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谷歌前CEO鼓吹AI武器化:兩場沖突及大國競爭背景下,美國要隨時做好準備
最后更新: 2024-09-23 17:57:04【文/觀察者網 王愷雯】“人工智能時代的戰(zhàn)爭需要新的武器”,當地時間9月21日,英國《金融時報》以此為題,刊登谷歌前CEO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署名的文章。
長期為美國國防部服務的施密特,近年來在各種場合渲染“中國威脅論”,游說美國國會和白宮加大在人工智能、5G等領域的投資。作為多家國防初創(chuàng)公司的投資人,施密特在文中呼吁美國加強對此類公司的鼓勵機制,他同時鼓吹開發(fā)和采用人工智能武器。
他文章開頭寫道,在俄烏沖突、加沙戰(zhàn)爭以及大國競爭的背景下,世界正變得更加危險,隨著各國國防預算不斷上漲,國防工業(yè)正迎來發(fā)展機遇。
文章稱,這場國防熱潮恰逢人工智能革命,隨著國防預算的增加和人工智能革命的到來,采購決策者應該青睞價格經濟、能夠承受消耗且更為豐富的武器系統(tǒng)。因此,初創(chuàng)企業(yè)和國防獨角獸企業(yè)將迎來更多機會。而他之所以投資初創(chuàng)企業(yè),是因為美國需要新的能力,以便在這個不斷變化的世界中進行競爭。
施密特認為,美國應該從俄烏沖突中學到很多教訓。首先,增加國防開支和更換運往烏克蘭的武器“很重要”,因為這不僅僅能“重新充實美國的武器庫存,而且可以重新裝備武器庫存和供應它們的國防工業(yè)?!?
施密特稱,更多資金應被投入研發(fā),“這將使我們有朝一日,即便不是取代,也能夠利用遠程自主無人機補充F-35戰(zhàn)斗機及其周圍的設備,包括空中加油機和地面工作人員?!彼粲跫訌妼γ绹鴩莱鮿?chuàng)企業(yè)的激勵機制,“為美國武器裝備打造一個不同的未來?!?
谷歌前CEO埃里克·施密特 資料圖
其次,施密特稱,美國需要在充斥著電子戰(zhàn)的環(huán)境中還能夠有效通信的系統(tǒng)。他表示,在GPS拒止和欺騙下,要瞄準100公里以外的敵軍是一大挑戰(zhàn),因此需要“即使在傳統(tǒng)方法失敗時也能可靠運行的武器和系統(tǒng)”,包括量子導航(quantum navigation)和視覺里程計(visual odometry)等GPS替代方案?!拔覀冃枰S時隨地準備好戰(zhàn)斗所需的東西,”施密特稱。
第三,施密特舉例稱,像烏克蘭戰(zhàn)場那樣,用一枚價值400萬美元的愛國者導彈來攔截價值5萬美元的沙赫德(Shahed)無人機的做法是“不可持續(xù)的”。他還提到了中國,稱在美國,有人擔心幾枚東風-21或東風-26反艦彈道導彈就能摧毀一艘美國航母、艦載設備以及6000名艦員,“(打擊)成本還不到這艘造價130億美元航母的1%”。
“為了對抗這些恐懼,我們需要更便宜、更多的替代方案,利用互聯和靈活的軟件。這就需要采購改革,將總成本和供應鏈彈性與性能和適應性等其他因素進行權衡?!蔽恼聦懙?。
施密特稱,某些不利因素可能會阻止美國國防預算的上升,而現有國防開支中,人事成本的大幅增長也有可能擠占現代化和新武器開發(fā)的機會。
盡管如此,他表示,美國有可能繼續(xù)增加國防開支。施密特提及,美國參議院軍事委員會成員、共和黨聯邦參議員羅杰·威克(Roger Wicker)此前提出,要大幅增加美國國防開支至國內生產總值的5%左右。
此外,有一些跡象表明美國正在認真對待創(chuàng)新,根據美國《國防授權法案》,去年美國國防創(chuàng)新部(Defense Innovation Unit)的預算增加了5倍,達到近10億美元?!斑@只是一個開始?!笔┟芴卣f。
文章還稱,美國的行動在世界各地引起了反響,近年來,國防開支目標達到或超過GDP的2%的北約國家已從2020年的9個增長到今年的23個。新的倡議也在不斷涌現,例如北大西洋國防創(chuàng)新加速器項目(DIANA)和為西方人工智能技術提供資金的北約創(chuàng)新基金(NIF)。
文章的最后,施密特又推銷起人工智能武器。他稱,美國“必須從戰(zhàn)略角度思考我們的目標,以及實現這些目標的最佳方式”,“我們可能有很多艾布拉姆斯坦克,但并非每個問題都是釘子(指突破局限性思維)。這就是創(chuàng)新如此重要的原因。我們不能浪費這個機會,僅僅購買我們在過去戰(zhàn)爭中使用過的武器。人工智能時代要求我們發(fā)明、改造和采用使用人工智能的武器。”
施密特在2001年至2011年間擔任谷歌公司CEO,但除了華爾街科技大佬這一身份,多年來,他的利益網絡遍布白宮、五角大樓乃至美國中央情報局,是華盛頓內部極具影響力的人物。
