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迅雷、屈宏斌:政策和預期拐點已出現(xiàn),下一步需看到有效的增量政策落地
最后更新: 2024-10-13 11:25:12編者按:國慶前后,中國政府接連出臺經濟政策,釋放利好信息,向國內外展示中國經濟的宏觀走勢和發(fā)展信心是堅定的。
9月24日,中國央行、金融監(jiān)管總局和證監(jiān)會齊聚國新辦,介紹金融支持經濟高質量發(fā)展的相關舉措,隨后拉動中國股市猛漲。10月8日,發(fā)改委相關負責人在新聞發(fā)布會上,介紹系統(tǒng)落實一攬子增量政策,加力支持“兩重”建設,支持促進民營經濟發(fā)展,及時對罰沒收入增長異常地區(qū)進行提醒等措施,繼續(xù)為經濟發(fā)展打好基礎。10月12日,財政部也相繼跟進,強調將加大財政政策逆周期調節(jié)力度,包括新一輪化債、增發(fā)特別國債補充銀行資本金、彌補財政預算收支缺口等舉措,對此外界也可以預期新一輪增量政策的出現(xiàn)。
當前中國經濟正站在一個關鍵口。如何把握連續(xù)數場重大發(fā)布會釋出的信號?如何理解增量政策?怎么正確看待中國經濟前景?觀察者網連線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先生和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副理事長屈宏斌先生,為各位讀者作出深入分析。
【整理/唐曉甫】
觀察者網:10月12日,國新辦召開新聞發(fā)布會,會上提到財政部2024年安排財政赤字4.06萬億元,比上年年初預算增加1800億元;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務限額3.9萬億元,比上年增加1000億元;發(fā)行1萬億超長期特別國債,用好2023年增發(fā)國債資金,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規(guī)模達到28.55萬億元,持續(xù)保持較高的支出強度,為高質量發(fā)展提供有力支撐,能否為我們解讀一下這幾個數字背后的含義?此前有專家預估可能會有10萬億刺激政策,您覺得從目前強度來看,有沒有那么大的力度?
李迅雷:這次在發(fā)布會上提及已經公開的數據,主要是希望用數據表明財政部此前一直保持著比較積極的財政政策,而并非一些人認為的財政政策不積極。
此前有觀點提到財政可能會有10萬億的額度,我認為現(xiàn)在談這個問題沒有意義,因為財政預算調整需要報請國務院批準后經過全國人大常委會討論和批準。傳統(tǒng)上預算調整會在年中進行,年底不可能宣布10萬億級別的大動作。
但是,這次發(fā)布會提到僅在專項債券方面,待發(fā)額度加上已發(fā)未用的資金,后三個月各地共有2.3萬億元專項債券資金可安排使用,這無疑為我們提供了很大的信心。
10月12日,國新辦召開新聞發(fā)布會,就“加大財政政策逆周期調節(jié)力度、推動經濟高質量發(fā)展”情況進行介紹 國新網
觀察者網:發(fā)布會上提到,財政部將發(fā)行特別國債支持國有大型商業(yè)銀行補充核心一級資本,提升這些銀行抵御風險和信貸投放能力,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發(fā)展。根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六大國有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平均較一季度減少0.09%;同時,半數A股上市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較一季度下降,成都銀行、浦發(fā)銀行、浙商銀行、蘭州銀行距離監(jiān)管線不足1%。
這是否意味著中央對商業(yè)銀行的壞賬有所擔憂,現(xiàn)實情況有那么嚴重嗎?這與上世紀為四大國有銀行剝離壞賬有什么區(qū)別?您估計此次發(fā)行特別國債的預期,對于銀行業(yè)緩解“補血壓力”會有多大作用?
