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力:看女權主義偶像如何為TA們支持的希拉里陣營挖坑
關鍵字: 美國大選希拉里女權女權主義民主黨女性總統(tǒng)2016年美國大選的兩黨初選戰(zhàn)況激烈,在第一站愛荷華州,希拉里雖然以0.2%的優(yōu)勢險勝,但整個競選活動的勢頭受挫乃不爭的事實。正當希拉里疲于應付郵件丑聞以及關于她收取華爾街高額演講費而產(chǎn)生的爭議之際,這幾天的助選活動中,從希拉里的陣營內(nèi)又傳出兩條涉及性別歧視的令人瞠目結舌的出格言論,更糟糕的是,發(fā)言者偏偏是許多女權主義者頂禮膜拜的兩位——用她們的慣用口吻來說——“傳奇女子”。
先是著名女權主義活動家斯坦能(Gloria Steinem)。對她的介紹和贊美,中文網(wǎng)絡里頗有一些。上周五參加一個清談節(jié)目時,現(xiàn)年81歲的斯坦能被問及為何希拉里無法贏得美國年輕女性的選票,她的解釋是:這些年輕女性更多地投票給希拉里的對手桑德斯(Bernie Sanders),僅僅是因為追逐討好同齡男性的緣故(“And when you are young, you’re thinking: where are the boys – the boys are with Bernie”)。
斯坦能
緊接著的是奧爾布賴特(Madeleine Albright),克林頓時期的鷹派國務卿。奧氏長期以女權主義者自居,與希拉里亦私交甚篤,周六出現(xiàn)在新罕布什爾州為希拉里助選并不奇怪。令人震驚的是,她在為希拉里拉票時的發(fā)言——原話是:地獄為那些不幫女人的女人預留了特殊位置(there is a special place in hell for women who don’t help other women)。事實上,這并不是奧爾布賴特的無心之失,而是她過去十余年不斷重復的得意名句,甚至這句話還被印到了星巴克的咖啡杯上。
這兩則發(fā)言經(jīng)媒體披露后在美國讀者中引發(fā)軒然大波。自獨立從政以來,希拉里陣營似乎都將女性選民視為囊中之物,以往的經(jīng)驗也似乎印證了她的這一判斷。然后在本次民主黨初選中,人們注意到一個奇怪的現(xiàn)象:盡管年輕女性認同自己是女權主義者的比例極高,但在18-24歲年齡段的女性選民里支持希拉里的只有24%,而支持對手桑德斯的竟高達65%。雖然具體的數(shù)字略有差異,但這一大趨勢已被各大民調(diào)反復確認。奧爾布賴特與斯坦能的發(fā)言,實際上可被視為希拉里陣營對這一問題的回應。
奧爾布賴特
奧氏的謬論之所以令人憤怒,不僅僅在于她認為女性候選人就應該天然地獲得大多數(shù)女性選民支持,更在于她心目中預設的女性選民原來智商如此不堪,只消祭出“地獄”景象稍加恐嚇就足以左右她們的選票;而當希拉里陣營發(fā)現(xiàn)自己打了十幾年的性別牌突然不再好使的時候,借助斯坦能那一套倚老賣老的說辭解釋或開脫,或許是最便宜的選擇:現(xiàn)在的年輕姑娘啊,坐享前輩當年爭取性別平等贏來的成果,卻不思進取,竟出賣手中的選票來取悅同齡的小伙子。同一運動中不同代際之間的紛爭并不罕見,但女權主義者老炮兒選擇用如此性別歧視的字眼貶損那些僅僅是不希望由性別決定自己投票意向的后輩,實在是對女權運動本身的極大傷害。
也許大部分跟蹤這次民主黨初選的讀者都能同意,考慮到美國早在2008年已選出第一位黑人總統(tǒng),“第一位女性總統(tǒng)”這個口號對今天的選民的吸引力已非常有限:在科羅拉多,愛荷華和弗吉尼亞這幾個傳統(tǒng)的搖擺州(swing state)的民調(diào)均顯示75%左右的選民認為希拉里的性別對自己的投票行為沒有影響。相反,在桑德斯、川普以及神經(jīng)外科醫(yī)生卡森等政治邊緣人(political outsider)的推動下,“反建制”(anti-establishment)的味道倒是在本次大選中愈加濃重。
