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逝世,享年91歲
最后更新: 2021-05-22 17:51:50據(jù)新華網(wǎng)2019年報道, “要想不受別人欺負,國家必須強大起來?!痹∑綇男【鸵庾R到了這一點,因此他始終將個人前途與國家利益緊緊相連。他有過體育救國的夢想,也曾打算參軍報國,最終,他將自己對祖國的熱忱,結成了一串串飽滿的稻穗。
“我們國家人口多、耕地少,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唯一的辦法就是提高單產(chǎn)。因此高產(chǎn)對于我來說,是一個永恒的主題?!痹∑秸f,新中國成立前,自己親眼見到倒伏在路邊的餓殍,這讓他感到痛心。于是在1949年,他報考了西南農(nóng)學院。
1956年,為了響應國家“科學發(fā)展規(guī)劃”,之前還在學校代教俄語的袁隆平,帶著學生們開始了農(nóng)學實驗。幾年時間,完全靠自己摸索經(jīng)驗的袁隆平發(fā)現(xiàn)水稻中有一些雜交組合有優(yōu)勢,并認定這是提高水稻產(chǎn)量的重要途徑。培育雜交水稻的念頭,第一次浮現(xiàn)在他的腦海。為此,他兩次自掏腰包,前往北京拜訪育種學家鮑文奎。
1966年,袁隆平發(fā)表了論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這篇論文,拉開了中國雜交水稻研究的序幕。1970年,在海南發(fā)現(xiàn)的一株花粉敗育野生稻,讓雜交水稻研究打開了突破口。袁隆平給這株寶貝取名為“野敗”。1973年,在第二次全國雜交水稻科研協(xié)作會上,袁隆平正式宣布秈型雜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水稻雜交優(yōu)勢利用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
回憶起那段攻堅克難的日子,袁隆平記憶里最深刻的細節(jié)之一,是背著足夠吃好幾個月的臘肉,倒轉好幾天的火車,前往云南、海南和廣東等地輾轉研究,只為尋找合適的日照條件。袁隆平說,這樣的經(jīng)歷“就像候鳥追著太陽”。
2013年10月17日,袁隆平出席在湖南永州舉行的“種三產(chǎn)四”豐產(chǎn)工程現(xiàn)場會。 新華社記者 白禹 攝
為國家筑牢糧倉
1981年,國務院將“國家技術發(fā)明特等獎”授予以袁隆平為代表的全國秈型雜交水稻科研協(xié)作組?!皻W美、日本等都在開展相關研究,但只有我們應用到了大面積生產(chǎn)中。”時至今日,袁隆平還清楚記得當時在接受獎項時說的話,“雜交水稻還有很大潛力,我會不斷攀登新的高峰?!?
1986年,袁隆平正式提出雜交水稻育種戰(zhàn)略:由三系法向兩系法,再到一系法,即在程序上朝著由繁到簡但效率更高的方向發(fā)展。經(jīng)過多年努力,兩系法獲得成功,它保證了我國在雜交水稻研究領域的世界領先地位。
1984年,湖南省雜交水稻研究中心成立,大批優(yōu)秀人才從基層單位進入中心,袁隆平還積極爭取經(jīng)費把他們送到國外深造。
“國家下?lián)艿牡谝还P經(jīng)費就高達500萬元?!痹∑交貞洠行囊虼搜杆俳ㄆ鹆藴厥液蜌夂蚴?,配置了200多臺儀器。那個曾經(jīng)簡陋的海南南繁基地,被標注在了三亞地圖上,從一個偏遠小農(nóng)場,變成具有國際重要影響的科研基地。
1996年,農(nóng)業(yè)部正式立項了超級稻育種計劃。4年后,第一期每畝700公斤目標于2000年實現(xiàn)。隨后便是2004年800公斤、2011年900公斤、2014年1000公斤的“三連跳”。
讓老百姓吃得更好
“從黨的十九大開始,是我們國家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從我的角度來說,小康社會就是要從‘吃飽’向‘吃好’轉變?!痹∑秸f,國家強盛了,老百姓生活提高了,自己的研究當然不會止步不前。
目前,袁隆平領銜、已實施10多年的超級雜交稻“種三產(chǎn)四”豐產(chǎn)工程開始從過去強調(diào)產(chǎn)量,向兼顧綠色優(yōu)質的目標轉變。2018年,“種三產(chǎn)四”豐產(chǎn)工程最顯著的變化是:在30多個參與品種中,優(yōu)質稻占比超過30%,其中不少品種的米質已經(jīng)達到國家二級標準,這些品種同時還具備廣適性、高抗性和低成本等特點。
2017年9月,袁隆平院士領銜、湖南省農(nóng)科院研發(fā)的“低鎘水稻技術體系”可以讓飽受重金屬污染之困的地區(qū),水稻平均含鎘量下降了90%以上。“這是一個巨大突破,而且這項技術運用起來簡單易行,成本不高?!痹∑秸f。去年,經(jīng)過持續(xù)一年的多點生態(tài)試驗,大面積培育“低鎘稻”已有了技術條件,這為我國從根本上解決“鎘大米”問題提供了現(xiàn)實可能。目前,他正在攻關的第三代雜交水稻,爭取在未來幾年時間內(nèi)通過審定,進行大面積推廣,并逐步替代三系雜交稻和兩系雜交稻。
“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從‘80后’變成了‘90后’,我希望自己能活到100歲?!眲倓偠冗^自己90歲生日的袁隆平說,“我對祖國的未來充滿信心,我要為祖國的繁榮做出更多貢獻。”
獲得“共和國勛章”后,袁隆平:回去第一天就要去下田
2019年 9月29日,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頒授儀式在北京舉行。就在當天,一段“共和國勛章”獲得者袁隆平來北京領獎前的視頻讓網(wǎng)民感嘆:袁老可愛可敬!
