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岡特·舒赫:德國公布首個對華戰(zhàn)略,我看完64頁全文后發(fā)現(xiàn)一些問題
·報告存在的問題
所以報告究竟缺少了什么?為什么這會構成問題?
我注意到政府對華戰(zhàn)略報告最后一頁勉強提到的內(nèi)容,也許它值得被放在報告首頁:
中國人對德國/歐盟/西方的了解,與德國人對中國的了解,存在巨大的不對稱性。
只用看看這一組數(shù)字:長期以來,即便在新冠疫情時期,德國國內(nèi)的中國留學生數(shù)量日常約為4萬人,也是德國最大的外國留學生群體;而德國在中國的留學生僅有8000人左右,幾年前這個數(shù)字甚至只有1200人。
無疑,中國人更加了解西方,能形成更全面的看法,而不是相反。
許多在中國生活過的德國僑民,寧可相互之間保持聯(lián)系,也不愿面對德國主流社會形成的對華偏見。在德國要客觀地談論中國,令人身心俱疲。
結(jié)果是:我們都十分清楚,在一條黑暗的街道或森林中行走時,因看不見或不了解引發(fā)的恐懼。我們對中國的認識依然匱乏,加上偏見與令人遺憾的某些情況下依然存在的傲慢,為各種謠言或先入為主的“真相”提供了充分土壤。
這份報告至少承認,即便是德國政府認識中國的能力,依然有待提高。
我對中國的了解都是基于主動探索與學習。至少我上學的時代,授課內(nèi)容是以歐洲為中心,不會教授任何關于中國歷史或文化的內(nèi)容。很明顯,我們課堂上的歐洲人殖民歷史只是最近才得到了一點點關注,還是出于激進的取消文化(cancel culture)背景,它們制造的問題要比解決的問題更多。
巧合的是,正是貝爾伯克女士擔任外交部長后,才修改了德國外交部柏林大樓內(nèi)一處中央會議室的命名。這處會議室原本以德國外交機構創(chuàng)始人奧拓·馮·俾斯麥命名。我本人支持為歷史雕像或其它參考文獻增補必要的現(xiàn)代評論,并試圖在當事人的時代背景下理解他們,而不是簡單地試圖抹殺歷史。
·對綠黨和德國的一些建議
最后,我想要指出,尤其是貝爾伯克女士領導的綠黨,應該對與中國合作抱有極大興趣。假如德國一夜之間從地圖上徹底消失,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只會下降不到2%。我們歷史上留下的碳排放足跡當然比現(xiàn)在更糟糕,但向前看,就算德國完全去工業(yè)化,也只會帶來微小的改變。
太陽能運用的故事,首先起源于德國政府提供的產(chǎn)業(yè)補貼,與德國精湛的工程技術;如今卻牢牢掌握在實現(xiàn)規(guī)?;a(chǎn)、大幅降低成本的中國公司手中。這很好地回答了一個問題,即與氣候問題相關的政治究竟是地方性的,還是關乎國家利益。
位于中國青海的光伏產(chǎn)業(yè)園一角(資料圖/新華網(wǎng))
作為一名世界主義者,我的視角立足于整個星球的利益:氣候變化問題無關政治,無關意識形態(tài)。唯一有意義的是,通過結(jié)合德國與中國在太陽能產(chǎn)業(yè)領域取得的進步,不管是技術層面還是成本控制層面,今天,太陽能在全球范圍內(nèi)具有高度競爭力,有助于人類實現(xiàn)碳中和的目標——這不正是德國綠黨一直追求的目標嗎?
真正關注公平應對氣候變化問題的人,還應該記住歷史排放量,以及更重要的,消費者資源消耗量,而非某地的絕對排放量。一位從倫敦搭乘私人飛機抵達摩洛哥、在私人游艇上享受周末的銀行家,因為工作性質(zhì)與在英國經(jīng)濟中排放的溫室氣體少于為游艇生產(chǎn)原材料的中國鋁廠工人,所以前者就更加環(huán)保嗎?
以選民為主要目標,通過強硬的言辭塑造某種“形象”,要么愚蠢、要么不誠實,或者兩者兼有。任何來訪者或外國合作伙伴都應贏得對話者的尊重與信任,而不是通過向地球上的其他人說教來彰顯自身。如果教訓他人能成為一項出口產(chǎn)業(yè),那么德國的未來將無比光明。
首先,可以考慮在德國國內(nèi)起到模范帶頭作用,但我們還遠遠做不到這一點。德國之所以如此緩慢和低效,大家經(jīng)常掛在嘴邊的“價值觀”便是一大原因。看著數(shù)以千計淹死在海岸邊上的難民,現(xiàn)在一個右翼極端主義政黨要比政府中的任何政黨更強大,左翼從美國進口的“覺醒”(“woke”)意識形態(tài)更加極端。這讓我懷疑,德國是否能聲稱擁有如此統(tǒng)一的價值觀,我們是否真正“踐行”了這些價值觀?
