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攀登者》胡歌角色原型夏伯渝:電影有點夸張
-
高雪瀅我的心愿是,抱到滾滾。
最后更新: 2019-10-02 16:18:17有了裝備,要怎么運到大本營又成了問題。于是,國家調用了西藏軍區(qū)整個工兵營、發(fā)動800名藏族同胞,花費人民幣上百萬,修出了一條通往珠峰的路。
直到1975年登珠峰,這條土路仍然在使用。
夏伯渝回憶起當年坐著解放牌大卡車通過那條路進入大本營的場景,記憶猶新:“我們那時候那個路顛的呀……搓衣板路,土也特別大。我們坐大卡車上顛得,好家伙,五臟六腑都要顛出來了。我們坐在自己的背包上,把沖鋒衣帽子捂得緊緊的,下來以后一看,人全是一層土?!?
《攀登者》中,1975年登山運動員坐著解放牌卡車到達大本營
條件雖然艱苦,卻已經是當年國家能為登山隊準備的最好的了。夏伯渝記得,當年登山隊所有的一切均是國家供給,甚至經常有部隊的車把新鮮的蔬菜拉到大本營。
正是因為肩負著全國人民的殷切期盼,大家在感到壓力的同時,也都感到很興奮,因為“完成國家任務,很光榮”。
“那時候的人的登山精神是特別高昂,不管遇到什么困難,沒有一個人說后退,都是勇往直前。”夏伯渝拿隊友仁青平措舉例說,在1975年攀登珠峰時,他的雙手被嚴重凍傷,10個手指中有8個被不同程度截肢,但仍然堅持攀登,在1988年中日尼聯(lián)合攀登活動中從南坡登頂。
“中國梯”
1960年的登山隊員們,情緒更加激昂。國家和人民的期盼使他們在絕境中爆發(fā)出了前所未有的能量。
在珠峰海拔8570-8600米之間的“第二臺階”頂部,有一道約6米高的峭壁,垂直而光滑,沒有任何攀登的支點,1924年英國著名登山家馬洛里和歐文就是在這一帶喪失生命。
中國登山隊在嘗試了多次均無法攀登的情況下,采取了搭人梯的方式:劉連滿蹲下,屈銀華踩在他的背上往巖壁上打冰錐。
為了不讓高山靴的釘子扎破劉連滿的背,屈銀華脫下了高山靴;接著,為了防滑又脫掉毛襪,他就這么光著腳登上了“第二臺階”,跨越了這道“飛鳥也無法逾越”障礙。
而那雙在零下三四十度的氣溫里暴露了半個多小時的腳,后來腳趾和腳后跟都被截肢。
《攀登者》中,張譯飾演的原型人物就是光腳登第二臺階的屈銀華
最終,王富洲、屈銀華、貢布三人在缺少氧氣和食物的情況下,克服萬難,于北京時間1960年5月25日4點20分從北坡登頂珠峰,將國旗和毛主席半身石膏像帶上了地球之巔,宣告了我國的領土主權!
帶上珠峰的國旗和毛主席半身石膏像
但因為當年沒有留下影像資料,這段攀登經歷沒有完全獲得國際認可。
1975年,國家再次組織力量攀登珠峰時,作為登山隊政委的王富洲想起了之前的慘痛經歷,反復強調,“一定要把梯子帶上去”,因為,不能再搭人梯了。
他們帶上去的那架梯子,是由西安飛機制造廠定制的,中空構造,長約6米,可拆卸成5節(jié),不用螺絲安裝,只靠各節(jié)互相咬合鉚緊。
《攀登者》中,隊員們背著金屬梯登山
“走的時候王富洲一直在囑咐我們,梯子一定要架穩(wěn)架結實,不能有晃動,上面風大,不能被風吹跑了?!跋牟鍖τ^察者網(wǎng)說,架梯子是他們當年一個重要的任務。
到了“第二臺階”,他們先在巖壁上打上巖石錐,固定梯子的底部;再由隊友扶著,其中一人登上梯子,在高處再打兩個巖石錐,固定住梯子的4個角。
這個在平地上聽起來非常簡單的動作,夏伯渝他們花了大半天的時間才完成:“到8000多米了,缺氧,稍微一動就就渾身無力,慢慢走都喘不上氣,更別說在上面干活了?!?
