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郎朗吉娜夫婦連夜遭解約?浪莎股份蹊蹺的代言“一日游”
最后更新: 2023-01-06 19:27:28(文/童潔 編輯/馬媛媛)
前一天高調官宣斥資275萬簽約明星夫妻代言人,次日取消代言合同,“一日游”代言風波將昔日義烏“襪王”浪莎推上熱搜。
這是一次不尋常的簽約。1月3日,浪莎股份發(fā)布一則公告,稱全資子公司浪莎內衣與藝人郎朗、吉娜夫妻二人簽訂《廣告演出及肖像使用合同》,含稅的形象代言費為275萬元。
對于過去簽下多位明星代言人的浪莎股份而言,百萬簽約吉娜、郎朗夫妻本是一個常規(guī)營銷舉措。反常的是,宣布簽約的第二天,浪莎股份又再發(fā)布公告,稱因合同相關條款發(fā)生變更,浪莎內衣取消與吉娜、郎朗代言合同。
更耐人尋味的是,當媒體問及代言“一日游”時,浪莎股份回應表示,浪莎內衣與吉娜、郎朗的代言實際并未終止,而是代言合同將更換主體,由浪莎股份的控股股東浪莎控股集團與吉娜、郎朗進行簽訂。
代言合同的反復變更不禁讓外界質疑浪莎此次代言風波的動機。而在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看來,近些年浪莎股份的發(fā)展處于相對平穩(wěn)的狀態(tài),此次簽約、解約再辟謠的邏輯,無疑是為了令市場的熱度快速提升,甚至于免費拿到了好幾個熱搜,這對于浪莎股份來說是一次非常有效的事件性營銷。
重走品牌營銷舊路
根據此前浪莎股份發(fā)布的公告顯示,浪莎內衣與吉娜、郎朗簽訂的合作由2023年3月1日開始,到2025年2月28日止,為期兩年。在這期間,浪莎股份廣告產品包括使用吉娜代言產品、郎朗代言產品以及吉娜郎朗夫妻共同代言產品,吉娜、郎朗為夫妻為浪莎品牌全球品牌代言人。
簽約明星代言人為品牌造勢宣傳的營銷手法浪莎并不陌生。2008年,“美容大王”大S成為浪莎品牌代言人,形象照片被印在浪莎標志性的紅色包裝上,加上那句家喻戶曉的廣告詞“浪莎不只是吸引”,浪莎品牌一度穩(wěn)坐襪業(yè)龍頭位置。
早些年,鋪天蓋地的廣告營銷是浪莎的“流量密碼”。浪莎還一度引以為傲,在官網寫下“浪莎在中國強勢媒體投放廣告費用幾千萬,覆蓋全國各地。配套、健全的營銷網絡,使浪莎產品的市場占有率達到全國的三分之一。公司幾大品牌,已經成功進入千家萬戶,成為家喻戶曉的知名品牌”。
過去,浪莎簽約過的明星代言人有很多,除大S之外,還有張柏芝、蘇有朋、周華健、李小璐等一線明星。一直以來,浪莎在廣告營銷上也極其舍得花錢,據傳,2005年,浪莎為張柏芝開出的代言費高達230萬港幣。
就連這一次簽約郎朗、吉娜夫婦也不例外。盡管在當下275萬元兩年的代言費稱不上“天價”,但這筆資金已經相當于浪莎股份2022年前三季度凈利潤的27%。
翻看浪莎股份歷年披露的數據,可以更加清晰的看到廣告營銷在其整體戰(zhàn)略中的重要位置。2013年,浪莎股份加大電視購物銷售比重,銷售費用暴漲76.18%,達到2881萬元;2014年,浪莎股份的銷售費用仍接近2000萬元;2015、2016年行業(yè)經濟不景氣的大環(huán)境下,浪莎股份銷售費用的支出才短暫降至1000萬以下;到2017年,該費用再次回到千萬級別。
