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察者網專訪| 錢軍:中國將在20年內全面趕超美國
關鍵字: 秦朔錢軍辯論秦朔錢軍中國超過美國中國趕超美國中美制度中美經濟【采訪整理/ 觀察者網 王一鳴】
近年來,美國作為世界唯一超級大國的道路似乎越走越難,而一個崛起中的中國正在不斷趕上。中國到底會不會超越美國?何時能超越美國?成為縈繞在很多人心頭的疑問。在最近的一次“源”俱樂部的活動上,上海高級金融學院錢軍教授和著名財經媒體人秦朔就“中國能否在20年內全面趕超美國”這一話題展開公開辯論,錢軍認為中國可以“趕超”,秦朔則持反方態(tài)度。
錢軍教授(右)和秦朔在辯論中
辯論結束后,秦朔先生在其個人微信公眾號“秦朔朋友圈”三次刊文,分經濟、法治和綜合等幾個部分,詳細論述了其在這次辯論中的觀點。
作為反方,秦朔先生對于中國經濟總量超越美國并不存在異議,但他認為“規(guī)模意義上接近或超過美國”并不重要,他提出在衡量一個經濟體持續(xù)健康發(fā)展,以及社會制度包括文化等等方面,這個差距還非常大。
就秦朔先生的觀點,觀察者網專門采訪了持正方觀點的錢軍教授,教授詳細描述了雙方此次辯論的背景,從經濟、價值觀、增長源動力、人才和創(chuàng)新等方面表達了自己的看法,并針對秦朔先生的一些觀點進行了回應,觀察者網在此刊登。
錢軍教授
經濟
體量
其實“中國20年能不能全面趕超美國”這個題目是我想的。為什么我要定在20年,還是有點原因的。首先從經濟體量開始算,按照官方匯率折算,中國的GDP(美元計算)現(xiàn)在是美國的70%不到,但官方匯率肯定是低估了中國的經濟體量,這一點是毫無疑問。另外一種算法就是購買力平價(PPP),這個數(shù)字世行和IMF的稍微有點區(qū)別,但兩個按照購買力平價計算的中國GDP都已經在2015年與美國持平了。
中國每一年的增長率都比美國要快,而美國危機以后的長期增長率很可能在3%以下。如果以世行2014年底按照購買力平價計算中國的GDP和美國打平為基準,再往前看,只要中國的平均年增長率是美國的兩倍或更高(也就是說中國年增長率是6%或更高,而美國年增長率在3%或者更低)的話,到2035年中國的經濟體量,按照PPP計算,就是美國的2倍了。
不過經濟總量以平價購買力計算也有點爭議,有人說可能高估了中國、印度這樣的發(fā)展中國家。為什么會高估呢?比如實際通脹率以及某些行業(yè)的成本被低估等等。我雖然不是這方面的專家,但是我認為購買力平價計算的值比官方匯率計算的GDP更精確的描述了中國的體量。即使現(xiàn)在中國經濟總量還不如美國,那差距應該也是非常小的??偠灾?,20年內中國的體量是美國的2倍應該是大概率事件。
當然體量只是一個方面,其他比如人均GDP的差距還很大。我說的全面趕超,包括經濟增長的質量,領先世界的創(chuàng)新技術和創(chuàng)新性的企業(yè)等都要趕上美國,而人均收入也要大大縮小差距。這就是我說中國20年能全面超過美國的背景。
人均
在這個前提條件下,再看別的,很重要的一個指標就是人均GDP。在研究全世界富裕程度時,我和我的合作者往往都剔除那些很小的,城市性的國家。美國目前在大國里面排在人均GDP的第一位,而新加坡、卡塔爾這類國家雖然人均GDP更高,和中國與美國都不可比。微小國的經濟結構非常簡單,往往就一個產業(yè),像卡塔爾就一個(石油),新加坡可能有兩個,一個金融一個旅游。這樣的單一的小經濟體發(fā)展比較容易。而中國、美國、印度這種國家不好弄,國土大、復雜,而且地域差異非常大,這樣的國家要全面發(fā)展是不容易的。
目前如果按照官方匯率,中國還比較低,8000美元,美國人均GDP是5.5萬美元,雙方差距還很大。如果用購買力平價計算,中國大概是14000美元,全球排名在79到85位,應該說剛剛跨入中等收入國家,按此計算中國的人均GDP大概是美國們的1/4(PPP計算方法以美元為基準,所以美國的PPP值不變)。從20年的跨度來看,如果中國的人均GDP相對美國翻一番,也就是說20年后中國的人均達到美國的一半,而中國的總量至少是美國的2倍,如果能到這樣的人均水平,中國絕對就是世界第一經濟強國了。
