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狄薇薇:在美留學生心驚膽戰(zhàn)度過一個月,“感謝”特朗普的這堂政治課
最后更新: 2025-04-28 08:02:46筆者看法
這場“F-1新冠”在美國法律界和國際學生群體中已產(chǎn)生了大量討論,但由于大家都身在局中,總感覺有些囿于法條,或者說,“把他們想得太好了”。
特朗普明顯并非是單純地試圖在留學生中嚴明執(zhí)法。從開始到結(jié)束,被取消身份的“罪行”標準既不公開,也根本不一致。最可疑的是悄無聲息的“后臺開除”執(zhí)行方式,人類思維對此能想出來的唯一合理動機,只能是方便在對方毫無防備之下突襲抓捕:
4月19日英國《衛(wèi)報》揭露了一個早在3月下旬發(fā)生的案子:一名曾在社交網(wǎng)絡(luò)上就巴勒斯坦和2020年弗洛伊德事件發(fā)聲的印尼留學生在3月27日因“簽證過期”被誘捕。他的妻子是美國白人公民,當天就請好律師,律師在3月28日查詢發(fā)現(xiàn)他的F-1簽證處于有效狀態(tài)。隨后美國政府立即“追撤”了這份簽證,并將SEVIS記錄中止時間回溯到3月23日。
先以“簽證過期”罪名把(毫無防備的)你抓到手,再撤銷你的簽證,并把撤銷時間填成抓你之前——先槍斃,后審判,沒有一個冤假錯案。
在這種兒戲般的“行政”下,陷入“多年前的超速罰單是否構(gòu)成取消學生身份合法理由”之類法條主義中,對非法學專業(yè)的外國學生有什么意義?除了心理安慰,一點意義也沒有。至于對政府的“法無授權(quán)即禁止”,在美國(尤其今年)你是信這個,還是信我是趙太后?
眾多荒謬例子表明,對并非政治原因(刻意報復(fù))的人,美國聯(lián)邦政府的清除邏輯是“AI遍歷(自己可訪問的所有地方逮捕和指紋記錄數(shù)據(jù)庫)”,很可能使用了基于簡單模式匹配的篩選,且沒有任何真人復(fù)查。換言之,特朗普政府根本無意認真對待這些個案!
筆者在4月24日前就判斷,這場大范圍的“F-1新冠”很可能只是3月抓“親巴勒斯坦留學生”遭遇重大輿論阻力后用于把水攪渾的假動作,因超速罰單或家暴之類小事(以及毫無原因似乎隨機)“中獎”的案子,只是他們用于掩護自己“盡可能開除(政治上)進步留學生”真實目的的附帶傷害。4月25日后,筆者進一步確信了這一看法。
理由大致有三點。
理由一:“收拾反以色列留學生”是特朗普政府毫不掩飾且始終如一的共同目標。
早在2月1日,這一想法就通過一條定向投喂到一家巴基斯坦小網(wǎng)站、然后轉(zhuǎn)內(nèi)銷送進美國極右翼民粹圈子的“中國親巴女生被驅(qū)逐”假新聞進行了輿論試水。
這位UCLA女生至今姓名、國籍、下落不明
駐聯(lián)合國記者徐德智在2月初報道過這位勇敢的姑娘,指出境外流傳的關(guān)于她的身份都是明顯的假消息。截至目前,我們對她唯一可靠的了解仍限于“2024年UCLA清場中一名被加州州警短暫逮捕的圍巴勒斯坦頭巾的外觀東亞裔年輕女性”,其他一概無法證實;
然而,由于美國極右翼對那條針對她的假新聞中編寫的“‘支持哈馬斯’+(假新聞暗示在今年而非2024年現(xiàn)場)被捕+被吊銷簽證+被驅(qū)逐出境”流程非常滿意——這些號稱最看重“法治”、“言論自由”、“正當程序”的人并未提出任何質(zhì)疑——不到兩個月后,同樣的流程開始真實落在了哥倫比亞大學博士生馬哈茂德·哈利勒,以及塔夫茨大學女博士生魯梅莎·奧茲圖爾克等人身上。
ICE在哥倫比亞大學抓走博士生馬哈茂德·哈利勒。他們抓人時犯了嚴重錯誤,甚至沒有搞清楚后者擁有的并非F-1簽證而是綠卡,而且讓其妻子將全過程拍了下來。
相比之下,從競選時期開始,特朗普團隊對留學生群體的態(tài)度一直飄忽不定,且存在已被報道的嚴重內(nèi)斗。從“每個留學生畢業(yè)都發(fā)綠卡”到提議取消OPT(留學生畢業(yè)后的一年在美實習期),最極端的政策被他們提了個遍。理由二:魯比奧在3月27、28日的講話中明顯表現(xiàn)出試圖轉(zhuǎn)移焦點、將“支持巴勒斯坦”與刑事犯罪劃上等號的苗頭。
訪問圭亞那期間,魯比奧被問到魯梅莎被當街抓走的案件時表示,如果國際學生在美國參與“破壞大學、騷擾學生、占領(lǐng)建筑物、制造騷亂”、“領(lǐng)導(dǎo)那些擾亂秩序、破壞我們大學的激進運動”、“來這里加入阿拉瓜河游擊隊”(亦即“蓄意針對并屠殺嬰兒和平民,劫持并殺害人質(zhì)”),就會被吊銷簽證。然而,由于魯梅莎只是在校報上寫了一篇文章,他無法解釋這名女生為何該遭到如此夸張的虐待。
ICE抓走魯梅莎·奧茲圖爾克的過程與綁架無異,一群戴著帽子、口罩、墨鏡的便衣人當街圍住一名女子將其反綁,扔進無標識的車中揚長而去。這基本上是為全美的人口販賣開了綠燈。
美國文化受“絕對自由主義”價值觀影響很深,不管那些運營CIA、NSA的高層信不信,沖在一線尤其宣傳領(lǐng)域的中產(chǎn)背景執(zhí)行者大多是真心相信的。特朗普政府正在摧毀這種價值觀,但目前他們還難以讓大多數(shù)人接受這樣離譜的“雙重思想”;如果試圖在“抓捕魯梅莎的合理性”上與記者辯到底,只會源源不斷地給對方送彈藥。
在這種情況下,先極限施壓、大規(guī)模隨機翻留學生群體大概率確實沾邊的輕罪舊賬、“處決”一大批從事了“真正破壞活動”的倒霉蛋,將魯梅莎、阿迪亞們附帶在其中一并干掉,既彰顯了“法律和秩序”,又拿住了大部分被處罰者的短處,還讓為他們整體辯護的人理不直氣不壯;如果無法收場,就放棄“極限”妥協(xié),似乎是一個完美的特朗普式主意!
