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逸語道破:菲律賓是美國放在南海的“陽謀陷阱”,中國怎么破?
最后更新: 2024-08-02 11:11:58【文/觀察者網(wǎng)專欄作者 沈逸】
大家好,歡迎來到本期的《逸語道破》。今天我們聊聊菲律賓,《海警法》生效之后,最近中國在南海對菲律賓船只采取了強制措施,進行登臨檢查。消息一出,后續(xù)的互動引發(fā)了各方關(guān)注。我們借這個時機把這件事整體梳理一下。
這次討論的核心有三個方面。首先是此次菲律賓事件本身。其次,我們需要關(guān)注菲律賓為何敢在國家體量完全不對等的情況下,對中國采取挑釁性的,咄咄逼人態(tài)勢,并最終遭到中國的強勢反擊。最后,我們還需要討論這一事件的影響和意義,尤其是對兩岸問題即中國未來統(tǒng)一進程的影響。
先聊聊菲律賓本身的情況。在《海警法》生效之前,菲律賓在中業(yè)島、仙賓礁、黃巖島等地采取了一系列挑釁性舉措,不斷沖撞中方的底線。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菲律賓在雙方已經(jīng)達成默契和一些君子協(xié)定的情況下,單方面撕毀這些協(xié)定,采取緊迫戰(zhàn)術(shù),極具挑釁性地通過違規(guī)方式提供補給,試圖非法提供建筑材料,加固擱淺的船只。
菲律賓海軍馬德雷山號非法“坐灘”中國仁愛礁,圖為中國海警在仁愛礁海域進行執(zhí)法
菲律賓敢于如此囂張,背后離不開美國的支持、挑唆甚至煽動,這可以看作是美國霸權(quán)的一個印證。美國利用其霸權(quán),推動盟友制造麻煩,然后在背后對中國進行所謂的“威懾”。
中方明確認識到自己前面有一個美國人設置的陷阱。美國挑動菲律賓對抗中國,打的如意盤算是,如果中國大打出手,導致菲律賓方面死傷慘重,美國就通過輿論炒作說中國的反擊超過了菲律賓行動的限度,以此在國際上對中國形成政治上的壓力。在地緣政治上,美國會以菲律賓遭受中國嚴厲打擊這件事,挑唆所有的東盟國家,讓東盟國家作為一個整體站出來,對中國進行道義、政治、外交上的壓制。這種壓制會導致我們的周邊環(huán)境急速惡化,我們的“一帶一路”海上絲綢之路規(guī)劃可能遭遇重大挫折。
但如果我們完全克制,不采取任何反制。那么大家都會看到,一個實力極其弱小的國家對中國宣稱的“重大國家利益”進行了實質(zhì)性侵犯,而我們無所作為。這不僅會在國內(nèi)形成巨大的政治壓力,同時還會給國際社會和周邊所有試圖搭上美國霸權(quán)快車謀取利益的人,形成一個負面的示范。這種軟弱的姿態(tài),最終會在中國周邊形成一個群狼飼虎的局面,各種勢力都會想方設法地侵犯中國的利益,讓中國在整體上陷入被動局面。
在美國看來,這幾乎是一個完美的計劃。無論結(jié)局如何,對美國來說都是有利的。而且美國不需要投入太多實質(zhì)性的成本,就能讓中國陷入尷尬的局面。
面對這一局面,中國如何化解?中國的應對方式非常巧妙。我們在外交道義譴責和全面軍事反制之間,找到了一種“灰色地帶”的策略。這一策略在國際政治中非常流行,它不直接使用國家正規(guī)的軍事力量,但使用部分強制性力量,包括部分正規(guī)的軍事力量,在不直接使用武力的情況下進行力量投射。
所以大家看到,當全世界其他地方都在進行激烈沖突時,尤其是沙漠里的胡塞“拖鞋軍”,用無人機和彈道導彈追著艾森豪威爾航母編隊大打出手的時候。無論是之前的中印邊境沖突,還是這次的中菲海上對峙,都展現(xiàn)了冷兵器時代的作戰(zhàn)方針,這其實就是“灰色地帶”行動的一個經(jīng)典體現(xiàn)。中國做好了充分的程序正義的準備。首先我們制定國內(nèi)法律,向全世界宣告中國行為的模式和邊界,使得中國的行為變得可以預期。這是應對美國對中國挑戰(zhàn)的第一個反應。
美國試圖將中國塑造成一個喜怒無常、不可預測且充滿不確定性的國家,希望讓其他國家認為中國構(gòu)成了對國際安全和地區(qū)穩(wěn)定的威脅。要打破這種局面,我們要自己設定一套規(guī)范和規(guī)則體系,明確在對方觸犯紅線時中方會采取的反應及每一步的對應措施。其次,我們應選擇恰如其分且比例適當?shù)牧α?,即使用海警。海警在世界范圍?nèi)被稱為第二海軍。我們主動讓海警沖在前面,既保證了我們的強制力量介入,又向外界表明,我們進行的是執(zhí)法行動而非軍事行動。我們是在執(zhí)行國內(nèi)制定的法律,保障在劃定區(qū)域內(nèi)的國家利益,尺度和邊界的匹配非常恰當。對方采取的行動是沖撞行為,并沒有實際使用武力,因此我們也以非直接使用武力的方式應對。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岳冠東 
-
美國如何用“伏特臺風”篡改證據(jù)抹黑中國?
