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陸一:素質教育改革不能強了“素質”,卻弱了“才智”
七、小結與政策建議
新中國成立以來,通過長期艱苦曲折的教育事業(yè)建設,我國基礎教育總體上在考試可測的才智方面取得了顯著的進步,參與PISA等國際考試的地區(qū)全球領先,近幾代國民的整體學科素養(yǎng)也得到了中考和高考的檢驗,為各行各業(yè)社會經濟部門培養(yǎng)了大批有用人才。但同時,由于考試競爭激烈,僅以考試為目標的教與學帶來諸多問題,為了改善現狀我國提出了素質教育改革。
通過本文一系列論證,我們提出只有“強才智-強素質”的目標才符合中國教育提質升級、科教興國的愿景。素質教育改革應當采取強健的路線,在不降低學科知識標準、不放松才智挑戰(zhàn)的前提下,設法提升各方面的素質。相反,如果把才智與素質的教學關系視作必然矛盾,在實踐中放棄使之并存的努力,轉而制度性地通過降低才智要求、削弱考試效力來給素質教育留出空間,結果既失去了強才智,也得不到強素質。
要使強才智與強素質在學校教學中并存確非易事,這份責任不能全部落在基層教師身上,素質教育的實現離不開有力的經濟基礎和社會條件。我國教育改革的主要矛盾并不是沒有學會發(fā)達國家看似先進的教育理念,更不是基層教師沒有領會貫徹。教育高質量發(fā)展的瓶頸依舊是資源匱乏和高速發(fā)展下積累時間不足。那些長期富裕的國家所選擇的教育理念未必有利于國家社會的發(fā)展,不可盲目跟從。目前,我國經濟發(fā)展的紅利惠及學校教育遠遠不夠,素質教育滋長的土壤還普遍貧瘠。根據簡單測算可知中國經濟發(fā)達與欠發(fā)達的省級行政區(qū)的中小學辦學條件存在很大的不平衡,目前的學校辦學標準和師資配置都談不上符合素質教育的理想,全國基礎教育資源的校際均衡水平尚不及日本20世紀70年代。
中井浩一:論“學力下滑”之爭與“寬松”教育,來自nippon.com
眼下,政府推進素質教育的首要任務既不是考試改革,也不是課程改革,而是制定符合“強才智-強素質”理想的中小學辦學最低標準,并通過立法和財政手段保障來落實。只有改善中國區(qū)域之間的基礎教育投入不均,提升能滿足“人的全面發(fā)展”所需的教育領導力,才能從根本上緩解學校教育和辦學功利化、競爭泛化的傾向。在科教興國的總目標下,實現“強才智-強素質”的教育改革離不開一大批專業(yè)能力和綜合素質均過硬的教師隊伍。正如才智與素質的關系,教師養(yǎng)成中應首要強化學科專業(yè)水平,同時兼顧綜合素養(yǎng)。如果不重視學科專業(yè),到頭來什么素養(yǎng)都不可能出色,也難以對學生和家長產生教育影響力。隨著高等教育的大眾化和普及化,各類大學培養(yǎng)的基礎學科專業(yè)人才應當更多吸納到基礎教育師資隊伍中去。
近年來中國大學學術水平和專業(yè)素質取得了整體提升,大學里已經發(fā)生的知識迭代、觀念更新都應惠及基礎教育。大學求真知,基礎教育學校以知識育人,要以學科知識和學問品味為紐帶,實現“大中銜接”。在知識體系充實與優(yōu)化、學業(yè)標準的制定、教材教輔編寫、考試命題等方面,大學教師值得負起更廣義的育人責任。
致力于“強才智-強素質”的教育改革還需要適宜的學校生態(tài)環(huán)境來孵化。近年來,教育評價問題受到關注。一方面,評價內容變得越來越復雜精細,評價項目和觀測點越發(fā)詳密,評價的行政力度不斷強化,評價結果越發(fā)利害相關,競爭性越發(fā)凸顯。于是,不論是學生、教師還是學校為了“迎評”所需完成的任務越發(fā)繁瑣,他們教與學的行動自由度變得越來越小。問題在于,素質教育的驅動方式與才智教育的驅動方式有本質不同,行政評價主義的考績與競爭能夠促進后者,卻不利于前者。
以急功近利的心態(tài)來建設素質教育無異于抱薪救火。不科學的過度評價導致基層只去做評價涉及的事,忽略教育中難以評價的方面,結果阻礙了素質教育發(fā)展。驅動素質教育需要“休養(yǎng)生息”,使教師在日常工作中留有時間精力做一些理想化的、不計成敗的育人工作,喚醒教育的基層活力與創(chuàng)造力,孕育理想主義和因地制宜的創(chuàng)造力,給真正的素質教育留出生長空間。
為了防止素質教育改革滑向“弱才智”的陷阱,考試選拔制度仍將發(fā)揮決定性的作用。只要高考精神不動搖,在一流大學的招生錄取中,學習成績繼續(xù)占據最大比重,那么我國基礎教育的學術秩序就不會顛覆,“強才智”的基本優(yōu)勢便不至于松動。長期以來,嚴肅的考試研究被連篇累牘的應試教育控訴所遮蔽,缺乏實實在在的認識與技術進步。
