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德烈·科爾圖諾夫俄羅斯國際事務委員會學術委員會主任
-
北極,已成為俄羅斯防御北約的“軟肋”
俄羅斯在北極的常規(guī)軍事力量不足,既無法自信切斷北約在北大西洋的通信線路,又難以容忍北約在北極地區(qū)長期部署海軍。避免在北極陷入一場自我毀滅的海軍軍備競賽,對俄羅斯和西方對手來說仍然是個大難題。 [全文]
-
外部環(huán)境急劇變化,俄羅斯外交前路在何方?
俄羅斯外交未來必須在現代性與傳統性之間的選擇。這是俄羅斯在長期財政赤字、物資和人力資源缺乏的背景下,外交必須做出的取舍。俄烏沖突結束后,俄羅斯的影響力將受到限制,莫斯科會更多的以小股東而非控股股東的角色加入多邊聯盟。[全文]
-
澤連斯基“西行”失敗,俄羅斯機會來了嗎?
不應想當然地認為,特朗普會突然明確支持俄羅斯。事實上,他已經將美國的反俄制裁延長到2026年初,這使他能夠在與克里姆林宮的任何未來談判中保持更多的籌碼。[全文]
-
特朗普是否準備將烏克蘭變成另一個以色列或日本?
美國愿意向烏克蘭提供何種安全保障?我們是否會在烏克蘭領土上看到美國的軍事基地或美國在當地軍事存在的任何其他表現形式?特朗普是否準備將烏克蘭變成另一個以色列或另一個日本?如果是這樣,那么這樣的安排與烏克蘭加入北約真的有很大區(qū)別嗎?[全文]
-
敘利亞崩潰帶來的挑戰(zhàn),大國如何應對?
正是在這樣的歷史轉折點上,大國在世界政治中的特殊地位正在經受考驗。歷史告訴我們,許多大國曾多次未能通過此類考驗。我們希望這一次,他們能夠奮起應對所面臨的挑戰(zhàn)。[全文]
-
特朗普的親以立場,會讓俄羅斯陷入外交困境嗎?
俄羅斯多次要求立即?;穑⒁笠陨熊婈牫烦黾由?,同時支持聯合國安理會相關決議草案,但這些草案大多遭到美國的否決。[全文]
-
俄朝合作,會帶來哪些變量?
與朝鮮的關系,將是俄羅斯與中國之間詳細且持續(xù)討論的話題之一。顯然,俄羅斯在其與朝鮮的關系中,將避免采取任何可能在理論上危及中國在該地區(qū)乃至更廣泛地區(qū)合法利益的行動。然而,即便中俄攜手合作,它們也無法將自己的意愿強加于朝鮮。[全文]
-
這134條,是金磚國家對世界新秩序的宣言
《喀山宣言》表明,擴容后的金磚國家已準備好開啟歷史新篇章:它希望建立一個更加公平和公正的國際秩序,但不是通過 “粉碎舊世界”,而是通過自身的發(fā)展,通過積極參與和加強領導力來促進全球發(fā)展。[全文]
-
在哪些方面,金磚國家可能說“不”?
一些觀察家對金磚國家充滿期待,甚至欽佩,認為它是國際體系期待已久的變革的象征,能使國際體系更加民主和公平。另一些人則對金磚國家的迅速崛起表示懷疑和擔憂,認為金磚國家崛起,隨之而來的是全球政治和經濟的分裂。[全文]
-
IMF沒去成俄羅斯,畢竟見面太尷尬了
與預期中的金融和經濟崩潰相反,俄羅斯經濟展現出了驚人的韌性。盧布的繼續(xù)堅挺、能源價格的穩(wěn)居高位以及對新貿易伙伴的強適應力等因素,導致經濟萎縮程度大大減輕。[全文]
-
美國是全球贏家還是全球輸家?
就連美國的狂熱崇拜者也很難否認,這個國家已經不再如日中天,為了治療經濟與社會層面的諸多弊病而選擇押寶在重返單極世界秩序的模式上,并不是一劑良藥。[全文]
-
核戰(zhàn)還是歐洲統一,中國能做什么?
目前,一些俄羅斯官員和有影響力的分析人士就新歐洲秩序公開發(fā)表了自己的觀點。盡管這些看法存在明顯的不確定性,且以最初步、最籠統的方式呈現,但參考他們的觀點仍有意義[全文]
-
為什么二戰(zhàn)后亞洲不像歐洲那樣熱衷建立多邊聯盟?
朝鮮半島問題,臺灣問題都是冷戰(zhàn)的歷史遺留問題,可以說在亞洲,冷戰(zhàn)還沒有結束,但亞洲的機會之窗尚未關閉,歷史的終局尚未到來。[全文]
-
普京此次訪華,有六大理由
不可否認的是,普京總統與習近平主席之間牢固的個人友誼和密切的工作關系,是促進這個不太穩(wěn)定的世界能保持總體穩(wěn)定的重要因素。[全文]
-
2035年的世界:向好還是變壞?
并非所有的解體趨勢都與俄烏對抗或美中對峙有關。早在這些不幸的事態(tài)發(fā)生之前,一些問題日益嚴重的跡象就已顯現。[全文]
-
?俄羅斯恐襲:我們知道的和不知道的
對美國及其北約盟國來說,將殘暴的恐怖襲擊幕后黑手指向ISIS輕而易舉,因為它把矛頭指向了西方的長期敵人,撇清了西方對莫斯科悲劇的任何責任。然而,這種說法暴露出了明顯的軟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