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騎士:大學評價體系,為何讓師生“相互為難”?
最后更新: 2024-08-19 09:54:03【文/觀察者網(wǎng)專欄作者 青騎士】
近日,浙大城市學院蔡老師對其所授三門課不及格率高的回應刷爆了網(wǎng)絡。這已經(jīng)是暑假里大學教師再一次出圈。巧合的是,上一次出圈的人大王教授也是來自中文系。
在如今高度娛樂化的時代,相比于花邊文學的高熱度,蔡老師發(fā)聲時所動用的仿佛從古典時代穿越過來的價值尺度,似乎很難得到太多早已在日常打磨下水泥封心的高校教師的共情。
今天的大學對于社會大眾而言,是一位“熟悉的陌生人”。
一方面,隨著高等教育普及率的提高(如筆者所在省份2024年高考錄取率高達94%),大學及大學教育已成為人們茶余飯后的談資;另一方面,大學在源源不斷地制造話題的同時,在大多數(shù)人眼中依然保留著象牙塔的刻板印象。而這也便利了學得一手好“新聞學”的自媒體,常常制造一些博取眼球的聳動消息。
事實上,高等教育早已是規(guī)?;逃a(chǎn)業(yè)中的重要一環(huán),教師與大學之間的關系也更接近于雇傭勞動關系(由此才需要對教師采取復雜的數(shù)目字管理),而師生關系也逐漸蛻變成商家與消費者的關系(由此教師才需要格外關注自己的教學評價,思考如何“取悅”學生)。
這些老生常談的言論,也許在學院內(nèi)有類似經(jīng)歷的教師恐怕也沒有時間深入了解、反思,就像最近網(wǎng)上出現(xiàn)的“蔡老師所任教科目均為通識選修課”等訛誤。
筆者與蔡老師同在自嘲為“學術緬北”的Z省高校任教,又同為中文系老師,對于蔡老師所提的培養(yǎng)方案中的課程設置、教學材料與檢查等問題,皆有著相似的經(jīng)歷,因此樂于與讀者分享幾則教學中親身經(jīng)歷或聽聞的小故事,供諸君一笑耳。這里可以順帶說一句,我校亦曾發(fā)生過與蔡老師互為鏡像的考試故事——督導認為學生成績優(yōu)良人數(shù)太多,而提出整改要求。
前兩個故事有一個核心的線索,就是今天大學教育中評價判斷學生與教師的現(xiàn)有標準,本質上都是失效的。
一、給“霸總”代課
某次期末考試,監(jiān)考老師現(xiàn)場抓住作弊學生,經(jīng)過上報班主任、輔導員等一系列操作后,原計劃按學風問題處理,結果該生堅稱自己是替考并非本尊,于是請來任課老師核實。但任課老師指認該生與平時上課者為同一人,該生才供出平時上課也是由他代上,真相也就浮出水面。
學生A本人忙于個人生意,在線上開通咨詢類小程序,月收入數(shù)以萬計,因此不惜以數(shù)百的價格雇傭其他學院無課學生替其上課、考試,沒想到被雇傭學生頗具職業(yè)道德,上課不僅積極簽到,還與任課老師互動多多,因此給老師留下深刻印象。
二、表白墻變“黑市”
和許多高校一樣,我校也有校內(nèi)表白墻,類似于匿名表達大學生訴求與青年人感情的樹洞,但就是這樣一塊充滿青春活力的自留地,到了每學期期末考試周,卻有了淪為買賣試卷信息、尋找替考作弊“黑市”的趨勢。
筆者聽聞有一位大學語文任課老師,偽裝學長臥底表白墻,結果恰巧遇見來向其兜售期末考試答案的學生,兩人一時在微信中長長的靜場。
在這兩個小事件中,比較容易得出的結論是無孔不入的利益侵蝕了學生群體,間接影響了日常教學與考試??赡軙胁簧僮x者解讀出對于當下大學生群體學習態(tài)度的批評,甚至觸發(fā)某些年長者回憶起自己八九十年代上大學時,在墻報、校內(nèi)bbs等領地,如何揮斥方遒,關注社會性議題等記憶,但這在00后看來,回憶光輝歲月只是人到中年的標志。
不過,筆者想說的并不完全是這些問題。魯迅早就提醒過,不可以“怯者憤怒,卻抽刃向更弱者”。更何況,即使學生解決了學習態(tài)度問題,是不是學習積極性也迎刃而解了呢?下一個故事恐怕令人倍感無力。
大學里面的“考研大軍”中新社/資料圖
三、追不上的“主席”