至于那些沒有真正參與抗議/發(fā)表進步言論、在此事中被當成“附帶傷亡”并引發(fā)了不可逆法律狀態(tài)改變的倒霉學生,就只能算“這就是生活”了。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李泠 
-
為何特朗普接連暗示中美在通話?
2025-04-28 07:40 特朗普 -
特朗普:澤連斯基現(xiàn)在更加冷靜,更想達成協(xié)議
2025-04-28 07:36 烏克蘭之殤 -
特朗普,創(chuàng)下80年來最低紀錄
2025-04-28 06:47 特朗普 -
“若勒龐被禁止參選,那么我上”
2025-04-27 23:05 歐洲亂局 -
又炒作:想贏中國,這件事至關(guān)重要
2025-04-27 21:59 中美關(guān)系 -
菲律賓6人非法登臨鐵線礁,中國海警依法查證處置
2025-04-27 21:52 南海局勢 -
“巴基斯坦已向中方提出請求”
2025-04-27 21:49 巴鐵 -
日本下一代戰(zhàn)機要命名為“烈風”?
2025-04-27 21:29 日本 -
美國LNG行業(yè)明說了:我們無法遵守特朗普政府新規(guī)
2025-04-27 20:40 應(yīng)對特朗普沖擊波 -
王毅同巴外長通電話:希望印巴雙方保持克制
2025-04-27 20:37 印巴沖突 -
伊朗港口大爆炸已致28死,與導(dǎo)彈燃料有關(guān)?
2025-04-27 18:43 伊朗局勢 -
印巴再交火,印度未事先通知突然開閘放水
2025-04-27 18:16 印巴沖突 -
李在明高票當選黨內(nèi)總統(tǒng)候選人
2025-04-27 17:21 三八線之南 -
“中國對美關(guān)鍵礦產(chǎn)的出口管制揭露了一個公開的秘密”
2025-04-27 16:53 中美關(guān)系 -
智方被曝阻撓中方天文臺項目,“這不自相矛盾嗎?”
2025-04-27 16:25 -
原來,關(guān)稅戰(zhàn)前美國經(jīng)濟就已“步履蹣跚”
2025-04-27 15:41 應(yīng)對特朗普沖擊波 -
美國電商哀嘆:關(guān)稅不能這么高下去,太多人撐不過去
2025-04-27 15:31 應(yīng)對特朗普沖擊波 -
巴拿馬總統(tǒng):不存在與此相違背的其他協(xié)議
2025-04-27 15:26 應(yīng)對特朗普沖擊波 -
小特朗普使壞:選美國,別選中國
2025-04-27 14:23 -
“蘿莉島”關(guān)鍵證人,曾說不會自殺的她“自殺”了...
2025-04-27 12:01
相關(guān)推薦 -
“這將是美國盟友對特朗普的第一場民意公投” 評論 16沒有中國制造的家可能嗎?美媒畫了張圖… 評論 135對話孫儷:詮釋不完美中年人,生活不給你矯情的時間 評論 45德防長勸烏克蘭:別聽特朗普的,這是投降 評論 220最新聞 Hot
-
匈牙利經(jīng)濟部長:這一點美國無法與中國匹敵
-
“韓總統(tǒng)大選前跟美國談不成”
-
“美國的發(fā)言格格不入,基本被忽視了”
-
“這將是美國盟友對特朗普的第一場民意公投”
-
貝森特也來拆特朗普臺
-
“我們是主權(quán)國家,不是美國的一個州!”
-
白宮官員稱:下一個100天,特朗普還有更多“險招”
-
沒有中國制造的家可能嗎?美媒畫了張圖…
-
美部長丟包案告破:被人用腳勾走的…
-
特朗普前首席經(jīng)濟顧問:我們最離不開的正是中國的產(chǎn)品
-
對話孫儷:詮釋不完美中年人,生活不給你矯情的時間
-
“沒有中國煙花,美國明年怎么慶祝建國250周年”
-
特朗普:澤連斯基準備好了“割地”
-
美海軍提議:日本可協(xié)助美軍建造軍民兩用船
-
江西省國資委原副主任李鍵再次被查,曾因多次給蘇榮送錢被通報
-
幸福航空突然停飛“五一”前全部航班,財務(wù)人員透露“沒錢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