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星隕落,舉國同悲
有些人,偉大到我們以為,他們沒有生老病死,全網痛別袁老時,噩耗卻接連傳來……
中國共產黨優(yōu)秀黨員,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原第二軍醫(yī)大學副校長吳孟超同志,因病醫(yī)治無效,于2021年5月22日13時02分在上海逝世。
這位治病救人78載,九旬高齡依然堅守在門診、手術室和病人的病床前的蒼生大醫(yī),曾經披荊斬棘、不斷攀登,以創(chuàng)新之力突破多個“禁區(qū)”,帶領中國肝臟外科邁向世界領先地位,為無數肝病患者帶來福音。
吳孟超曾說:“只要能拿得動手術刀,我就會站在手術臺上,如果真的有一天倒在手術臺上,那也許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吳孟超深知,自己只能救治有限的病人,傳承和培養(yǎng)是當務之急。此前,凡是來醫(yī)院進修的,誰都可以去觀摩他的手術,還可以和他搭臺手術。吳孟超親手帶過四代徒弟,培養(yǎng)出169名博士、博士后。現在,這些醫(yī)生大都已成為我國肝膽外科的中堅和骨干力量。
他常常告誡學生:一定要關心病人,愛護病人,熱情接待病人。
“醫(yī)學是一門以心靈溫暖心靈的科學?!?
在沉痛悼念吳孟超院士之際,解放日報·上觀新聞摘編《“側”身吳門三十載,師恩春暉潤我心》一文,其中提到:
他每天總是第一個進手術室,先每個房間巡視一遍,發(fā)一頓牢騷:怎么年輕醫(yī)生比我還晚到?逮到一兩個不順眼的外科醫(yī)生就好好教導一番。開完刀還喜歡“賴”在手術室不走,再每個房間巡查一遍,少不了又是一頓指點江山。然后捧上我和護士長早為他準備好的滿滿一大杯雀巢咖啡瓶裝的茶水,坐下來和我們一通海闊天空講故事,故事內容幾乎我們都耳熟能詳的“牛奶的故事”這類“陳芝麻爛谷子”過往。
所謂“牛奶的故事”就是他年輕時在麻醉科輪轉了半年。其間,有一次他做完麻醉后出去喝了一杯牛奶,回到手術房間發(fā)現病人心臟已停跳,雖經緊急搶救脫險,但病人預后不好。這次“擅離職守”令他教訓深刻。以此教育年輕醫(yī)生尤其是麻醉醫(yī)生責任心有多么重要。這個故事我聽了不下百次,也和我的學生復述不下百次。
還有,他把手術室親切地稱為“開刀房”,把麻醉科稱為“麻醉房”。他習慣在開刀房洗澡和方便,即使他辦公室在二樓,也要去三樓的麻醉房和開刀房的廁所方便。這種習慣即使在周末節(jié)假日甚至年初一也不例外。為此我們開刀房為他專門設置了老年人洗澡方便的安全設施,他見到這些雖然非常簡陋但不失溫馨的設施也是由衷地高興。
另外,他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一個戰(zhàn)士最高的榮耀就是戰(zhàn)死在疆場,所以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最后倒在手術臺旁。關于他的這個想法,很多人頗有微詞,認為有點不顧病人的安危。其實我個人的理解這更大程度上是精神層面的,用于表明他恪盡職守獻身醫(yī)學的決心。
有網友說:肝膽相照,大醫(yī)勤樸且濟蒼生命;稻禾無憂,國士深耕尤思千萬家;后輩應繼傳星火,不負先賢望白頭;足食去病,袁老吳老。
他們正如那首著名的詩句所說:“他活著為了多數人更好活的人,群眾把他抬舉得很高,很高?!?
仰望星空,有一顆編號為8117的小行星名為“袁隆平星”,還有一顆編號為17606的小行星,名為“吳孟超星”。
- 責任編輯: 連政 
-
“臺灣‘護島神山’搬去美國,如果大陸打來……”
2021-05-22 20:57 臺灣 -
國家衛(wèi)健委已調派專家組馳援云南、青海地震災區(qū)
2021-05-22 20:32 地震 -
第一報道·數學習 | 習主席引領共繪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繽紛長卷
2021-05-22 20:21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 -
“醫(yī)食無憂”組合再難同框,鐘南山為袁老獻上緬懷之辭
2021-05-22 20:01 -
新華社:建議為袁隆平院士逝世降半旗志哀
2021-05-22 19:57 -
2021年上??萍脊?jié)啟幕!李強龔正與全市科技工作者和青少年代表一起出席啟動儀式
2021-05-22 19:36 上海觀察 -
復星醫(yī)藥:愿將疫苗服務臺灣同胞
2021-05-22 19:19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馬哈蒂爾警告日美印澳:別抱團刺激中國,否則后果嚴重
2021-05-22 19:07 南海局勢 -
袁隆平最后一次看“雜交稻”
2021-05-22 19:05 -
一片葉子富了一方百姓 總書記曾在浙江為振興茶產業(yè)謀篇布局
2021-05-22 17:48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 -
聯(lián)合國糧農組織總干事緬懷袁隆平:大師千古
2021-05-22 17:39 -
長沙市民夾道送別袁隆平靈車,齊喊“袁爺爺,一路走好”
2021-05-22 17:39 -
2021年上??萍脊?jié)啟幕!李強龔正與全市科技工作者和青少年代表一起出席啟動儀式
2021-05-22 16:39 上海觀察 -
中國眼科醫(yī)學界泰斗夏德昭逝世,享年104歲
2021-05-22 16:32 -
-
百集文獻紀錄片《山河歲月》第四集《法蘭西歲月》
2021-05-22 16:15 -
“中國肝膽外科之父”吳孟超院士逝世,享年99歲
2021-05-22 15:38 -
故宮博物院原副院長、文博專家楊伯達去世,享年94歲
2021-05-22 15:32 -
臺灣新增本土確診321例,修正增加400例
2021-05-22 14:34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祝融號”成功駛上火星表面
2021-05-22 13:57 航空航天
相關推薦 -
換防長?“美國后院起火” 評論 83美元主導地位遭削弱,“人民幣必須抓住機會” 評論 191前十占九!“中國機構正在主導全球芯片研究” 評論 162羅馬教皇方濟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國崛起” 評論 117“原來,中國早就有預判” 評論 254最新聞 Hot
-
換防長?“美國后院起火”
-
帶著石破茂的親筆信,他來中國了
-
斗爭升級!哈佛大學起訴特朗普政府
-
外媒緊盯中方“警告”:孤立中國,特朗普恐難如愿
-
特朗普稱未來三天公布俄烏和平方案,美媒曝細節(jié)
-
工業(yè)電化學奠基人郭鶴桐教授逝世,享年95歲
-
挑釁!英軍高官:臺海問題,準備好了
-
美元主導地位遭削弱,“人民幣必須抓住機會”
-
前十占九!“中國機構正在主導全球芯片研究”
-
誰將繼任教皇?
-
石破茂再發(fā)狠:不打算唯命是從
-
國際乒聯(lián)最新排名:雨果升至男單第3
-
最高竟達3500%!劍指中企,美國又動手了
-
“美國自毀前程,中國肯定樂壞了”
-
男子早高峰爬上獵德大橋頂部,廣州交警回應
-
特朗普再次抨擊鮑威爾:美國幾乎沒有通脹,他總是降息太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