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邵善波、吳幗寶:回顧香港三年防疫,躺平了嗎?
【文/觀察者網(wǎng)專欄作者 邵善波 吳幗寶】
新冠病毒疫情經過三年的變化和發(fā)展,至今已在全球造成了重大的人命和經濟傷害。各地對新冠病毒疫情有不同的應對態(tài)度和處理手法,中國則采取了與大部份國家不同的“動態(tài)清零”對策,引起了不少爭議。在嚴厲的管控做法下,人民的生命及健康受到的傷害相對較少,但經濟上造成的損失及壓力,也越來越顯現(xiàn)。
內地近日公布了“20條”及“新10條”,抗疫防疫的手法出現(xiàn)急速的變化,各地方紛紛調整做法,放松各種要求,政策執(zhí)行上出現(xiàn)了參差不齊的情況,社會對新的應對辦法的解讀及下一步的發(fā)展,眾說紛紜。不少人更拿香港的例子作為一個比較,過去三年,香港究竟如何處理新冠病毒疫情,結果又如何,在這里值得做一個較完整的表述。
香港在處理疫情的手法上,過去一直給人一個較內地寬松的印象,這只是近期的表現(xiàn)。在處理疫情上香港處在一個非常尷尬的位置:作為一座國際城市,同時也嚴重依賴與內地的關系,在疫情的沖擊下,能否對內對外維持正常、或盡量少限制的通關往來,都非常重要。這是香港在政策考慮上與內地的一個重要分別。香港在抗疫防疫的前兩年多,政策也是盡量復制內地,處處嘗試符合內地的要求,目的是如澳門一樣,爭取與內地正常通關,較寬松的政策只是7月1日新政府上臺后才開展的。
香港與內地的往來,不單只是商務、旅游、公務及探親等活動。相當一部分的香港人每天要從深圳來香港上班、上學,或由香港到深圳上班、辦事。深港之間每日人流的往來,正常情況下接近百萬人次。疫情下通關隔離的要求叫停了這些慣常的活動,影響了數(shù)十萬人的生計。相對澳門,香港這方面的情況沒有澳門那么嚴重,但如何爭取像澳門一樣,與內地隔離通關,是上一屆政府在疫情的頭兩年多主要的政策目的。到今年年初,第五次大爆發(fā)之前,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差不多已達到這一目的。那么三年來,香港具體是怎樣處理新冠病毒疫情,成效又怎樣呢?
1. 開始至今,疫情在香港三年的情況
香港過去三年出現(xiàn)了五次疫情的爆發(fā)。圖1顯示了整個過程的情況,首四次的爆發(fā),每天最高錄的個案數(shù)字也只有百多宗。第一次爆發(fā)大約延續(xù)了一個月,第二次近兩個月,第三波自2020年11月初開始爆發(fā),持續(xù)一兩個月有所淡化后,到2021年1月再次爆發(fā)成為第四波,至3、4月才漸漸平息,前后延續(xù)了五六個月(圖2)。
圖1:香港自2020年起新型冠狀病毒病流行病學曲線圖(2020年1月18日至2022年12月20日)
從圖表上可以看到,香港頭四次的爆發(fā),因為相對以后的爆發(fā)比較少,相差很遠,在圖表上基本表現(xiàn)不出來。以下以不同的比例圖表,以反映實際情況。應該指出,每天幾十到上百個的案例,以內地的標準來看,當時也算是一個嚴重的情況。
圖2:香港第一至第四波疫情爆發(fā)的情況(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圖表來源:香港衛(wèi)生署衛(wèi)生防護中心)
疫情開始至首四波爆發(fā)的兩年多時間中,由時任特首林鄭月娥領導的上屆政府,在防控措施上,基本依據(jù)內地的做法作出些微的調整,希望透過“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的措施,達至“清零”的目標。
在“內防擴散”方面,加強檢測是當時政府遏制疫情的策略,按“須檢必檢、應檢盡檢、愿檢盡檢”三大原則,針對不同風險群組進行大規(guī)模的核酸檢測,以達致“早發(fā)現(xiàn)、早隔離、早治療”并盡可能及早切斷社區(qū)傳播鏈的目標。在“外防輸入”方面,則落實封關和入境限制等以防止輸入個案。
由于香港與內地的社會條件不同,港府的措施也作出了一定的調整。因此,香港的做法與當時內地的存在差別。這些依據(jù)內地防疫的做法,主要在幾個方面,包括處理確診者及密切接觸者的強制檢疫隔離、加強核酸檢測、封關、入境限制和航班熔斷機制。以下總結香港在這幾方面的處理做法:
