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鮑韶山:當美國轉身離去,歐洲拿什么重塑獨立未來?
最后更新: 2025-03-10 09:51:12· 特朗普的疏離政策:與烏克蘭切割的企圖
特朗普在烏克蘭問題上的言論,尤其是他在戰(zhàn)爭早期階段的作用,與他一貫的風格相符:成功攬功,失敗甩鍋。他曾夸耀自己在任期間向烏克蘭提供了“標槍”反坦克導彈,這象征著他與烏克蘭的軍事準備緊密相連。然而,隨著戰(zhàn)爭對美國利益和西方造成災難性影響,特朗普的態(tài)度變得疏離。他將烏克蘭局勢描繪為拜登的誤判,暗示若他留任,這一問題本可避免。
通過這種方式,特朗普呼應了歷屆政府的行為,他們都試圖推卸對長期的軍事糾紛負責。就像尼克松政府尋求從越南脫身卻不愿承擔全部后果一樣,特朗普對烏克蘭的表態(tài)反映出他渴望挽回政治形象,卻回避了導致當前危機的道德和戰(zhàn)略失誤。特朗普希望美國從海外沖突中抽身,同時避免個人或政治責任,這與越南戰(zhàn)爭和阿富汗戰(zhàn)爭中的戰(zhàn)略撤退的訴求是一致的。
在越南、阿富汗和烏克蘭這一場場沖突中,美國一直面臨著軍事過度擴張、目標模糊不清以及無法從根深蒂固的地緣政治斗爭中脫身的問題。特朗普努力與烏克蘭的失敗劃清界限,這反映了美國在以往軍事災難中的一種模式。正如尼克松試圖撇清與越南戰(zhàn)敗的關系,特朗普對阿富汗的態(tài)度一樣,烏克蘭當前的局勢同樣暴露了美國在煽動沖突后撤退的艱難處境。
想要“榮耀地”接受失敗就是如此艱難。
歸根結底,美國在這三場沖突中的經歷凸顯了干預主義外交政策的復雜性,以及在干預失敗后應對政治后果的挑戰(zhàn)。這是美國特有的模式,學者莫妮卡·達菲·托夫特和西迪塔·庫什在2023年出版的《死于劍下》(Dying by the Sword)一書中,對此進行了生動的描述,他們將美國稱為“沉迷于軍事干預的國家”。特朗普試圖將美國從烏克蘭沖突中解脫出來,同時將責任歸咎于他人,這只是美國長期軍事誤判和戰(zhàn)略失誤歷史中的最新一章,這些失誤導致了其他國家的生靈涂炭。這是一個反復出現(xiàn)的美國模式。
歐洲的回應
澤連斯基、斯塔默與馬克龍在倫敦舉行會晤紐約時報
澤連斯基在白宮受挫的幾天后,至少18個歐洲領導人齊聚倫敦,并一致通過了一項“和平協(xié)議”提案,其中包含了四個關鍵點:
·歐洲將繼續(xù)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并加大對俄羅斯的經濟壓力;
·任何未來的和談都必須有烏克蘭參與,確保其主權和安全;
·歐洲將增強烏克蘭的防御能力,以遏制未來俄羅斯的侵略和入侵;
·英國等國將部署地面部隊和空中力量以維護和平,前提是美國提供“強有力的支持(baking)”。
這些舉措似曾相識,仿佛華盛頓的信號未曾產生任何影響。但沒有美國“強有力的支持”,從中期來看,這些措施毫無意義。這正是歐洲反應的核心所在,其實質是延長戰(zhàn)爭,希望以某種方式改善烏克蘭的談判地位。
敗局已定
特朗普深諳如今已是敗北之態(tài),這也是他匆忙退出的原因之一。歐洲人似乎決心采取一種愛因斯坦定義為瘋狂的戰(zhàn)略:重復做同一件事,卻期待下一次結果會有所不同。俄烏沖突已成軍事災難,烏克蘭敗局已定,俄羅斯在現(xiàn)代消耗戰(zhàn)中已立于不敗之地。包括提供大量硬件、情報支持、訓練和戰(zhàn)術知識的美國在內,整個西方都已被擊敗。
針對俄羅斯的經濟戰(zhàn)反而鞏固了俄羅斯的經濟,卻給歐洲乃至美國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經濟破壞。在對俄實施史上最廣泛制裁之后,繼續(xù)如法炮制恐怕難以對俄羅斯經濟產生實質性的影響。
歐洲提議繼續(xù)向烏克蘭提供武器,但顯然這并未實現(xiàn)扭轉或至少遏制局勢的目標。歐洲自身難保,其國防工業(yè)基礎分散,生產能力長期不足。美國的有限產能也將轉向其他地方,歐洲無法依賴美國。英國國防部長承認,面對重大沖突,英國軍隊將在半年內消耗殆盡。
歐洲提出的四點建議實際上是為了延長地面戰(zhàn)爭的持續(xù)時間。這似乎與特朗普公開的目標相悖。至少在言辭上,這使得特朗普在其他歐洲提議面前幾乎沒有回旋余地,特別是關于美國支持歐洲國家直接參戰(zhàn)的提議。
但特朗普不會特別在意歐洲的這一提議。戰(zhàn)爭是否曠日持久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美國不被指責為當前混亂局面的罪魁禍首。特朗普似乎心意已決:美國已將烏克蘭視為一次失敗的嘗試,并將注意力與資源轉向他處。特朗普需要盡快脫身,因為美國越深陷其中,就越有可能至少在某種程度上被追究這場混亂的責任。無論如何,特朗普受到國內選舉日程的制約,兩年后的中期選舉將再次威脅到他在國會的多數(shù)席位。
