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祝融號”又有新發(fā)現(xiàn),我國科學家研究證明火星北部曾存在海洋
近日,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球科學學院肖龍教授領導的國際研究團隊,通過綜合分析“祝融號”火星車搭載的多光譜相機(MSCam)獲取的科學數據,首次在火星表面發(fā)現(xiàn)海洋沉積巖的巖石學證據,證明了火星北部曾經存在過海洋。相關研究成果以《烏托邦平原海洋沉積巖的證據:祝融號火星車的觀測》為題發(fā)表在綜合性權威期刊《國家科學論評》。
目前的火星寒冷干燥,缺乏流水與生命痕跡,但數十億年前的火星環(huán)境或許大不相同。過去的研究已證明,早期火星曾存在大量液態(tài)水,并通過地貌分析和數值模擬提出過古海洋假說,認為古海洋區(qū)域形成了個特殊的海洋沉積地質單元,被稱為北方荒原組(VBF),但是缺少原位探測數據的支持。因此,火星北部平原是否存在過海洋一直是爭議的焦點。
2021年,我國天問一號火星任務搭載的“祝融號”火星車成功著陸于火星北部平原東部的烏托邦平原南部邊緣,位于前人所提出的古海岸線附近的北方荒原組,為查證是否存在古海洋沉積提供了機會。
自著陸以來,“祝融號”一直在向南駛向潛在的海岸線區(qū)域,并對沿途出露的北方荒原組地層展開觀測。“祝融號”行駛了約1921米(圖1),使用不同的成像和分析系統(tǒng)對露頭和地表巖石進行詳細的就位觀測,其中導航和地形相機已經獲得了106組全景圖像,詳細記錄了“祝融號”行進路線附近許多巖石的表面形態(tài)與構造特征。
圖1:“祝融號”行駛路線圖和巡視區(qū)地形
肖龍介紹,“我們查看火星車車載相機傳回的照片,發(fā)現(xiàn)這些裸露的巖石發(fā)育層理構造,顯著不同于火星表面常見的火山巖,也不同于風沙沉積形成的層理構造,這些層理知識指示的雙向水流特點,與地球濱—淺海環(huán)境中的低能潮汐流一致?!?
基于MSCam獲取的巖石影像,肖龍教授研究團隊詳細分析了“祝融號”火星車巡視區(qū)內石塊的表面構造。由于所觀測的巖石都位于祝融巡視區(qū)內,研究團隊將其代表的地質單元命名為:祝融段。研究團隊在研究中發(fā)現(xiàn)段內的巖石通常保留有局部呈透鏡狀的交錯層理組構,以多種小型交錯層理為主,伴隨少量透鏡狀壓扁層理和小型水道結構的沉積構造(圖2)。
其中,組成交錯層理的層系在兩個相反的方向疊覆傾斜,指示雙向古水流環(huán)境。此外,由于層系的厚度和粒度在不同方向上具有較大的差異,表明古水流在兩個方向上存在強度差異。這種雙向水流模式通常由具有周期性流向變化的流體作用所形成,在風成環(huán)境及河流環(huán)境中并不常見,但在地球的濱—淺海環(huán)境中很常見。相比于地球而言,火星只有兩顆小衛(wèi)星,使得其表面具有低能量的潮汐系統(tǒng),在這種潮汐環(huán)境中只能形成小規(guī)模的層理構造。此外,研究中識別的底形和沉積構造具有支持其為流水沉積而不是風成沉積的證據。
圖2:“祝融號”觀測的巖石和沉積層理素描圖,巖石編號Sol50-08
本研究中對祝融段巖石的觀測結果是迄今為止首個支持火星北部平原古海洋存在的直接性原位探測證據。“祝融號”著陸點的位置表明,觀察到的沉積構造可能形成于北部平原古海洋的海退過程中(圖3)。
圖3:西方紀亞尼羅海洋演化模式圖
該研究在北方荒原組中發(fā)現(xiàn)的這些沉積構造,為重塑火星的歷史提供了新的啟示。“未來‘祝融號’對該區(qū)域的深入探測和采樣返回,將加深我們對火星宜居性和生命痕跡保存的認識”,肖龍說。
本研究工作的聯(lián)合攻關團隊來自國內外高校的13位合著者,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肖龍教授和黃俊教授為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肖龍教授和蒂姆·科斯基教授為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本研究得到了中國國家航天局(CNSA)月球探測與航天工程中心領導的中國首次火星探測計劃的支持,科學數據由中國月球與深空探測工程地面應用系統(tǒng)制作,由中國國家航天局提供。該研究成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民用航空航天技術預研項目、科技部專項基金和國際地質科學聯(lián)合會巖石圈項目等的聯(lián)合支持。
(總臺記者 馮成 孫麗鵬)
- 原標題:“祝融號”又有新發(fā)現(xiàn)!我國科學家研究證明火星北部曾存在海洋
- 責任編輯: 房佶宜 
-
“誰殺死了歐盟翻譯?”