華盛頓智庫昆西國家事務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威廉·哈東(William Hartung)在一篇文章中形容施密特是“致力于打造高科技戰(zhàn)爭機器的核心人物”。哈東指出,盡管施密特已經意識到了人工智能潛在的危險,但他依然是推動人工智能軍事應用的重要人物。
美國科技媒體“Protocol”2022年10月直指施密特通過政商“旋轉門”的身份以權謀私,在擔任美國國防部創(chuàng)新顧問委員會和人工智能國安委員會主席期間,為其投資的多家公司謀取了高額合同。
另據美國技術透明項目“問責運動”(Campaign for Accountability)揭露,施密特“向6家以上的國防初創(chuàng)公司投資了數百萬美元”,并可能利用其影響力將公共資金引導到他投資的初創(chuàng)公司。
近年來,施密特多次在公開發(fā)言中強調人工智能對于國家安全的重要性,極力渲染“中國威脅論”,鼓吹中美“科技新冷戰(zhàn)”。其通過鼓吹“冷戰(zhàn)”大肆斂財的舉動,也引發(fā)美國科技界人士的警惕。
微軟前任首席技術官(CTO)梅爾沃德(Nathan Myhrvold)表示,他贊同白宮和國會在科技領域加大投資,“但問題是,當你通過好戰(zhàn)、恐懼和沖突的論調恐嚇大眾來獲得支持時,你就會遇到一個真正的問題——可能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標簽 人工智能- 責任編輯: 王愷雯 
-
澤連斯基批萬斯“太極端”:犧牲烏克蘭來結束戰(zhàn)爭不可接受
2024-09-23 17:31 烏克蘭之殤 -
全球最大商用車展,“中企矚目”
2024-09-23 17:23 -
中日外長紐約會談將談及哪些議題?外交部:雙方正保持溝通
2024-09-23 17:16 中日關系 -
“他當選總統(tǒng),給印度帶來巨大挑戰(zhàn)”
2024-09-23 17:15 -
我使館特別提醒:在黎以的中國公民盡快回國和離境
2024-09-23 17:06 巴以恩仇錄 -
斯里蘭卡新總統(tǒng)當選后中斯將討論債務重組問題?外交部回應
2024-09-23 16:53 -
外交部回應:這瞎話,連美媒都不信
2024-09-23 16:30 中美關系 -
習近平致電祝賀迪薩納亞克就任斯里蘭卡總統(tǒng)
2024-09-23 14:13 中國外交 -
“中國正在引領這一趨勢”
2024-09-23 14:08 全球變暖 -
原住民兒童遺骸震驚世界三年后,加拿大“什么都沒發(fā)生”
2024-09-23 14:00 -
謝鋒:中國的發(fā)展從來不是誰的“恩賜”
2024-09-23 13:47 中美關系 -
“中國在考驗我們”,原來是忘了閉麥…
2024-09-23 13:26 -
美媒稱8萬烏軍陣亡、20萬俄軍陣亡,他先急了
2024-09-23 12:13 烏克蘭之殤 -
以色列稱將繼續(xù)打擊,真主黨稱進入“開放式的清算之戰(zhàn)”
2024-09-23 11:15 -
拜登又糊涂了:下一個誰???誰啊?
2024-09-23 10:53 -
失聯多日的他已死?以色列官員否認
2024-09-23 10:53 巴以恩仇錄 -
臺積電三星想在此建廠,美國“操心”:運給中國?
2024-09-23 10:19 中美關系 -
8月銷量“腰斬”,寶馬重返“價格戰(zhàn)”
2024-09-23 10:00 -
日本能登地震災區(qū)遭創(chuàng)紀錄暴雨,已致6死10失蹤
2024-09-23 09:30 日本 -
北大學生,全球總冠軍!
2024-09-23 09:15
相關推薦 -
中國按下“暫停鍵”,“波音重大挫折” 評論 21“長期來看,特朗普關稅或將增強中國國內經濟” 評論 131“眼下是美國痛感更強、壓力更大,想重回談判桌” 評論 164“華裔科學家五年前在美墜亡,與美方調查有關?” 評論 146義烏有信心挺過去,心疼美國一秒:他們上哪兒找襪子? 評論 208最新聞 Hot
-
中國按下“暫停鍵”,“波音重大挫折”
-
“長期來看,特朗普關稅或將增強中國國內經濟”
-
真急了!特朗普要叫停英偉達對華特供版
-
摩根大通CEO喊話特朗普:中美脫鉤不應是美國目標
-
美國網友涌向這家中國電商平臺,下載量暴增940%
-
知名華裔教授在美失聯,妻子控訴:為這國奉獻,卻被當罪犯
-
拜登卸任后首次公開抨擊特朗普,白宮嘲諷:震驚,我以為他去睡覺了
-
美官員挑撥:匈牙利,要小心中國
-
加稅前奏?特朗普下令啟動調查
-
法國農業(yè)部向廣告商提要求:用白人演員替代混血演員
-
劉滿倉被逮捕
-
白宮:特朗普希望哈佛大學道歉
-
果然,歐盟白費工夫
-
“眼下是美國痛感更強、壓力更大,想重回談判桌”
-
歐盟抱怨:談了兩小時,不知道美國要什么
-
隔空互懟,萬斯批澤連斯基:荒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