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心越:大家不約而同用“度死日”來形容他們在養(yǎng)老院里的生活
在日常的照顧工作中,護理員們要面對的第二個心理上的門檻是性別帶來的麻煩。大部分護理員都是女性,對于她們來說這可能是人生中第一次需要接觸陌生男性的身體,因為要幫他們洗澡、換尿布、擦身子。
這種性別和身體界限的逾越造成了強烈的羞恥和畏懼的情緒,有時也會帶來一種道德上的骯臟感。60歲的顧阿姨回想起自己第一次幫男老人換尿布的場景,仍然非常難堪。她說:“哎呀,那個難為情,實在是難為情……我家里人一個都不知道的,他們問起來我就說只是送送藥片,擦擦臉?!辈畈欢嘁粋€月左右的時間,護理員阿姨才能逐漸克服尷尬羞恥的情緒,把它當成一種日常的標準化的勞動。
但是的確也會有一些男老人,表現(xiàn)出類似性騷擾的言語和舉動,比如大談特談自己的風流史,在口頭上占一下阿姨的便宜,或者在洗澡時故意摸一下阿姨的身體。這跟我們以往的想象不同,因為中國社會通常把老年人與和藹、慈祥、威嚴這些形象聯(lián)系在一起,把他們想象成沒有性,也沒有欲望的。
但是在養(yǎng)老院中,這些老人相對脫離了從前的生活環(huán)境和社會關系,他們不用再受到以往的身份和道德規(guī)范的約束,不用再扮演某人的爺爺或父親,所以可以相對自由地去展現(xiàn)他的欲望,這也反映了老年人對情感和身體親密性的渴望。
照顧中的第三個難題是如何照顧失智的老人。這幾年來有很多護理員和家屬都感嘆,不知道為什么,現(xiàn)在的老年癡呆越來越多。老年癡呆其實并不是衰老帶來的正常退化,而是一種疾病現(xiàn)象。最常見的是阿茲海默癥,占所有失智癥的六到七成,其他還包括路易氏體失智癥、血管型失智癥等等。
由于“老年癡呆”這個名字帶有貶義色彩,近年來我們國家也在積極地推動它的科普和更名運動,代之以“阿茲海默癥”或者“失智癥”這樣的說法。研究顯示,失智癥的患病率隨年齡的增長呈指數(shù)增長,每增長6.3歲,罹患失智癥的概率就要增加一倍,所以失智老人的增加與社會老齡化程度的加深有關。
當前很多養(yǎng)老機構出于安全責任的考量拒絕接收失智老人,尤其是公立養(yǎng)老院,由于它的床位供不應求,所以會反過來選擇那些身體狀況比較好的老人。民營養(yǎng)老院為了提高入住率,就成為了接收失智老人和重度失能老人的主力,但也因此增加了護理員的照顧負擔。
護理員阿姨常常像對待幼兒園的小朋友一樣哄失智的老人。有時候要和顏悅色地說“乖囡囡,快點睡”,或者說“快點吃,跟那個老太太比賽”。有時候要假裝生氣、恐嚇他們,比如說“不要哭了,再哭喊護士給你打針了”。
最容易引起爭議的是對失智老人的約束。每當我在研討會上放出這張老人被繩子約束在椅子上的照片的時候,大家的第一反應都是覺得老人很可憐,覺得養(yǎng)老院怎么這么冷血、殘忍。但是在這個最直接的情緒反應之外,我們應該思考一下養(yǎng)老院照顧環(huán)境的現(xiàn)實。
事實上,按養(yǎng)老院當前的照顧比,在護理型房間,一個阿姨要同時照顧房間里的五到六名失能老人,為了保證照顧的效率,她不可能時時刻刻都把注意力放在一個人的身上。
當她幫其他老人穿衣服、喂飯的時候,一旦有一個失智的老人不小心摔倒或者傷到自己,機構和護理員都要承擔最直接的責任。所以,為了防范安全風險,也為了保證照顧的效率,約束就成為養(yǎng)老院中通行的保護手段。
這兩張圖片里是約束手套,手套上會有一根繩子把手系在床欄桿上。其實很多約束手套都是家屬在淘寶上買了以后送到養(yǎng)老院來的,這些家屬心里肯定非常舍不得,但他們也都告訴我,作為子女,他們也沒有辦法。
如果我們有過照顧失智老人的經(jīng)驗就會知道,很多重度失智的老人會整夜整夜地不睡覺,會很容易從床上,從椅子上摔下來,常常想要自己跑出門,所以照顧者的身心無時無刻不是緊繃的,整個家庭的工作、生活節(jié)奏都有可能被打亂。
其實很多家屬也都是在長期的孤立無援、心力交瘁的狀況之下,才選擇把老人送進養(yǎng)老院,所以他們也都很明白、體諒阿姨的難處,眼下為了老人的安全好像只能如此,也沒有其他更好的方法。
約束失智老人看起來是一個照顧方法的問題,但同時也提出了一個重要的倫理的問題。當一個老人失去了理性思維能力和語言溝通能力,當他被界定為失智時,他似乎就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作為一個完整的人的身份。
是不是為了他的安全,我們就可以合理地限制和剝奪他的一部分自由和權利?比如把他綁在椅子上、關在房間里,把他講的話都當成胡言亂語,無視他的要求。那么這些限制和剝奪的合理的界限在哪里呢?這會不會演變成一種暴力和傷害?
