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洪君:任由風云多變幻,休戚與共做典范 ——寫在中埃兩國建交六十五年之際
【文/觀察者網(wǎng)專欄作者 于洪君】
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地處歐亞非三大洲交通要沖,地緣戰(zhàn)略位置極為重要。作為中東地區(qū)人口眾多、資源豐富、發(fā)展?jié)摿^大的國家,埃及與世界各地,特別是阿拉伯國家和非洲有著廣泛的天然聯(lián)系,在地區(qū)和國際事務中擁有較大影響。1956年中國與埃及建交后,國際舞臺風云變幻,兩國關系不無坎坷,但政治互信不斷加強,合作領域不斷拓寬的大方向始終未變?;ダ糙A的伙伴關系櫛風沐雨,歷久彌堅。
(一)
1949年中國革命勝利時,埃及所在的中東地區(qū)沒有任何國家承認中國新政權。1952年7月法魯克王朝統(tǒng)治被推翻后,納賽爾領導建立的埃及新政權曾考慮承認新中國,但迫于美國壓力,一直猶豫不決。新中國對埃及革命的背景和性質(zhì),當時并不清楚,一度認為這是美國操縱的軍事政變,新政府被視為“反動的軍人獨裁集團”。
1954年,納賽爾政權反帝反殖色彩日益鮮明,中國對埃及的看法和立場逐漸轉(zhuǎn)變。當年10月,毛澤東對一個來訪的亞非國家代表團表示:埃及屬于被壓迫民族,他們的國家是由愛國的政黨和團體領導的。1
當時,納賽爾政府不了解臺灣問題的復雜性敏感性。他們希望與臺灣當局和新中國同時建立和發(fā)展關系,通過埃及駐印度大使試探中方態(tài)度。中國本著“善于等待,增進往來,多做工作,水到渠成”2的原則立場,一方面表示不接受“兩個中國”的做法,另一方面建議埃及向中國派駐非官方貿(mào)易代表,在中埃建交問題上表現(xiàn)出很大靈活性。
1955年4月,周恩來赴萬隆參加亞非會議時,在緬甸首都仰光會見了納賽爾。萬隆會議期間,雙方又進行了深度接觸和交流,建立了良好的個人關系。1955年5月,中方邀請埃及宗教事務部長巴庫里訪華,拉開兩國交往的序幕。中埃簽署了有關貿(mào)易與文化合作的意向性文件和備忘錄。當年8月,埃及工商部長努賽爾應邀率團訪華,雙方簽署了有效期三年的貿(mào)易協(xié)定,正式?jīng)Q定互設官方商務代表處。1956年3月,中國外貿(mào)部長葉季壯應邀訪埃,受到已出任總統(tǒng)的納賽爾的親切接見,中埃關系進一步升溫。
1956年5月16日,埃及撤消了與臺灣的“外交關系”,正式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外交部隨即聲明,表示歡迎。周恩來致信納賽爾,明確表示希望兩國盡快交換使節(jié),同時邀請納賽爾訪華。5月30日,中埃正式建交。埃及成為阿拉伯世界和西亞非洲地區(qū)第一個與新中國建交的國家。
這時,埃及與西方國家關系緊張。特別是納賽爾宣布收回蘇伊士運河主權,西方對埃實行武器禁運。在此背景下,中國推動蘇聯(lián)通過捷克斯洛伐克向埃及出口武器,并且促使蘇聯(lián)改變了對埃政策。當時,國際棉花市場行情不好,埃及棉花大量滯銷,經(jīng)濟遭受重創(chuàng)。中方積極履行兩國貿(mào)易協(xié)定,連續(xù)兩年大量進口埃棉,進口量占中方進口貨物總量96.4%。埃及修建阿斯旺大水壩需要大量鋼材,中方國內(nèi)鋼材供應緊張,但以低于國際市場的價格,對埃及出口6萬噸鋼材。這些雪中送炭的無私行為,深深感動了納賽爾,大大提升了兩國關系的質(zhì)量和水平。
1956年9月17日,毛澤東主席會見埃及駐華大使哈桑.拉加卜,表態(tài)支持埃及收回蘇伊士運河。他贊揚此舉“是一個很好的開始”,表示中國“愿意盡力幫助埃及”,提供“無代價的援助”。3蘇伊士運河戰(zhàn)爭打響后,中國堅決反對英法兩國和以色列入侵埃及,公開宣布:“中國政府和人民響應埃及政府的呼吁,愿意盡我們的能力所及,采取一切有效的措施,包括提供物質(zhì)援助在內(nèi),支持埃及的斗爭,反對英法的侵略。”4毛澤東向埃及大使表示,你們有什么需要,只要我們力所能及,一定幫助。此外,他還就埃及反侵略戰(zhàn)爭的軍事部署等問題提出具體建議,請周恩來轉(zhuǎn)告埃方。5整個蘇伊士運河危機期間,中國各大城市紛紛舉行聲援埃及的示威游行活動。中國人民支持埃及反抗侵略委員會和中埃友好協(xié)會,應運而生。據(jù)時任埃及駐華大使透露,當時中國準備派出25萬志愿軍前往埃及,參加保衛(wèi)蘇伊士運河的戰(zhàn)斗。