當然,浪莎之所以堅持將很大一部分資金投入到廣告營銷是有因可循的。一線明星代言人不間斷的那些年正是浪莎數十年發(fā)展路上的高光階段,也因為有著較高的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浪莎在2006年進入資本市場時受到投資者的力捧。
2006年8月,浪莎控股以7000萬元的價格拿下*ST長控57.11%股權,2007年5月正式完成借殼上市。上市首日,浪莎股份的股價飆升至43.71元/股,較其收購*ST長控股權時的7.18元/股翻了幾倍,且浪莎股份市值最高的時候達到50億元。
后來,隨著浪莎股份代言人合約到期、廣告費用大幅縮減,其品牌知名度迅速下滑。今年4月,有投資者在公開平臺向浪莎股份董秘指出“浪莎品牌,業(yè)績可以更進一步,就是少了一個好的代言人”,還有股民建議浪莎股份找紅極一時的劉畊宏或谷愛凌代言。
江瀚認為,對于任何一家企業(yè)來說,簽約形象代言人目的是更好的進行企業(yè)的宣傳,是處于企業(yè)品牌宣傳和品牌營銷的一種有效操作手段,所以對于浪莎來說,選擇知名的明星進行形象代言,是符合浪莎集團整體的市場發(fā)展趨勢的。
業(yè)績止步不前
以這樣的方式重新回到大眾視野或許在浪莎的預料之外。
關于此次代言“一日游”事件,浪莎股份董秘向外界表示,此次廣告合作針對的是整個集團,上市公司只是其中一部分,目前浪莎襪業(yè)尚未上市,光簽內衣業(yè)務并不合適,因此合同主體需要調整,才把之前的合同取消了。
浪莎股份還向媒體表示,并不存在市場炒作的情況,只是合同條款有變動,后期如果有合同調整或合作的最新進展,其將及時披露相關信息。
有資本市場分析人士認為,浪莎股份這一波操作背后,與其近些年來業(yè)績止步不前存在一定關聯,更換主體進行簽約或為粉飾上市公司數據。
資料顯示,浪莎成立于1995年,發(fā)展至今已有20多年的歷史。早期,浪莎主要依靠襪子產品起家,成為“世界襪王”一直是其目標和發(fā)展方向。后來,浪莎又開拓了襪子之外的多個市場,例如內衣、男裝、童裝、鞋、家居服、家紡等多個品類。
但是在上市的時候,浪莎并未將支柱業(yè)務襪業(yè)裝入浪莎股份。即便如此,在浪莎品牌的黃金時代,其旗下數個品類都有著不錯的成績。2005年至2013年,浪莎股份的營業(yè)收入從1663萬元增長到4.38億元。
那也是浪莎“最后的狂歡”。此后,內衣、服裝業(yè)競爭持續(xù)加劇,浪莎股份名下最掙錢的內衣業(yè)務受到同行擠壓,類似蕉內、內外、ubra等新晉品牌快速崛起,浪莎的市場份額收縮,業(yè)績進入平穩(wěn)期,營業(yè)收入每一年都維持在2-4億元之間。
2022年前三季度,浪莎股份的狀況還在惡化。據其披露,2022年前三季度,浪莎股份營收大幅度下滑19.51%,為2億元;利潤方面,2022年前三季度,其僅錄得1004萬元的歸母凈利潤,與上一年同期相比下降了37.76%。
在此情形下,浪莎股份若支出數百萬資金簽約代言人,無疑令其業(yè)績雪上加霜。
此外,江瀚還表示,事件性營銷對眼下的浪莎而言,不一定是一件絕對利好的事情?!笆录誀I銷要求企業(yè)做好市場的穩(wěn)定性,如果這種穩(wěn)定性做不好,大概率會帶來更多的問題。對于當前的浪莎集團而言,必須要仔細考慮如何把穩(wěn)定性保持好,否則可能對品牌產生負面影響。所以,浪莎雖然收獲了好幾個熱搜,但是否能對其產生利好,還是一個未知數?!?
