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長江:質疑GDP前,至少請先搞清楚這幾個問題
——我們應怎樣理性看待中國經濟增長
關鍵字: GDPGDP增長率平減指數支出法生產法工業(yè)增長用電量工業(yè)利潤政府消費固定資本形成固定資產投資對中國經濟的增長速度,境內外從不乏質疑之聲,但國際權威組織,如聯合國統(tǒng)計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的數據,卻與中國國統(tǒng)局的相近。學過統(tǒng)計學和國民經濟核算學的,特別是在統(tǒng)計崗位工作過的當然清楚:國際權威組織之間,或與國統(tǒng)局的數據稍有差別,并不影響中國經濟數據的可靠性。對中國經濟形勢有不同的認識、有質疑是很正常的,是可以理解的。原因是多方面,除國統(tǒng)局公布的數據較少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許多質疑者沒有弄懂GDP核算原理及實際核算方法,特別是中國統(tǒng)計的有關規(guī)定【1】。
中國GDP平減指數是怎么回事?
常見的質疑之一是,中國平減指數明顯低于居民消費物價指數,低估了通脹,刻意拉高GDP實際增長速度。
面對質疑,國統(tǒng)局回應說,GDP的核算主要有兩種方法,西方很多國家核算GDP采用的是支出法,中國GDP核算方法是用生產法,不能按支出法的邏輯,判斷生產法的邏輯。對于中國平減指數的疑問,實際上反映出對中國核算方法上存在理解不到位的現象。
中國的平減指數是加權平均各行業(yè)價格指數。經過謹慎的核對,中國并不存在平減指數被低估和GDP被高估的情況。
我們知道,GDP平減指數,又譯GDP價格縮減指數(以下簡稱平減指數),實際是全行業(yè)或全社會的總價格指數。一些媒體文章的觀點確實不妥,主要有四個方面:
一是用支出法平減指數質疑生產法平減指數。兩種方法核算的GDP實際增長率相同,但各類價格指數不同,GDP現價增長率也不同,平減指數自然就不同。中國生產法的平減指數常常是低于支出法的。
二是用不完全平均價格指數代替平減指數。國統(tǒng)局規(guī)定平減指數是加權平均的,生產法至少需要26個價格指數【2】;支出法GDP平減指數至少也要6個,即:
1.固定資本形成價格指數(固定資產投資價格指數)。
2.存貨變動價格指數=生產者工廠價格指數。
3.出口價格指數、進口價格指數,由海關總署發(fā)布。
4.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包括:
(1)城鄉(xiāng)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2)自住房服務價格指數
(3)金融服務價格指數=(固定資產投資價格指數+居民消費價格指數)÷2
5.政府消費價格指數=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計算平減指數必需的各類價格指數和占GDP的比重,國統(tǒng)局并不全部公布,或不按季(月)公布,有的只能是自己采集,基礎數據不同,統(tǒng)計結果很難與國統(tǒng)局的完全一至。
三是用居民消費價格指數評判平減指數。發(fā)達國家最終消費率在70%左右,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影響重大;而中國最終消費率較低,固定資產投資和外貿比例較大,2015年,固定資產、出廠價格、進出口價格指數都是負增長,平減指數低于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是很正常的。有人將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替代是平減指數,是很可笑的。
四是計算順序不妥。有人認為核算季度的GDP程序是,先算現價GDP增長速度,再剔除價格因素,得GDP實際增長速度。而中國季度GDP核算順序是,先算GDP各類的實際增長速度。在具體的核算方法中,很多實際增長是以實際物量增長計算的,如運輸業(yè)是各種運輸方式的總周轉量,郵政業(yè)是業(yè)務總量,通信業(yè)是電信業(yè)務總量,房地產業(yè)是銷售商品房的面積,等等。
計算的第二步是,各類實際增長速度乘各類價格指數,得現價GDP各類增長速度,最后計算出GDP現價增長速度。GDP現價增長率=平減指數×實際增長率,假設被低估的平減指數為1,GDP現價增長率為6.9%;如果平減指數未低估數值設為1.01,GDP名義增長率反而會更高為8%。
以GDP基本比重加權計算,可以驗證中國GDP平減指數與增長率是符合邏輯的。
工業(yè)增長與利潤有必然聯系嗎?