再用韓國為例子,二戰(zhàn)后的1950年韓國的人均GDP是非洲水平,也就是處在世界最窮國家之列,60年過后,以購買力平價計算,韓國的人均GDP已經和法國一樣了,它用60年從最窮國家跨入到最富國家的行列。這也應該是我們中國下一步發(fā)展的目標:走出中等收入陷阱,跨入世界富裕國家之林。
我國改革開放剛剛開始的1980年,GDP不到美國的10%,花了不到35年現(xiàn)在是跟美國一樣了。這是人類歷史上獨一無二的的經濟發(fā)展奇跡。如果再花20年我們體量是美國的2倍、人均是它的一半,我覺得這將同樣是非常偉大的20年的發(fā)展。這也就是我提出20年全面趕超美國的背景。
價值觀
個人與團隊
應該說美國是西方歐洲文明的延續(xù),一幫在英國在歐洲大陸混不下去的人跑到美國去造了個國家。它的價值觀是西方文明的衍生,大致來講是一樣的,說白了就是個人主義,強調個人權利,強調個人的價值,價值最大化。這幾百年來這個核心價值觀確實推動了西方文明的發(fā)展,包括發(fā)現(xiàn)新大陸、工業(yè)化革命,經濟增長、個人財富增長等等,當然也有保障個人權利方面的進步。我不覺得這個有什么錯,但是現(xiàn)在中國的發(fā)展也好,美國的發(fā)展也好,都是要融入全球發(fā)展,因為全球資源共享,大家都分不開。
而我們居住的這個地球現(xiàn)階段的大局面是人多資源少;我們可能可以跑到火星造個新家,但更現(xiàn)實的發(fā)展還是在地球上。這跟西方文明萌芽和繁榮的幾百年不一樣——那時地球上有幾乎無盡的資源可以開發(fā),所以自我利益最大化可以讓個人、團體和國家迅速積累財富?,F(xiàn)在全世界發(fā)展的模式的核心就是要共享,這是受資源限制所決定的,不可能說一個國家、一個團體能夠把資源獨吞掉。
既然要共享,中華民族和傳統(tǒng)文化,怎么講呢,很多方面吧,核心之一是我們的文化比較重團體,也講究為了團體利益犧牲個人利益。在美國和中國都有這個說法,就是努力工作能夠改變人生。 而兩個國家都有很多談論財富不均的情況。作為一個金融經濟學的教授,我不覺得財富分配是最核心的問題:如秦朔所言,在美國很多富豪——像比爾·蓋茨、巴菲特、小扎等等,都把自己創(chuàng)造的絕大部分財富捐給社會;而很多美國人常說個人掙的錢交給政府管理效率很低。對社會穩(wěn)定和經濟發(fā)展最重要的是機會,只要絕大多數(shù)人能夠通過教育和努力工作改變人生,那么多勞多得不但不是財富分配不公,反而是一個有效的激勵機制。這也是美國為什么比歐洲出的富豪多,經濟發(fā)展更好的重要原因??偟膩碇v中國人是可以通過努力工作改變人生的,當然全社會還是應該重視保護弱勢群體,給他們提供更多的機會。
中美兩國關鍵的區(qū)別是團體精神和個人犧牲精神。我在美國學習生活了20多年,我覺得他們過度宣揚個人權利,而共享和犧牲在價值觀里講的不夠。我們不是說一定要某些人去犧牲生命,但是價值觀里面,不應該只有絕對的平等和絕對的權利,事實上做不到絕對的平等和隨時隨地維護與生俱來的權利。 從這一點上講,我覺得中國傳統(tǒng)的價值觀更適合現(xiàn)階段中國乃至整個世界的發(fā)展。
政治正確背后的問題
講到美國,我在跟秦朔的辯論中列舉三個人:一個是民歌手Johnny Cash、一個是蘋果公司創(chuàng)始人Steve Jobs,還有一個是喜劇演員Bob Hope。美國人自己說,最近15年這三個名人去世,各自帶走了一樣東西,那就是現(xiàn)金財富(Cash)、工作(Job)和希望(Hope)。財富是指美國中產階級財富積累停滯,而相對于頂層而言廣大中下層家庭的財富占比縮??;工作是指金融危機以后,很多藍領甚至一些白領的工作沒有回來;而財富和工作的缺失讓人們看不到希望。
