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新:關于鼓勵生育,我有三點想法
最后更新: 2024-09-08 14:58:15在人口老齡化、少子化、長壽化并存的大趨勢下,不同世代的人共存在一個時間段將成為常態(tài)。多代社會的出現,使個人發(fā)展、家庭結構、社會組織等面臨著巨大挑戰(zhàn)。
隨著人類社會進步、科技發(fā)展水平提升、受教育程度提高,人們更注重自身價值的體現,晚婚晚育、甚至不婚不育等多元價值取向逐漸為社會所包容,傳統(tǒng)家庭的模式與功能發(fā)生劇烈改變。
在中國,人口負增長、人口紅利消失、鼓勵生育等話題從未淡出互聯(lián)網輿論場,但在很多時候,針對這些問題的爭論不是偏離重心,就是混淆概念,甚至夸大言辭、聞“人口”色變。
究竟該如何正確且客觀認識中國人口問題?鼓勵生育、人口紅利……這些政策或熱詞背后的本質是什么?僅就人口談人口、只通過人口途徑解決人口問題,行得通嗎?當下,人口機會轉型已經出現,我們是否認真審視這場全球人口革命,并做好充分準備?
對此,觀察者網邀請南開大學老齡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中心的原新教授,圍繞中國人口的現狀與前景,作了一些解讀。本文為下篇,上篇《人口問題的藥方不在人口本身,而是做大經濟蛋糕和分蛋糕》已刊發(fā)。
【口述/原新,整理/朱敏潔、廖一恒】
未來的人口機會已經轉型,中國能否利用好?
觀察者網:過去一段時間以來,網絡上討論很熱鬧的一個話題是人口紅利,過去我們過于側重人口數量、廉價勞動力,某種意義上這似乎并不是特別道德的,因為這是借助勞動力成本低下的剪刀差去獲得經濟增長。但隨著老齡化少子化、人口負增長現象的出現,人們開始擔憂過去經濟發(fā)展中所謂的“人口紅利”將不復存在,從未來發(fā)展來看,人口學家是怎么看待“人口紅利”問題的?
原新:關于人口紅利,我很欣慰的是我個人從2014年開始關注這個問題至今,我的觀點被大多數人采納了。
以前有人說中國的“人口紅利”消失了,甚至還有人給出了人口紅利消失的具體年份。
人口是很重要的資源,是勞動力資源的源泉,是經濟社會發(fā)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因素。經濟社會發(fā)展是靠人推動的,經濟社會發(fā)展的目標是為了人的發(fā)展。討論人口紅利,一定要分清楚兩類概念,一個叫人口機會或稱人口窗口(demographic window),另一個叫人口紅利(demographic dividend)。
人口窗口或者說機會,是人口學概念,人口紅利則是經濟學概念。人口機會是人口發(fā)展或人口轉型過程中形成的有利于經濟社會發(fā)展的人口條件。人口紅利是由人口條件轉化而來經濟產出,如GDP 、國民收入、人均收入水平等等。人口機會不會自動的轉變?yōu)槿丝诩t利,從人口機會窗口到人口紅利,推動的中間力量是什么?就是適宜的經濟社會環(huán)境和發(fā)展政策,其中重中之重就是就業(yè)政策。打個比方,你30多歲博士畢業(yè),但走向社會以后找不著工作,那只能說有條件沒紅利,因為你沒有和生產工具結合,創(chuàng)造不了社會財富和價值。
所以在這個問題上,很多人談到中印人口轉型時,因為印度人口超過中國,所以看好印度的人口紅利。我說你們可能錯了,印度不是人口紅利強,它只是人口機會比中國好??梢哉f印度未來四五十年的人口結構、人口數量的變化,很像中國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40多年的狀況,換言之,印度具有中國改革開放以來采集人口紅利的人口機會,但能不能采集得到人口紅利,這不是中國人的事兒,是印度人自己的事兒。