中埃建交是新中國外交的又一重大突破。兩國關系迅速升溫,同時打開了新中國與阿拉伯世界的關系。當年7-8月間,敘利亞和也門相繼同新中國建交。1951年以來一直沒有國家與新中國建交的局面得以改變。美國孤立新中國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被打破。此后,在聯(lián)合國表決中國代表權、中國反對美國軍艦進入臺灣海峽等重大問題上,埃及基本上都站在中國一邊。
(二)
世界上的事情是復雜的,國與國關系也是如此。中埃兩國關系的發(fā)展,如同任何雙邊關系一樣,也是在跌宕起伏中向前發(fā)展、開辟未來的。
納賽爾總統(tǒng)是一位非常強勢的民族主義者、一位不屈不撓的反帝反殖斗士,但同時又是一位虔誠的穆斯林,因價值觀和意識形態(tài)不同而堅持反共立場。在他執(zhí)政時期,埃及共產(chǎn)黨受到殘酷鎮(zhèn)壓。埃及與敘利亞成立阿拉伯聯(lián)合共和國后,反對埃敘合并與中國保持交往的敘利亞共產(chǎn)黨,也受到嚴厲鎮(zhèn)壓。與中蘇兩國均有較好關系的伊拉克共產(chǎn)黨支持本國政府,反對阿聯(lián)試圖合并伊拉克,納賽爾因此指責“共產(chǎn)主義勢力”干涉阿拉伯事務,中埃關系受到?jīng)_擊。中蘇兩國駐開羅的新聞機構一度被關閉。
當時,中國與南斯拉夫的關系比較復雜,與印度的關系也日趨緊張,納賽爾明確站在南、印兩國一邊難為中國。1959年4-5月間,中埃雙方開始公開論戰(zhàn),埃及駐華大使也被召回。受此影響,也門等阿拉伯國家對華政策開始生變。當年10月,中國邀請已被宣布非法的敘共總書記巴格達什來華參加國慶,巴格達什講話時猛批納賽爾,致使埃及駐華使館臨時代辦當場退席,隨后回國。埃及為此關閉了中國駐大馬士革總領館,同時向中國大使陳家康遞交了措辭強硬的備忘錄。阿拉伯世界掀起一陣攻擊中國的浪潮。
在對外關系領域,新中國既講原則又講策略。當年10月底,中國就此事向埃方做出解釋,說明巴格達什是作為黨的客人而非政府客人參加中國國慶的,中方事先并不知道其講話內(nèi)容。由于中方表達了歉意,兩國關系逐漸趨緩。1960年,埃及駐華使館臨時代辦回到北京。此后幾年,雙方恢復了代表團互訪。
1962年中印邊界沖突發(fā)生后,與印度總理尼赫魯私交甚好的納賽爾總統(tǒng),在調(diào)解中印關系時提出了明顯偏袒印度的方案,受到中方拒絕。埃及和某些阿拉伯國家再次出現(xiàn)攻訐中國的輿論戰(zhàn)。但中國從兩國關系的大局出發(fā),從中國與阿拉伯世界的長遠利益出發(fā),淡化矛盾和分歧,維持了中埃關系的總體穩(wěn)定。1963年4月,埃及政府總理薩布里應邀訪華,受到隆重接待。中埃關系回到正常發(fā)展軌道。
1963年12月,周恩來總理訪問埃及時參觀獅身人面像。
當年12月,周恩來率團出訪亞非歐13國,第一站選擇了時稱阿聯(lián)的埃及。6在中國領導人對埃及的這次場訪問中,周恩來提出了包括對埃政策在內(nèi)的對阿政策五原則:即支持阿拉伯各國人民反對帝國主義、爭取和維護民族獨立的斗爭;支持阿拉伯各國政府奉行和平中立的不結盟政策;支持阿拉伯各國人民用自己選擇的方式實現(xiàn)團結和統(tǒng)一的愿望;支持阿拉伯各國通過平和協(xié)商解決彼此之間的爭端;支持阿拉伯各國的主權應當?shù)玫剿衅渌麌业淖鹬兀磳碜匀魏畏矫娴那址负透缮?。這五項原則深得納賽爾賞識,訪問結束時寫進了聯(lián)合公報。
訪問期間,周恩來就納賽爾特別關心的中美關系、中印關系等問題認真做了埃方工作。周恩來表示:新中國建立后中美關系不好,“責任不在我方”,我們“愿意同美國坐下來,談判解決爭端”,“我們已經(jīng)等了十四年,還可以再等十四年?!?sup>7至于中印關系,周恩來表示:“我們希望中印關系搞得和緩些”“我們可以保證我們是不會向印度政府挑釁的?!?sup>8
