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河州有軌電車否認暫停運營,一年8000萬資金缺口何解?
據(jù)第一財經報道,近日網上流傳一份《紅河州現(xiàn)代有軌電車有限公司暫停運營公告》(下稱《公告》),稱由于收支嚴重不平衡,公司資金極度困難,擬定于8月10日暫停紅河州現(xiàn)代有軌電車全線運營。此前已有多地有軌電車停運,此次又一條有軌電車停運消息引起市場關注。
8月11日,紅河州現(xiàn)代有軌電車有限公司董事長普玉飛告訴記者,上述《公告》是假消息,目前當?shù)赜熊夒娷嚥⑽赐_\,正常運營。
紅河州現(xiàn)代有軌電車有限公司在其微信公眾號上發(fā)布的正常運營公告,本文圖片均轉自第一財經(下同)
2020年10月,云南省紅河州有軌電車示范段——蒙自汽車客運站至紅河綜保區(qū)(蒙自北)線路正式運營,全長13.4公里,蒙自是紅河州首府。該項目是滇南中心城市群現(xiàn)代有軌電車示范線項目中4條線路之一,整個項目全長約66.8KM,預計總投資約72.3億元,其中已經運營的上述示范段投資預估約15.7億元。除了上述已經建成示范段外,M1支線已經開工建設。
該項目采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建設,社會資本方為云南建設基礎設施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政府方是當?shù)貒Y委全資控股的紅河州軌道交通開發(fā)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兩者合資成立了上述項目公司紅河州現(xiàn)代有軌電車有限公司。
網傳前述《公告》已被證實為假消息,不過,當?shù)啬壳耙呀涢_通13公里多的有軌電車示范段運營壓力較大,也是一個客觀事實。
一位蒙自當?shù)厥忻窀嬖V第一財經,當?shù)赜熊夒娷囍饕诔鞘羞吘?,一般市民去坐的少,而且有軌電車在地上運營需要等紅綠燈,并沒有那么方便。自己目前僅坐過一次。
根據(jù)交通運輸部公布的今年7月份城市軌道交通運營數(shù)據(jù),紅河州上述示范段有軌電車整個7月份客運量僅有2.6萬人,客運強度(萬人次每公里日)為0.01,兩個數(shù)據(jù)在52個城市中墊底。
目前蒙自有軌電車票價在2元至4元不等。如果以最高票價4元計算,7月份客票收入僅有10.4萬元。
根據(jù)蒙自市交通運輸局網站披露的一份昆明盛發(fā)會計事務所出具的上述示范線項目13.4公里首通段運營成本監(jiān)審報告,2022年全年該項目客流量約31.4萬人次,客票收入107.5萬元,而運營成本(完全成本)8409萬元。
這意味著,不考慮其他收入尤其是財政補貼,該項目一年資金缺口高達8300萬元。
蒙自市交通運輸局在今年5月舉行的該示范項目營運價格和計價方式調整聽證會的公告中,談到調整當?shù)赜熊夒娷嚑I運價格及計價方式的必要性時稱,隨著沿線周邊各項設施建設的逐步完善,市場消費水平逐年提高,物價、管理費、保險費、維修費等各種費用的上漲,導致現(xiàn)階段運營成本高昂,成本與運營收入不匹配,嚴重影響了公司償債能力、現(xiàn)金能力、盈利能力、成長能力和可持續(xù)發(fā)展,造成營運壓力巨大。因此,對有軌電車營運價格和計價方式進行適當調整,使有軌電車票價具備公益性與效益性。
蒙自市交通運輸局建議將起始價格調整為3元,全程定價6元。
普玉飛也向記者證實,今年7月份確實僅有2.6萬人乘坐當?shù)赜熊夒娷?。但PPP項目屬于公益性項目,財政會對項目運營可行性缺口給予補助,當然目前財政狀況不是很好,但都在想辦法解決,沒有停運這回事。
與不少地方相似,近些年受疫情、樓市低迷、減稅降費等沖擊,較依賴上級財政補助的蒙自財政收入也受到明顯沖擊。
根據(jù)蒙自市財政局數(shù)據(jù),2022年蒙自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約10.4億元,同比下降38.3%。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為33.5億元,同比下降20%。收支缺口主要由上級政府各項補助收入等彌補。當?shù)卣曰鹗杖?.8億元,同比增長1.7%。截至2022年末,蒙自市政府債務總額73.9億元,控制在法定限額之內。
受益于經濟恢復以及前期低基數(shù),今年上半年,蒙自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約6.2億元,同比增長32.3%。不過上半年當?shù)匾再u地收入為主的政府性基金收入約2.5億元,同比下降48.2%。
近日蒙自市財政局公開的去年當?shù)刎斦Q算草案的報告中,在談到面臨的困難和問題時稱,稅源基礎羸弱,可持續(xù)性不強;剛性支出壓力大,資金難保障;土地出讓進度緩慢,全年預算難以平衡。土地出讓收支缺口大。
在當?shù)刎斦罩茌^大當下,當?shù)赜熊夒娷嚲揞~財政補貼能否可持續(xù),受到關注。近年來受客流少等原因,國內已經有珠海等多地有軌電車停運。
交通運輸部公交優(yōu)先專家?guī)鞂<也躺偾嬖V第一財經,有軌電車在中國有些水土不服,不少都建在相對偏僻地方,客流少,不算建設資金,光運營成本一公里就在兩三百萬元。而且運輸速度上不去,每小時也就17公里至20公里。近年一些地方有軌電車停運等現(xiàn)象,也讓各地慎重決策是否修建有軌電車,及建設規(guī)模和建設時機。
蔡少渠認為,近年不少地方熱衷建設有軌電車,主要原因是不具備修建地鐵的城市熱衷于建有軌電車,部分大城市將它作為城市地鐵的補充,更進一步想通過有軌電車帶動投資,招商引資,做著公交優(yōu)先與有軌產業(yè)發(fā)展雙贏夢。另外一些地方希望通過建設有軌電車提高城市公共交通的檔次,給城市撐門面。
他表示,對于一些地方而言,在專有路權的道路上發(fā)展BRT,或用公交專用道發(fā)展快速公交,極少的投入可能取得與有軌電車相當?shù)纳鐣б?,更不會有后續(xù)改變用途車輛和道路資源的浪費。還可采用廈門高架BRT的思路,先建快速公交待客流達到一定量再改成有軌電車也不遲,可節(jié)省大筆開支。
而對于籌劃建設有軌電車的地方,蔡少渠建議有軌電車建設首先應考慮的是客流保證,應建在客流密集的交通走廊上,充分考慮線路串聯(lián)城市功能中心、交通樞紐、客流主要客流集散點,引導城市或片區(qū)廊道發(fā)展,支撐城市空間結構。這樣才能有個好的財務可持續(xù)性,降低后期運營中政府的財政補貼的壓力
(記者 陳益刊)
- 原標題:紅河州有軌電車否認暫停運營,一年8000萬資金缺口何解?
