還有其他全球南方國家之間的交流的確應該去西方化、去西方媒體化,不需要西方媒體作為中間商過濾掉我們之間的直接交流。對于中國人來說,更重要的是,我們迫切需要讓世界能夠真實地了解中國到底是什么樣。近幾年來中國的發(fā)展,每一年都呈現出不一樣的變化。尤其是今年,世界對中國出現了一種從過去的做空、看空、唱衰,到做多、看多、唱多的微妙變化。
過去兩個月在中國發(fā)生了很多特別有趣的現象,比如以DeepSeek為代表的人工智能領域的超越,中國股市的表現非常不錯,在全球股市中應該算是最不錯的之一。春節(jié)期間中國上映的一部電影《哪吒2》在全球電影票房榜單中進入前五位。軍事上,中國體現出對西方的威懾能力,整個市場預期都在恢復。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郭涵 
-
美伊首輪間接談判結束,伊朗外長:雙方希望在最短時間內達成協(xié)議
2025-04-13 08:40 -
哈馬斯:對任何保證加沙地帶永久?;鸬奶嶙h持積極態(tài)度
2025-04-13 07:07 巴以恩仇錄 -
英國被曝深度參與俄烏沖突,多次派遣部隊入烏
2025-04-13 07:03 烏克蘭之殤 -
烏克蘭外長:不需要“被操縱的和平”
2025-04-13 07:01 烏克蘭之殤 -
探訪義烏后,法媒感嘆:美國訂單少了,士氣反而更高
2025-04-13 00:58 中美關系 -
“對抗中國主導地位,特朗普盯上太平洋海底”
2025-04-13 00:36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美國低調豁免部分商品,“對華關稅現首個松動信號”
2025-04-13 00:19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美國既非全知,亦非全能”,毛寧分享肯尼迪講話
2025-04-12 22:12 中美關系 -
“一團糟!關鍵是,各國能忍到幾時?”
2025-04-12 20:10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又威脅上了!“再偷水,我就加稅”
2025-04-12 19:17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外交部發(fā)布重磅視頻:你要小池塘,還是大海?
2025-04-12 19:16 中美關系 -
孫宇晨“被賣”?趙長鵬被曝同意向美檢方提供證據
2025-04-12 16:19 金融觀察 -
“中國尊重合作,比特朗普要人拍他馬屁,更受全球歡迎”
2025-04-12 16:06 -
AI(誒哎)還是A1(誒萬),美教育部長傻傻分不清楚
2025-04-12 15:41 美國一夢 -
-
2024年財政部按時足額償還世行及亞行債務,獲利費減免
2025-04-12 15:05 -
中方駁斥荷方動議:強烈不滿、堅決反對
2025-04-12 14:33 中國外交 -
美國特使:烏克蘭可能會“像二戰(zhàn)后的柏林一樣”被分區(qū)駐軍
2025-04-12 14:26 烏克蘭之殤 -
“騎虎難下!對美國人來說,真正的痛苦即將襲來”
2025-04-12 14:01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王文濤與WTO總干事視頻通話
2025-04-12 13:58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
-
“華裔科學家五年前在美墜亡,與美方調查有關?”
-
英國人也火大:中國對特朗普的評價,很難不贊同
-
義烏有信心挺過去,心疼美國一秒:他們上哪兒找襪子?
-
美財長污蔑中國“奪走”拉美礦權,中方駁斥
-
果然,又威脅歐洲:中國還是美國?
-
搖擺州共和黨人急死:中國都說奉陪到底了…
-
“美對華牛肉出口停滯,澳大利亞火速補位”
-
“美國客戶急電:SOS!90天內,能發(fā)多少發(fā)多少”
-
AI生成“吉卜力風格”圖片席卷網絡,爭議來了
-
“彪馬叔”挨批:吃頓飯的功夫,你就被特朗普耍了?
-
恐遭監(jiān)視,歐盟為赴美出差高官發(fā)放一次性手機
-
美財長:第一個采取行動的人可以得到“最好的協(xié)議”
-
“美軍掙扎過,但就是繞不過中國”
-
特朗普想幾乎全砍聯合國、北約經費,有人急了:中俄要填補
-
開幕首日就翻車:大阪世博會標志性建筑漏雨,2億日元廁所用不了
-
“你不該向一個比你強大20倍的國家開戰(zhàn),然后希望別人給你導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