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姚祺:“去臺灣讀書為哪般”,我也曾不斷問自己這個問題
關鍵字: 臺灣留學臺灣高校臺灣高等教育海外僑生陸生在僑生工作以外,吸引海外留學生方面,臺灣當局亦可謂不遺余力,其“教育部”通過“高等教育國際合作基金會”組織島內(nèi)高校組團參加亞太APAIE、美洲NAFSA、歐洲EAIE和美國ACTFL全球四大國際教育展年會,在各國成立“臺灣教育中心”,并善用FACEBOOK,YOUTUBE等社交網(wǎng)絡平臺,介紹臺灣留學經(jīng)驗。而“精英來臺留學計劃”更是專門針對東南亞國家,與當?shù)卣献?,由當?shù)毓俜浇M織選派學生赴臺灣留學。
為了進一步驗證臺灣吸引留學生政策的作用,筆者訪談了26名馬來西亞同學和朋友,結(jié)果發(fā)現(xiàn)超過6成表示“考慮過去臺灣學習”,他們中有的或者已經(jīng)有過短期游學臺灣經(jīng)歷,或者聽過自己學長前輩分享臺灣求學經(jīng)驗,幾乎都對臺灣的求學生涯持正面態(tài)度。而其中有80%的同學實際了解臺灣當局對僑生的支持政策,包括學費減免、畢業(yè)后工作許可等。在被問及對臺灣求學感興趣的原因時,大多數(shù)同學都對臺灣溫情友善的社會環(huán)境、濃郁的文化氛圍、較低的費用最感興趣。
對華人學生而言,中文環(huán)境自然也是一個原因。其中有一位C同學提到臺灣使用繁體而東南亞華人現(xiàn)在都習慣用簡體字,但其他同學認為現(xiàn)在寫作業(yè)主要都用計算機了,簡繁轉(zhuǎn)換根本就不是問題。
而另一位J同學則分享了自己到臺灣短期交換后迅速融入學校競技啦啦隊社團,并很快嶄露頭角的經(jīng)歷?;氐今R來西亞后,她成為促成本校競技啦啦隊社團與臺灣方面聯(lián)誼互動的重要管道,今年2月份即將再次赴臺灣交流。而身為馬來西亞這邊學校舞獅隊骨干的E同學,更是每年都會隨團到臺灣參加舞獅競賽,在此過程中對臺灣高教產(chǎn)生好感。
在過去冷戰(zhàn)時期,中國大陸方面的正確消息很難為海外華人所知,臺灣與香港等地通過影視作品和人員互訪方式,對這些國家華人的影響則極為深遠。盡管大陸經(jīng)過了30年的改革開放,很大程度改善了這一狀況,但就目前來看,過去的影響仍然存在,徹底扭轉(zhuǎn)仍然需要時間。而臺灣在吸引僑生跟僑胞方面的工作確實細致有效,使得臺灣仍然成為東南亞學生留學目的地中的重要選項。
陸生成為臺灣留學市場“新寵”
很長一段時間,由于兩岸政治隔絕,臺灣在竭力推行“僑務”和吸引“僑生”的同時,卻對中國大陸緊閉大門。即使在1987年解除“戒嚴”后,很長一段時間兩岸人民互訪,特別是大陸人民赴臺灣都可謂困難重重。一直到2011年,國民黨執(zhí)政的臺灣當局才終于化解民進黨“立委”們的重重荒誕刁難,開啟大陸學生赴臺留學的序幕。
雖然被套上了“三限六不”的“緊箍咒”,但赴臺陸生的人數(shù)還是逐年上升。特別是在2014年,臺灣頂尖的公立大學對陸生開放招生后,報讀陸生人數(shù)井噴式上升,并在2016年超過馬來西亞,在讀學位生人數(shù)達到41981人,加上32658名短期研修生,成為臺灣外籍留學生最主要的來源地。
陸生抗議民進黨政府健保方案
陸生選擇到臺灣就讀的原因與僑生既有相似,又有區(qū)別。由于種種原因,來自不同省份的高考學生考取相同學校的錄取分數(shù)并不相同,這就導致了有些學生的分數(shù)在大陸難以被心儀“名?!变浫?,卻可以就讀臺灣國際排名或?qū)I(yè)實力更佳的高校。
另一方面,與對東南亞學生一樣,臺灣低廉的留學費用也成為吸引陸生的重要因素。一年6萬元人民幣左右的費用,不僅遠低于歐美高校,較之港澳和東南亞高校也要便宜不少。加上距離家鄉(xiāng)更近,來回交通成本也相應下降,因而使得臺灣成為一個理想的留學目的地。