- 原標題:吳心越:大家不約而同用“度死日”來形容他們在養(yǎng)老院里的生活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李泠 
-
國家安全部表態(tài)
2020-07-06 07:50 香港 -
“對不起大家!”石景山萬達女子自述為何破壞報警器外出
2020-07-06 07:32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陽光跟帖?“陽光主播”獲獎作品展播:《即使隔著口罩,也要傳遞微笑》
2020-07-06 07:27 陽光跟帖·陽光主播 -
陜西鳳翔發(fā)生一起重大刑事案件致兩死一傷
2020-07-06 06:35 -
被紅包擊倒的疫情防控檢查組
2020-07-06 06:34 廉政風暴 -
內(nèi)蒙古確診一例鼠疫病例
2020-07-06 06:20 -
國家防辦、應急管理部部署長江中下游重點地區(qū)防汛救災工作
2020-07-06 06:15 極端天氣 -
濟南:推動與空天院合作共建中國空天信息工程大學
2020-07-05 22:57 中西教育 -
遼寧首臺“天玥”國產(chǎn)計算機成功下線
2020-07-05 22:13 -
洞庭湖858公里堤防水位超警 29個堤垸防汛形勢嚴峻
2020-07-05 21:34 極端天氣 -
張文宏:今冬可能面臨第二波疫情,但美國第一波高峰還未出現(xiàn)
2020-07-05 21:22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林鄭率港府全體高層發(fā)文:確保國安法有效實施
2020-07-05 21:03 香港 -
內(nèi)蒙古報告1例疑似腺鼠疫病例
2020-07-05 20:13 -
【每日一習話】準確識變 科學應變 主動求變
2020-07-05 19:46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 -
新聞調(diào)查:決戰(zhàn)深度貧困
2020-07-05 19:40 扶貧攻堅戰(zhàn) -
從總書記的講話中感受“世界第一大黨”的榮光
2020-07-05 19:36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 -
北京高風險地區(qū)僅余一個
2020-07-05 18:11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中醫(yī)也要“去中國化”?蔡當局高官建議改名“臺醫(yī)”
2020-07-05 16:52 臺灣 -
北京連續(xù)7天新增保持在個位數(shù)
2020-07-05 16:25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初心印記丨從一段故事感受理論的力量
2020-07-05 15:23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
-
美國低調(diào)豁免部分商品,“對華關稅現(xiàn)首個松動信號”
-
探訪義烏后,法媒感嘆:美國訂單少了,士氣反而更高
-
“對抗中國主導地位,特朗普盯上太平洋海底”
-
“一團糟!關鍵是,各國能忍到幾時?”
-
“美國既非全知,亦非全能”,毛寧分享肯尼迪講話
-
又威脅上了!“再偷水,我就加稅”
-
“騎虎難下!對美國人來說,真正的痛苦即將襲來”
-
“中國尊重合作,比特朗普要人拍他馬屁,更受全球歡迎”
-
馬斯克“不安”了
-
AI(誒哎)還是A1(誒萬),美教育部長傻傻分不清楚
-
“中國藥活性成分性命攸關,美國被卡脖子了”
-
中國同意,西班牙:歡迎
-
美國特使:烏克蘭可能會“像二戰(zhàn)后的柏林一樣”被分區(qū)駐軍
-
中方再出手,“一夜之間,美國不再是避風港”
-
美債拋售潮繼續(xù),10年期美債收益率創(chuàng)2001年來最大漲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