為什么這次美國大選這么多人選丑聞不斷的特朗普當總統(tǒng),為什么英國會脫歐,實際上里面同一個核心是:很多中產階級包括藍領和白領,尤其是中老年的白人,對現(xiàn)實不滿,對現(xiàn)有制度和政府不滿,他們覺得從全球化里面不但沒有拿到什么,而且還失去了很多。在這種情況下,人不爽的時候,不太會先責備自己,而是先責備別人,他們會理解為全球化、貿易以及移民政策把他們的工作,把他們能夠獲取的財富拿走了。這是一個西方國家的普遍問題,也是關系到全球經濟發(fā)展的問題。
我再說一個問題,在美國講權利,保護弱勢全體,但因為沒有絕對的平等,你強調了某些人的權利,同時就會傷害另外一批人的權利。舉個例子,美國現(xiàn)在照顧少數(shù)族裔的最重要的一項政策是給這些人群教育的機會,最明顯的體現(xiàn)是公立大學在招生的時候不能只看成績,其實就是要招一些成績相對差一點的少數(shù)族裔。但是亞裔都不是照顧的對象,為什么呢?因為亞裔在名校里的學生人數(shù)已經遠遠超過人口的比例,所以不在照顧對象。在這類政策的影響下,亞裔的學生要進名校,不管是私立的還是公立的,成績和考試分數(shù)上面要遠遠高于所有別的族裔,比白人要高,比其他少數(shù)族裔就不知道要高多少了,你覺得這公平嗎?我作為一個亞裔孩子的父親,而且我以后說不定也要把我孩子送到美國去讀大學,我覺得很不平等。
我不是美國公民,但是現(xiàn)在很多美國的華人和亞裔,在這一點上是支持共和黨的,包括特朗普接下來要提名的最高法院的大法官。因為共和黨認為不應該有這種所謂的招生政策中的‘平衡’,放低標準來招某個族裔的學生就是不對的。所以在任何一個社會里,如果過度地去強調平等,到最后就沒有所謂的平等。我們只能說,最大可能地保證每個人的基本的權利和基本的機會,這是社會和政府的職責。
還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福利問題,很多美國人到最后不用工作,按照家里的人口數(shù)量,就可以領多份福利,這也是個社會問題。中國也要注意這一點,一方面要保證每個人的基本權利,但是提供福利的同時要有個激勵機制,就是努力工作改變人生,只要有工作機會并且努力工作,溫飽應該不成問題,而且有發(fā)展的機會,這個我們要保證。但不是說你一生下來,社會或者政府要養(yǎng)你一輩子。這在美國是個很大的問題,歐洲就更不用說了,一個移民問題,一個福利問題,是制約和阻礙很多歐洲國家的發(fā)展,而且目前來看沒有什么好的解決辦法。
- 原標題:觀察者網專訪| 錢軍:中國將在20年內全面趕超美國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趙曉明
-
“暴政!”哈佛禁令引眾怒,中國學生不敢離校 評論 30加州州長急眼:中國躺贏了,你們到底站哪邊? 評論 53直播:美國新一輪“棄臺論”,不同尋常 評論 7“美國想拉盟友對中國搞聯(lián)合關稅,G7沒討論” 評論 167最新聞 Hot
-
“暴政!”哈佛禁令引眾怒,中國學生不敢離校
-
歐盟拒絕回應,貝森特補刀
-
加州州長急眼:中國躺贏了,你們到底站哪邊?
-
美方直說了:中國太強,“金穹”是為了做準備…
-
“談判毫無進展!建議6月1日起對歐盟征50%關稅”
-
特朗普撂狠話,蘋果盤前跳水
-
“華盛頓死了2人,但加沙死了5萬人,昨晚又有多少孩子被餓死?”
-
“戰(zhàn)場轉向,中國將再次占據(jù)先機”
-
火速被叫停!
-
“87%靠中俄設計 ”,特朗普又要整“緊急狀態(tài)”了
-
“中美關系緩和新跡象”
-
“前所未有”,韓國首爾現(xiàn)“滾回中國”反華抗議
-
普京再提“緩沖區(qū)”:在推進了
-
1票險勝!特朗普“大而美”法案在眾議院過關,債務上限+29萬億
-
美華裔教授:沒想到有一天,我會因自己的民族被迫賣房
-
石破茂與特朗普通話45分鐘:他打給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