(1) 確診者及密切接觸者的處理辦法
疫情開始的首二年多至第五波疫情爆發(fā)前,政府會安排確診者入院或入住隔離設施,并規(guī)定密切接觸者須進行隔離及檢疫。確診者會被安排入院,曾經與確診者有密切接觸但沒有出現(xiàn)病征人士,會被安排于檢疫中心接受強制檢疫。為加強追蹤力度,政府亦要求密切接觸者的同住成員接受強制核酸檢測。
由于第五波疫情嚴峻,沒有病征或征狀輕微的確診者改為入住隔離設施,政府并在2022年2月推行“居安抗疫”計劃。衛(wèi)生署會為需接受家居檢疫的人士進行評估,包括其家居環(huán)境是否適合作檢疫、同住受檢人士的風險程度和個別人士的身體狀況等。進行“居安抗疫”人士于檢疫期必須留在居所中,佩戴電子手環(huán),并需定期檢測身體狀況,在指定日子自行進行快速抗原檢測及遵照家居檢疫指引。政府亦安排經評估為合適的密切接觸者和密切接觸者的同住家人進行為期分別14天和4天的家居檢疫。
不適合進行“居安抗疫”的確診者,會被安排進入社區(qū)隔離設施或入院,政府會為在家尚待進入設施或居家隔離的市民提供支援,包括抗疫物資包、醫(yī)療查詢熱線、“指定診所”供預約診治及由專屬車隊接載往來診所等。
“居安抗疫”規(guī)定沒有接種或只接種一劑新冠疫苗的確診人士須進行14天隔離,已接種至少兩劑新冠疫苗的確診人士可在取得第六天及第七天(或在其后任何連續(xù)兩天)的快速測試陰性結果后,提早完成隔離。至于確診人士的密切接觸者須進行14天檢疫,但已接種至少兩劑新冠疫苗的密切接觸者可在取得第六天及第七天的快速測試陰性結果后,提早完成檢疫。
香港政府近期調整了“居安抗疫”的安排,規(guī)定所有人士(即不論其接種疫苗情況)由2022年12月9日起,確診人員的隔離期原則上仍為14天,但確診人士如隔離第四天及第五天快速抗原測試陰性,最早可于第五天完成隔離。而密切接觸者在檢疫期間須每天進行快速測試,若他們每天的快速測試均取得陰性結果,便可以于第五天完成檢疫。
(2) 加強核酸檢測
首先是“須檢必檢”。為了加強檢測力度,香港政府發(fā)布了強制檢測公告,指明哪些人士必須接受病毒檢測,對未遵從強制檢測公告進行檢測的人士,政府會處以定額罰款和發(fā)出強制檢測令。針對有確診個案的大廈,政府分三個層次按區(qū)域擴大強制檢測:
第一是全港性的強制檢測,如一幢大廈在14日內有兩個或以上單位出現(xiàn)無關連確診個案,或它的污水檢測有呈陽性的樣本,就會被納入強制檢測公告。
第二是“指定區(qū)域”的強制檢測,因應風險評估劃出“指定區(qū)域”,在區(qū)域內新增一宗確診個案或污水樣本檢測呈陽性的住宅大廈納入強制檢測公告,并限制于“核心區(qū)域”范圍內的人士接受檢測。
第三是更加嚴格的“受限區(qū)域”強制檢測,除了強制檢測外,人員的流動也受到限制——整個區(qū)域內的所有樓宇和處所內的人士都要在一段時間內禁止離開這個區(qū),并進行病毒檢測?!笆芟迏^(qū)域”內的人士須留在其所在地并按政府安排接受強制檢測,直至區(qū)內所有已識別的受檢人士完成檢測,并且相關檢測結果出來后方可離開。政府曾在佐敦、油麻地和北角進行了“受限區(qū)域”的檢測行動。
其次是“應檢盡檢”:特定人群須要持續(xù)進行強制檢測,例如教師、餐廳及酒吧員工、外籍家庭傭工、建筑業(yè)工地人員及速遞員等職業(yè)人群。
此外還有“愿檢盡檢”:政府為市民提供便捷的檢測服務,包括在各區(qū)設置社區(qū)檢測中心、流動采樣站,及樣本收集包的派發(fā)點及收集點,為市民進行免費檢測。
香港的社區(qū)核酸檢測中心(圖片來源:ICphoto)
(3) 封關
由2020年2月4日起,除香港國際機場和兩個陸路口岸(深圳灣口岸及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繼續(xù)運作外,為了減少跨境人流政府暫停其他所有海陸跨境口岸管制站的旅客清關服務。所有來往內地和澳門的渡輪服務暫停。
(4) 入境限制及劃分不同風險地區(qū)