周恩來此次訪埃非常成功。在他為訪問結束而舉行的招待會上,納賽爾深情地表示:此次訪問超越了中國和阿聯(lián)的關系,“會在這個范圍以外留下影響,并且為我們現(xiàn)時代的一些重要的問題帶來積極的好處。”9
事實的確如此。由于正是由于這次訪問,中埃關系“冷而不斷的狀態(tài)”得以改變。1965年上半年,周恩來總理再次訪問了埃及。這時,埃及已經(jīng)是中國對非援助的最大受援國。
- 原標題:任由風云多變幻,休戚與共做典范 ——寫在中埃兩國建交六十五年之際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王越 
-
罕見!日媒:日本“知華派”晤謝長廷
2021-08-13 11:34 日本 -
三星掌門人李在镕今日假釋出獄
2021-08-13 11:21 三八線之南 -
歐盟“無能為力”:20年的努力,20天就沒了
2021-08-13 10:51 阿富汗 -
阿塔宣布完全占領阿富汗第二大城市坎大哈
2021-08-13 10:29 阿富汗 -
阿塔連下4省兵臨首都,美英加緊急增兵
2021-08-13 10:26 阿富汗 -
CIA要建“中國特別工作組”?
2021-08-13 10:10 中美關系 -
英國發(fā)生嚴重槍擊案,包括槍手在內(nèi)6人死亡
2021-08-13 09:59 -
英媒慫恿“懦弱的西方應支持臺灣”,中使館回應
2021-08-13 09:43 不列顛 -
被問“若大陸和美國因臺灣起沖突”,菅義偉這么回
2021-08-13 09:38 日本 -
美國最新人口數(shù)據(jù):白人數(shù)量自建國以來首次下降
2021-08-13 08:36 美國一夢 -
澳外長就成蕾案發(fā)聲明,中使館表態(tài)
2021-08-13 08:32 國家安全 -
世衛(wèi)組織:推進下一階段新冠溯源研究,去政治化至關重要
2021-08-13 08:29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美國新增確診160185例、死亡378例
2021-08-13 07:24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英國男子4x100米接力摘銀選手烏賈涉嫌使用興奮劑被停賽
2021-08-13 07:11 東京奧運會 -
隔離結束第一天,秦剛會見美國常務副國務卿
2021-08-13 06:47 中美關系 -
巴政府公布達蘇恐襲調(diào)查進展,外交部回應
2021-08-13 00:49 巴鐵 -
放棄“清零”后,新加坡邁出“與病毒共存”第一步
2021-08-12 23:22 新加坡 -
俄羅斯:準備與中韓法意共建太空天文臺
2021-08-12 23:05 俄羅斯之聲 -
阿塔宣布攻占第2大城市中央監(jiān)獄,釋放數(shù)百名囚犯
2021-08-12 22:53 阿富汗 -
達蘇恐襲,牽出了印度和阿富汗?
2021-08-12 22:48 巴鐵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
-
中柬云壤港聯(lián)合保障和訓練中心正式掛牌運行
-
美媒關注:辛辣回擊特朗普關稅,中國媒體用上AI歌曲和短片
-
特朗普再要求降息,鮑威爾:關稅遠超預期,再等等
-
美股蒸發(fā)超5萬億美元,“95年來最大政策失誤”
-
萬斯:歐洲最大威脅不是中俄
-
魯比奧辯解:美國需要回到制造業(yè)時代
-
在美烏克蘭人限期7日離境?美官方:發(fā)錯了
-
美股“血流成河”,特朗普選擇…去打高爾夫球
-
魯比奧告訴北約:特朗普快對普京沒耐心了
-
美國人瘋狂囤貨,“中國電視被買空”
-
美股三大股指收盤暴跌,納指進入熊市
-
美股開盤重挫,特朗普:我的政策永不改變
-
90億美元還想不想要?哈佛被下“整改通牒”
-
“2300美元一臺?特朗普要親手毀掉‘美國象征’?”
-
4月10日起,對原產(chǎn)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加征34%關稅
-
中方出手,美指期貨應聲暴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