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大口美食榜:他們花了幾輩子,換來了川菜一世紀
關鍵字: 川菜歷史【文/陳不謅】
01
1928年,四川省新都縣,13歲的農家孩子劉建成告別農村,背上行囊踏上了去成都的謀生之路。剛到成都,他和很多縣份上的孩子一樣都只能選擇最低賤的廚師行業(yè)白手起家。
彼時的四川雖然沒有戰(zhàn)火紛飛,但地方菜系卻處在分崩離析的階段。川菜在成都被分為東南西北中五大幫派,根據(jù)職能又分為燕蒸幫、飯食幫、面食幫和腌鹵幫,每個幫派都各司其職。
進入燕蒸幫的劉建成只能承接高端宴席,不能做家常小炒,于是他一邊安分守己地遵守行規(guī),一邊眼觀四路耳聽八方地學廚。
學徒生涯是三年,三年學業(yè)完成之后要給餐廳當兩年的免費勞動力,這五年時間,被行內人稱為“跑攤兒”。
跑攤兒要學八門手藝:招待、爐子、墩子、冷菜、籠鍋、白案、水案和雜務,這八項在當時被稱為“七匹半圍腰”。
劉建成只知道,這七匹半圍腰會成為他行廚一生的根基,但是沒想到各項技能進步最快的時期竟然是1937年爆發(fā)的抗戰(zhàn)。
02
1937年開始,日本人的炮火從盧溝橋一直蔓延到中國版圖的南方,而那個依山傍水的重慶,則成為了國民政府最后的希望。
抗戰(zhàn)炮火中的重慶
“前方吃緊,后方緊吃”,重慶市民和官員都在防空洞中躲過了一次又一次轟炸。從防空洞里出來的重慶人無暇做飯,便走上街頭,隨便鉆進一家尚存的館子,叫上一頓好飯好酒,享受著末日狂歡。
年逾30的劉建成站在重慶街頭,面對著這廢墟中殘留的都市迷茫無措。這樣的川菜,這樣的中國又能撐得了多久呢?
戰(zhàn)火一直從抗日戰(zhàn)爭,延續(xù)到國共內戰(zhàn)。直到1950年,成都解放,一切算是塵埃落定。
很快,公私合營開始了,成都的3000家餐館經過整改,被合并、縮減到300家,有的飯館索性關門,而那些沒有關門的飯館則實現(xiàn)了菜系的大融合。
03
在50、60年代的四川,乃至整個中國,廚師的地位仍然和劉建成剛入行的時候一樣,低劣而辛苦。盡管當時已經有川菜廚師有機會被公派到其它社會主義國家交流,有的也做了中央首長的私廚,但是對于那些在“三年自然災害”的年頭才剛剛入行的廚師,幾乎都是迫于生計——史正良就是其中之一。
即使連人都在吃觀音土啃樹皮的年代,坊間還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養(yǎng)兒莫入食店行,吃的是冷茶飯,睡的是沒腳床,飲的是星星酒,喝的是雜拌湯。
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比起抗戰(zhàn)時期的劉建成更無奈的,是那個在殘羹剩菜中維繼生命的年輕人史正良。
04
1952年,一個叫陳建民的自貢廚師來到日本。他是1919年生人,跟劉建成的年歲相仿。陳建民在重慶的一家餐廳里當過廚師,文化不高,手藝精湛。
他去過臺灣,也在香港工作過一段時間,奔波了半輩子。在朋友的介紹下,他來到日本。因為手藝好,慢慢就在日本落穩(wěn)了腳跟。
1958年,他在日本開了一個屬于自己的餐廳:四川飯店,總店位于東京赤坂。餐廳慢慢做出了名堂,不少日本人慕名而來,就為吃一道“麻婆豆腐”。
1961年到1966年,物資匱乏問題得以解決,文化大革命又還沒開展。川菜在這五年得以喘息,同樣,四川小吃也在那段時間恢復生機。
從1966年爆發(fā)的文化大革命開始,全國的餐飲業(yè)再次陷入谷底。那些真正有技術的廚師人人自危,各個菜系的精髓都不再通過師徒之間口傳心授的方式傳承。
隨著消費水平的降低,也沒有客人在餐廳點昂貴的菜肴,在這種情況下,很多川菜的精彩之作也瀕臨失傳。
此時,日本從二戰(zhàn)的廢墟中開始了經濟發(fā)展。有電視臺邀請陳建民去做節(jié)目,教給日本民眾四川料理的手法,隨著電視的普及,尋常百姓從電視的菜肴教學節(jié)目中認識了陳建民和他的川菜料理——川菜在日本生根發(fā)芽了。
- 原標題:一大口美食榜:他們花了幾輩子,換來了川菜一世紀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李泠
- 最后更新: 2019-05-09 08:08:17
-
既然提起高加索人種,那何不一起談談歐羅巴人種和日耳曼人種?