我一直堅決反對“人口紅利消失”一說,提出“人口紅利轉型”。改革開放40多年,中國勞動年齡人口在快速增加,近乎無限供給,當時勞動力價格還便宜。中國通過開放引進外資、先進技術、“三來一補”工廠,建設世界加工場;對內改革,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多種所有制并存的經濟體制改革,勞動力城鄉(xiāng)之間自由流動,努力創(chuàng)造更多的就業(yè)崗位和機會,構建了一個以出口型為導向的勞動密集型產業(yè)結構,讓這些不斷增加的勞動力能盡量的充分就業(yè),把人口機會轉變成了人口紅利。最終成果就是,形成近40年的GDP以每年9%左右的速度增長的“中國經濟奇跡”。
資料圖澎湃新聞
從今往后看,人口機會發(fā)生了轉變,勞動力數量開始減少,但規(guī)模依然巨大;同時,更大的轉變是高等教育人數在上升。
關鍵是我們健康條件的改善,根據2023年公布的健康數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聯(lián)合國等供給組織公認的衡量一個國家健康狀況的五大指標:平均預期壽命、嬰兒死亡率、新生兒死亡率、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孕產婦死亡率,我國位列中高收入國家行列,我們所有的健康指標都優(yōu)于中高收入國家的平均水平。改革開放40多年國民健康狀況的巨大改善,給技能性、知識性的發(fā)展提供了良好的載體。
在此基礎上,我們看到中國的教育事業(yè)尤其是高等教育發(fā)展飛速進步。2022年,大學毛入學率達到59.6%,快速跨過精英教育和大眾教育,現在進入普及教育階段,目前累計的大學畢業(yè)生已達2.5億人以上,占總人口的17.6%。
對比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大學學歷及以上人口不到700萬人,占總人口的0.6%左右。短短40年,我們的高學歷人群增長如此巨大,現在相當于平均每6個人中就有1個大學生。2019年我國普通高等教育招生人數超過1000萬,2022年畢業(yè)人數超過1000萬,中國進入大學高等教育招生和高等教育畢業(yè)“雙千萬”的時代。據估算,根據當前在校學生數量來說,至少能持續(xù)五六年以上;而根據適齡高等教育人口規(guī)模來算,還能持續(xù)很長一段時間。中國人均受教育年限目前超過10年,本世紀中葉將達到14-15年。
另一個重大變化是中等職業(yè)教育,我稱之為進入“半千萬”時代?,F在中等職業(yè)教育畢業(yè)的學生將近600萬,想象一下1500萬以上的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人才,能為中國未來發(fā)展提供多大的后勁?!
綜上所述,我們的人口質量在不斷提升,勞動年齡人口規(guī)模依然巨大,形成了人力資本逐漸雄厚加人力資源依然巨大的混合型人口機會。
但核心問題在于,能不能充分利用好這樣的人口機會,并不是人口學能夠解決的問題,而是社會經濟問題。
現在社會上出現教育、就業(yè)內卷等等問題,是因為經濟發(fā)展對勞動力的需求在弱化。未來的人口機會已經轉型,在這個新的歷史條件下,中國的經濟發(fā)展模式從過去的經濟高速增長變成經濟高質量發(fā)展,我們的科教興國戰(zhàn)略、人才強國戰(zhàn)略、新型城鎮(zhèn)化戰(zhàn)略、充分就業(yè)戰(zhàn)略等一系列戰(zhàn)略就是要保障充分就業(yè),讓既具備素質又具備數量的勞動力能夠充分就業(yè),創(chuàng)造更多的社會財富,才能把新的人口機會變成新的人口紅利。
觀察者網:您前面有一個話講得特別好:人口紅利要靠社會整體發(fā)展,能不能轉化為人口紅利是要看我們有沒有意愿和能力將人口機會轉變成人口紅利。這兩年社會上的討論似乎把“紅利”這個詞的意思模糊化。
原新:是的,這個詞被過分濫用,“紅利”有它本身的內涵。
關于鼓勵生育,我有三點想法
觀察者網:我們現在提到一些鼓勵生育的政策,其實背后也是跟民生經濟息息相關。從互聯(lián)網的反應來看,尤其是對于正處在生育年齡階段的人而言,很多政策像是產假、補貼等等,帶來的效果非常有限,甚至有時反而造成民眾的一些反感。不知您是否注意到這種情況,怎么看?