政府根據(jù)疫情發(fā)展和嚴峻程度,將個別國家或地區(qū)列入風險地區(qū)名單,按風險分為A1組、A2組、B組、C組及D組指明地區(qū),對來自不同地區(qū)的入境人士,就疫苗接種、登機前的核酸檢測證明、在下榻酒店接受強制檢疫強制檢疫安排等,實施不同的要求。
例如來港前14天曾在臺灣或海外地區(qū)逗留的人士必須(i)已完成疫苗接種并持認可疫苗接種紀錄;(ii)持預定起飛時間前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及(iii)持在指定檢疫酒店預訂抵港后房間的確認書,方可登機來港。入境人士抵港后須在香港國際機場接受“檢測待行”安排,在確認測試陰性結果后,會由指定車輛轉送往指定檢疫酒店。檢疫期間須每天接受快速抗原測試,及在特定日子接受核酸檢測。
(5) 航班熔斷機制
政府就不同國家或地區(qū)的疫情風險,實施航班熔斷機制。例如第五波新冠疫情爆發(fā)后,政府曾對澳洲、加拿大、法國、印度、巴基斯坦、菲律賓、英國、美國、尼泊爾等9個國家實施地區(qū)性航班熔斷機制,禁止所有從這9個地區(qū)來港的民航客機著陸香港,并同時限制于14天內曾逗留該些地區(qū)超過兩小時的人士登上任何民航客機來港,以阻止相關地區(qū)人士經轉機到港。
同時,實施因發(fā)現(xiàn)輸入個案而觸發(fā)的個別航班熔斷機制。在個別航線熔斷機制下,如航班因有乘客未能符合登機條件來港而觸及機制,相關航空公司會收到警告并被罰款。如有關航線的航班在10天內再次觸及有關指標,則有關的航空公司從同一地點抵港的民 航客機航線將被禁止著陸香港5天。
政府在2022年4月取消對這9個國家禁飛令,特首李家超上任后隨即也在今年7月宣布暫緩針對航班的熔斷機制。
香港在第四波疫情后,有一段時間,2021年的5月至2022年初,大致維持了清零的狀態(tài),對外來輸入的個案也進行了有效的管控。2022年年初爆發(fā)第五波疫情,規(guī)模遠遠超過之前四波,每天個案數(shù)字高達數(shù)萬。更嚴重的是死亡數(shù)字大幅飆升,香港的感染率及死亡率,與人口比例計算,遠遠超前許多其他地方。
2. 2022年初第五波疫情的爆發(fā)
第五波疫情從2022年2月份開始爆發(fā),3月份達每天六、七萬個個案的高峰期,逐漸下滑到五月份時,每天二、三百個個案。七月中的個案數(shù)字再次逐步爬升,之后相當?shù)囊欢螘r間內維持反復狀態(tài)(圖3)。11月中開始出現(xiàn)持續(xù)上升的態(tài)勢,目前每天個案達1萬5到2萬宗左右。以內地大城市,北京、上海、深圳的人口比例來看,約等于每天出現(xiàn)四萬到六萬個個案,這還不是真實的情況。
圖3:2022年香港新型冠狀病毒病本地個案(2022年1月1日至12月23日)
注:個案數(shù)字不包括輸入個案。(數(shù)據(jù)來源:香港衛(wèi)生署衛(wèi)生防護中心,2022年12月23日)
香港的第五波疫情大爆發(fā)時,需要隔離大量的感染者和緊密接觸者,隔離設施的容量遠遠不足。原來在發(fā)現(xiàn)案例時,會處理和跟進感染個案,采取措施制止疫情擴散,找出相關個案,堵截傳播鏈的做法,也因個案大幅上升而不能維持,被迫放棄。
與內地目前面對的情況相似,政府隨后宣布,將防疫抗疫的重點放在應對重癥及減少死亡,防止醫(yī)療系統(tǒng)的崩潰,而非在遏制病毒的擴散上。無癥狀或輕癥的病人改為在家中隔離治療,雖然香港擁擠的居住環(huán)境,遠遠不適宜這樣做。這樣的做法一直維持到現(xiàn)在。
政府另一大改動,是推出自行檢測結果申報平臺,以不強制的方式,鼓勵自行檢測結果陽性的市民向政府申報,也導致每天數(shù)據(jù)失實、失真的情況。
申報平臺生效后,政府現(xiàn)在每天公布的數(shù)據(jù)包括兩部份(核酸檢測陽性個案及快速抗原測試陽性中有申報的個案)。這個做法表示政府所公布的疫情數(shù)據(jù)并不準確反映實況,理由是政府進行強制檢測的范圍非常有限,并不反映社會上的全面、整體情況。
