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曉笛:侯友宜向韓國瑜道歉,韓粉能答應嗎?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王曉笛】
侯友宜道歉了。
在新北土城舉辦的宜蘭老鄉(xiāng)會上,侯友宜隔空對韓國瑜道歉,痛陳自己在4年前的大選中出力不夠,不僅拒絕出任韓國瑜在新北市競選總部的主任,也未能積極為這位黨內同志站臺。
言辭情真意切,條理清晰,讓侯友宜“不粘鍋”的清高形象多了些人情世故。
不得不說,這很“金小刀”。
上限到頂,下限破洞的侯友宜
大選還有半年,選情雖然還不至于告急,但民調的長期陪跑,終究讓侯友宜芒背在刺。侯友宜可能是一個優(yōu)秀的實干家,卻一定不是一個合格的候選人。他能被國民黨征召,只是因為他合適——是的,只是合適,那種沒有任何驚喜、澎湃,透露“納什均衡”味道的無可奈何的合適。
毋庸置疑的是,侯友宜缺少能夠在民選社會中屹立不倒的重要法寶——個人魅力。在政治學中,克里斯瑪(charisma)被描述為一種特殊的人格品質,它是支配他人的一種力量,使被支配者就會產生對它完全效忠和獻身的情感。
克里斯瑪很玄妙。有些人天生就散發(fā)著金光,天然就是人群中的焦點,是人們仰慕與追隨的對象。陳水扁是這種人,柯文哲是這種人,韓國瑜也是這種人,但侯友宜絕對不是這種人。當人們提到陳、柯和韓時,會不自覺地說:“啊,是他”。當人們提到侯時,會不自覺地說:“哦,是他”。
可以說,個人魅力值決定了一個候選人的上限。
當然,沒有魅力并非沒得救,組織的關懷與支持是候選人競選的下限。賴清德很有魅力嗎?恐怕也不是。但民進黨可以為勝選傾其所有,可以匯集資源,可以打造人設。今天人們記住了韓國瑜和侯友宜為了選舉而任內落跑,卻忘記了賴清德才是落跑始祖:1998年賴清德甫當選“國大代表”就去選臺南“立委”;2008年剛選完臺南“立委”,隔年立刻跑去選臺南市長;2017年市長任期尚未結束,就北上當“行政院長”;2019年“行政院長”當一半又去爭取大選的黨內提名。
黨內整合?別忘了“大明湖畔”的韓國瑜
所以,黨內整合是侯友宜參選后的需要著重解決的課題。
然而,黨內整合又是國民黨的命門,侯友宜在藍營中偏偏是出了名的“不粘鍋”。作為國民黨的侯友宜,愣是表現出了一種無黨籍的超然??瓷先ミM退有余,卻又封死了自己的職業(yè)天花板。山頭林立是黨的問題,然而自己沒有山頭是自己的問題。侯友宜雖然被國民黨征召,但舉目四望,黨內居然沒有說得上話的朋友。
社會資本也是資本,是需要積累的。資本用時方恨少。
值得欽佩的是,侯市長腦筋轉彎還算快。筆者在之前的評論中指出,侯友宜的黨內整合對象有三:以馬英九為代表的黨內建制派,國民黨籍地方諸侯以及表現得比侯友宜更像個候選人的郭臺銘。從近一月的情勢發(fā)展來看,侯友宜顯然已經得到了黨內建制派的支持——金溥聰的加入是重要標志,而團結建制派的“通關密語”就是對“九二共識”做出正向表態(tài)——盡管趙少康的節(jié)目并不算是一個好平臺。
地方諸侯是基層動員的重要力量,自然是侯友宜黨內整合的重要對象,而韓國瑜是其中首要整合目標。在被民進黨趕出高雄后,韓國瑜雖然沉潛做公益,并沒有掌握實權,但由于韓粉的基數龐大,韓國瑜稱得上是國民黨的“掃地神僧”。此外,搞定韓國瑜這樣的政治偶像將會對其他諸侯產生昭示作用,從而為侯友宜之后的地方拜會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所以從7月開始,侯友宜開始向韓國瑜暗送秋波。在月初的黃復興黨部成立67周年會慶暨動員大會,侯友宜趁韓國瑜上臺致詞時將其椅子拉近自己,為臺灣社會貢獻了“侯有移”的新梗。在媒體問及是否向韓國瑜道歉時,侯友宜雖然沒有正面回應,但表示對韓國瑜當年的艱辛感同身受。
隨后,這份共情變成了真誠的道歉,那個超然的男人為了選舉終于低下了他一直明哲保身的頭顱。
侯友宜首度對“九二共識”表態(tài)后,國臺辦回應
分裂的韓粉
就韓國瑜的角度而言,接受侯友宜的道歉,冰釋前嫌,為國民黨做大做強,再創(chuàng)輝煌,其實很容易。韓國瑜也在私下多次表示對與侯友宜的合作樂觀其成。
然而,韓國瑜并不是韓國瑜,他已經是一個群體的符號,是萬千韓粉的“天可汗”。
基本盤是支持者政治極化后的產物,他們眼里容不得沙子。在韓粉看來,韓國瑜上次選舉中,在新北市遭遇的支持度滑鐵盧,未能背書的侯友宜需要承擔責任。如今侯友宜高調出道,卻要求韓國瑜予以配合,韓粉在情感上難以接受。如若韓國瑜爽快接受了侯友宜的道歉,那么逆反的韓粉將會倒向柯文哲與郭臺銘,韓粉陣營分裂。這恐怕是韓國瑜團隊遲遲未能回復侯友宜的考量之一。
