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歲小學生肢解同窗”為什么不追究刑事責任
關鍵字: 未成年犯罪13歲未成年肢解同窗據(jù)《法制日報》10月24日報道,近日,“13歲小學生肢解同窗:不追究刑事責任”一事在網(wǎng)絡上引發(fā)關注。隨后,廣西河池市中院發(fā)布通報稱,經核實,法院并未受理該案的刑事訴訟,其民事部分已于2012年12月24日作出終審判決,部分媒體報道內容不實。
盡管上述事件發(fā)生在很多年以前,但是關于未成年人犯罪的討論卻還在繼續(xù)。對此,記者采訪了業(yè)內有關專家。中國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院長曲新久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洪道德、北京藍鵬律師事務所主任張起淮。
記者:根據(jù)我國刑法相關規(guī)定,未滿14周歲是絕對無刑事責任年齡時期,做出這樣的規(guī)定是出于什么樣的考慮?
曲新久:將未成年人犯罪年齡規(guī)定為14歲是考慮到全國未成年人的生長發(fā)育年齡和各地區(qū)經濟發(fā)展水平。例如處于亞熱帶氣候的珠三角地區(qū),不僅氣候濕潤宜人,經濟發(fā)展水平也很高,就那個地區(qū)未成年人生長發(fā)育情況來看,無論生理還是心理發(fā)育都會早于一些北方地區(qū)。北方地區(qū)就其氣候來說,一般不會促進兒童提早生長發(fā)育。而作為國家根本大法,刑法的規(guī)定有其充分考慮,在參考國外規(guī)定的未成年人犯罪年齡規(guī)則同時,再根據(jù)本國實際情況和發(fā)展水平,綜合考慮后認為,14歲以后的兒童才有足夠辨別能力,才能承擔刑事責任。
洪道德:我國當初在制定刑法的時候經過各個學科、各個方面的調研,最后認定不滿十四歲的人不具備刑事辨別能力,或者說沒有自控能力,不承擔刑事責任,這并不是針對某個具體的人或者案件。即使以后刑法所規(guī)定的需要承擔刑事責任的年齡降低了,對于過去發(fā)生過的案件也是不適用的,畢竟“法不溯及既往”。
張起淮:隨著年齡日漸增長,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會經歷不具備辨認和控制自身行為能力,到能部分辨認和控制自身行為能力,再到完全能夠辨認和控制自身行為能力這幾個階段。我國對未成年人違法犯罪行為根據(jù)以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從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實際情況出發(fā),結合少年兒童成長發(fā)育的實際情況和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的客觀需要,將刑事責任年齡的階段進行了劃分。
2004年,第17屆國際刑法大會在北京召開。會議最終形成了《國內法與國際法下的未成年人刑事責任決議》。《決議》明確,適用特殊刑事責任的最低年齡不得低于14周歲,對不滿14周歲的未成年人只能適用教育措施??梢?,我國對刑事責任年齡階段的劃分,與國際上對未成年人刑事責任的總體規(guī)定和趨勢是相一致的。
記者:縱觀近年來的一些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某些時候呈現(xiàn)出低齡化趨勢,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曲新久:未成年人犯罪之所以呈現(xiàn)低齡化趨勢,一方面是因為經濟迅速發(fā)展,新事物不斷涌現(xiàn),網(wǎng)絡科技觸手可及,讓未成年人在擴大視野的同時,也提早接觸了一些不好的東西。就拿網(wǎng)絡游戲來說,雖然能起到一些益智功能,但有些游戲充斥著暴力、血腥等不健康內容,對心智發(fā)育不夠成熟的未成年人來說,可能會進行模仿。另一方面,不同未成年人群體具體情況不同,例如留守兒童,要考慮到教育監(jiān)護的問題。
洪道德:之所以出現(xiàn)未成年人犯罪低齡化問題,一方面是社會發(fā)展比較快,尤其是獲取資訊、知識等的手段越來越呈現(xiàn)出多樣化態(tài)勢。各種各樣的未成年人教學活動也愈發(fā)普及。因此,總體上講,未成年人對客觀事物的認知水平一直在提高,認知年齡越來越小。另一方面,隨著社會經濟發(fā)展,一般家庭的經濟條件都越來越好,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兒童身體發(fā)育提前。
張起淮:隨著經濟發(fā)展、物質生活水平提高和信息技術進步,未成年人在生理發(fā)育方面成熟的時間日益提前,思想和觀念也越來越復雜,催生了犯罪低齡化問題。因此,需要更加關注未成年人的身心發(fā)育,進一步加強教育、引導和管理,宣傳和普及法律知識,重視對未成年人犯罪的預防。
記者:面對犯罪低齡化問題,法律層面應該如何應對?