李迅雷:傳統(tǒng)而言,六大國有銀行的資本金充足率整體都比較不錯,現(xiàn)在進行補充,主要是在經濟面臨較大下行壓力時需要提高六大行的抗風險能力。
在去年末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中央已經明確中國經濟面臨三大風險:房地產、地方債、中小銀行。對中小銀行資本金不足的擔憂肯定存在,但地方商業(yè)銀行資本金補充不由中央財政負責。
此輪資本金補充,一個潛在的功能是可以為下一階段可能的并購小銀行提供資金支持。因為一旦部分地區(qū)的小銀行出現(xiàn)問題,接盤的一方面是地方財政,另一方面可能就是一些大銀行。對此,二十屆三中全會上也提出了要加大并購力度,中小金融機構數量要下降、質量要提高的說法。
屈宏斌:這次發(fā)布會重點介紹了未來一段時間的增量政策,其中之一就是發(fā)行特別國債,以補充大型國有銀行的核心資本金。通過補充資本金可以支持金融機構,給他們創(chuàng)造更好的條件,增加他們的能力,為實體經濟增加更多的金融或信貸支持。
近幾年由于疫情暴發(fā)、經濟下行壓力的加大,商業(yè)銀行也遇到一些新的挑戰(zhàn),其中之一就是資本金充足率下降。這時候為了支持實體經濟,就必須整體加強銀行業(yè)資本金充足率,提供資本金補充,否則在之后的擴大資產負債表階段,銀行的操作將受到一定制約。
這種背景下,作為大型國有銀行的主要股東,財政部增加各家銀行的資本金充足率是應有之舉,也是其責任所在。通過注入資本,可以加強銀行信貸能力,從而實現(xiàn)間接支持實體經濟恢復。
觀察者網:發(fā)布會還提到2024年以來,財政部已安排1.2萬億元債務限額支持地方化解存量隱性債務和消化政府拖欠企業(yè)賬款。為了緩解地方政府的化債壓力,除每年繼續(xù)在新增專項債限額中專門安排一定規(guī)模的債券用于支持化解存量政府投資項目債務外,擬一次性增加較大規(guī)模債務限額置換地方政府存量隱性債務。這句話應該如何理解?是否意味著中央放棄了“自家孩子自家抱”的思路,中央財政有望一次性打包化解大部分甚至全部地方隱性債務?
李迅雷:中央并沒有放棄“自家孩子自家抱”的思路。這次表態(tài)依舊堅持地方政府的債務需要地方政府進行償還的既定路線,只是由中央層面一次性給地方一定的發(fā)債額度,發(fā)債主體依舊是地方政府,發(fā)債利率和其他國債處于同等水平。
獨山縣水司樓正在進行改造 視覺中國
此前中央政府已經明確今年有1.2萬億專項債務用于地方政府化解隱性債務,這次再單列一個規(guī)模較大額度的專項債務,有可能一次性拿出比如三年規(guī)模(比如3.6萬億)的專項債,通過短期內提供遠超1.2萬億的發(fā)債規(guī)模,實現(xiàn)一次性較大規(guī)模的再融資和債務置換。
這個舉措雖然沒有將發(fā)債主體收回到中央層面,仍強調各地省級財政要為各地債務兜底,但此次中央財政政策發(fā)生了一個比較細微的轉變,表達了在債務端托底的思路。
我認為此次發(fā)布會最核心一點,就是提出解決地方政府隱性債務問題的政策,這一政策無疑為盡快解決地方政府債務問題提供了極好的解題思路。
我認為財政對這個問題的具體額度其實已經定下來了,剩下的問題是各地具體怎么分。過去我說過一個觀點,中國隱性債務影響到中國經濟內循環(huán),隱性債務不解決,中國經濟就會爆發(fā)危機,這次中央政府的政策轉折無疑極大降低了危機風險。
屈宏斌:這是近兩年來為化解地方債務又一個比較大的激進舉措。 化債雖然是一個長期過程,但現(xiàn)在我們正在加快節(jié)奏。因為完成化債有利于解決當下的需求不足和其他問題;同時政府也需要加快步伐,更加積極地促增長、穩(wěn)民生。如果化債進度過慢,可能會影響其他政策發(fā)力。
目前加快地方債化債速度是一舉多得,不僅可以化解債務風險,還能為更有力度的財政政策提供政策空間。此外如果短期內能償還多年欠債,尤其是對民營企業(yè)的欠債,這顯然會增加民營企業(yè)的現(xiàn)金流,增加他們投資、經營的擴張能力,緩解通縮壓力。
觀察者網:關于如何確保房地產市場止跌會回穩(wěn),也有幾項重要安排,一是,財政部今天明確將進一步支持收購存量房,優(yōu)化保障性住房供給。此前學界就在爭論,房地產下一步優(yōu)先政策是“收儲”還是“保交房”,現(xiàn)在財政部的答案是“收儲”。從您的角度看,這一政策決定有何優(yōu)點,對未來房地產市場影響有多大?是否能對青年人購買自己的“婚房”有益?二是,提出要研究取消普通住房和非普通住房銜接的增值稅等等,此前也已在貨幣政策給予較大購房支持,您認為這些措施能不能達到房地產止跌回穩(wěn)的目的?
