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小川:構建清晰化的碳排放總量年度目標
碳排放總量目標的核算基礎
習主席在氣候雄心峰會上提出了我國在碳排放強度、碳匯和新能源方面的目標,特別是第一項關于碳排放強度的指標,即到203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25%左右。這涉及到如何選用現(xiàn)存統(tǒng)計數字和如何定量規(guī)劃未來的問題。但由于核算基礎不實,包括缺少官方權威統(tǒng)計數據和重要參數,現(xiàn)在這幾個指標的度量還不可能清晰。
首先,我國2005年當年及其后至今的年度碳排放總量有若干種口徑,均來自學術機構和國際合作項目,但似乎找不到官方權威數據。
在核算上,如果要實現(xiàn)2030年碳排放強度比2005年降低65%,首先要得知2005年的碳排放是多少。在這一數據上,我們發(fā)現(xiàn)各方數字不盡一致,而且這還涉及到究竟誰應是權威提供方。有部分研究引用了2005年中國碳排放約78億噸,考慮到森林碳匯吸收了大約10億噸排放,因而2005年總的碳排放在67-68億噸的水平。如果此數據準確,再結合當年的GDP來看,2030年要達到的目標排放量上限就大體可以計算出來了。但這個碳排放總量數據并不權威,只是一家之言。比較多一些的文獻所引用的2005年中國碳排放規(guī)模是55億噸上下,有的說是53.8億噸,有的說是56億噸,基本上圍繞55億噸這個數量。
其次,要考慮GDP的可比性。
如果要測算2030年的碳排放強度,當年的GDP要具備與2005年的可比性。2005年的名義GDP大約是19萬億,但這是當時的價格,并非與2020年及2030年可比的GDP,為此需要用GDP平減指數換算成可比的年度GDP。
了解當今(即2020年)的排放總量也是重要的,以便認識過去15年我們實現(xiàn)了多少,未來10年的步伐需要加快多少。我看到一個比較好記的說法是,中國2020年的GDP大約是100萬億,二氧化碳排放量約100億噸。
如果以2020年作為基年(以此為基年在計算上相對容易),推算2005年的可比GDP大約是30萬億,用這一排放強度乘以65%,得出2030年碳排放強度上限??傊?,要在可比GDP口徑下使此藍圖清晰化。
第三,在2030年總量目標(碳達峰)的核算上,既然對外仍提供的是排放強度指標,則2030年碳達峰時的排放規(guī)模還取決于今后十年GDP增長的假定。
GDP增速的快慢不同,會使2030年碳排放總量的計算得出一個區(qū)間。還是以2020年作為可比基年,假設未來十年年平均GDP增長率為5%,2005年可比GDP約30萬億,則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總量也就是大約101億噸,就比現(xiàn)在多1億噸左右;如果以年平均GDP增長率為6%來計算,2030年碳達峰時的碳排放總量則是111億噸,也就意味著再往后30年的減排任務會更加艱巨。
也有一些經濟學家測算,到2030年碳達峰時碳排放約是105-106億噸的水平,那么他們對年平均GDP增長率的假設大概是5.5%左右。所以,在2030年碳達峰之前,碳排放的逐年總量控制規(guī)模和如何安排規(guī)劃任務及測算碳價格,實際上并不清晰,有待進一步做實。
第四,總量核算還依賴于碳匯和風電、太陽能發(fā)電的核算問題。關于森林等綠色植被的碳吸收規(guī)模,剛才提到,有人測算2005年是10億噸左右,相對于當年的碳排放而言,碳吸收還是相對較少的。如果未來我國大面積植樹造林,到了2030年,即便碳吸收規(guī)模達到15-20億噸,相比碳排放而言仍是相對比較小的。我們目前對碳匯的計量也不夠清晰,比如什么樣的、多大面積的森林能吸收多少二氧化碳,參數不齊。
建設中的福清興化灣30萬千瓦海上風電場一期工程(圖源:人民網)
此外,到2060年,可能我們還不能實現(xiàn)對化石能源的完全替換,會有些殘留領域(如電力調峰等)還繼續(xù)使用化石能源。根據清華大學能源環(huán)境與經濟所的測算,到2060年化石能源占總能源中的比重還會有13%,這換算成碳排放絕對數值還是很大的。而使用這些能源造成的碳排放,要通過碳匯或者說碳沉降來吸收才能實現(xiàn)碳中和,同時還需要依靠新的碳吸收技術的發(fā)展,也包括發(fā)展碳捕獲碳存儲(CCS)等來抵消。這些都需要大量基礎數據、權威參數去測算,以便對碳排放總量的減項做到心中有數。
至于風與太陽能發(fā)電,由于這類裝置年發(fā)電小時數較少,且需與儲能或調峰能力相適配,故還要把裝機容量轉估算為電能供應占總發(fā)電電能的比重,才能有效測算電力行業(yè)的減排進程。
總之,如果想做好綠色金融、碳市場,就需要進一步使總量目標清晰化,并建立一套有關碳金融和綠色金融中的參數、指標體系及計量、測算的框架,這樣才能切實做好各項任務規(guī)劃和投資引導。
帶配額的市場經濟及其一般均衡
有人質疑并擔心,較多設置配額是否會動搖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框架,特別是排放配額量大面廣,大范圍影響由市場供求決定價格,既影響市場對資源配置起決定性作用,也給行政性設置并分配配額打開方便之門。
應該說這種質疑不無道理,但可以使用帶配額的可計算一般均衡模型來研究這種經濟系統(tǒng)。說來話長,其結論大致是:在配額總量約束下,如果讓市場供求關系來決定配額價格并實現(xiàn)市場分配,仍會實現(xiàn)有配額的一般均衡,即價格體系會有所移動,但仍是由市場體系所決定的,市場經濟基本框架仍可依舊運行。
言外之意是,如果配額價格及分配不由市場來決定,包括總量約束不清晰,則會對市場經濟基本框架產生若干未知的影響。
從資源配置上來講,碳市場和整個資源配置的關系實質上體現(xiàn)為有配額的一般均衡。
為什么要注重有配額的一般均衡呢?首先,有配額就要有分配,就有價格或隱含著某種價格。如果做出正確的政策選擇,它并不影響對整體市場的一般均衡模型的理解和其可計算性。