- 責任編輯: 戴佳源 
-
甘肅景泰山洪災害5名失聯(lián)人員全部遇難
2023-08-11 11:49 -
縱論國際風云:《中國電視報》推出《高端訪談》特刊
2023-08-11 11:12 -
“紅通人員”周權回國投案
2023-08-11 11:09 海外追逃 -
中國信通院:6月國內市場手機出貨量2214.9萬部,同比下降20.9%
2023-08-11 10:47 -
總投資90多億醫(yī)院突然申請注銷!發(fā)生了啥?
2023-08-11 10:33 -
截至8月10日 河北省因災死亡29人,仍有16人失聯(lián)
2023-08-11 10:14 極端天氣 -
甘肅省隴南市禮縣暴雨預警從橙色升級為紅色
2023-08-11 10:07 極端天氣 -
湖南通報雙峰縣女子與鎮(zhèn)干部夜泳溺亡:已成立聯(lián)合調查組
2023-08-11 09:18 -
超三千座大中型水庫攔蓄洪水逾四百億立方米 水利工程迎汛期大考
2023-08-11 08:55 -
臺風“卡努”或于今夜間進入遼寧,“蘭恩”逼近日南部沿海
2023-08-11 08:18 極端天氣 -
律師在庭外獲知庭審已結束?來賓中院道歉,將繼續(xù)開庭審理
2023-08-11 07:10 基層治理 -
恒大地產去年凈虧527億,流動負債1.6萬億,已資不抵債…
2023-08-11 06:34 觀網財經-房產 -
“監(jiān)獄視頻會見20分鐘50元”是否經招投標?河北監(jiān)獄管理局回應
2023-08-10 22:37 -
“勸農民工辦網貸乘飛機升艙”,演員稱遭網暴后道歉
2023-08-10 21:31 -
舒蘭救災失聯(lián)公職人員張郅昭犧牲
2023-08-10 20:26 -
2900份醫(yī)療腐敗刑事判決書背后:決策環(huán)節(jié)受賄比例最大
2023-08-10 19:17 廉政風暴 -
3名鎮(zhèn)干部與女子相約水庫夜泳,女子溺亡后制造假象駕車逃離
2023-08-10 17:08 依法治國 -
常州回應醫(yī)生朱某某相關案情:“抄家抄出1.5億”等不實
2023-08-10 17:03 廉政風暴 -
“卡努”已在韓國登陸,我國東北地區(qū)全力防范臺風影響
2023-08-10 15:59 極端天氣 -
常州一醫(yī)生家中查出巨額財產?當?shù)匦l(wèi)健委回應
2023-08-10 15:30 醫(yī)療改革
相關推薦 -
美防長又抹黑,我使館駁斥 評論 60美國人邊囤貨邊抱怨:中國商品物美價廉,憑什么受罰? 評論 115近7成美企CEO擔憂:這就是“特朗普衰退” 評論 67特朗普“金主”們坐不住了:回頭是岸! 評論 186最新聞 Hot
-
美防長又抹黑,我使館駁斥
-
美貿易代表遭圍攻:對中國,我們壓根就沒戰(zhàn)略
-
特朗普關稅政策加劇市場擔憂,美股三大指數(shù)集體下跌
-
特朗普:希望削減超1萬億美元開支
-
AI致用電量激增,特朗普:燒煤!
-
“85后”國企原董事長:花近百萬買的寶馬車不敢開
-
英協(xié)會警告企業(yè):學美國,會吃官司的
-
美國人邊囤貨邊抱怨:中國商品物美價廉,憑什么受罰?
-
經濟學家們痛批:既蠢且壞!特朗普就是想讓全世界都俯首稱臣
-
“對美國非常失望,這算哪門子朋友?”
-
“特朗普太愚蠢,根本不了解中國”
-
“八年了,所有美國制造商都勸我們:回中國生產吧!”
-
“美伊沖突是‘災難性’的,但俄無義務對伊提供軍事援助”
-
“特朗普美軍大清洗的最新案例”
-
“中國在生物技術領域太強了,我們至少要投150億美元”
-
近7成美企CEO擔憂:這就是“特朗普衰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