李迅雷:我個人認為此次政策變動對房地產影響有限。長期來看,房地產依舊是供過于求,這意味著市場下行趨勢非常明顯?,F(xiàn)在全國的房地產市值大概在400萬億人民幣水平,如果要實現(xiàn)趨勢扭轉,可能至少需要財政端投入40萬億人民幣。
所以現(xiàn)在的“收儲”雖然是個利好,但影響相對有限。對于年輕人來說,購房如果是剛需可以自我決策,但作為宏觀研究者,我認為這個舉措雖然有利于房地產回溫,卻不足以做到止跌回穩(wěn)。
至于增值稅部分,這個也比較小打小鬧,稅收優(yōu)惠政策影響相對有限。事實上,此前央行關于保障房再貸款政策調整反響也不激烈。我覺得這個政策雖然有利于房地產市場,但要實現(xiàn)政策目標還要進一步擴大財政資金的支持。
我的建議是,為了更好地促進中國房地產市場止跌企穩(wěn),中國的三大政策性銀行,尤其是國開行需要發(fā)債支持地方政府收儲。比如,國開行可以發(fā)國開債輔助地方政府執(zhí)行相關政策,這樣的政策才是有力度的。
屈宏斌:今天增加專項債的額度,收購在建或已建成未銷售的商品房,以作為保障性用房和安置房是一種積極的擴張性財政政策,也有助于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wěn),政策意義較為明顯。
這是中央首次允許并鼓勵地方政府利用專項債所籌集的資金幫助房地產去庫存,我覺得這個政策是一個空間很大的政策,短期來說不僅可以有助于穩(wěn)定房地產市場下滑趨勢,長期來看則有助于1.7億農民工的市民化進程,可以實現(xiàn)一舉多得。
觀察者網:那么發(fā)布會上提到的將擴大專項債的適用范圍,您預計之后專項債會如何調整?
李迅雷:現(xiàn)在看來專項債的適用范圍比較窄,因為專項債由投資盈利要求,需要實現(xiàn)現(xiàn)金流,這也導致雖然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務限額3.9萬億,但真正投入下去的量并不大。如果錢用不了的話,我們就該反思一下為什么。
現(xiàn)在專項債可以擴大的范圍包括:第一房地產的“收儲”,用于收購土地和房子,為房地產商提供流動性;第二,可以作為資本金投資一些項目,資本金進入市場會有杠桿效應,比如投入注冊資本金1000萬元,實際上可以帶動做事的資金會有幾個億,這樣可以把專項債盤活,提高投資收益。
屈宏斌:除了之前提到的專項債用于收儲,民生領域的專項債也未來可期。未來如果專項債支出范圍覆蓋民生領域將有望實現(xiàn)對消費更好的支持。我認為專項債可能會涵蓋居民養(yǎng)老金、中低收入人群生活補貼以及在校學生生活補貼等方面。
我國城鄉(xiāng)居民基礎養(yǎng)老部分人群只有每月200元左右,水平明顯過低,低于貧困線。雖然年初規(guī)劃每人每月提高20元,但我認為根據現(xiàn)在的情況,今后可以進一步提高相關支出。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唐曉甫 
-
四地證監(jiān)局同步亮劍 重拳打擊違規(guī)減持現(xiàn)象
2024-10-12 21:09 金融觀察 -
長江存儲旗下新芯股份IPO獲受理,科創(chuàng)板依然嚴控“硬科技”
2024-10-12 19:20 觀網財經-金融 -
財政部發(fā)布會解讀:地方債限額尚有1.5萬億空間,“棚改”時期工具再現(xiàn)
2024-10-12 19:14 觀網財經-宏觀 -
微信鴻蒙原生版上架,體驗名額“秒光”