在@人民日報 發(fā)布的視頻中,袁隆平穿上正裝,打上領帶,家人紛紛說,非常好靚的很,自己照鏡子看一下,袁隆平真的去認真的照了照。
一旁的親友問:“袁老師,你今天帥不帥?”
袁隆平高興地回答道:“帥!因為今天是到北京去領獎,而且是習主席給我頒獎,是一個非常莊重的事情,所以我要穿上正裝,扎上領帶,去見習主席!”
而在獲得“共和國勛章”后,袁隆平說:“回去第一天就要去下田!”
據(jù)@新華視點 消息,袁隆平說,來之前他特意跟超級稻告了別,“每天晚上睡覺的時候都在想,我的超級稻長得怎么樣”……即使?jié)M載榮譽、年屆九旬,仍心系超級稻!
此前,觀察者網(wǎng)報道,在29日的頒授儀式上,習近平總書記問了袁隆平一句話。接受記者采訪時,袁隆平說:“總書記問我,有什么進展?我說,我們正在向1200公斤畝產(chǎn)沖刺!”
據(jù)@科技日報 消息,談到在人民大會堂從習近平總書記手中接過了共和國勛章,他說,在自己得到的這么多獎章里,共和國勛章確實很“重”。“很激動,也是個鞭策。”他說,不能躺在功勞簿上睡大覺,還要攀高峰。
標簽 袁隆平- 原標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逝世,享年91歲
- 責任編輯: 于文凱 
-
“請多給我們10分鐘”,“不行”
2021-05-16 14:42 巴以恩仇錄 -
我駐印大使:中企正加緊生產(chǎn)4萬臺制氧機,爭取盡快交付印方
2021-05-02 11:00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東京奧運測試賽:中國女排3比0完勝日本隊
2021-05-01 20:20 -
日增超40萬例,莫迪跑去祈禱
2021-05-01 15:11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湯蓓:新冠病毒溯源,該做的中國政府都做了
2021-04-27 09:13 中國論壇 -
澳方撕毀“一帶一路”協(xié)議 外交部:澳方自身信譽嚴重受損
2021-04-22 15:43 中國外交 -
中國考慮派維和部隊?美國防部這回答…
2021-04-20 22:01 美國政治 -
未婚才能演,合理嗎?
2021-04-20 19:43 -
71集團軍某合成旅穿戴新單兵作戰(zhàn)系統(tǒng)演訓
2021-04-19 16:52 習主席帶領我們強軍 -
FBI前翻譯暴露了:我們想要再打造一個臺灣
2021-04-12 22:58 中美關系 -
“世界將為之顫抖”,記者到場一看…
2021-04-12 16:41 美國一夢 -
BBC“自曝”式提問,華春瑩笑了…
2021-03-26 17:05 -
華春瑩:中國的目標從來不是超越美國,而是超越自我
2021-03-26 16:38 中美關系 -
華春瑩拿出照片:中國美國,到底誰在強迫勞動?
2021-03-25 16:03 中美關系 -
華春瑩笑問BBC:你是覺得美英的確該被制裁,對嗎?
2021-03-23 17:19 中國外交 -
西藏軍區(qū)直20高原復雜地域飛行訓練
2021-03-21 08:30 -
中美安克雷奇第一次外交交鋒,拜登政府完敗
2021-03-19 23:47 中美關系 -
“當總統(tǒng)哈里斯和我......”
2021-03-19 16:38 美國政治 -
-
決定大國興衰靠政治領導力,而非政治制度
2021-03-11 08:19 觀學院
相關推薦 -
換防長?“美國后院起火” 評論 93美元主導地位遭削弱,“人民幣必須抓住機會” 評論 195前十占九!“中國機構正在主導全球芯片研究” 評論 165羅馬教皇方濟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國崛起” 評論 118“原來,中國早就有預判” 評論 255最新聞 Hot
-
換防長?“美國后院起火”
-
帶著石破茂的親筆信,他來中國了
-
斗爭升級!哈佛大學起訴特朗普政府
-
外媒緊盯中方“警告”:孤立中國,特朗普恐難如愿
-
特朗普稱未來三天公布俄烏和平方案,美媒曝細節(jié)
-
工業(yè)電化學奠基人郭鶴桐教授逝世,享年95歲
-
挑釁!英軍高官:臺海問題,準備好了
-
美元主導地位遭削弱,“人民幣必須抓住機會”
-
前十占九!“中國機構正在主導全球芯片研究”
-
誰將繼任教皇?
-
石破茂再發(fā)狠:不打算唯命是從
-
國際乒聯(lián)最新排名:雨果升至男單第3
-
最高竟達3500%!劍指中企,美國又動手了
-
“美國自毀前程,中國肯定樂壞了”
-
男子早高峰爬上獵德大橋頂部,廣州交警回應
-
特朗普再次抨擊鮑威爾:美國幾乎沒有通脹,他總是降息太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