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尼古拉斯·奧斯特勒:英語的世界地位是否已達巔峰?
關鍵字: 英國英語美國中國漢語
Delcomusic:雖然中國在商業(yè)上正日益主導這個世界,可認為中文正在逐漸侵蝕英語的統(tǒng)治地位,這種觀點是非常錯誤的。其原因主要在于,中文這種語言實在是太復雜了。如果一定要說出英語的替代者的話,我認為結合英語和西班牙語特點的一種混合語言將有望擴大自己的影響力。英語是截至目前最容易學習的國際語言,因為英語單詞沒有陰陽性的區(qū)別,動詞詞形變化也非常簡單。最為重要的一點是,在當今這個網(wǎng)絡作用日益重要的世界上,作為一門真正的國際語言,英語是很難被其他語言取代的。
frenegonde回復Delcomusic:其實動詞詞形變化沒那么簡單。很多英語動詞只有在單數(shù)第三人稱會有詞形變化,一般過去式變化也很簡單,不過當用到現(xiàn)在完成時以及動詞短語時,情況就沒那么簡單了。
Oldvaluesandnewones回復Delcomusic:中文不太可能在非華人社會里削弱英語的地位。不過,隨著中國控制越來越多國家的市場,隨著中國人大批涌入那些市場,英語的重要性難免會有所降低。
SiberianNights回復Delcomusic:其實“語言難度”這個概念具有很強的相對性。從語言的分類來說,英語屬于那種“分析性”的語言,因為英語單詞詞尾的屈折變化不多,英語動詞的變化形式也不多。中文在這方面分析性更加明顯,中文里甚至沒有時態(tài)變化,英語中的動詞組合句式(例如will have been learning……)的功能在中文里面是通過副詞的使用來實現(xiàn)的。當然,英語在某種程度上也能這么操作。比如說,在表達未來時態(tài)時,不用will,而是用‘to be on the point of’或‘to be about to’這樣的句式。語言學習難度這個概念只是當某種語言被當作外語來學習時才有意義。喬治·斯坦納(George steiner,1929年出生在法國巴黎,出生后習得德語、英語和法語三門語言作為母語。曾任《經(jīng)濟學人》雜志編輯,后任教于普林斯頓大學、劍橋大學和日內(nèi)瓦大學,教授比較文學,提出了重要的“翻譯四步驟”理論——觀察者網(wǎng)注)曾在他的《巴別塔之后》中提到,"僅會講一種語言的人實際上不過是一個嚴重的本體論孤獨癥患者"。
laobaixing07:這篇文章洋洋灑灑,其論點簡直不知所云。首先,咱們應該把語言和文化區(qū)分開來。語言是人類首先會使用的、最重要的交流工具。很顯然,在商業(yè)、教育和旅行等領域,英語是一門全球通用語言。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兩個人甚至來自同一國家的兩個人只能通過英語來交談,這樣的例子太多了。我目前在中國做英語老師,以中國當前英語教學的情況來判斷,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講英語的國家!有的中國孩子兩三歲的時候就在日間托兒所開始學習英語了,而其他的中國孩子在小學一二年級也開始學了。作者說:“中文也是一門非凡的語言”。不過,除非中國人放棄他們那套陳舊、原始的漢字書寫體系,轉(zhuǎn)而強調(diào)拼音的使用(中國學生實際上在學校里要學習拼音和漢字兩套中文書寫體系),世界上其他國家就絕不會接受書寫的中文(即便在中國國內(nèi),很多講方言的人們之間也很難互相溝通)。去年秋天我第一次去了菲律賓(那個國家和當?shù)厝硕己懿诲e),我很驚訝地發(fā)現(xiàn)菲律賓人普遍都能講英語,即便在很偏遠的小島上的三輪車夫也能講英語。英語的使用范圍正在擴大,而不是在縮小。
wbarnim回復laobaixing07:在泰國,當?shù)厝苏诒荛_英語,轉(zhuǎn)而學習漢語(他們連漢字也是一起學的)。這一變化是在旅游業(yè)影響下發(fā)生的,去泰國旅游的中國人比西方人要多。另外,避開英語的原因還在于大多數(shù)西方游客的母語并非英語,而學習俄語、德語或法語對于從事旅游業(yè)的人來說也是一項技能。當然,英語的影響力仍然強大。不過至少在泰國,人們在學習外語時對語種選擇的態(tài)度在變得更加多元化,而不是局限在英語一門外語。
Nasporran:英語20年前就已經(jīng)達到巔峰了。此后大家所講的、所寫的英語開始變得干癟,用詞越來越符號化,人們的交談用語(而非交談的內(nèi)容)也變得不知所云。如今中國在向我們提供核電,脫歐之后我們將會變成他們的附庸??雌饋?,他們的語言的確有可能取代我們的英語。