此外,這些數(shù)據(jù)的相當一部分,約3/4到4/5,是來自自行檢測陽性個案的自愿呈報,其中有自愿,也有強制性的檢測要求(如學校、某些活動、政府機構、安老、醫(yī)療服務工作人員等)。究竟有多少這樣的陽性個案沒有呈報,政府并沒有數(shù)據(jù)或估算。因此,公布的數(shù)據(jù)一定是低于實際數(shù)字的,但實際數(shù)字到底有多高則沒有辦法進行估算。但作為觀察每天個案數(shù)目的變化趨勢,這些數(shù)據(jù)仍有一定的參考作用。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戴蘇越 
-
廣州市原市長黎子流同志逝世
2022-12-26 06:51 -
轉陰后為什么總覺得累?專家:身體約2-3周才能恢復
2022-12-26 06:51 抗疫進行時 -
杭州警方通報“女子贈藥遭踹門”:受贈方以道歉信方式致歉
2022-12-25 22:29 -
上海警方:4人非法銷售抗原被采取刑事強制措施
2022-12-25 20:53 依法治國 -
上海:聚焦醫(yī)療救治關鍵環(huán)節(jié)和重點人群,全力以赴保健康防重癥
2022-12-25 19:47 抗疫進行時 -
專家:與公眾感受脫節(jié)的數(shù)據(jù)已無現(xiàn)實意義,應公布疫情本身數(shù)據(jù)
2022-12-25 19:23 抗疫進行時 -
新疆伊寧坍塌事故18人暫時失聯(lián),已確定具體位置
2022-12-25 18:33 安全生產 -
國羽功勛教練王文教病逝
2022-12-25 17:44 -
女子稱贈藥給鄰居,對方不滿延誤踹門辱罵
2022-12-25 17:33 抗疫進行時 -
長沙開啟上門核酸采樣后爆單,發(fā)文致歉
2022-12-25 17:16 抗疫進行時 -
我國小兒外科主要創(chuàng)始人張金哲院士逝世,享年102歲
2022-12-25 16:18 -
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葉輪機械氣動力學專家王仲奇逝世
2022-12-25 16:09 -
浙江:日新增陽性人員數(shù)已破100萬
2022-12-25 15:28 抗疫進行時 -
“陽”過多久能打“第四針”疫苗?專家:6個月
2022-12-25 14:51 抗疫進行時 -
逃離深圳教師崗的985畢業(yè)生:等不到公租房,請不到帶薪假
2022-12-25 14:46 -
自來水測抗原現(xiàn)兩道杠?北京自來水集團辟謠
2022-12-25 14:24 抗疫進行時 -
新疆一金礦坍塌18人被困,應急管理部派出工作組
2022-12-25 14:06 -
杭州:120日均出車900余次,為去年同期3倍以上
2022-12-25 13:46 抗疫進行時 -
廣州:出殯業(yè)務原則上延至明年1月10日后申辦
2022-12-25 12:47 -
云南:購買退熱類藥品及抗原,需實名登記
2022-12-25 12:35 抗疫進行時
相關推薦 -
MAGA基本盤還能“忍”特朗普多久? 評論 73從2000兆帕潛艇級熱成型鋼的“登天”說開去…… 評論 79美媒焦慮:哪怕只為跟上中國,美政府都不能這么干啊 評論 140“趁納瓦羅不在,他們沖進白宮勸說特朗普暫停關稅” 評論 178最新聞 Hot
-
美媒焦慮:哪怕只為跟上中國,美政府都不能這么干啊
-
特朗普“抱怨”后,日本考慮放寬汽車進口安全標準
-
“五角大樓里完全崩潰了”,3名美國防部高官被解雇
-
“趁納瓦羅不在,他們沖進白宮勸說特朗普暫停關稅”
-
澤連斯基回應:停火30小時太短,建議30天
-
韓國一戰(zhàn)機飛行訓練中掉落機炮吊艙和空油箱
-
“美國在地球上跟中國爭,卻把太空主導地位拱手讓出”
-
內塔尼亞胡:摧毀哈馬斯前不會結束軍事行動
-
超900人簽署“反關稅宣言”,包括兩位諾貝爾獎獲得者
-
“中國正投入萬億美元,我們卻在這胡搞”
-
真急了!“白宮擬成立涉華關稅應急工作組”
-
黃仁勛訪華盼繼續(xù)合作,特朗普回應
-
中國男子在TikTok“神評”美國關稅,米爾斯海默秒答:贊同
-
“內地電影票房過億那一刻,香港電影就被顛覆了”
-
美國稅局代理局長剛上任三天就被免,“貝森特抱怨他是馬斯克的人”
-
特朗普也直說了:不行,就放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