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問診2025中國經濟】姚洋:促消費為什么沒有起色?這與搞創(chuàng)新不矛盾
最后更新: 2025-01-03 10:32:04福利社會需要跟發(fā)展階段相吻合
觀察者網:您提到福利社會是分階段實現(xiàn)的,這很重要。我們知道一些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發(fā)展中國家,比如巴西,可能正是因為過早去發(fā)展福利制度而導致的。
姚洋:這些國家學發(fā)達國家的艱苦奮斗沒學來,首先學來的是他們的福利,不光是巴西,最典型的是南非。
南非一開始是種族隔離社會,白人收入水平很高。南非1993年取消種族隔離的時候,人均收入已經達到了3000美元。種族隔離一解除,白人擁有的,有色人種也得擁有,所以南非的工業(yè)就沒辦法發(fā)展起來。
觀察者網:所以您覺得制造業(yè)強國跟福利社會還是會互相抵觸的,是嗎?
姚洋:對發(fā)展中國家來說肯定是這樣,所以我們不能陷入這樣一種邏輯里,哪怕是從一開始我們也應該更多地投資于民。如果我們是投資于民,我們發(fā)展福利和發(fā)展制造業(yè)是完全不矛盾的。
比如,我們從1986年就開始了九年義務教育,這就是一種福利,同時它又增加了我們的生產能力。但是好多發(fā)展中國家他們沒有理清這種關系,優(yōu)先發(fā)展福利社會,制造業(yè)就會下降。
印度也同樣如此,莫迪一直很強調制造業(yè),但制造業(yè)占GDP的比例是下降的,從17%下降到14%,所以有一些印度的經濟學家就說,印度學中國搞制造業(yè)沒有出路。
為什么印度搞不了制造業(yè)?就是因為印度福利太好,只要是正規(guī)就業(yè),福利就好得不得了。一旦工廠雇員超過100人,福利就會被正規(guī)化,成本就會大幅上升;后來這個門檻上升到了300人,但300人也不是個大廠,所以你發(fā)現(xiàn)印度的工廠規(guī)模都很小,甚至趕不上孟加拉的工廠。
我們國內老愛宣傳印度搞得多好,今年年初我去了一趟孟加拉,發(fā)現(xiàn)孟加拉的人均收入是超過印度的,孟加拉的工業(yè)化程度也超過了印度。所以殖民者留給殖民地國家的那些很高的福利指標,是不符合這些國家的發(fā)展階段的。
按照我剛剛說的投資于民的建議,也符合我們的發(fā)展階段。比如說在我們的工業(yè)化早期,我們的工業(yè)都是勞動力密集型的,我們的員工有初等教育就覺得夠了;有基本的福利保障,比如說工傷;有大病保險,大家都不愿意去買,因為覺得未來收入增長非???,沒那個必要。
但是,隨著我們進入中等偏上收入國家,老百姓的想法就不一樣了,現(xiàn)在不要保險的人已經很少了,而且光有初等教育也不夠了,現(xiàn)在大家都想上大學。我們去職高調查時問那些職高生:你畢業(yè)之后想干啥?99%的回答都是上大學。
所以老百姓的要求不一樣了,我們的福利就得跟上,這樣才能跟我們的發(fā)展階段步調一致。
觀察者網:譬如說2035年我們要基本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我們的福利要跟上,您覺得,那時候應該是什么樣的福利水平?
姚洋:我覺得城鄉(xiāng)福利差距不能超過20%,城鄉(xiāng)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在1.5倍左右是能接受的,但現(xiàn)在我們是2.5倍。
未來十幾年我們要把城鄉(xiāng)收入比降到1.5倍以下,發(fā)達地區(qū)其實基本上已經實現(xiàn)了。但福利方面的差距還是太大了,比如,我們城鄉(xiāng)居民退休工資差距達到了20倍。所以在社會保障這塊,我們必須盡快縮小城鄉(xiāng)差距。
觀察者網:目前,不管是一些學者提到要增加民生支出,還是您提到的要投資于民,這里面面臨著一個問題:我們的財政現(xiàn)在正處在一個比較有壓力的階段。在這個時候,我們再去增加福利、投資于民,包括您說的“要給年輕人更多的就業(yè)機會培訓”,怎么去解決這種矛盾?