有一種誤解是將考試功能泛化,由于考試的影響力顯而易見,于是認為目前所有基礎教育中的缺憾都是考試沒能“指揮”到位。另一種誤區(qū)是從本質上懷疑考試的有效性,不信任考試能夠客觀地識別才智差異。我們已經從原理上澄清,人的全面素質有的可考評,有的不可考評,所以考試不可能承載所有責任。究竟考試能夠給個人、國家與社會帶來什么,考試制度是否恰當地發(fā)揮了其應有作用?為了建設與素質教育、考試制度兼容的發(fā)達教育體制,迫切需要我們對現代考試技術、教育評價方法、人才選拔制度做出與時俱進的研究。
《尚書》云:“君子所其無逸”。展望未來,當生活條件達到普遍的富足優(yōu)裕,國家實現富強,人們不再必須為了改變生活處境而刻苦學習,教育標準卻不能后退、松弛。
(本文原載于《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20年第12期;限于篇幅,觀察者網轉載時省略注釋。)
- 原標題:強才智與強素質:素質教育改革新認識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朱敏潔 
-
反中亂港分子戴耀廷等47人被押后至5月31日再審
2021-03-05 07:22 香港反對派 -
-
香港代表委員全力支持全國人大完善香港特區(qū)選舉制度
2021-03-05 06:49 香港 -
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主席團常務主席名單
2021-03-05 06:44 2021兩會 -
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在京開幕
2021-03-04 22:46 2021兩會 -
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3月5日上午開幕,11日閉幕
2021-03-04 22:09 2021兩會 -
“香港特區(qū)選舉制度需要與時俱進,作出完善”
2021-03-04 21:39 2021兩會 -
孩子正排隊過斑馬線時小車竟沖過,廣州公安:司機已被控制
2021-03-04 21:34 -
楊利偉:第三批18名航天員選拔完成,將執(zhí)行空間站運營任務
2021-03-04 21:23 航空航天 -
人大議程公布,有亮點!
2021-03-04 21:20 2021兩會 -
江蘇:明確老師不得用手機布置作業(yè)
2021-03-04 21:06 中西教育 -
這條進京路,背后有幾代人的故事
2021-03-04 21:05 -
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在京開幕
2021-03-04 21:01 2021兩會 -
英國大使還問“外媒恨中國嗎”,來看BBC記者這篇指鹿為馬的報道
2021-03-04 19:32 外媒看中國 -
8年兩會上,那些暖心的話
2021-03-04 19:04 -
人民幣超越美元成深圳第一大跨境收支貨幣
2021-03-04 18:45 人民幣國際化 -
網傳臺軍“鳳梨滿漢全席菜單”,臺防務部門急否認
2021-03-04 18:23 臺灣 -
全國政協開幕會上,她們這樣“唱”國歌
2021-03-04 18:18 2021兩會 -
全國人大上海代表團組團,推選團長、副團長
2021-03-04 17:40 2021兩會 -
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開幕 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出席開幕會
2021-03-04 17:28
相關推薦 -
“原來,中國早就有預判” 評論 221“MAGA巨星”唱反調,阿根廷業(yè)界:中國制造真香 評論 199特朗普喊話:俄烏別打了,一起跟美國做大生意發(fā)大財 評論 251MAGA基本盤還能“忍”特朗普多久? 評論 180最新聞 Hot
-
“特朗普這是在邀請中國搶走我們的科學家,太可怕了”
-
白宮:特朗普力挺赫格塞思
-
羅馬教皇方濟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國崛起”
-
“美國牛肉太貴,換澳牛,味道一樣”
-
特朗普、普京、澤連斯基等發(fā)文哀悼
-
“原來,中國早就有預判”
-
“拜他所賜,美國變成了流氓國家”
-
“特朗普會輸,但中國不會輕易給他臺階下”
-
“MAGA巨星”唱反調,阿根廷業(yè)界:中國制造真香
-
又一起!白宮平面圖遭萬人共享
-
“特朗普非常憤怒:再砍10億”
-
“我們被美國夢騙了,精英把我們出賣了”
-
“美國太自滿,恐在這三方面落后中國”
-
泄密不止一次,美防長在“家人群”也發(fā)了
-
特朗普喊話:俄烏別打了,一起跟美國做大生意發(fā)大財
-
中方出手,日歐車企“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