原新:其實,生育者大致分為三類,一類是肯定要生育的,有沒有支持政策都會生育;一類是肯定不生育的,有沒有支持政策都不生;還有一類是在生育與不生育之間猶豫的人群,問題的關鍵應該去問那些正處于生育期,在想生和不想生之間猶豫的人,去問他們到底需要什么樣的政策支持才愿意生孩子。
資料圖中新社
而第三類人是我們做工作的重點人群。特別是全面二孩政策以后,出臺了一系列積極的生育政策,再到黨的二十大提出構建生育支持政策體系,可以說在五個方面做了一些努力:
時間支持,延長了產假,設立陪產假和照護假;經濟支持,個人稅收減免和生育津貼;技術支持,對大齡孕產婦的產檢、孕檢,以及加快應用一些輔助生殖技術;服務支持,比如普惠制托育服務,在十四五規(guī)劃里面,把每千人達到4.5個托位數寫入經濟社會發(fā)展的硬指標;環(huán)境支持方面,深入建設友好型社會等等。
我們雖然已經做了大量工作,但還是不夠。一方面力度不夠,另一方面還是沒有真正了解年輕人的真實想法。
我自己的感受是文化觀念的改變很大。最明顯的特征是,從集體主義文化變成了個體主義文化。我現在看見七八十歲的人,我也問他們,你們?yōu)槭裁催^去要生四五個孩子?很多人先是被問住,想了想再告訴我說:“人家都生,我也就跟著生”。
這種從眾化的行為,實際上來源于集體主義文化。過去是孩子家庭中心,一家人甚至一大家族都圍繞著孩子的生養(yǎng)育而運作,今天是自我中心,所有的生活是圍繞著自我展開的,而現在的年輕人都追尋個性化,所以想生的、不想生的、想結婚的、不想結婚的,都可以存在,這個社會也很包容。
第二,生活方式的改變,或者說生存和發(fā)展方式的改變。過去低消費、低收入的計劃經濟階段,兩個人組成家庭、養(yǎng)育孩子,維持家庭的正常運轉,孩子多也是家庭經濟利益的體現,對于家庭是有利的。但現在的社會階段,很多年輕人、尤其是女性的受教育條件、就業(yè)條件、職業(yè)聲望和收入條件都變得越來越好,她完全可以不用依附于別人生活。如今大專、本科、碩士、博士四個層級的高等教育,在校女性比例都超過50%了。
所以,說得通俗點,自己的教育條件、生存條件、生活條件、收入條件都越來越好,越來越穩(wěn)定,不用依附任何人,都能生存得很好,為什么還要依附他人、一天到晚為各種瑣事操心?
再者,從生孩子的角度來說,我也問過一些年輕人,人家說生孩子是三輩子的麻煩:自己以及家庭的存在與發(fā)展是一代人;生育下一代,生了要負責養(yǎng)大,生養(yǎng)又是一代人;自己把孩子養(yǎng)大后,他們還要生下一代,又要負責隔代照料,又是一代人。自己、兒女、孫輩,這不就是三代的麻煩嘛。
資料圖中新社
第四,生活方式也發(fā)生了重大改變,過去由家庭承擔的一些基本功能和發(fā)展要素,如生育、養(yǎng)育、教育、經濟、交往、養(yǎng)老等等,隨著家庭人口減少、代際結構變化,延續(xù)這種功能的人口基礎已經瓦解,于是才有了改革開放以后提出的社會化服務。
你想,家庭功能、生育功能、教育功能、養(yǎng)育功能、養(yǎng)老功能等等這些原本由家庭承擔的功能,到現在,家庭結構慢慢支撐不了了,但這些功能不可能消失,所以就外化到社會化服務,這些服務是需要的。但就目前而言,社會化服務尚未完全能夠替代過去的家庭發(fā)展功能,還存在較大差距。
再往前走,隨著社會發(fā)展、科技進步,人們曾經追求的東西和現在追求的也不一樣,這些方面都在發(fā)揮綜合性作用。
中國目前還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并不是非常發(fā)達的經濟體,各項公共政策仍有待完善。生育支持政策剛提出一兩年,像西方發(fā)達國家、即便是一些北歐國家人均GDP10美元以上,家庭生育支持投入已占GDP的3%左右了,也只能維持1.5-1.6的低生育率。而相比它們,我們現在的投入微乎其微。
所以想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要問道與當下正處在生育期的年輕人,什么樣的社會、經濟政策加持下才愿意生育。
此外,對于政策本身的解讀,有人認為三孩政策基本沒有成效,這毫不奇怪,因為全社會愿意生第三個孩子的人本來就很少。
當然,要知道提振生育率的道路漫長而曲折,這是發(fā)達國家的經驗告訴我們的,我們要有足夠的思想準備、政策準備、經濟準備。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吳煜 
-
重大政策!制造業(yè)外資準入限制“清零”
2024-09-08 13:12 -
華為:鴻蒙、歐拉相關知識產權,向產業(yè)界全部開放
2024-09-07 14:10 觀網財經-科創(chuàng) -
我們的這項核心技術提供給歐美,路反而能變寬?