SiberianNights:英語的巔峰地位?過幾百年再說吧。即便本文作者尼古拉斯·奧斯特勒的觀點是基于正確的見解,即當下英語的地位實際上來自其早先優(yōu)勢的延遲效應,而這種優(yōu)勢如今顯然正在流失當中。咱們還是從“卡爾達舍夫文明等級”(Kardashev Civilisation Scale,蘇聯(lián)天文學家尼古拉·卡爾達舍夫1964年提出的一種用來衡量一個文明先進程度的方法,文明等級劃分以一個文明能夠用來與外星通訊交流的能量的多少為基礎。也就是說能用大量能量與外界溝通的行星才可以被納入卡爾達舍夫文明等級——觀察者網(wǎng)注)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吧。第一級文明,可以利用本行星的能源;第二級文明,可以利用整個行星系統(tǒng)的能源;第三級文明,可以利用整個銀河系的能源。從英語的擴散程度來看,2018年的人類可以達到0.7級。英語是人類在月球上唯一講過的語言,英語也將是人類在火星上使用的第一種語言。如果我們堅持同一個操作系統(tǒng)(這里我是指英語這門語言而不是微軟的視窗操作系統(tǒng)),達到更高級別的“卡爾達舍夫文明等級”并非難事。不過這種預言其實并沒有將另外幾個因素納入考慮。英語之所以能成為一種國際語言,航?;顒邮侵匾耐剖帧装倌昵?,英語在現(xiàn)代世界形成之前就已經(jīng)獲得了這種國際語言的地位。與喜歡固守自己土地的中國人不同,英國人喜歡全世界四處闖蕩。全世界有四分之一的人可以使用一定程度的英語交流,而這四分之一能講英語的人是散布在全世界每個角落的。以中文為母語的人口數(shù)量的確超過以英文為母語的人口數(shù)量,不過中文在全球的滲透能力還是遠遠不及英文。在羅馬帝國崩潰1000年之后,拉丁語才失去學術界通用語言的地位。用不了100年,這個世界在政治和經(jīng)濟上將不再以英美為核心。不過,強大的慣性將確保英語在很長時間里繼續(xù)維持其影響力,而且僅從實用角度來看也是如此。英國人1947年離開了印度,不過在這個有500種方言的國家里,英語還是非常有實用價值的,印度仍然離不開英語。
BigStateConservative:你的文章總的來說很有意思,不過存在兩處嚴重錯誤。"不斷進步的翻譯科技很可能將消除人們之間的語言隔閡,各國之間的文化差異也將有所淡化"——這句話是你的回答,這個回答是沒問題的。未來將很少有甚至完全沒有必要學習一門外語了。雖然仍處于發(fā)展的早期階段,略為粗糙,不過中國的翻譯技術已經(jīng)可以將英語口語翻譯成中文口語或書面語了,反過來也沒問題。按一下手機上的按鈕,用英文說“我在這里開個會”,馬上,雖然不標準但完全能夠理解的書面或語音中文就會出現(xiàn)在屏幕上或揚聲器里。只需拍下照片,它就能將中文路標和中文菜單翻譯成英文。你只是問錯了問題。英語的影響力是否已達頂點并非關鍵,關鍵在于人類未來是否還有必要學習一門外語,相信屆時機器人已經(jīng)可以毫無差錯地在不同語言之間翻譯了。目前,此類翻譯技術仍有許多不足之處,在遇到過于口語化的表達以及習語時便會卡殼。即便很初級水平的中文文章,機器往往都是按照中文字面意思翻譯的,結果所得到的英文譯文讀起來經(jīng)常是生硬的。可是聰明的人類已經(jīng)發(fā)明了無人駕駛地鐵系統(tǒng),我們發(fā)明出完美的翻譯機器人并非沒有可能。
“南美、非洲,尤其是亞洲一些國家的經(jīng)濟增長數(shù)字已經(jīng)比美國高得多(更不必提與英國和歐盟相比了)”——天哪,這就是百分比誤區(qū)。在2010年到2016年之間,埃塞俄比亞的人均GDP增長了50%。在冰島,同一時期,它的人均GDP僅增長了16%。我在這里說了什么?我不過是在說埃塞俄比亞的經(jīng)濟增速比冰島快。不過等等,50%對埃塞俄比亞意味著什么?16%對冰島又意味著什么?埃塞俄比亞的人均GDP從2010年的341美元增加到2016年的511美元,共增加了170美元。冰島的人均GDP從2010年的41676美元增加到2016年的48442美元,共增加了6765美元。在這一時期,冰島人的財富增加規(guī)模是埃塞俄比亞人的近40倍。這就是所謂的百分比誤區(qū)。僅使用百分比(或者用你所謂的“增速”)會導致你得出錯誤而荒唐的結論。
TheSadMafioso回復BigStateConservative:不只是百分比誤區(qū)的問題。將發(fā)展中國家的經(jīng)濟增速與成熟經(jīng)濟體的經(jīng)濟增速相比是有問題的。在發(fā)展的早期階段,實現(xiàn)較高的經(jīng)濟增速是相對容易的,有兩個原因:一是起點很低,二是在這一階段大量廉價勞動力從農(nóng)村進入城市。不過當渡過早期發(fā)展階段之后,這兩個有利因素都會弱化。在語言方面,的確,我也認為距離能翻譯所有語言的手機應用的問世不會太遙遠了。
- 原標題:尼古拉斯·奧斯特勒:英語的世界地位是否已達巔峰?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wǎng)站,轉(zhuǎn)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馬力
- 最后更新: 2019-02-17 15:38:08
-
杜特爾特密訪香港目的“官宣”
2019-02-17 15:35 -
美駐聯(lián)合國大使提名人也不干了,有啥隱情?