在這樣的背景下,希拉里越是強調(diào)自己要成為“第一任女性總統(tǒng)”,越是能提醒選民她多年來作為政治建制的一員與華爾街千絲萬縷的糾葛,在政績上的乏善可陳,在誠信問題上的千瘡百孔,以及在具體政策上的游移不定;對不少年輕選民來說,“美國早該有一位女總統(tǒng)”聽起來更像是“不管按什么排隊,這次也該排到我了”一般傲慢。此時奧爾布賴特和斯坦能對(年輕)女性選民肆無忌憚的恫嚇與侮辱,恰恰說明了她們與普通選民之間的隔膜如此之深,無形中加強了希拉里陣營本就避之若浼的“建制”色彩。
更令人失望的是,希拉里擺脫“建制”色彩的努力,竟還是依賴打性別牌——就在兩天前的辯論里,希拉里在反擊中搬出了近乎弱智的邏輯:因為我致力于成為首位女性總統(tǒng)→因此我不可能是建制派的一員。
行文至此,也許應該稍作說明。作為男性,我舉出以上的例子,目的絕不是通過揭示部分女權主義明星的荒謬和自相矛盾否定女性參政的努力,相反,我認為國內(nèi)媒體由于眼界所限,對諸如杰克遜(Glenda Jackson)和沃倫(Elizabeth Warren)等真正值得敬佩的女性政治家?guī)缀鯊臒o報道,實乃國內(nèi)女權主義者的一大損失。
無論是希拉里,奧爾布賴特還是斯坦能,我并不懷疑她們曾經(jīng)在女權主義運動中的努力和榜樣力量,但也正因為如此,她們的異化,她們對女性的輕蔑和侮辱才更值得所有關心女權運動的人深思。
至少,她們的例子可以提醒一部分人——這群人你應該見過,她們往往對女權主義一詞本身心向往之,但對這一概念的理解卻僅限于對“成功女性”生平的收集,因此她們往往可以前一天廢寢忘食地通讀Judith Butler的左翼理論,今天就為撒切爾的逝世痛哭流涕,明天說不定又為鄧文迪的發(fā)跡故事感到熱血沸騰——爭取女性權利固然是一場困難的斗爭,但對于參與這場斗爭的每個人而言,保持自己女權主義的批判視角同樣需要付出極大的努力,而真正的對手,與每天占據(jù)論壇頭條的直男癌相親對象和催結婚催生娃的長輩們相比,往往要更隱蔽,更狡詐,也更令人難堪。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文章內(nèi)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wǎng)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wǎng)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小婷
-
幾經(jīng)波折,美烏要簽了? 評論 62“不吃夠自己種的苦果,某國就不會放下身段老實談判” 評論 171關鍵時刻,外貿(mào)大省如何突圍? 評論 50“特朗普會輸,‘用談判孤立中國’行不通” 評論 95“中國代表團訪問巴西,探討兩洋鐵路” 評論 197最新聞 Hot
-
幾經(jīng)波折,美烏要簽了?
-
怕談崩了,歐盟準備“留后手”
-
“特朗普收手吧!中國又要領先了”
-
靠中國,加拿大發(fā)上“美國財”
-
美股再跌,特朗普:鮑威爾越早走人越好
-
農(nóng)文旅項目投資1700萬后被告知是禁養(yǎng)區(qū)?南京浦口通報
-
“中國學生對赴美留學遲疑,英國成了熱門地”
-
為獲提拔,他送給中管干部張福生25萬
-
7天內(nèi)連發(fā)3起事故,主力機隊飛行訓練暫停?臺軍方回應
-
廣西吃了自然保護地劃得過多的虧?自治區(qū)黨委書記要求廓清模糊認識
-
“美國GDP的水分在不斷增加,他們慌了”
-
“對于歐洲,中國要做兩手準備”
-
IMF:美主導的全球貿(mào)易體系“重啟”將拖累增長
-
煤礦疑污水滲漏致數(shù)十畝耕地被淹,陜西榆陽區(qū):成立調(diào)查組調(diào)查
-
“特朗普認為歐盟在占美國便宜,別指望梅洛尼能談成”
-
“為防止被美國偷窺,連英國也支棱起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