2019-05-08 08:23 70年對話5000年 -
青春的顏色,叫奮斗!
2019-05-03 11:54 新時代之聲 -
西藏考古大發(fā)現(xiàn):發(fā)現(xiàn)青藏高原首個史前人類洞穴
2019-04-20 15:04 考古 -
在菲律賓發(fā)現(xiàn)新的古人類物種
2019-04-12 16:42 考古 -
侵華日軍細菌戰(zhàn)又添新罪證!
2019-03-25 19:19 -
選舉產生官員是反民主的,在過去兩千多年里曾是婦孺皆知的常識
2019-03-25 17:38 觀學院 -
“今天,向40年前那場戰(zhàn)爭中的英雄和烈士們敬禮!”
2019-02-17 22:47 -
長城城磚被撬壞60余延長米,誰干的!
2019-02-05 20:23 考古 -
在中國,不管官多大學問多好,都不該忘記自己來自人民
2018-12-11 08:05 新時代之聲 -
塵封百年,甲午海戰(zhàn)沉船致遠艦設計圖在英國重見天日
2018-12-10 19:59 考古 -
直播:今天我們該如何紀念“三大戰(zhàn)役”
2018-12-09 12:14 觀學院 -
即使在最窮的中國面前,英國人也摔了跤,美國人也碰了壁
2018-11-30 07:10 新時代之聲 -
唐代公主誰也沒見過,怎么知道復原得準不準確?
2018-11-22 07:44 -
有些人一講改革開放,就是自由化、私有化、市場化
2018-11-21 08:18 新時代之聲 -
當年我們羨慕別人家家有冰箱,今天我們造給全世界
2018-11-19 08:38 新時代之聲 -
疑似抗日英烈頭顱現(xiàn)身日軍老照片 日軍曾“屠村”
2018-11-19 07:33 -
愛因斯坦親筆信3.2萬美元成交 信中成功預言德國未來
2018-11-15 17:21 德意志 -
埃及發(fā)現(xiàn)幾十具“木乃貓”,真·喵星人占領評論區(qū)
2018-11-13 20:44 考古 -
“10人里有1人愿回中國,我們就成功了”
2018-11-02 06:58 新時代之聲 -
當年中國沒錢,但有膽子“殺出一條血路”
2018-10-30 07:28 新時代之聲
相關推薦 -
特朗普團隊急了:正和中國談著呢,不能取消 評論 48低空經濟,如何賦能中國物流升維? 評論 57兩名以色列駐美使館人員遭槍殺 評論 198貼臉開大!特朗普白宮“伏擊”南非總統(tǒng) 評論 167CIA高官又上頭:首要任務,中國 評論 165最新聞 Hot
-
特朗普團隊急了:正和中國談著呢,不能取消
-
82%→86%,中國在這一領域的市場份額還在上升
-
低空經濟,如何賦能中國物流升維?
-
“關鍵時刻,中國東盟談妥了”
-
美高級官員:聽了,但沒完全聽
-
澳總理還想訪華,“這肯定是件好事”
-
“AI教母”警告:特朗普這么干危及美國科技主導地位
-
馬斯克:中國實力不一般,大多數(shù)人并不了解
-
“俄羅斯士兵渴望和平,但還想繼續(xù)前進”
-
細節(jié)曝光:槍手裝成路人,要求保安報警
-
貼臉開大!特朗普白宮“伏擊”南非總統(tǒng)
-
CIA高官又上頭:首要任務,中國
-
美國又來!這次是中國電池材料
-
“美方不切實際”,歐盟又寫了一份
-
美商務部長坦言:特朗普也感到糟心
-
“徹底失望!進一步退十步,24小時不到就背棄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