如果歐洲人執(zhí)意與俄羅斯對抗,那就隨他們去吧。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陳佳芮 
-
特朗普:不排除美國經濟衰退的可能性
2025-03-10 08:56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特朗普又變臉:已恢復與烏克蘭情報共享
2025-03-10 08:19 烏克蘭之殤 -
美國又一架小飛機墜毀,“機上報告艙門打開”
2025-03-10 08:13 -
美國特勤局在白宮外開槍擊傷一名持槍男子
2025-03-10 07:51 美國一夢 -
馬克·卡尼將出任加拿大總理
2025-03-10 07:09 -
朝鮮外務省發(fā)聲:將半島局勢推向極限,引發(fā)雙方物理沖突的危險挑釁
2025-03-10 06:46 朝鮮現(xiàn)狀 -
敘利亞及鄰國會議在約旦舉行,討論地區(qū)局勢發(fā)展
2025-03-10 06:37 -
美商務部長:3月12日起對進口鋼鋁征收25%關稅
2025-03-10 06:30 -
“他們去年投票給特朗普,現(xiàn)在卻被解雇了”
2025-03-09 23:09 美國一夢 -
韓戰(zhàn)機誤炸居民區(qū)事故已致31人受傷:19人為平民
2025-03-09 22:38 三八線之南 -
美國務卿將在沙特會晤烏克蘭官員
2025-03-09 22:38 烏克蘭之殤 -
特魯多迎來“最后一天”,特朗普成了“意外救星”
2025-03-09 22:20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泰國南部突發(fā)連環(huán)恐襲,佩通坦表態(tài)!
2025-03-09 21:45 -
“特朗普政府已通知盟友,將停止參加歐洲未來軍演”
2025-03-09 20:34 觀察者頭條 -
“英國國王熱情接待澤連斯基,特朗普不開心了”
2025-03-09 16:57 不列顛 -
“加拿大企業(yè)要么自己賠錢,要么搬去美國”
2025-03-09 16:42 -
歐洲多國驚覺:被美國掌握一個“致命開關”
2025-03-09 16:41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默茨急劇掉頭,“這是典型的‘尼克松訪華時刻’”
2025-03-09 15:33 德意志 -
“釋放尹錫悅,韓檢察總長應引咎辭職”
2025-03-09 15:15 三八線之南 -
對歐洲“感到憤怒”,“特朗普想把駐德美軍全撤走”
2025-03-09 11:35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相關推薦 -
中俄元首在主觀禮臺出席紅場閱兵式 評論 24英方拿到了,“簡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國太超前了” 評論 91“全球都將研究,中國與西方最強大武器直接對決” 評論 373美國官員:殲-10擊落陣風,沒用F-16 評論 401“斷供”陰影下,國產操作系統(tǒng)的破局時刻 評論 130最新聞 Hot
-
普京閱兵式演講:絕不接受歪曲歷史
-
“對華閹割版,又要降級”
-
“全球都將研究,中國與西方最強大武器直接對決”
-
英方拿到了,“簡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國太超前了”
-
微軟:從中企學到,誰先一步拿下,誰就難被取代
-
美國農民發(fā)愁:雞爪、魚頭...除了中國,好難找到買家
-
首位“美國教皇”利奧十四世是誰?
-
許紅兵,主動投案
-
美國官員:殲-10擊落陣風,沒用F-16
-
特朗普:對華關稅145%到頂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國不是好盟友”,我駐巴拿馬使館駁斥
-
印度稱軍事基地遭巴基斯坦襲擊,巴方否認
-
特朗普:可能找中國幫忙
-
大搞家庭式腐敗,甘肅省原副省長趙金云被決定逮捕
-
蓋茨怒懟:馬斯克就是在殺死兒童
-
微軟總裁瞎操心:不讓員工用DeepSee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