2024-07-11 07:53 -
理想L系列,真的是“廉頗老矣”嗎?
2024-02-29 19:32 -
智己城市NOA上海首秀!優(yōu)缺點都有啥?
2024-01-29 17:59 觀方車訊 -
試駕極越01:誰說智能和操控是矛盾體?
2023-12-05 21:24 -
當“汽車”變身“機器人”,算不算擁有了靈魂?
2023-10-25 17:36 觀方車訊 -
鐵西區(qū)帶給我的,是皮糙肉厚
2023-08-13 14:05 -
布林肯來了,“史上最低谷”的中美關(guān)系怎樣才能往前走?
2023-06-20 08:05 中美關(guān)系 -
陽邏,走訪大藍圖上的一座智慧小城
2023-05-31 14:26 數(shù)字化轉(zhuǎn)型 -
在上海車展感受車界變化,德國專家怎么說?
2023-05-22 10:23 觀方車訊 -
110萬輛!特斯拉中國近年賣出的車,幾乎全部召回
2023-05-16 18:08 觀方車訊 -
再砸一萬億日元,豐田“死磕”電動車
2023-05-16 18:08 觀方車訊 -
保時捷國產(chǎn)提上日程?最新回應來了
2023-05-10 17:56 觀方車訊 -
國六b即將全面實施,約百萬庫存車受影響
2023-05-10 17:55 觀方車訊 -
廣汽月度產(chǎn)銷快報,三菱不配有姓名了?
2023-05-08 18:43 觀方車訊 -
巴菲特:不太可能投通用和福特這種車企
2023-05-08 18:42 觀方車訊 -
汽車價格戰(zhàn)持續(xù),吉利、上汽“卷起來了”
2023-05-08 18:42 觀方車訊 -
360八年來首虧,哪吒汽車成“元兇”
2023-05-06 18:14 觀方車訊 -
德產(chǎn)特斯拉,用上了比亞迪電池
2023-05-06 18:13 觀方車訊 -
新能源車、海外市場“雙雙”破百萬,這家中國車企創(chuàng)造歷史
2023-04-28 17:50 觀方車訊 -
外地車輕微交通違法,多地“五一”期間不處罰
2023-04-28 17:11 觀方車訊
相關(guān)推薦 -
最新聞 Hot
-
中柬云壤港聯(lián)合保障和訓練中心正式掛牌運行
-
特朗普轉(zhuǎn)發(fā)“巴菲特支持特朗普經(jīng)濟政策”,巴菲特回應了
-
演都不演了,特朗普顧問直說:阿根廷得結(jié)束這份中國協(xié)議,不然…
-
這一重大科研裝置,成功部署!
-
美媒關(guān)注:辛辣回擊特朗普關(guān)稅,中國媒體用上AI歌曲和短片
-
特朗普再要求降息,鮑威爾:關(guān)稅遠超預期,再等等
-
美股蒸發(fā)超5萬億美元,“95年來最大政策失誤”
-
萬斯:歐洲最大威脅不是中俄
-
魯比奧辯解:美國需要回到制造業(yè)時代
-
在美烏克蘭人限期7日離境?美官方:發(fā)錯了
-
美股“血流成河”,特朗普選擇…去打高爾夫球
-
魯比奧告訴北約:特朗普快對普京沒耐心了
-
美國人瘋狂囤貨,“中國電視被買空”
-
美股三大股指收盤暴跌,納指進入熊市
-
美股開盤重挫,特朗普:我的政策永不改變
-
90億美元還想不想要?哈佛被下“整改通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