2024-09-06 19:39 觀察者頭條 -
傳高通尋求收購英特爾芯片設計部門
2024-09-06 16:28 觀網財經-科創(chuàng) -
首批覆蓋近70個類目,拼多多下調商家店鋪保證金
2024-09-06 12:48 行業(yè)資訊 -
蘋果被曝批準微信iOS版本更新,為談判爭取時間?
2024-09-06 12:41 觀網財經-互聯(lián)網 -
太缺錢了,英特爾被曝準備“賤賣”自動駕駛巨頭股份
2024-09-06 11:53 觀網財經-科創(chuàng) -
華為云董事長、法定代表人變更
2024-09-06 10:50 觀網財經-科創(chuàng) -
家電業(yè)務失速,深康佳A聚焦MLED芯片
2024-09-05 22:40 -
AI威脅就業(yè)?海外調查結果顯示企業(yè)未大量裁員
2024-09-05 22:38 觀網財經-海外 -
AI芯片巨頭股價單日大跌13%,4年多扣非虧損超50億
2024-09-05 17:35 觀網財經-科創(chuàng) -
光刻機巨頭CEO:要證明美出口管制關乎國家安全,越來越困難
2024-09-05 16:50 觀網財經-科創(chuàng) -
辛巴小楊哥“互撕”升級,大主播競相壓價走向何方?
2024-09-05 16:29 觀網財經-互聯(lián)網 -
事關降息降準!央行最新發(fā)聲
2024-09-05 15:58 金融觀察 -
中介稱馬斯克1.5億美元在北京買房?多方回應
2024-09-05 15:48 觀網財經-房產 -
蘋果今年已四次裁員,庫克努力阻止高管流失
2024-09-05 14:55 觀網財經-科創(chuàng) -
iPhone被曝停止使用液晶屏,日企退出屏幕供應
2024-09-05 11:22 觀網財經-科創(chuàng) -
三星中國啟動裁員,明年幅度或達30%
2024-09-05 11:04 觀網財經-科創(chuàng) -
中國二線城市,山姆和本土會員店必有一戰(zhàn)
2024-09-04 17:16 大公司 -
時隔一個月 日本股市再度暴跌
2024-09-04 16:57
相關推薦 -
“中方清單上的每一項,都瞄準要害” 評論 33“特朗普不代表所有美國人,請別報復我們州” 評論 252中柬云壤港聯(lián)合保障和訓練中心正式掛牌運行 評論 157美股蒸發(fā)超5萬億美元,“95年來最大政策失誤” 評論 360美國人瘋狂囤貨,“中國電視被買空” 評論 232最新聞 Hot
-
“中方清單上的每一項,都瞄準要害”
-
罕見!黨內盟友與特朗普唱反調:明年我們可能面臨“血洗”
-
“崇拜了美國這么多年,我們還能信什么?”
-
“特朗普不代表所有美國人,請別報復我們州”
-
中柬掛牌,洪瑪奈感謝中國
-
特朗普轉發(fā)“巴菲特支持特朗普經濟政策”,巴菲特回應了
-
演都不演了,特朗普顧問直說:阿根廷得結束這份中國協(xié)議,不然…
-
中柬云壤港聯(lián)合保障和訓練中心正式掛牌運行
-
這一重大科研裝置,成功部署!
-
美媒關注:辛辣回擊特朗普關稅,中國媒體用上AI歌曲和短片
-
特朗普再要求降息,鮑威爾:關稅遠超預期,再等等
-
美股蒸發(fā)超5萬億美元,“95年來最大政策失誤”
-
萬斯:歐洲最大威脅不是中俄
-
魯比奧辯解:美國需要回到制造業(yè)時代
-
在美烏克蘭人限期7日離境?美官方:發(fā)錯了
-
美股“血流成河”,特朗普選擇…去打高爾夫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