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納米營收爬升,中芯國際資本支出翻倍至43億美元買設備
-
周遠方戰(zhàn)忽局暗中觀察哨
最后更新: 2020-05-14 15:01:17【文/觀察者網 周遠方】14納米工藝的收入增長近30%,中芯國際決定調增支出購買設備。
在疫情影響下,中芯國際5月13日晚發(fā)布一季報顯示,期內營業(yè)收入達9.05億美元,環(huán)比較去年四季度增長7.8%,同比增長35.3%,創(chuàng)季度營收歷史最高。
值得一提的是,中芯國際14納米和28納米制程進一步貢獻收入。在總收入增長的背景下,兩種工藝的營收占比分別由去年四季度的1%、5%,增加至今年一季度的1.3%、6.5%。
5月14日上午,中芯國際在業(yè)績電話會上表示,2020年疫情并未使中芯國際的晶圓廠運營受到影響。
不過,從盈利能力上,該芯片制造商期內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為6416.4萬美元,環(huán)比下降27.7%,但同比增長422.8%。
今天上午,中芯國際(00981.HK)港股一度漲逾10%,盤中市值突破1000億港元,創(chuàng)2006年以來新高。
中芯國際一季報截圖
一季報中,中芯國際同時給出了積極的二季度業(yè)績指引:預計二季度營收環(huán)比增加3%至5%;毛利率介于26%到28%范圍。
中芯國際聯(lián)合首席執(zhí)行官,趙海軍博士和梁孟松博士對此表示:
“由于市場需求和產品結構優(yōu)于預期,公司一季度收入達9.05億美元,環(huán)比增長8%,同比增長35%,創(chuàng)季度營收歷史新高。通訊、計算機與消費電子相關營收同比成長,逐步增加市場份額。
成熟工藝平臺產能滿載:攝像頭、電源管理、指紋識別、特殊存儲等相關應用需求強勁。先進工藝研發(fā)與業(yè)務進展順利,持續(xù)拓展通訊、手機、汽車、消費電子相關領域。公司決定資本開支上調11億美元至43億美元,以充分滿足市場需求。
我們有信心帶領公司重啟成長,在許多不確定的變化下專注競爭力的培養(yǎng)與建立,為國內外客戶提供全面的技術與業(yè)務平臺解決方案,把握半導體產業(yè)的成長機遇。”
觀察者網梳理發(fā)現,一季度,中芯國際資本開支超過7.77億美元,較去年四季度的4.92億美元增長58%。
進一步,觀察者網注意到,在3月31日晚發(fā)布的年報中,中芯國際計劃2020年資本開支為31億美元,較2019年20億美元增長53%。一個半月后,中芯國際決定加碼。
對此,之所以決定翻倍上調年內資本開支,中芯國際解釋稱,將主要用于擁有多數股權的上海300mm(12英寸)晶圓廠的機器和設備,以及成熟工藝生產線。
值得一提的是,5月5日晚間,中芯國際發(fā)布公告,擬于科創(chuàng)板發(fā)行不超過16.86億股股份,募集資金計劃用于12英寸芯片SN1項目、先進及成熟工藝研發(fā)項目的儲備資金及補充流動資金。
另據“張江頭條”去年年中報道,中芯國際與國家大基金以及上海市地方基金以合資的方式成立"中芯南方集成電路制造有限公司",總投資102.4億美元,在中芯國際上海廠區(qū)保留地塊上,建設2條月產能均為3.5萬片芯片的集成電路生產線(SN1和SN2),生產技術水平以12英寸14納米為主,產品主要面向下一代移動通訊和智能終端。
中銀國際證券指出,根據中芯國際公告,2019年至今累計采購應用材料、Lam Research、TEL的工藝設備達27億美元,如果考慮光刻機、絕大部分量測設備在內,總設備采購金額估計超過35億美元,表明中芯國際工藝設備采購逐年進入高峰。
另據一季報,銷售額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晶圓付運量增加。與此同時,由于付運量增加、產品組合變動,導致銷售成本也隨之增長22.8%,毛利同比增加91.4%。毛利率從2019年同期的18.2%增長至25.8%,高于2019年第四季度的23.8%。
晶圓廠產能方面,中芯國際旗下天津200mm晶圓廠,以及擁有多數權益的北京300mm晶圓廠、上海300mm晶圓廠的產能均有所增長,而其他晶圓廠維持與2019年第四季度相同產能。與此同時,付運晶圓產能使用率同比增長29.1%,達到98.5%。
備受外界關注的14納米產線穩(wěn)步推進。一季度,該工藝對中芯國際營收貢獻增加,從上季的1%增加到本季的1.3%。
觀察者網計算發(fā)現,按照一季度9.04912億美元營收計算,14納米期內收入約為1176.39萬美元(約合人民幣8344萬元)。
中芯國際在3月31日發(fā)布的年報中透露,2019年在先進制程研發(fā)取得突破性進展。第一代14nm FinFET技術已進入量產,上季度貢獻約1%的收入,預計在2020年穩(wěn)健上量;第二代FinFET技術平臺持續(xù)客戶導入。
前不久,觀察者網剛剛報道,中芯國際上海公司幾乎人手一臺特別款榮耀手機,后者搭載的14納米芯片正是由中芯國際代工。該特別款背殼不僅印著“Powered by SMIC FinFET”字樣,還有中芯國際成立20周年的專屬Logo。
