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維為《這就是中國》196期:促進人權的中國智慧
最后更新: 2024-05-08 23:32:13“在促進人權方面,中國人的理念、實踐和智慧,都突破了西方長期主導的人權觀?!?
“恰恰是在生存權、發(fā)展權領域,半個多世紀以來中國做得比西方更為出色。”
在東方衛(wèi)視2023年7月31日播出的《這就是中國》節(jié)目中,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教授和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研究員鄭若麟先生,一起回顧和討論了30年來中國在人權促進方面的大量實踐,以及對國際人權促進事業(yè)的發(fā)展做出的貢獻。
張維為:
2023年6月14日,全球人權治理高端論壇在北京舉行,來自近百個國家的三百多名中外嘉賓應邀與會。中國消除極端貧困對全球人權事業(yè)的貢獻引起廣泛的關注。確實,過去數(shù)十年,中國完全消除了極端貧困,八億多人擺脫了極端貧困,四億多人邁入中等收入群體,這是人類文明史上的奇跡,對全球人權治理具有深遠的啟迪意義,其中包含了許多中國智慧。
首先,西方的人權觀一般把人權問題看作是法律問題,認為只有法庭可以受理的才算是人權問題。在這個意義上,美國從來不認為消除貧困是人權問題,歐洲最多把消除貧困看作是消除享受人權的障礙。西方這種人權觀顯然已經(jīng)落后于我們這個時代了。與西方不一樣,中國從政治上認定消除貧困不僅是人權,而且是核心人權,并付諸于堅定有力的廣泛實踐,所以中國在消除貧困方面走到了世界最前列。這種從政治上確立消除貧困為核心人權是一種寶貴的中國智慧,它的成功對于廣大發(fā)展中國家是巨大的鼓舞和啟迪,因為發(fā)展中國家面臨的最大挑戰(zhàn)幾乎都是如何消除貧困。
其次,從一個更廣的角度來看,這也是中國式現(xiàn)代化成功的一條寶貴經(jīng)驗,也就是一個國家一定要從自己的民情、國情和文化傳統(tǒng)出發(fā)來制定各種政策。中國是一個“文明型國家”,中國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寧”的千年古訓,也就是說人民是國家的基石,只有鞏固國家的基石,國家才能安寧,而民生問題解決得好壞,將決定一個國家的前途和命運。中國人還說,“悠悠萬事,民生為大”,所以聚焦全力消除貧困,努力改善民生,這是中國各級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中國的精準扶貧為例,數(shù)百萬名黨員干部下到最基層,駐村幫助扶貧,解決脫貧的問題。
最后,中國這種“民生為大”的理念糾正了西方人權觀長期存在的一個偏差,也就是只重視公民政治權利,不重視民生權和發(fā)展權。追溯它的歷史原因,歐洲十八世紀啟蒙思想家提出自由、平等、私有財產(chǎn)權等人權的時候,他們所代表的是當時新興的有產(chǎn)階級。在他們那個年代里,種族主義、殖民主義、奴隸貿(mào)易都是合法的,最悲慘的貧困發(fā)生在殖民地,不是在歐洲?,F(xiàn)在世界已經(jīng)進入了二十一世紀,但世界人口近一半還生活在貧困之中,飽受戰(zhàn)亂、赤貧、饑餓、基本生活用品匱乏的煎熬。采用西方政治制度的發(fā)展中國家大都無法解決好民生這一基本問題。了解這一點,有助于我們更好地理解中國的人權成就對于“全球南方”乃至整個世界的意義。
張維為教授在全球人權高端論壇上發(fā)言 圖片來源:中國人權網(wǎng)
在這次人權高端論壇的發(fā)言中,我舉例說明這個問題。我說,美國發(fā)動的長達二十年的阿富汗戰(zhàn)爭,耗費了將近2.3萬億美元,結(jié)果是踐踏人權,無數(shù)生靈涂炭,無數(shù)流離失所。聯(lián)合國駐阿富汗人道主義協(xié)調(diào)員不久前發(fā)表一份聲明中指出:95%的阿富汗人口沒有足夠的食品。與此形成鮮明地對照,中國以美國阿富汗戰(zhàn)爭費用的大約十分之一,也就是大約2500億美元,在十年內(nèi)成功使最后的1億貧困人口徹底脫貧,從而使整個國家完全消除了極端貧困。
我在會上說,我們甚至可以由此而提出一個理論上的假設:如果參照中國模式去做的話,以2.3萬億美元,也就是美國發(fā)動阿富汗戰(zhàn)爭的開銷,我們理論上可以消除全世界的極端貧困,包括美國的極端貧困。同樣,這筆開支也足以使4500萬美國人免于大學教育的沉重貸款。但美國政府就是不愿意這么做,因為美國政治體制已經(jīng)被美國的軍工利益集團綁架,他們通過戰(zhàn)爭,包括阿富汗戰(zhàn)爭和烏克蘭沖突,賺得盆滿缽滿。但給包括美國人民在內(nèi)的世界人民帶來的是一場場危機乃至災難,這樣的國家怎么有資格在今天這個世界上來談論人權?