另外一方面,從歷史實踐上看,我國過去在這方面也有一些經驗。上世紀80-90年代,中國的外貿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紡織品出口,而當時在國際紡織品貿易中存在出口配額制度,也就是在關貿總協(xié)定主持的“多種纖維協(xié)定”(MFA)之下、主要由發(fā)達國家所設置的若干類紡織品配額,因此也就產生了中國如何分配紡織品出口配額的問題。那時在機制上允許采用市場交易方式拍賣配額。這種配額拍賣就與現(xiàn)在所說的碳市場中的碳配額交易是可類比的。
所以,回顧我們過去的一些工作和當時做的研究,也有助于我們理解當前碳市場和整體市場經濟資源配置之間的相互作用。
需要強調的是,這種有碳配額的新均衡的實現(xiàn),還是要依靠市場供求關系的力量來實現(xiàn),而且要著重考慮跨期的一般均衡。前面提到減排主要依靠投資,而投資只有跨期才能取得效果。但跨期投資決策要依靠對未來數據的預測,要依靠未來的價格數據來指導當前的投資,所以未來清晰的總量指標和各類參數都是非常重要的。
標簽 碳排放- 原標題:周小川:構建清晰化的碳排放總量年度目標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徐俊 
-
習近平:“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是增值的
2021-03-06 08:15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
習近平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這里要加一個“沙”字
2021-03-06 08:03 2021兩會 -
今日看點:人代會審查十四五規(guī)劃和2035遠景目標綱要草案
2021-03-06 07:55 2021兩會 -
韓正參加陜西團審議:確保“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
2021-03-06 07:46 2021兩會 -
王滬寧參加河北團審議:推動高質量發(fā)展不斷取得新進展
2021-03-06 07:38 2021兩會 -
習近平:在各族干部群眾中深入開展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
2021-03-06 07:25 2021兩會 -
香港選舉制度如何完善?干貨來了
2021-03-05 22:13 2021兩會 -
兩會數說中國丨“一五”→“十四五”,百秒看中國發(fā)展奇跡
2021-03-05 22:00 2021兩會 -
代表建議:把視力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考核
2021-03-05 21:57 中西教育 -
鏡觀·領航丨聚焦兩會·落實部署見真章
2021-03-05 21:57 2021兩會 -
習近平在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強調 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fā)展理念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2021-03-05 21:54 2021兩會 -
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在京開幕
2021-03-05 21:51 2021兩會 -
河南林州教體局回應“號召學生捐壓歲錢”:活動停止,致歉
2021-03-05 21:49 -
政協(xié)委員:建議加快建設雅魯藏布國家公園
2021-03-05 21:07 2021兩會 -
上海團首次以代表團名義提交議案,講了啥?
2021-03-05 20:13 2021兩會 -
人大代表:建議設立輕罪前科消滅制度,幫助輕罪前科人員“改過自新”
2021-03-05 20:12 2021兩會 -
草案:遇特殊情況可提前或推遲召開全國人代會會議
2021-03-05 20:09 2021兩會 -
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在京開幕
2021-03-05 19:37 2021兩會 -
交通部約談滴滴:涉嫌侵害駕駛員合法權益
2021-03-05 19:33 大公司 -
俞敏洪委員:建議將孤獨癥早期篩查納入兒童常規(guī)檢查必要項
2021-03-05 18:38 2021兩會
相關推薦 -
“MAGA巨星”唱反調,阿根廷業(yè)界:中國制造真香 評論 154特朗普喊話:俄烏別打了,一起跟美國做大生意發(fā)大財 評論 240MAGA基本盤還能“忍”特朗普多久? 評論 173從2000兆帕潛艇級熱成型鋼的“登天”說開去…… 評論 106美媒焦慮:哪怕只為跟上中國,美政府都不能這么干啊 評論 159最新聞 Hot
-
“原來,中國早就有預判”
-
“特朗普會輸,但中國不會輕易給他臺階下”
-
“MAGA巨星”唱反調,阿根廷業(yè)界:中國制造真香
-
又一起!白宮平面圖遭萬人共享
-
“特朗普非常憤怒:再砍10億”
-
“我們被美國夢騙了,精英把我們出賣了”
-
“美國太自滿,恐在這三方面落后中國”
-
泄密不止一次,美防長在“家人群”也發(fā)了
-
特朗普喊話:俄烏別打了,一起跟美國做大生意發(fā)大財
-
中方出手,日歐車企“慌了”
-
她被提名為聯(lián)大主席,“德國完了”
-
美媒焦慮:哪怕只為跟上中國,美政府都不能這么干啊
-
特朗普“抱怨”后,日本考慮放寬汽車進口安全標準
-
“五角大樓里完全崩潰了”,3名美國防部高官被解雇
-
“趁納瓦羅不在,他們沖進白宮勸說特朗普暫停關稅”
-
澤連斯基回應:停火30小時太短,建議30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