而大陸對寶島臺灣的種種正面宣導,以及臺灣影視和文學作品對臺灣充滿人情味的社會氛圍和溫良恭儉讓的人文素養(yǎng)的描繪,則吸引了另一些對在臺灣生活的同學的注意。
筆者同樣訪問了16位來自大陸的在臺留學同學,在問及選擇臺灣的理由時,友好的社會文化氛圍、較好的大學質(zhì)量、中文語言環(huán)境,以及低廉的價格同樣成為了首選理由,這與馬來西亞僑生的情況類似。
Z同學是2011年第一批赴臺灣留學的陸生中的一員,當年她放棄錄取上海復旦大學的機會,來到臺灣就讀輔仁大學,原因就在于希望體驗夢寐以求的“臺灣文化”,同時滿足“不想離家太遠”的“小九九”。X同學早已過了而立之年,已經(jīng)成家立室的他毅然決定之身來臺灣攻讀博士學位,是充分考慮了自己英語語言上的劣勢、所學專業(yè)具有名校優(yōu)勢、較低的經(jīng)濟負擔,以及家中有事自己能夠及時回去的優(yōu)勢。
需要指出的是,陸生赴臺求學不僅是實現(xiàn)個人夢想的過程,更在無形中成為了溝通兩岸人民,特別是青年學生群體的紐帶與橋梁。不少陸生與臺灣同學們從陌生到熟悉,很多都成了知交好友。
大陸同學慢慢知道臺灣男生并不都是“草莓族”,也會非常講“哥們義氣”,臺灣女生們也不是個個嬌滴滴地操著“娃娃音”,也有可以在雨中與他們一起馳騁在籃球場的“女中豪杰”。而臺灣同學也發(fā)現(xiàn)原來大陸學生并不是個個都被“洗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點。陸生也不是如媒體刻意宣傳的那樣只知埋頭苦讀的“狼性”學生,各種社團和體育活動中,同樣可以看到大陸同學們意氣奮發(fā)的身影。
兩岸青年通過自然交往交流,從彼此身上開始了解對方成長的環(huán)境與社會,改變過去受特定媒體或勢力操弄而形成的偏見與刻板影響,這在當前民進黨當局操弄所謂臺灣年輕人“天然獨”的背景下尤為可貴。
2016年臺灣“大選”,一位民進黨的鐵桿擁簇在與筆者交流了對“大選”的看法后,就由衷感慨自己過去對大陸人的了解是太狹隘了。而筆者所在的政治大學更有臺灣同學發(fā)起成立的“臺灣大陸學生聯(lián)誼會”,不僅每學期定期開展校內(nèi)兩岸學生的聯(lián)誼,還在每年暑假由負責老師組織帶隊,邀請兩岸學生互訪,增進彼此了解,消除誤會,為兩岸青年的和解共融做出了實質(zhì)貢獻。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wǎng)站,轉(zhuǎn)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小婷
-
“暴政!”哈佛禁令引眾怒,中國學生不敢離校 評論 30加州州長急眼:中國躺贏了,你們到底站哪邊? 評論 53直播:美國新一輪“棄臺論”,不同尋常 評論 7“美國想拉盟友對中國搞聯(lián)合關稅,G7沒討論” 評論 167最新聞 Hot
-
“暴政!”哈佛禁令引眾怒,中國學生不敢離校
-
歐盟拒絕回應,貝森特補刀
-
加州州長急眼:中國躺贏了,你們到底站哪邊?
-
美方直說了:中國太強,“金穹”是為了做準備…
-
“談判毫無進展!建議6月1日起對歐盟征50%關稅”
-
特朗普撂狠話,蘋果盤前跳水
-
“華盛頓死了2人,但加沙死了5萬人,昨晚又有多少孩子被餓死?”
-
“戰(zhàn)場轉(zhuǎn)向,中國將再次占據(jù)先機”
-
火速被叫停!
-
“87%靠中俄設計 ”,特朗普又要整“緊急狀態(tài)”了
-
“中美關系緩和新跡象”
-
“前所未有”,韓國首爾現(xiàn)“滾回中國”反華抗議
-
普京再提“緩沖區(qū)”:在推進了
-
1票險勝!特朗普“大而美”法案在眾議院過關,債務上限+29萬億
-
美華裔教授:沒想到有一天,我會因自己的民族被迫賣房
-
石破茂與特朗普通話45分鐘:他打給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