姚洋:這個矛盾其實很好解決,政府的支出結構需要改,我們政府現(xiàn)在對工業(yè)、創(chuàng)新領域投入很大,如果每年切出來一萬億,投資于民,那就是很大一個數(shù)。
我們現(xiàn)在的教育支出占GDP的4%,拿出1萬億投到教育上,就從4%變成5%。這并不難,主要是觀念問題。
還有我們地方政府給企業(yè)的補貼也是海量的,不是個小數(shù)目。
當然現(xiàn)在地方政府出現(xiàn)了一些財政困難,我覺得這是短期的,跟我們短期的宏觀政策相關,只要我們短期的宏觀政策做一些改變,讓經濟重新正向地、快速地運轉起來,地方政府的財政就不會有問題。即使有問題,還有一個辦法就是發(fā)債,現(xiàn)在很多資金擁積在銀行里,老百姓不花錢都存到銀行去了。老百姓不愿意花錢,企業(yè)不愿意投資,那政府就把錢花到老百姓身上。
我們現(xiàn)在政府每年正規(guī)的債,“中央的債和地方的專項債”加起來可能八九萬億,切出1萬億以來投資于民,我看不出來任何困難。
以出口導向為主的增長模式是不可持續(xù)的
觀察者網:有一種觀點認為,當前我們要放棄外循環(huán)為主,一談經濟就是供給、生產和出口的思維,要認清內循環(huán)為主的經濟發(fā)展模式;沒有強大的需求,消費和進口就沒辦法長期支持供給、生產和出口;只有提高收入在分配中的占比,加強社會保障,不斷提高國內消費水平,這樣才能夠吸引外資,對沖國外的保護主義。
因為我們之前已經提了雙循環(huán)策略,那么考慮咱們目前面臨的中美戰(zhàn)略競爭的國際格局,您覺得這中間有矛盾嗎?
姚洋:我覺得沒有矛盾,因為我們這十幾年以來面臨的最大矛盾仍然是國內需求不足。我們的供給能力一直在增加,國內需求的增長沒有趕上供給能力的增長,疫情后矛盾就更加突出了。
目前中國經濟增長的約束力究竟在哪里?不是供給,而是需求。所以至少在一段時間里,我是同意用需求來推動中國經濟增長的。
當然,長期來說,還得要靠技術進步推動供給增加,但是現(xiàn)在的需求遠遠低于供給,那擴需求就成了一個經濟增長的推動力。
但是最終,怎么去促進老百姓收入的增加?也就是說,能不能讓我們居民的收入從目前占比60%,到2035年增加到70%?能不能定這么一個目標?定完這個目標后,我們該怎么去實現(xiàn)?我覺得長期來說,只能擴大服務業(yè)。
提到服務業(yè)不要總想到開餐館,服務業(yè)范圍很廣,我們現(xiàn)在很多AI技術、數(shù)據技術其實都可以算作廣義的服務業(yè),還有金融也是服務業(yè)。換句話說,只要你不是搞制造業(yè)、公用事業(yè)、農業(yè)的,其他基本上都可以算作服務業(yè)。
我們的服務業(yè)發(fā)展其實潛力很大,比方說稅務的問題,我們大概沒有一個老百姓去用稅務顧問。當然我們的稅制也比較簡單,但簡單不等于說你不需要這個服務。還有像告訴老百姓如何理財?shù)慕鹑诜?、各種閱讀服務等等,這些都是服務業(yè)。
為什么要大力發(fā)展服務業(yè)呢?因為服務業(yè)的資本密集度很低,幾乎百分之七八十的收入都歸勞動者所有。所以要提高老百姓的收入水平,只有這條路可走,這也是世界的規(guī)律。發(fā)達國家老百姓的收入占比在上升,就是因為它的服務業(yè)越來越發(fā)達。
另一方面就是要發(fā)展金融業(yè),特別是資本市場。因為資本市場和實體經濟相關聯(lián),投資資本市場就是獲取經濟增長的成果。所以把資本市場捋順,既有良好的監(jiān)管,同時又為老百姓提供一個投資的渠道,那老百姓的收入也能提高。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觀察者網:這里我有兩個問題,第一,您覺得這跟我們的制造業(yè)立國也不矛盾,是嗎?第二,我看到一個數(shù)據,我們服務貿易的出口、進口增勢是很明顯的,這是不是也可以對沖咱們目前制造業(yè)在海外面臨的困境?