這架梯子從此在海拔8600米的地方屹立了33年,直到2008年奧運圣火登頂珠峰后不久,被收藏到拉薩的珠峰登山博物館。
有了它,“第二臺階”再也不是珠峰難以逾越的天險,33年間,約1300名來自世界各地的登山者,通過它登上地球之巔,它也因此被稱為“中國梯”。
但當年的夏伯渝卻沒能來得及通過這架梯子登頂。他們剛架完梯子,天氣就忽然變化,風大到無法前進。在等待了兩天三夜天氣仍然沒有好轉的情況下,隊伍因為物資用盡不得不下撤。
下撤到7600米時,夏伯渝因為將睡袋讓給隊友而雙腳被凍傷截肢,從此再也沒能踏上自己辛苦搭建的梯子。
盡管如此,他仍然覺得很欣慰:“凡是要從北坡登頂?shù)娜?,必須從我們的梯子上上下,沒有那梯子,他們根本就圓不了登山的夢,所以感到也挺自豪的。”
- 責任編輯: 高雪瀅 
-
中國盲人足球隊8-0勝韓國,賽后高唱《我和我的祖國》
2019-10-02 15:32 中國足球 -
習近平同普京就中俄建交70周年互致賀電
2019-10-02 15:26 中國外交 -
苦難輝煌!70周年閱兵混剪MV
2019-10-02 15:05 國慶70周年 -
祖國的慶典,人民的節(jié)日——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全景紀實
2019-10-02 14:59 國慶70周年 -
看完大閱兵,外媒:中國的自信還將繼續(xù)增長
2019-10-02 14:20 國慶70周年 -
為了一張照片,這名空軍地勤鍥而不舍給網(wǎng)友發(fā)私信...
2019-10-02 13:30 國慶70周年 -
離京之際,劉sir透露新心愿
2019-10-02 13:22 國慶70周年 -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 天安門廣場舉行盛大聯(lián)歡活動
2019-10-02 12:56 國慶70周年 -
為祖國自豪 為祖國祝福
2019-10-02 12:56 國慶70周年 -
記者蹲守3個夜晚,真實還原了觀禮臺搭建現(xiàn)場
2019-10-02 12:10 國慶70周年 -
一夜之間,“祝福祖國”主題花壇亮相天安門廣場
2019-10-02 12:01 國慶70周年 -
在天安門廣場領唱的4位小朋友,都是誰?
2019-10-02 11:48 國慶70周年 -
“老師說,看見國旗要戴紅領巾,聽見國歌要起立敬禮”
2019-10-02 11:45 暖心聞 -
上海干部群眾共慶新中國成立70周年
2019-10-02 11:31 上海觀察 -
-
臺灣大橋事故初步了解:橋墩坍塌引發(fā)
2019-10-02 10:28 臺灣 -
破14億!國慶三大主旋律片,猛如過年
2019-10-02 10:22 中國電影 -
被追問大陸退賽影響 金馬執(zhí)行長全程轉移話題...
2019-10-02 09:50 臺灣 -
劉Sir:這個環(huán)節(jié)感觸最深
2019-10-02 09:37 國慶70周年 -
張藝謀:昨晚這環(huán)節(jié)是世界奇跡!
2019-10-02 09:34 國慶70周年
相關推薦 -
-
換防長?“美國后院起火” 評論 83美元主導地位遭削弱,“人民幣必須抓住機會” 評論 191前十占九!“中國機構正在主導全球芯片研究” 評論 162羅馬教皇方濟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國崛起” 評論 117“原來,中國早就有預判” 評論 254最新聞 Hot
-
換防長?“美國后院起火”
-
帶著石破茂的親筆信,他來中國了
-
斗爭升級!哈佛大學起訴特朗普政府
-
外媒緊盯中方“警告”:孤立中國,特朗普恐難如愿
-
特朗普稱未來三天公布俄烏和平方案,美媒曝細節(jié)
-
工業(yè)電化學奠基人郭鶴桐教授逝世,享年95歲
-
挑釁!英軍高官:臺海問題,準備好了
-
美元主導地位遭削弱,“人民幣必須抓住機會”
-
前十占九!“中國機構正在主導全球芯片研究”
-
誰將繼任教皇?
-
石破茂再發(fā)狠:不打算唯命是從
-
國際乒聯(lián)最新排名:雨果升至男單第3
-
最高竟達3500%!劍指中企,美國又動手了
-
“美國自毀前程,中國肯定樂壞了”
-
男子早高峰爬上獵德大橋頂部,廣州交警回應
-
特朗普再次抨擊鮑威爾:美國幾乎沒有通脹,他總是降息太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