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子南寧波大學中東歐經貿合作研究院研究員
-
這次史無前例的“跑票”,可能成為默茨改革的隱形枷鎖
默茨的艱難當選過程暴露了德國執(zhí)政聯(lián)盟的脆弱性,這種“勉強縫合”的權力結構將深刻影響未來政策的推進。[全文]
-
如美國出兵格陵蘭島,歐盟會阻止“侵略”嗎?
如若特朗普派兵占領格陵蘭島,則將會激活歐盟的集體防御義務,包括提供軍事援助、實施經濟制裁等以制止侵略行為。但現(xiàn)實是,丹麥及歐盟即便是在事態(tài)嚴重升級的情況下也幾乎不太可能對美國采取強力反制手段。[全文]
-
這會成為中歐關系改善的契機嗎?
特朗普質疑北約、反對軍援烏克蘭,極有可能基于“美國優(yōu)先”原則放棄拜登的“聯(lián)歐制華”戰(zhàn)略,這將顯著減少美國在對華事務上對歐洲施壓,從而有利于德國和歐盟在對華關系上擁有更大的自由度。 [全文]
-
從“無上限接納”到“加大力度遣返”,德國變了?
個別國家甚至將德國推行難民政策視為是對國家主權的一種干涉,導致德國在歐盟內部的協(xié)調與合作受阻,從而削弱了其在歐盟內部的領導地位和影響力。[全文]
-
經濟部長訪華,德國為電動車關稅降溫的可能性有多大?
盡管德國正采取措施旨在阻止歐盟對中國進口電動汽車加征關稅,但前景仍不明朗并且面臨較大阻力。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