別誤會,我熱愛我所習慣的自由。我只是承認它們也有缺點,而其他制度也有優(yōu)點。總體來說,每個民族與每個國家都可以決定它們偏好的行事方式。但在這之間,我們確實需要規(guī)則與公平的交易,而它們也必須不斷適應一個變化中的世界。天然的利己主義令我們很難界定什么是規(guī)則與公平,但對任何人來說,合作依然好過對抗。
如果能拋開意識形態(tài)狂熱,我們能夠從彼此身上學到很多東西,比如速度和語言。
最后,對我國政府的一點提示:如果你打算發(fā)布針對另一個國家的戰(zhàn)略文件,至少應該同時發(fā)布對方語言的版本!這是對他人的尊重,也有助于減少誤解。德國政府表示已經(jīng)在制作報告的中文版本,希望不要再耗費83周!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文章內(nèi)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zhuǎn)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wǎng)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李泠 
-
日本海某海域,中俄聯(lián)演開幕
2023-07-21 07:15 中俄軍演 -
俄襲擊烏克蘭敖德薩波及我總領館,外交部回應
2023-07-21 00:14 烏克蘭之殤 -
美戰(zhàn)略核潛艇停泊釜山,朝方警告:可能符合朝鮮使用核武器條件
2023-07-20 22:58 半島火箭 -
黑海走廊剛中斷,東歐五國立刻發(fā)“自保聲明”
2023-07-20 22:47 烏克蘭之殤 -
悲?。∮《染旌痛迕癫榭绰╇姮F(xiàn)場誤觸通電欄桿,最后16死11傷
2023-07-20 22:18 -
中美應對氣候變化對話在京舉行
2023-07-20 21:33 中美關系 -
烏經(jīng)濟部副部長來華,商務部副部長凌激:中方愿擴大自烏進口優(yōu)質(zhì)產(chǎn)品
2023-07-20 20:35 中國外交 -
他宣稱“新冠病毒針對特定種族”,白宮急否認:卑鄙錯誤
2023-07-20 18:45 -
國寶借給美國近4年收不回,以色列發(fā)現(xiàn)“流落”到特朗普莊園了
2023-07-20 18:31 -
“世界厭倦戰(zhàn)爭,已與中國等國探討俄烏和平之路”
2023-07-20 18:14 -
日方呼吁中方取消對日食品進口限制,我外交部回應
2023-07-20 15:39 中國外交 -
太炸裂了,她在國會聽證會上突然掏出拜登兒子不雅照…
2023-07-20 15:39 -
習近平會見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
2023-07-20 15:36 觀察者頭條 -
紐約“認慫”:你們別來了,去美國其他城市
2023-07-20 14:54 美國一夢 -
習近平會見基辛格:我們不忘老朋友
2023-07-20 14:37 中美關系 -
“以為在拍TikTok,僅數(shù)秒他就跑到朝鮮一側(cè)”
2023-07-20 14:30 美國一夢 -
習近平會見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
2023-07-20 13:43 中美關系 -
謝鋒:美方制裁1300多家中企,中國政府不會坐視不管
2023-07-20 12:29 中美關系 -
捷克部長:建“歐洲合眾國”,和中美平起平坐
2023-07-20 11:36 -
英軍情六處負責人罕見出席公開活動,炒作稱中國是“最大威脅”
2023-07-20 11:09 不列顛
相關推薦 -
特朗普喊話:俄烏別打了,一起跟美國做大生意發(fā)大財 評論 205MAGA基本盤還能“忍”特朗普多久? 評論 164從2000兆帕潛艇級熱成型鋼的“登天”說開去…… 評論 100美媒焦慮:哪怕只為跟上中國,美政府都不能這么干啊 評論 154最新聞 Hot
-
“MAGA巨星”唱反調(diào),“中國制造真的很棒”
-
“美國太自滿,恐在這三方面落后中國”
-
泄密不止一次,美防長在“家人群”也發(fā)了
-
特朗普喊話:俄烏別打了,一起跟美國做大生意發(fā)大財
-
中方出手,日歐車企“慌了”
-
她被提名為聯(lián)大主席,“德國完了”
-
美媒焦慮:哪怕只為跟上中國,美政府都不能這么干啊
-
特朗普“抱怨”后,日本考慮放寬汽車進口安全標準
-
“五角大樓里完全崩潰了”,3名美國防部高官被解雇
-
“趁納瓦羅不在,他們沖進白宮勸說特朗普暫停關稅”
-
澤連斯基回應:?;?0小時太短,建議30天
-
韓國一戰(zhàn)機飛行訓練中掉落機炮吊艙和空油箱
-
“美國在地球上跟中國爭,卻把太空主導地位拱手讓出”
-
內(nèi)塔尼亞胡:摧毀哈馬斯前不會結(jié)束軍事行動
-
超900人簽署“反關稅宣言”,包括兩位諾貝爾獎獲得者
-
“中國正投入萬億美元,我們卻在這胡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