在促進人權方面,中國人的理念、實踐和智慧,都突破了西方長期主導的人權觀。這不由使我想起了上世紀四十年代,一位為此做出突出貢獻的中國優(yōu)秀學人兼外交家張彭春先生。張彭春1892年出生于天津,畢業(yè)于南開中學,后來留美。1923年獲得了哥倫比亞大學的博士學位?;貒蟪鋈吻迦A學校的教務長、南開大學的教授,是一位學貫中西的教育家和話劇活動家。1937年抗戰(zhàn)爆發(fā)后,張彭春受政府的征召,前往海外宣傳抗戰(zhàn),爭取外援,后來被調(diào)入外交部,擔任駐外使節(jié),曾經(jīng)擔任過中國駐智利大使。1946年,張彭春出席了在英國倫敦召開的首屆聯(lián)合國大會,之后又擔任中國駐聯(lián)合國安理會的代表。1947年初,聯(lián)合國經(jīng)社理事會決定設立人權委員會,負責起草《世界人權宣言》,張彭春被選為這個委員會唯一的副主席。
時任人權委員會副主席張彭春 圖片來源:聯(lián)合國
在文件的起草過程中,張彭春貢獻了不少獨特的中國智慧。首先,他主張《世界人權宣言》應當融合不同文明的智慧。他提出儒家“仁”這個概念,應該與“理性”這個概念一樣,共同被看作是人類的一項基本的特質(zhì)。他把“仁”字翻譯成“人與人之間的感知”和“對于別人處境的感同身受”。他的建議最終被采納,1948年通過的《世界人權宣言》第一條是這樣措辭的:“人人生而自由,在尊嚴和權利上一律平等。他們賦有理性和良心,并應以兄弟關系的精神相對待”。這里的“良心”這個詞,英文是conscience,就是“仁”概念的英文表達。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呂義正 
-
“他被指控受賄10億盧布”
2024-05-08 23:08 俄羅斯之聲 -
震撼場面!上萬名塞爾維亞群眾走上街頭 熱烈歡迎習近平主席到訪
2024-05-08 22:39 中國外交 -
日產(chǎn)CEO:中國車企強大了,我們陷入生存游戲
2024-05-08 22:38 新能源汽車 -
“這么對中國,歐盟很快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2024-05-08 22:34 新能源汽車 -
習近平主席對塞爾維亞國事訪問成果文件清單
2024-05-08 22:24 中國外交 -
習近平出席塞爾維亞總統(tǒng)武契奇舉行的歡迎宴會
2024-05-08 22:23 中國外交 -
“我們這些操作不得人心,所以拉美國家才更愿意找中國合作”
2024-05-08 22:03 美國一夢 -
“美禁令未必有效,57%含新疆棉樣品被標僅用美國原料”
2024-05-08 21:48 -
習近平同塞爾維亞總統(tǒng)武契奇舉行會談
2024-05-08 20:59 觀察者頭條 -
兩名烏軍軍官涉嫌企圖暗殺澤連斯基被捕,美俄回應
2024-05-08 20:44 烏克蘭之殤 -
美撤銷部分企業(yè)對華為出口許可證,商務部回應
2024-05-08 20:19 華為 -
習近平同武契奇共同會見記者
2024-05-08 20:17 中國外交 -
泰國新衛(wèi)生部長上任首日:重新考慮大麻合法化政策
2024-05-08 19:53 禁毒戰(zhàn)爭 -
習近平宣布中方支持新時代中塞命運共同體建設首期6項舉措
2024-05-08 19:22 中國外交 -
兩年資金外流30億美元,烏克蘭農(nóng)民為逃稅竟出這些“奇招”…
2024-05-08 18:40 烏克蘭之殤 -
中塞簽署聯(lián)合聲明
2024-05-08 18:40 中國外交 -
兩國元首共同宣布深化和提升中塞全面戰(zhàn)略伙伴關系,構(gòu)建新時代中塞命運共同體
2024-05-08 17:55 -
以代表威脅:若聯(lián)大通過,美國將停止資助聯(lián)合國
2024-05-08 17:00 巴以恩仇錄 -
習近平檢閱塞爾維亞儀仗隊
2024-05-08 16:53 -
習近平:相信這次訪問必將開啟中塞關系嶄新的歷史篇章
2024-05-08 16:45
相關推薦 -
“中方清單上的每一項,都瞄準要害” 評論 33“特朗普不代表所有美國人,請別報復我們州” 評論 252中柬云壤港聯(lián)合保障和訓練中心正式掛牌運行 評論 157美股蒸發(fā)超5萬億美元,“95年來最大政策失誤” 評論 360美國人瘋狂囤貨,“中國電視被買空” 評論 232最新聞 Hot
-
“中方清單上的每一項,都瞄準要害”
-
罕見!黨內(nèi)盟友與特朗普唱反調(diào):明年我們可能面臨“血洗”
-
“崇拜了美國這么多年,我們還能信什么?”
-
“特朗普不代表所有美國人,請別報復我們州”
-
中柬掛牌,洪瑪奈感謝中國
-
特朗普轉(zhuǎn)發(fā)“巴菲特支持特朗普經(jīng)濟政策”,巴菲特回應了
-
演都不演了,特朗普顧問直說:阿根廷得結(jié)束這份中國協(xié)議,不然…
-
中柬云壤港聯(lián)合保障和訓練中心正式掛牌運行
-
這一重大科研裝置,成功部署!
-
美媒關注:辛辣回擊特朗普關稅,中國媒體用上AI歌曲和短片
-
特朗普再要求降息,鮑威爾:關稅遠超預期,再等等
-
美股蒸發(fā)超5萬億美元,“95年來最大政策失誤”
-
萬斯:歐洲最大威脅不是中俄
-
魯比奧辯解:美國需要回到制造業(yè)時代
-
在美烏克蘭人限期7日離境?美官方:發(fā)錯了
-
美股“血流成河”,特朗普選擇…去打高爾夫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