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勃:中國評級市場“狼”來了 中國機構怕不怕?
關鍵字: 評級進口評級機構穆迪【文/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黃勃】
5月12日中美商務部先后宣布,作為中美百日計劃初步成果,雙方達成十項協(xié)議,金融業(yè)對外開放是其中重要的領域之一。根據協(xié)議內容,中國將在7月16日之前,向外資機構開放信用評級市場。
執(zhí)行層面的消息很快就到了。7月3日下午,潘功勝在債券通投資者論壇上也透露,人民銀行正在積極就境外評級機構在境內債券市場執(zhí)業(yè)的具體方式進行研究。央行在當天傍晚下發(fā)了“第7號公告”,允許境外評級機構開展銀行間債券市場信用評級業(yè)務。
央行7號公告
其實早在今年1月發(fā)改委與商務部發(fā)布的《外商投資產業(yè)指導目錄(2017修訂)》(征求意見稿)中,監(jiān)管層已經把“外資資信調查與評級服務公司”從限制外商投資的14項產業(yè)目錄里移除了。
此前,外資評級機構通過合資機構已經進入中國,穆迪(Moody)和惠譽(Fitch)在中國合資機構為中誠信國際和聯(lián)合資信。而此次的擴大開放,意味著外資評級機構未來將會通過設立獨資機構形式進入中國市場。
那么,中國評級市場即將進一步開放,外資評級機構進入中國對境內資本市場和評級機構,將會產生哪些影響?
評級三巨頭
目前,國際上主要有穆迪(Moody)、標普(Standard&poors)、惠譽(Fitch)等三家知名評級機構(以下簡稱“國際三大評級機構”),通過百年的經營,至今積累下較高的聲譽資本,形成如今的世界評級三巨頭。
《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弗里德曼曾經說:“我們生活在兩個‘超級大國’的世界里,一個是美國,一個是穆迪公司(美國最大的評級機構)。美國可以用炸彈摧毀一個國家,穆迪可以憑借信用降級毀滅一個國家。有時候,兩者的力量,說不上誰更大?!?
三大巨頭在世界超過30個國家設立分支機構,根據美國證監(jiān)會報告,截至2015年,穆迪、標普、惠譽在美國評級市場的份額分別為34.4%、49.1%、13%,合計市場份額高達96.5%。
其中,穆迪成立于1908年,目前擁有約1200名評級分析師,在全球設有26家海外分支機構;標普創(chuàng)辦于1860年,1923年進入信用評級領域,總部也位于紐約,目前擁有約1400名評級分析師,在全球設有22個海外分支機構。
惠譽評級前身為1913年成立于美國的惠譽出版社,20世紀90年代以來,惠譽通過并購3家評級機構進入評級領域,擁有評級分析師約1100名,在全球設有31家評級分支機構和合資公司。
根據公司年報,2016年穆迪、標普、惠譽三家機構分別實現年收入36.04億美元、56.61億美元、11.7億美元。
國內評級行業(yè)還欠缺話語權
我國信用評級行業(yè)誕生已有二十余年,在2005年短期融資券推出以后進入快速發(fā)展階段。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蘇堤
-
最新聞 Hot
-
美股蒸發(fā)超5萬億美元,“95年來最大政策失誤”
-
魯比奧辯解:美國需要回到制造業(yè)時代
-
魯比奧告訴北約:特朗普快對普京沒耐心了
-
美國人瘋狂囤貨,“中國電視被買空”
-
美股三大股指收盤暴跌,納指進入熊市
-
美股開盤重挫,特朗普:我的政策永不改變
-
90億美元還想不想要?哈佛被下“整改通牒”
-
“2300美元一臺?特朗普要親手毀掉‘美國象征’?”
-
4月10日起,對原產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加征34%關稅
-
中方出手,美指期貨應聲暴跌
-
美媒爆料:美國國安局局長被解職
-
對中國進口產品征收關稅,特朗普政府被起訴
-
石破茂:這是一場“國家危機”
-
“特朗普白給,中國要贏得全世界了”
-
“去美國?中企有錢沒處花了嗎?”
-
《經濟學人》繃不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