2015年,工業(yè)主營業(yè)務收入低速增長(0.8%),實現利潤下降(2.3%),而工業(yè)增加值為中速增長(6.1%)。有人質疑工業(yè)增長速度,進而質疑GDP增長。首先,工業(yè)增加值是剔除價格因素的實際增長,而主營業(yè)務收入和利潤是現價的。2015年,工業(yè)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是94.8,剔除價格因素的實際增長,工業(yè)主營業(yè)務收入增長5.5%,與工業(yè)增加值增長差一點,這是GDP核算原理決定的。
我們知道,GDP核算有三種方法,三種方法的統(tǒng)計數據大體一致,從不同角度反映經濟。生產法GDP是各行業(yè)的全部產出,支出法GDP是全部用途,兩者的關系是,國內全部產出=國內最終消費+存貨變動+固定資產形成+(貨物和服務)出口-進口。生產法GDP則是=(各個行業(yè))生產+(各個行業(yè))固定資產形成+(各個行業(yè))存貨+(各個行業(yè))進出口凈值。
GDP核算體系是上世紀經濟領域最偉大的發(fā)明之一,GDP之父查理德·斯通等發(fā)明GDP核算的方法是在企業(yè)利潤分析的基礎上,擴展到全行業(yè)的。我們知道:
增加值=營業(yè)利潤+勞動報酬+生產稅凈額+(現價)固定資產折舊(及其它混合收入)。
營業(yè)利潤=銷售產值-(勞動報酬+固定資產折舊+生產稅凈額)-中間消耗。
假設中間消耗不變,銷售產值同等的情況下,從行業(yè)及企業(yè)損益角度分析,勞動報酬上升、固定資產折舊上升,營業(yè)利潤下降;從GDP核算角度分析,由于勞動報酬和固定資產折舊占增加值的比重大于營業(yè)利潤的比例,在一定增長幅度下,雖然營業(yè)利潤減少,但勞動報酬和固定資產折舊上升,GDP也會增加。這里要注意,工業(yè)固定資本收益與全行業(yè)的關系。從全行業(yè)看,無論工業(yè)是否生產,礦藏勘探、土地改良、科研都在進行。2008年以來的巨額固定資產投資,陸續(xù)完成并開始折舊;同時,近幾年固定資產投資價格指數持續(xù)低速正增長,雙重因素導致固定資產折舊增加。
用電量與經濟增長不同步是怎么回事?
有人質疑,2015年,中國用電量增長與GDP增長不同步,因此數據“有問題”。2015年,工業(yè)增加值增長6.1%,工業(yè)用電量增長速度為-1.4%。以用電量分析經濟形勢,有一定合理性,但要明確,由于工業(yè)是產業(yè)用電的最大部門(占83%左右),用電量與工業(yè)聯系度高,與第三產業(yè)聯系度低。考察用電量與工業(yè)經濟關系,比第三產業(yè)與用電量的關系更為可靠。
即使考慮工業(yè)增長,也要同時注意兩個方面:
一是用電量與產值關系密切且簡單,因為單位耗能產值率的決定因素是設備的效率,不同生產效率用不同電量,如果市場機制健全(管理者有能),那么產值與市場大體同步,當工資等上升時,銷售減少時,則減少生產,用電量就會減少。
二是用電量與增加值關系是復雜的。因為,增加值中的勞動報酬受人為的調控,在產值同樣的條件下,工資增加,用電量并不一定增加,導致產值不增加;但工資增加,增加值肯定會增加(詳見下節(jié)分析)。
經計算得知,2014年千瓦工業(yè)銷售產值約27.4左右,剔除價格因素,2015年千瓦產值提高6%左右,與工業(yè)增加值實際增長是相應的。效益提高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工業(yè)產出有一部分是上年存貨實現的,2015年新增存貨大大減少,上年存貨本身不耗電能。二是耗能行業(yè)減產,工業(yè)結構變化,引起用電量變化。
再從經濟總量來看,根據新的《住戶收支與生活狀況調查方案》,將現金消費變?yōu)槿肯M支出(即加上了非現金消費支出,含網購);再將武器系統(tǒng)計入固定資產形成;等等。這些GDP核算方法的增長,本身就不需要用電量。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陳軒甫
-
特朗普團隊急了:正和中國談著呢,不能取消 評論 66低空經濟,如何賦能中國物流升維? 評論 59兩名以色列駐美使館人員遭槍殺 評論 201貼臉開大!特朗普白宮“伏擊”南非總統(tǒng) 評論 170CIA高官又上頭:首要任務,中國 評論 167最新聞 Hot
-
特朗普團隊急了:正和中國談著呢,不能取消
-
82%→86%,中國在這一領域的市場份額還在上升
-
低空經濟,如何賦能中國物流升維?
-
“關鍵時刻,中國東盟談妥了”
-
美高級官員:聽了,但沒完全聽
-
澳總理還想訪華,“這肯定是件好事”
-
“AI教母”警告:特朗普這么干危及美國科技主導地位
-
馬斯克:中國實力不一般,大多數人并不了解
-
“俄羅斯士兵渴望和平,但還想繼續(xù)前進”
-
細節(jié)曝光:槍手裝成路人,要求保安報警
-
貼臉開大!特朗普白宮“伏擊”南非總統(tǒng)
-
CIA高官又上頭:首要任務,中國
-
美國又來!這次是中國電池材料
-
“美方不切實際”,歐盟又寫了一份
-
美商務部長坦言:特朗普也感到糟心
-
“徹底失望!進一步退十步,24小時不到就背棄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