洪道德:從目前的情況綜合來看,未成年人在十四歲是否具有刑事辨別能力與刑事自控能力,是否應該降低刑事能力門檻,就是一件值得討論的事情了。如果各方面資料都顯示無論是心理年齡還是身體年齡,十四歲都完全具備了刑事責任能力,那么未來修改這一年齡時,具體要降低多少則需要社會各界共同研究,需要立法者廣泛征求意見。
張起淮:面對犯罪低齡化問題,可以在進行充分科學論證的基礎上,完善法律法規(guī)的相關規(guī)定。但在司法實踐中,應堅持以法律為準繩,切不可逾越法律規(guī)定,嚴守“法無明文規(guī)定不為罪,法無明文規(guī)定不處罰”的原則。
(文丨杜曉 史欣偉)
標簽 未成年人犯罪- 原標題:13歲小學生肢解同窗為什么不追究刑事責任
- 責任編輯:連政
- 最后更新: 2018-10-24 19:05:16
-
-
習近平在廣州考察調研
2018-10-24 16:59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 -
-
央視快評:新時代是干出來的
2018-10-24 16:03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 -
-
“以前香港有人對內地工程印象差,但這次…”
2018-10-24 08:01 超級工程 -
最高檢:運用檢察力量 化解金融風險
2018-10-24 07:45 -
王岐山訪問巴勒斯坦 拜謁阿拉法特墓
2018-10-24 07:12 中國外交 -
巨龍,騰飛在伶仃洋上
2018-10-23 23:44 -
習近平:我為你們的成就感到自豪
2018-10-23 23:42 超級工程 -
-
特殊時刻,王岐山帶"大團"到以色列
2018-10-23 23:15 觀察者頭條 -
習近平向阮富仲當選越南國家主席致賀電
2018-10-23 19:57 中國外交 -
日本將結束約40年對華政府援助?外交部回應
2018-10-23 19:11 中日關系 -
習近平出席開通儀式并宣布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
2018-10-23 18:05 觀察者頭條 -
美退《中導條約》歸咎“中國威脅” 華春瑩用這倆字定性
2018-10-23 17:36 中美關系 -
外交官打call進博會:巴基斯坦造了世界杯用球
2018-10-23 16:35 中國進博會 -
美軍艦穿臺灣海峽算挑釁?外交部回應
2018-10-23 15:51 中美關系 -
10年4次到橫琴,總書記說:開發(fā)橫琴的初心不要忘
2018-10-23 15:12 -
北大書記校長同時調整 都是北大畢業(yè)
2018-10-23 13:40
相關推薦 -
“中國稀土出口審批速度慢,西方急啊” 評論 270“中美談判后,各國對美更硬氣了” 評論 131星辰大海第二站,天問二號為何選它? 評論 68印度人把抵制矛頭對準了這兩國 評論 260特朗普準備賣了“美國之音”總部大樓 評論 197最新聞 Hot
-
“學者回望:特朗普這個時期,是中國趕超美國分水嶺”
-
“中國稀土出口審批速度慢,西方急啊”
-
“日本很小心,不想讓特朗普丟臉”
-
“我只能靠中國賺錢:聽特朗普這么說,想拿石頭砸他”
-
美財長認了:美國消費者買單
-
英國也盯上了...
-
美國發(fā)生火車撞人事故:2人死亡,至少1人失蹤
-
“蘋果給了印度希望,結果中美談成了……”
-
“中美談判后,各國對美更硬氣了”
-
議會選舉落幕總理小勝,極右翼抬頭:葡萄牙兩黨制結束了
-
拜登還能活多久?美專家預測
-
“飛車黨”緊追小女孩將其嚇哭?當?shù)鼐酵▓螅簝擅踔猩J錯道歉
-
數(shù)學家贏下羅馬尼亞大選,曾兩次獲得國際奧數(shù)滿分
-
河中現(xiàn)大量死魚,懷化市委書記現(xiàn)場察看
-
特朗普:將與普京和澤連斯基通話
-
特朗普再次喊話:趕緊降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