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滬江擬在香港上市:三年虧損12.38億,資本方或尋求退出
關鍵字: 滬江滬江上市據澎湃新聞7月5日報道,在小米、美團點評之后,一批互聯(lián)網公司扎推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包括同城藝龍、映客、獵聘、51信用卡等。
7月3日,老牌在線教育平臺滬江網也啟動了赴港IPO計劃,母公司滬江教育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滬江”)向港交所提交招股說明書。海通國際和招銀國際為承銷商,募資規(guī)模尚未公布。
滬江網起源于2001年成立的滬江語林網,是中國早期非營利英語學習BBS小區(qū)之一,由當時還在上海理工大學讀大三的創(chuàng)始人伏彩瑞創(chuàng)立,于2006年實現(xiàn)商業(yè)化運營。
與許多互聯(lián)網教育企業(yè)一樣,滬江連年虧損,但虧損程度正在放緩。據招股書披露,2015年、2016年、2017年分別虧損2.8億元、4.21億元及5.37億元,年度利潤率分別為-151.6%、-124.2%、-96.8%。其中廣告推廣開支以及銷售及營銷員工的雇員福利開支是主要支出。
分析稱,滬江曾經多次尋求上市但均未果,在嚴重虧損的業(yè)績下上市,資本方尋求退出可能是本次上市的重要推動因素之一。招股書披露,該公司C輪投資方百度目前持股比例為3.18%。
根據招股書顯示,滬江2015、2016、2017的營收分別為1.84億、3.39億、5.55億,復合年增長率為73.3%,毛利率分別為51.8%、57.8%、59.9%。
滬江擁有約1.7億用戶,其中移動端用戶超過1.3億,2017年平均月活用戶約4000萬。大學生和白領是滬江主要的用戶群體。
一波三折的上市之路
滬江網一直比較低調,它的上市夢最早可以追溯到2012年。按照該公司CEO伏彩瑞的說法,早在2012年滬江就具備上市的條件,但后來滬江卻放棄了上市。
在2014年之前,滬江網的融資以美元進行。2015年,滬江網計劃在國內戰(zhàn)略新興板上市,搭建了人民幣架構體系,當年的D輪融資為10億元人民幣,估值達70億元人民幣。
不過,2016年戰(zhàn)略新興板“流產”,該計劃隨之擱置,此后又受創(chuàng)業(yè)板盈利門檻限制、遭遇資本寒冬等影響,滬江也未能在國內上市。
伏彩瑞曾多次被問到上市計劃,他的回應均是:“滬江作為土生土長的上海公司,會盡可能選擇國內市場?!?
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與其他公司不同的是,滬江上市主體并非注冊在“免稅天堂”開曼群島的一家搭建VIE(可變利益實體)架構的公司,而是一家注冊在上海的公司。VIE架構能讓公司進行美元融資同時保持業(yè)務在中國合規(guī),以及可以實現(xiàn)“同股不同權”。
2017年,在線教育行業(yè)融資規(guī)模爆發(fā)。數(shù)據顯示,2017年前8個月,一級市場教育行業(yè)的總融資額達96.4億元,公布金額的融資案例達156起,同比增長66%。與此同時,國內多家教育類公司赴美上市。
最終滬江網選擇在香港上市,互聯(lián)網教育研究院院長呂森林對澎湃新聞記者分析稱,一方面是看重香港IPO市場市盈率提升。根據德勤中國發(fā)布報告顯示,2017年前三季度,72%的IPO市盈率在10倍以上,較去年的64%上漲8個百分點,其中市盈率達20倍以上的IPO占47%,比去年的25%大幅增加22個百分點。
另一方面,呂森林認為,在嚴重虧損的業(yè)績下上市更大可能是資本尋求退出,距離上一輪10億元融資已經過去三年,此前滬江也曾經多次尋求上市但均未果,資本運作可能是本次上市的重要推動因素之一。
當然這也與港交所的制度改革安排有關。4月24日,港交所公布《新興及創(chuàng)新產業(yè)公司上市制度》的咨詢總結,允許雙重股權結構公司、尚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在海外上市的創(chuàng)新產業(yè)企業(yè)赴港上市。
技術投入占比四成,新業(yè)務營收占比不到一成
滬江網業(yè)務模型
從D輪融資到IPO經歷了三年多的戰(zhàn)略調整后,滬江網嘗試進行多元化的業(yè)務布局。
目前滬江主要的業(yè)務分為自有品牌課程業(yè)務和CCtalk平臺業(yè)務。在2017年,94%的業(yè)務營收都來自于自有品牌課程銷售,而CCtalk平臺則仍在發(fā)展初期,公司稱未來主要通過平臺服務分成、收費技術服務和定制技術及增值服務獲利。
招股書在風險提示中稱,自有品牌課程仍主要聚焦于語言類課程,在這一賽道上是否能應對后來者競爭決定滬江未來的盈利能力。另外,CCtalk平臺上第三方內容的價格上漲和內容把控不當都可能會影響平臺營收。