姚洋:是的,但最終還是要靠國內的需求。因為中國的體量太大,我們的貨物貿易把別的國家沖擊地七零八落,如果我們的服務貿易再起來,特別是對其他發(fā)展中國家而言,難度更大。
現(xiàn)在像一些零售、 AI數(shù)據相關的服務業(yè)的確在出口,主要就是出口到發(fā)展中國家,如東南亞。如果出口多了其實也會受到別人的抵觸,所以最終還是要回歸國內市場,我們提供生產力和技術,別的國家提供生產,而不是去搶人家的飯碗。這樣別人有就業(yè),別人的收入增長了,別人就會歡迎你。
我覺得以出口導向為主的增長模式肯定是不可持續(xù)的。其實金融危機之后,我們就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只不過我們有種慣性——中國的制造業(yè)越做越大,能力越做越強,結果過去15年以來,全世界對中國制造業(yè)的依賴非但沒有降低,反而加強了。
因為美國給我們加征關稅,好多發(fā)展中國家也給我們加關稅,像巴西、巴基斯坦、印尼都在加。所以這條路不能再走下去了,我們還是要轉回到發(fā)展國內需求為主。
注重國內的需求和搞創(chuàng)新其實一點都不矛盾。我們國內市場很大,你有了需求,整個經濟它就火起來了,一火起來,技術創(chuàng)新就會冒出來。技術創(chuàng)新是不可能被計劃的,這一點還是得相信市場。
那我們政府退后一步,多做一點改善民生的,特別是投資于民的事情,我們整個社會就能進入一個愉快、正向的循環(huán)。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鄭樂歡 
-
美股五連跌,特斯拉跌超6%
2025-01-03 09:09 股市 -
央行啟動第二次互換便利操作,金額550億元
2025-01-03 08:33 觀網財經-宏觀 -
上市公司15號之前釋放全部利空?證監(jiān)會回應
2025-01-02 20:13 觀網財經-金融 -
德國ERP巨頭前大中華區(qū)總裁加入用友網絡
2025-01-02 18:48 觀網財經-科創(chuàng) -
姚洋:福利多大程度上能解釋消費不振的問題,是值得懷疑的
2025-01-02 17:57 -
為什么促消費效果不明顯?姚洋:問題在美國的打壓
2025-01-02 17:57 觀網財經-消費 -
大就是強:從蜜雪冰城們的涌現(xiàn),看中國經濟真正的底力
2025-01-02 17:55 觀網財經-消費 -
CEO因對華轉讓技術被迫辭職?英國芯片巨頭澄清真相
2025-01-02 17:44 觀網財經-科創(chuàng) -
蘋果自研5G基帶成了?被曝將先用在低價版iPhone上
2025-01-02 15:21 觀網財經-科創(chuàng) -
滬指失守3300點,創(chuàng)去年11月29日以來新低
2025-01-02 14:04 金融觀察 -
熱搜第一!蘋果官網突然降價
2025-01-02 13:55 觀網財經-科創(chuàng) -
131.38億港元!阿里清倉大潤發(fā)母公司高鑫零售
2025-01-02 10:06 觀網財經-消費 -
國內首輛分布式電驅動飛行汽車發(fā)布
2025-01-02 10:02 科技前沿 -
平安人壽舉牌工商銀行H股,去年險資舉牌上市公司達18家
2025-01-02 08:47 觀網財經-金融 -
AI國家隊再出手!科大訊飛成功孵化醫(yī)療大模型第一股
2025-01-02 08:39 -
蜜雪冰城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書
2025-01-01 20:27 大公司 -
蓄力2025,vivo的定力、活力與合力
2025-01-01 12:26 觀網財經-科創(chuàng) -
2025,中國外貿要回答這四個問題
2025-01-01 08:50 觀網財經-海外 -
2024,這十大中國“奇觀”改變未來
2024-12-31 21:01 觀察者頭條 -
降幅80%!阿里云宣布通義視覺理解模型全線降價
2024-12-31 17:34 阿里帝國
相關推薦 -
“MAGA巨星”唱反調,“中國制造真的很棒” 評論 52特朗普喊話:俄烏別打了,一起跟美國做大生意發(fā)大財 評論 205MAGA基本盤還能“忍”特朗普多久? 評論 164從2000兆帕潛艇級熱成型鋼的“登天”說開去…… 評論 100美媒焦慮:哪怕只為跟上中國,美政府都不能這么干啊 評論 154最新聞 Hot
-
“MAGA巨星”唱反調,“中國制造真的很棒”
-
“美國太自滿,恐在這三方面落后中國”
-
泄密不止一次,美防長在“家人群”也發(fā)了
-
特朗普喊話:俄烏別打了,一起跟美國做大生意發(fā)大財
-
中方出手,日歐車企“慌了”
-
她被提名為聯(lián)大主席,“德國完了”
-
美媒焦慮:哪怕只為跟上中國,美政府都不能這么干啊
-
特朗普“抱怨”后,日本考慮放寬汽車進口安全標準
-
“五角大樓里完全崩潰了”,3名美國防部高官被解雇
-
“趁納瓦羅不在,他們沖進白宮勸說特朗普暫停關稅”
-
澤連斯基回應:?;?0小時太短,建議30天
-
韓國一戰(zhàn)機飛行訓練中掉落機炮吊艙和空油箱
-
“美國在地球上跟中國爭,卻把太空主導地位拱手讓出”
-
內塔尼亞胡:摧毀哈馬斯前不會結束軍事行動
-
超900人簽署“反關稅宣言”,包括兩位諾貝爾獎獲得者
-
“中國正投入萬億美元,我們卻在這胡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