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楠:傍上“反中”,太陽花學運才能搞個大新聞
關鍵字: 臺灣太陽花運動3·18運動臺灣青年兩岸青年反服貿在臺陸生而大陸方面則在3·18學運后,重新檢視對臺政策,將重點工作逐步移至“三中一青”(中小企業(yè)、中南部、中低收入、青年人),并希望能夠讓臺灣基層民眾直接獲得兩岸,正是對上述問題的回應。其中青年更是這些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國政協(xié)主席俞正聲去年在政協(xié)工作報告中提出,要“開展面向臺灣青少年的體驗式交流”,同時大陸各省市的兩岸青創(chuàng)基地如雨后春筍般鋪開,兩岸青年交流活動一個接著一個,各種關于臺灣青年來大陸就學、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的優(yōu)惠政策不斷釋出。這些舉措所要表達的訊號非常清晰:兩岸關系的未來在青年。
青年交流:少點套路 多點真心
現(xiàn)在的兩岸青年交流活動,已經從最初的“走馬觀花”向“體驗式交流”深入,可以說這樣的變化是為了讓臺灣青年可以在交流過程中,更加深入地了解大陸發(fā)展狀況。大部分行程都是在展示大陸這些年發(fā)展的成果,誠如去年暑假我拜訪國臺辦時,張志軍主任對在場的臺灣青年說的,“去看的都是好的一面”。而臺灣青年現(xiàn)在所受的教育、對大陸的印象,更多是負面的,同時他們成長于臺灣直接民選領導人的年代,因此他們對于民主、自由有著高度的期待。因此如何針對臺灣青年這些特點,設計更有針對性的交流活動是我們需要去思考的。
臺灣青年來大陸時,或多或少都帶著對大陸的疑惑,有些可以通過一般的參訪交流得以解決,有些則涉及所謂的“敏感”問題。因此,當臺灣青年到大陸時,經常被提醒不要問太敏感的問題。而這樣出于“善意”的提醒,是否也強化了他們對大陸的某些疑慮呢?
大陸的政治體制有別于西方民主國家,這個政治體制對不成長于大陸的臺灣青年而言,更多是一片陌生,甚至化約到只用“專制”來形容。既然我們對自己堅持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有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何嘗不試試通過適當方式讓臺灣青年了解一下呢?
2012年,我剛到臺灣時就參加了由臺灣陸委會支持、中華青年交流協(xié)會主辦的“民主臺灣探索研習營”,4天的時間里,來自兩岸的青年學生通過聆聽演講、看紀錄片、座談等,了解臺灣的民主發(fā)展史,對臺灣的中央層級選舉到地方層級選舉,甚至到最基層的村里長選舉都有了初步的了解,通過與一些民意代表的交流互動,了解他們平時是如何工作的,這些東西都讓我對臺灣的民主制度有了基本的認識。
當然另一方面,大陸更多把兩岸關系的未來寄托在臺灣青年身上,而忽視了另一批同樣具有兩岸經驗的年輕人——在臺陸生。相較于目前處在對臺一線的公務員,在臺陸生有著長時間在臺灣生活的經歷,而且是與臺灣青年共同的成長經驗,這些經驗能夠拉進彼此的距離,因此如何發(fā)揮在臺陸生的作用,也是需要去思考的一個問題。
此外,在交流過程中,細節(jié)設計比追求人多則更重要。我參加過的兩岸交流活動不算很多,但通常各地臺辦都希望人多,這樣顯得場面大,有成果。但我卻以為應該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行程的設計上。3年前,我參加某省舉辦的兩岸青年交流活動時,特別跟主辦方說,可以請省人社廳的官員來說明一下兩岸青年到這個省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的政策。主辦方真的安排了,但人社廳的官員對著文件進行了一小時的政令宣導,既沒有做PPT,也沒有發(fā)紙質的政策,原本預期的效果完全沒有達到。
兩岸關系的未來在青年,不止在臺灣青年,更在兩岸青年。而面對經歷過3·18學運后“覺醒”的臺灣青年,我們如何針對他們這個群體的特性,發(fā)揮在臺陸生的作用,在具體政策上不僅僅從經濟層面釋出善意,更要讓他們能夠了解一個真實的中國大陸,了解這是一個不是需要“凡事小心”的地方,這樣才能真正影響臺灣青年。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小婷
-
“原來,中國早就有預判” 評論 113“MAGA巨星”唱反調,阿根廷業(yè)界:中國制造真香 評論 179特朗普喊話:俄烏別打了,一起跟美國做大生意發(fā)大財 評論 245MAGA基本盤還能“忍”特朗普多久? 評論 177從2000兆帕潛艇級熱成型鋼的“登天”說開去…… 評論 112最新聞 Hot
-
“原來,中國早就有預判”
-
“拜他所賜,美國變成了流氓國家”
-
“特朗普會輸,但中國不會輕易給他臺階下”
-
“MAGA巨星”唱反調,阿根廷業(yè)界:中國制造真香
-
又一起!白宮平面圖遭萬人共享
-
“特朗普非常憤怒:再砍10億”
-
“我們被美國夢騙了,精英把我們出賣了”
-
“美國太自滿,恐在這三方面落后中國”
-
泄密不止一次,美防長在“家人群”也發(fā)了
-
特朗普喊話:俄烏別打了,一起跟美國做大生意發(fā)大財
-
中方出手,日歐車企“慌了”
-
她被提名為聯(lián)大主席,“德國完了”
-
美媒焦慮:哪怕只為跟上中國,美政府都不能這么干啊
-
特朗普“抱怨”后,日本考慮放寬汽車進口安全標準
-
“五角大樓里完全崩潰了”,3名美國防部高官被解雇
-
“趁納瓦羅不在,他們沖進白宮勸說特朗普暫停關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