- 責任編輯: 童潔 
-
烏魯木齊穩(wěn)樓市22條,實現“交房即辦證”
2023-01-06 19:01 觀網財經-房產 -
“陽康”之后能做醫(yī)美嗎?
2023-01-06 18:54 觀網財經-健康 -
寶馬發(fā)布“情感交互概念車”,你想跟它聊什么?
2023-01-06 13:40 觀網財經-汽車 -
曾操盤恒大深圳舊改6000億計劃的柯鵬,被傳帶走調查
2023-01-06 13:39 觀網財經-房產 -
國資委:全力以赴抓好疫情防控重點醫(yī)療物資生產保供
2023-01-05 21:59 國企備忘錄 -
深圳住建局等六部門推廣二手房“帶押過戶”模式
2023-01-05 18:56 觀網財經-房產 -
一套房過億的萬柳書院,開發(fā)商卻成了被執(zhí)行5億的老賴
2023-01-05 18:13 觀網財經-房產 -
白酒股大漲,茅臺重登1800元關口
2023-01-05 17:47 觀網財經-消費 -
業(yè)績、股價雙跌,美國服飾巨頭威富集團考慮賣掉背包品牌 Jansport
2023-01-05 16:34 觀網財經-消費 -
保交樓組合拳來襲,多地政府、銀行、AMC齊出手
2023-01-05 16:17 觀網財經-房產 -
魚躍醫(yī)療陷漲價風波,成本上升還是趁疫打劫
2023-01-05 16:01 觀網財經-健康 -
融創(chuàng)又續(xù)了一口氣
2023-01-05 12:55 觀網財經-房產 -
幾經折價,香港恒大中心大樓還在等買家
2023-01-05 12:26 觀網財經-房產 -
加快輕資產化轉型升級,綠地轉讓酒店管理52%股權予明宇商旅
2023-01-04 20:51 觀網財經-房產 -
上海延長“對部分個人住房征收房產稅試點的暫行辦法”有效期
2023-01-04 19:45 觀網財經-房產 -
威震天不敵玲娜貝兒?環(huán)球影城開售年卡引流量
2023-01-04 19:28 觀網財經-消費 -
地產行業(yè)的諸神黃昏,千億房企消失了一半
2023-01-04 18:39 觀網財經-房產 -
國家藥監(jiān)局批準艾諾米替片上市,用于治療成人HIV-1感染
2023-01-04 18:08 觀網財經-健康 -
吳亦凡曾代言的環(huán)亞科技啟動IPO,品牌宣傳費是凈利的1.7倍
2023-01-04 18:08 觀網財經-消費 -
上海多個行政區(qū)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均已配備輝瑞Paxlovid
2023-01-04 16:36
相關推薦 -
“白宮承認‘中方沒打來過電話’,我早就知道…” 評論 88“如果美國不認真對待,會被中國徹底碾壓” 評論 118中國按下“暫停鍵”,“波音重大挫折” 評論 143“長期來看,特朗普關稅或將增強中國國內經濟” 評論 165“眼下是美國痛感更強、壓力更大,想重回談判桌” 評論 172最新聞 Hot
-
歐盟威脅武契奇:去了,入歐就沒戲了
-
又要跟馬斯克杠上了?OpenAI布局社交網絡
-
“如果美國不認真對待,會被中國徹底碾壓”
-
“買到就是賺到”,特朗普家族出“股神”?
-
第一通電話打給中國,“不然我們像傻瓜”
-
想得真美!美國被曝計劃用關稅談判來孤立中國
-
麻省理工“明星科學家”,加盟北大
-
中國按下“暫停鍵”,“波音重大挫折”
-
“中方反制后續(xù)來了,而特朗普幾乎毫無還手之力”
-
“‘川建國’在美國作妖,倒逼中國崛起”
-
“我們花了22年在中國打造這一切,全毀了”
-
特朗普裝可憐:美國農民“偉大”,“挨中國揍”
-
美國特使到底想說啥?半天之后180度轉變
-
12306就“五一搶票崩了”致歉
-
李成鋼任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
-
“長期來看,特朗普關稅或將增強中國國內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