2024-10-12 16:49 觀網財經-科創(chuàng) -
推動大學課堂教育與工程實踐結合,集萃教育基金會正式成立
2024-10-12 16:40 -
vivo:做真正對用戶有價值的AI
2024-10-12 13:44 觀網財經-科創(chuàng) -
淘天用戶平臺事業(yè)部總裁吳嘉:2024天貓雙11預期史上購買用戶數最多
2024-10-12 13:30 觀網財經-互聯(lián)網 -
天貓總裁家洛:品質雙11加速消費回暖
2024-10-12 13:20 觀網財經-互聯(lián)網 -
淘寶平臺事業(yè)部總裁處端:松綁僅退款,治理電商行業(yè)三大頑疾
2024-10-12 13:20 觀網財經-互聯(lián)網 -
財政部長藍佛安:中央財政還有較大的舉債空間
2024-10-12 10:27 -
政府補貼首次疊加天貓雙11優(yōu)惠!天貓雙11于10月14日晚8點開啟!
2024-10-12 10:10 觀網財經-互聯(lián)網 -
被曝大規(guī)模裁員,??低暬貞?/a>
2024-10-11 23:06 觀網財經-科創(chuàng) -
13吋iPad Pro不好賣,LG想搶三星iPhone面板訂單
2024-10-11 11:52 觀網財經-海外 -
“陷入苦戰(zhàn)”,日本三大車商9月在華新車銷量持續(xù)下滑
2024-10-11 08:02 日本 -
時隔46個月,華為手機國內銷售額再次超蘋果
2024-10-10 23:05 觀網財經-科創(chuàng) -
重磅!上交所召集券商開會
2024-10-10 22:34 金融觀察 -
蘋果投資超10億在深圳建實驗室,增強對iPhone等測試
2024-10-10 20:15 觀網財經-科創(chuàng) -
民營經濟促進法 (草案征求意見稿)全文
2024-10-10 17:09 政策風向標 -
多家銀行公布存量房貸利率調整方案
2024-10-10 16:41 觀網財經-房產 -
突出平等對待原則,民營經濟促進法草案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2024-10-10 16:08 中國經濟
相關推薦 -
“學者回望:特朗普這個時期,是中國趕超美國分水嶺” 評論 152“中國稀土出口審批速度慢,西方急啊” 評論 337“中美談判后,各國對美更硬氣了” 評論 140星辰大海第二站,天問二號為何選它? 評論 70印度人把抵制矛頭對準了這兩國 評論 264最新聞 Hot
-
“學者回望:特朗普這個時期,是中國趕超美國分水嶺”
-
華人“鋼鐵大王”在菲遭撕票案主謀落網,部分贖金已提走
-
“特朗普次子要去越南,想在胡志明市建特朗普大廈”
-
“我來到這里工作,因為中國是支持環(huán)保的超級大國”
-
“中國稀土出口審批速度慢,西方急啊”
-
“日本很小心,不想讓特朗普丟臉”
-
“我只能靠中國賺錢:聽特朗普這么說,想拿石頭砸他”
-
美財長認了:美國消費者買單
-
英國也盯上了...
-
美國發(fā)生火車撞人事故:2人死亡,至少1人失蹤
-
“蘋果給了印度希望,結果中美談成了……”
-
“中美談判后,各國對美更硬氣了”
-
議會選舉落幕總理小勝,極右翼抬頭:葡萄牙兩黨制結束了
-
拜登還能活多久?美專家預測
-
“飛車黨”緊追小女孩將其嚇哭?當地警方通報:兩名初中生認錯道歉
-
數學家贏下羅馬尼亞大選,曾兩次獲得國際奧數滿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