團結韓國瑜是侯友宜的必然之舉,韓粉分裂是可能產生的負面結果。對侯友宜而言,兩害相權,團結是主要矛盾,那么勢必要得罪一部分韓粉。當然,為了盡可能減少韓粉的分裂程度,侯友宜下一步,無論在面子上,還是在里子上,都需要向韓國瑜表現出較大的友善姿態(tài),也消解韓粉對侯友宜的怨氣。一言概之,排面要大,聘禮要高。
只是,面子上的事情好做,里子上的事情難做。面子是虛的,里子是實的。侯友宜需要下多大的聘,恐怕又是一門需要好好研究的課題。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小婷 
-
甘肅夏河泥石流災害失聯人員遺體均已找到,事故共致4死7傷
2023-07-13 22:11 極端天氣 -
鎮(zhèn)江一飛機墜地,官方通報
2023-07-13 20:54 -
上海報業(yè)集團副總經理程峰被查
2023-07-13 18:17 廉政風暴 -
被控受賄超5億,蔡鄂生當庭認罪
2023-07-13 17:13 依法治國 -
貴州發(fā)現新類型稀土資源,有這些優(yōu)勢
2023-07-13 15:47 -
阿爾及利亞總統(tǒng)特本將訪華
2023-07-13 15:21 中國外交 -
七部門聯合公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暫行辦法》
2023-07-13 15:11 觀察者頭條 -
江蘇鹽城:24歲男子駕車撞人致2死6傷
2023-07-13 14:34 -
李家超首次在立法會用普通話回應議員提問
2023-07-13 11:34 香港 -
從醫(yī)療康復外骨骼到通用人形機器人 傅利葉智能的進階之路
2023-07-13 09:01 -
三亞即日起開展海鮮水果等重點領域秤具專項整治行動
2023-07-13 08:31 -
朝鮮警告:半島局勢隨時可升級成“核與核相撞”的危險狀態(tài)
2023-07-13 07:46 朝鮮現狀 -
從0到1的重大突破!中國科學家發(fā)現液氮溫區(qū)鎳氧化物超導體
2023-07-13 07:07 科技前沿 -
近期高溫天氣是否與厄爾尼諾相關?國家氣候中心專家解析
2023-07-13 07:07 極端天氣 -
陳吉寧會見德國思愛普公司首席執(zhí)行官柯睿安
2023-07-12 21:43 上海觀察 -
陳吉寧龔正與韓俊王清憲所率安徽省黨政代表團共商滬皖深化合作大計,攜手推動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fā)展
2023-07-12 20:25 上海觀察 -
自覺做學習遵守黨章的忠實踐行者!市委主題教育專題學習研討會暨中心組學習會舉行
2023-07-12 20:23 上海觀察 -
李強主持召開平臺企業(yè)座談會
2023-07-12 20:09 中國經濟 -
今日24時油價上調,加一箱油多花約6元
2023-07-12 17:22 -
市監(jiān)總局:拍黃瓜、泡茶等簡單食品制售行為將簡化許可
2023-07-12 16:44
相關推薦 -
“中國稀土出口審批速度慢,西方急啊” 評論 17“中美談判后,各國對美更硬氣了” 評論 93星辰大海第二站,天問二號為何選它? 評論 60印度人把抵制矛頭對準了這兩國 評論 247特朗普準備賣了“美國之音”總部大樓 評論 194最新聞 Hot
-
“中國稀土出口審批速度慢,西方急啊”
-
英國也盯上了美國“流亡”科研人才
-
美國發(fā)生火車撞人事故:2人死亡,至少1人失蹤
-
“蘋果給了印度希望,結果中美談成了……”
-
“中美談判后,各國對美更硬氣了”
-
葡萄牙總理小勝,極右翼抬頭
-
拜登還能活多久?美專家預測
-
“飛車黨”緊追小女孩將其嚇哭?當地警方通報:兩名初中生認錯道歉
-
數學家贏下羅馬尼亞大選,曾兩次獲得國際奧數滿分
-
河中現大量死魚,懷化市委書記現場察看
-
特朗普:將與普京和澤連斯基通話
-
特朗普再次喊話:趕緊降息
-
阿根廷農業(yè)重鎮(zhèn)遭嚴重洪水襲擊,大豆收獲被推遲
-
魯比奧:梵蒂岡或成俄烏會談地
-
搞真人秀搶美國公民資格,真人版《饑餓游戲》要來了?
-
捐贈儀式舉行,這方金印證實西晉與高句麗統(tǒng)屬關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