2023-05-18 12:46 人工智能 -
全球首例!國產“介入式”腦機接口讓猴子通過意念取食
2023-05-18 08:47 -
我國最大海水提鈾海試平臺亮相
2023-05-18 08:21 -
丁肇中評價對撞機:“非常重要”“非常贊成”
2023-05-18 07:50 -
“俄北極天然氣項目或進口中國產燃氣輪機”
2023-05-17 22:32 -
歐洲手機也賣不動了,出貨量降至10余年來最低
2023-05-16 23:14 觀網財經-科創(chuàng) -
工信部成立科技倫理委員會
2023-05-16 17:09 -
中國載人航天:向全社會征集空間站低成本貨物運輸系統(tǒng)總體方案
2023-05-16 14:26 航空航天 -
全國首例!心臟不停跳,微創(chuàng)植入人工心臟
2023-05-16 13:47 -
這個中企打造的智能工廠,被匈牙利當成吸引外資的典型
2023-05-15 08:11 觀網財經-科創(chuàng) -
投稿Nature兩個月即發(fā)表,南大團隊推翻美國室溫超導研究
2023-05-13 16:55 科技前沿 -
谷歌打響OpenAI反擊戰(zhàn),最新大語言模型PaLM 2直指GPT-4痛點
2023-05-11 10:16 科技前沿 -
轉基因作物能留種嗎?農民日報解答
2023-05-11 08:38 轉基因 -
量子處理器上首次“造出”任意子,有望提升容錯能力
2023-05-11 08:32 科技前沿 -
首個人類泛基因組草圖發(fā)表,這項數據增加104%
2023-05-11 08:17 -
又一大國重器迎來關鍵節(jié)點
2023-05-11 08:14 科技前沿 -
天舟六號瞄準今日21時22分發(fā)射
2023-05-10 16:01 航空航天 -
天舟六號發(fā)射任務,圓滿成功
2023-05-10 15:11 航空航天 -
中國需要更多“母本工廠”, 聯(lián)想集團南方基地規(guī)模投產
2023-05-08 21:03 觀網財經-科創(chuàng) -
國內規(guī)模最大高原風電基地800兆瓦全容量投產
2023-05-08 10:03
相關推薦 -
特朗普團隊急了:正和中國談著呢,不能取消 評論 48低空經濟,如何賦能中國物流升維? 評論 57兩名以色列駐美使館人員遭槍殺 評論 198貼臉開大!特朗普白宮“伏擊”南非總統(tǒng) 評論 167CIA高官又上頭:首要任務,中國 評論 165最新聞 Hot
-
特朗普團隊急了:正和中國談著呢,不能取消
-
82%→86%,中國在這一領域的市場份額還在上升
-
低空經濟,如何賦能中國物流升維?
-
“關鍵時刻,中國東盟談妥了”
-
美高級官員:聽了,但沒完全聽
-
澳總理還想訪華,“這肯定是件好事”
-
“AI教母”警告:特朗普這么干危及美國科技主導地位
-
馬斯克:中國實力不一般,大多數人并不了解
-
“俄羅斯士兵渴望和平,但還想繼續(xù)前進”
-
細節(jié)曝光:槍手裝成路人,要求保安報警
-
貼臉開大!特朗普白宮“伏擊”南非總統(tǒng)
-
CIA高官又上頭:首要任務,中國
-
美國又來!這次是中國電池材料
-
“美方不切實際”,歐盟又寫了一份
-
美商務部長坦言:特朗普也感到糟心
-
“徹底失望!進一步退十步,24小時不到就背棄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