從地區(qū)分布看,中芯國際一季度收入中的61.6%由中國內地及香港地區(qū)貢獻,環(huán)比下降3.5個百分點,同比上升7.7個百分點。
5月14日上午,中芯國際在業(yè)績電話會上指,2020年疫情并未使中芯國際的晶圓廠營運受到影響,中芯國際生產線運行正常。同時,疫情對終端需求及供應鏈的影響仍待觀察。
受消息綜合影響,港股中芯國際放量大漲,漲幅一度逾10%,盤中市值突破1000億港元大關。
摩根大通14日發(fā)表報告稱,中芯國際首季業(yè)績表現及對次季收入指引皆優(yōu)于市場預期,使用率提升及低于預期的折舊致毛利率上升,短期而言為正面因素。
澎湃新聞14日援引信達電子首席分析師方競的觀點分析,預計在華為麒麟710芯片充分放量后,中芯國際14納米營收占比將顯著提升,從而帶動業(yè)績。
“大陸半導體產業(yè)要崛起,從設計到代工、封測都要自主化,因此大陸芯片設計公司尋求大陸代工是必然趨勢?!眹抛C券指出,2019年初開始,芯片設計巨頭以及中小型公司都盡可能將代工轉向國內,這種代工訂單轉移逐漸成為業(yè)內共識,且趨勢正在加強。中芯國際作為國內代工龍頭將明顯受益,看好國產化替代大背景下的大陸代工廠崛起。
(編輯:尹哲)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責任編輯: 周遠方 
-
全國人大代表夏吾卓瑪:為脫貧致富建言獻策
2020-05-14 13:26 代表委員履職故事 -
加快建立金融支持中小企業(yè)生存與發(fā)展的長效機制
2020-05-14 13:23 代表委員履職故事 -
明晟MSCI調整A股標的:中國股新增56只,剔除45只
2020-05-13 09:24 股市 -
中國與全球三大鐵礦供應商均實現人民幣結算
2020-05-12 15:50 觀察者頭條 -
逾800家銀行網點關停背后:5G時代已經來臨
2020-05-12 08:59 銀行錢荒? -
銀保監(jiān)會連開9張罰單:罰金近2000萬,六大行均在列
2020-05-09 20:58 金融圈 -
中信銀行泄露個人信息非首次, 曾被行政罰款50萬元
2020-05-08 11:20 金融圈 -
中芯國際已接受上市輔導
2020-05-08 08:55 股市 -
港交所:李小加屆滿時不再重續(xù)集團行政總裁合約
2020-05-07 13:28 大公司 -
海關總署:前4月進出口同比降4.9%,4月出口增8.2%
2020-05-07 11:22 中國經濟 -
原油寶和解協(xié)議曝光:中行承擔負價虧損 投資人或拿回20%保證金
2020-05-07 06:44 金融圈 -
上海開園單騎救主,迪士尼首季險守盈利:中國令人鼓舞
2020-05-06 17:00 上市公司 -
從美股退市一年后,中芯國際準備上科創(chuàng)板
2020-05-06 11:29 上市公司 -
原油寶和解協(xié)議曝光!中行將承擔所有負價虧損
2020-05-06 06:53 金融圈 -
劉鶴主持金融委會議:對資本市場造假“零容忍”
2020-05-04 20:13 金融圈 -
敢闖敢試 砥礪前行——上海自貿試驗區(qū)巡禮
2020-05-03 11:03 上海自貿區(qū) -
中企主導LCD不算完,TCL李東生:追趕OLED需做很大努力
2020-04-30 16:33 上市公司 -
出逃高管實名舉報財務造假,《戰(zhàn)狼2》出品方遭監(jiān)管連夜追問
2020-04-30 14:19 上市公司 -
連虧8年,東芝電視在海信手中實現盈利
2020-04-30 12:20 上市公司 -
三大航司一季度均虧損,京滬高鐵扛住了
2020-04-30 10:19 上市公司
相關推薦 -
-
特朗普團隊急了:正和中國談著呢,不能取消 評論 29低空經濟,如何賦能中國物流升維? 評論 51兩名以色列駐美使館人員遭槍殺 評論 194貼臉開大!特朗普白宮“伏擊”南非總統(tǒng) 評論 166CIA高官又上頭:首要任務,中國 評論 165最新聞 Hot
-
特朗普團隊急了:正和中國談著呢,不能取消
-
82%→86%,中國在這一領域的市場份額還在上升
-
低空經濟,如何賦能中國物流升維?
-
“關鍵時刻,中國東盟談妥了”
-
美高級官員:聽了,但沒完全聽
-
澳總理還想訪華,“這肯定是件好事”
-
“AI教母”警告:特朗普這么干危及美國科技主導地位
-
馬斯克:中國實力不一般,大多數人并不了解
-
“俄羅斯士兵渴望和平,但還想繼續(xù)前進”
-
細節(jié)曝光:槍手裝成路人,要求保安報警
-
貼臉開大!特朗普白宮“伏擊”南非總統(tǒng)
-
CIA高官又上頭:首要任務,中國
-
美國又來!這次是中國電池材料
-
“美方不切實際”,歐盟又寫了一份
-
美商務部長坦言:特朗普也感到糟心
-
“徹底失望!進一步退十步,24小時不到就背棄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