2019-02-17 15:08 美國政治 -
《地久天長》男女主演獲柏林電影節(jié)銀熊獎
2019-02-17 10:37 中國電影 -
杜特爾特又密訪香港?
2019-02-17 10:25 -
慕安會上,德美“打擂臺”
2019-02-17 09:55 德意志 -
為拯救收視率 奧斯卡規(guī)則又雙叒改了
2019-02-17 08:43 美國一夢 -
最后一站,還不忘渲染“中俄威脅”
2019-02-16 23:14 爭奪北極 -
中國駐加使館:堅決支持中國留學生的正義和愛國行動
2019-02-16 16:08 海外華人 -
被“緊急狀態(tài)” 加州州長等排隊起訴特朗普
2019-02-16 15:36 美國政治 -
印度揚言孤立巴基斯坦 印媒羅列44國表態(tài)
2019-02-16 15:24 涼戰(zhàn) -
朱立倫訪蘋果總部:蘋果不能沒有臺灣
2019-02-16 14:16 臺灣 -
外媒記者首次跟拍“蛟龍?zhí)枴?,這一幕令其驚呼
2019-02-16 13:32 蛟龍?zhí)?/a> -
9·11基金沒錢 1.9萬筆未賠款將打3-5折
2019-02-16 12:35 美國一夢 -
俄證實轟炸機繞飛日本 日戰(zhàn)機伴飛
2019-02-16 12:26 俄羅斯之聲 -
干了15年被解雇,鐵銹帶一工人火拼警察致6死
2019-02-16 10:19 美國槍擊案 -
美國犯了三個戰(zhàn)略錯誤,所以他們沒有安全感
2019-02-16 10:11 中美關系 -
人民日報鐘聲:落實中美元首共識 合作解決經(jīng)貿(mào)問題
2019-02-16 09:46 中美關系 -
特朗普官宣:安倍提名我拿諾獎
2019-02-16 09:40 日本 -
特朗普真的宣布美國進入“國家緊急狀態(tài)”
2019-02-16 08:59 特朗普 -
西班牙銀行凍結一批中國公民賬戶 西駐華公使被約見
2019-02-16 08:12 中國外交
相關推薦 -
特朗普喊話:俄烏別打了,一起跟美國做大生意發(fā)大財 評論 240MAGA基本盤還能“忍”特朗普多久? 評論 173從2000兆帕潛艇級熱成型鋼的“登天”說開去…… 評論 106美媒焦慮:哪怕只為跟上中國,美政府都不能這么干啊 評論 159最新聞 Hot
-
“原來,中國早就有預判”
-
“特朗普會輸,但中國不會輕易給他臺階下”
-
“MAGA巨星”唱反調(diào),阿根廷業(yè)界:中國制造真香
-
又一起!白宮平面圖遭萬人共享
-
“特朗普非常憤怒:再砍10億”
-
“我們被美國夢騙了,精英把我們出賣了”
-
“美國太自滿,恐在這三方面落后中國”
-
泄密不止一次,美防長在“家人群”也發(fā)了
-
特朗普喊話:俄烏別打了,一起跟美國做大生意發(fā)大財
-
中方出手,日歐車企“慌了”
-
她被提名為聯(lián)大主席,“德國完了”
-
美媒焦慮:哪怕只為跟上中國,美政府都不能這么干啊
-
特朗普“抱怨”后,日本考慮放寬汽車進口安全標準
-
“五角大樓里完全崩潰了”,3名美國防部高官被解雇
-
“趁納瓦羅不在,他們沖進白宮勸說特朗普暫停關稅”
-
澤連斯基回應:停火30小時太短,建議30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