高營銷成本也可能是滬江上市后面臨的風險。招股書披露,如果未能以高成本效益的方式進行銷售和市場營銷推廣活動,那么滬江的經營業(yè)績和財務狀況則會受到重大影響。2017年滬江的銷售及分銷開支達到5.89億元,但在注重口碑的教育行業(yè),仍需要通過教育質量本身提升品牌的市場認可度,因此優(yōu)質師資流失也是滬江面臨的風險之一。
業(yè)內人士對澎湃新聞記者分析,滬江上市以后要實現(xiàn)盈利,短期內可以通過投資并購盈利能力較好的教育企業(yè)實現(xiàn),此前雖然也有一些布局但整體投資規(guī)模較小,缺少合適標的。此外要進一步完善產業(yè)鏈,滬江也要從目前主營的大學生教育拓展到K12中小學教育業(yè)務。
滬江還在招股書中稱,會繼續(xù)加大對于互聯(lián)網教育科技研發(fā)的投入,人工智能的開發(fā)和應用則是未來研發(fā)重點,將基于大量數(shù)據研究進一步完善對應豐富知識品類的分析,并且升級不同用戶群體特征庫。
值得一提的是,滬江網2017年的技術研發(fā)投入為2.3億元,占總支出41.5%。相較之下,好未來和新東方技術研發(fā)在5%-15%之間,剛上市不久的尚德教育研發(fā)費用則僅占3%。
招股書披露,創(chuàng)始團隊對于公司的管理運營依然起主導作用。根據一致行動人士協(xié)議,一致行動集團將實際控制滬江61.30%的投票權,而滬江創(chuàng)始團隊及其配偶為該一致行動集團的實際控制人。目前最大股東是互捷投資,占股31.99%,互捷投資主要股東為滬江創(chuàng)始團隊于東、曹建、伏彩瑞等人,具體出資比例未公開。
- 原標題:滬江擬在香港上市:三年虧損12.38億,資本方或尋求退出
- 責任編輯:謝珊珊
- 最后更新: 2018-07-05 20:45:52
-
美國加稅措施明起生效 中方回應
2018-07-05 17:27 -
三星一前員工被判不得跳槽中國,否則每天賠5.9萬
2018-07-05 16:50 IT新浪潮 -
中鐵總總經理:明年將在全國高鐵推廣電子客票
2018-07-05 16:41 -
印度遭遇銀行壞賬危機
2018-07-05 16:36 印度驚奇 -
權重又護盤?滬指再創(chuàng)28個月新低 上證50逆市翻紅
2018-07-05 16:08 -
微信公眾號封禁西瓜視頻微視鏈接 下飯視頻不受影響
2018-07-05 15:31 -
富力等三方遭起訴 被指在廣州云港城項目競標中“串標”
2018-07-05 15:19 -
華為拿下東莞10宗限價住宅用地 最高售價不超9500元/㎡
2018-07-05 14:37 -
年內二度“牽手” 長安與比亞迪在密謀啥?
2018-07-05 14:24 -
敏感時期 小米再提明年進軍美國
2018-07-05 13:54 科技前沿 -
普華永道領41億元天價罰單!會不會由四大變三大?
2018-07-05 13:38 -
“美關稅清單200多億由外資生產 美企占相當比例”
2018-07-05 11:12 中美關系 -
海關:美方對華征稅生效后 中方即行對美征稅
2018-07-05 11:06 中美關系 -
茅臺股價三周跌掉百元 白酒股見頂了?
2018-07-05 10:54 -
棚改貨幣化政策收緊 "三四線之王"碧桂園承壓
2018-07-05 10:52 -
俄羅斯高端百貨商店開始接受微信支付
2018-07-05 09:14 俄羅斯之聲 -
幣圈大佬錄音爆出潛規(guī)則:韭菜是這樣被“割”的
2018-07-05 08:01 瘋狂比特幣 -
竊取中國鐵礦石談判情報 這個澳大利亞人今天出獄了
2018-07-04 22:11 -
游客投訴去哪兒網收取兒童占座費 回應:訂單已全額退款
2018-07-04 20:11 -
中國“報復”將先于美國?國務院回應
2018-07-04 18:47 中美關系
相關推薦 -
美業(yè)界“喊疼”:請中方“收回成命” 評論 74朝令夕改!“沒人知道特朗普五天后的規(guī)定是啥樣” 評論 192日本人大幅拋售美國國債,逼停特朗普? 評論 255“關稅猶如泰山壓頂,將‘不可逆轉’傷害美國經濟” 評論 118“史無前例”,英國政府將接管英國鋼鐵公司 評論 203最新聞 Hot
-
美業(yè)界“喊疼”:請中方“收回成命”
-
朝令夕改!“沒人知道特朗普五天后的規(guī)定是啥樣”
-
特朗普對華貿易戰(zhàn)注定失敗,原因如下↓
-
美防長“揮舞大棒”:伊朗,美軍已準備好了
-
被馬斯克罵“傻蛋”后,納瓦羅:我們關系很好
-
烏克蘭這下有戲了?
-
“特朗普關稅增加金融危機風險,歐洲需要答案”
-
美伊首輪間接談判結束,伊朗外長:雙方希望在最短時間內達成協(xié)議
-
美國小企業(yè)哀嘆:我們呢?我們的活路在哪里?
-
“特朗普家族全面參與加密貨幣項目,獲利近10億美元”
-
旅美數(shù)十年后,中國明星數(shù)學家夫婦回國
-
美國低調豁免部分商品,“對華關稅現(xiàn)首個松動信號”
-
探訪義烏后,法媒感嘆:美國訂單少了,士氣反而更高
-
“對抗中國主導地位,特朗普盯上太平洋海底”
-
“一團糟!關鍵是,各國能忍到幾時?”
-
“美國既非全知,亦非全能”,毛寧分享肯尼迪講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