筆者在某次私下交談中得知,一位學院里的標兵式優(yōu)異生C坦誠自己對大學學習產(chǎn)生了懷疑與動搖,追問后才得知,該生去年期末考試成績皆在90以上,績點達到恐怖的4.0以上,卻依然與獎學金失之交臂。
原來,獎學金評定的主要依據(jù)是綜合測評,而并非完全依據(jù)考試成績。原本綜合評價是好事一件,有利于打破唯分數(shù)論單一的評價方式。然而在綜合評價時,是否擔任學生會干部、班級干部、參與社團、競賽獲獎以及志愿服務等多方面因素,會對最終的評獎起到?jīng)Q定性作用。
而該生因為兩耳不聞窗外事,較少參與學生會工作與課外競賽,因此加分項較少,最后即便算上各類加分后,排名也從第一掉出前十。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朱敏潔 
-
女交警執(zhí)勤時被車撞傷犧牲,年僅29歲
2024-08-19 09:19 -
“不可想象”,起底涉案資金過億的社區(qū)書記
2024-08-19 08:58 -
涉1.22億!審計揭露醫(yī)院招標貓膩
2024-08-19 07:45 -
8月18日《新聞聯(lián)播》主要內(nèi)容
2024-08-18 21:41 -
派出所原所長舉報官商勾結,省紀委監(jiān)委回應
2024-08-18 19:47 基層治理 -
浙商銀行行長辭職,9天前剛“官宣”連任
2024-08-18 19:22 金融觀察 -
-
“臺灣海峽管控能力,正發(fā)生變化”
2024-08-18 17:37 兩岸關系 -
打破賽會紀錄!12歲少年韓信100米跑出11秒49
2024-08-18 17:09 -
總里程413海里!臺灣海峽海上巡航執(zhí)法行動開展
2024-08-18 16:02 兩岸關系 -
蘇林與中國對越友好人士代表見面
2024-08-18 15:31 中國外交 -
“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周光召逝世,享年95歲
2024-08-18 13:10 -
嚴重違紀違法!李佩霞被“雙開”
2024-08-18 11:23 -
航行警告!北部灣部分海域進行軍事演習
2024-08-18 10:40 -
多地大批議事協(xié)調(diào)機構被撤銷:有鄉(xiāng)鎮(zhèn)清理出上百個
2024-08-18 10:32 -
“裸婚”老太花光再婚老伴224萬還要分遺產(chǎn),法院這樣判
2024-08-18 08:01 -
中國芯片計算機的開拓者和倡導者,沈緒榜院士逝世
2024-08-18 07:40 -
-
福建一90后副縣長,履新職
2024-08-17 20:20 -
馬棟龑違規(guī)吃喝,被降級
2024-08-17 19:00 廉政風暴
相關推薦 -
圍島集結、多向抵近!現(xiàn)場視頻來了 評論 160美國學者開始“流亡” 評論 126“中國走在這場國際救援最前線,美國呢?” 評論 133“再不打錢,歐洲在這個領域也會輸給中國” 評論 140最新聞 Hot
-
“斯塔默這么努力地討好特朗普,但沒回報”
-
特朗普最新對朝表態(tài)
-
美媒竟來碰瓷:解放軍這次演訓,“是在考驗美國決心”
-
“一些政府打電話來問:中國已深耕十年,我們咋追?”
-
圍島集結、多向抵近!現(xiàn)場視頻來了
-
龍應臺:賴清德錯了,留給臺灣的時間不多了
-
她又來:美歐相爭,中國得利
-
“說好的補貼不作數(shù)了,美商務部長還讓學學臺積電…”
-
美國學者開始“流亡”
-
美媒質疑:這事真怪得著中國么?
-
“中國走在這場國際救援最前線,美國呢?”
-
“‘AI末日論’是美國的誤導,我們的命運要自己把握”
-
特朗普:4月2日將是“解放日”
-
馬斯克5月底離任?特朗普:我會挽留他
-
“馮德萊恩罵我半小時,說我是白癡,就因為…”
-
“再不打錢,歐洲在這個領域也會輸給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