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羲:歐美在氣候問題上造孽,反要中方賠償
最后更新: 2022-11-30 17:18:07【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若羲】
11月20日,《聯(lián)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7次締約方大會(COP27)閉幕,并就氣候賠償問題達成了突破性的決議——為遭受氣候災害重創(chuàng)的發(fā)展中國家提供“損失和損害”基金。
經各國政府同意,大會決定“建立新的籌資計劃,以協(xié)助那些特別容易受到氣候變化不利影響的發(fā)展中國家,包括通過提供和協(xié)助調動新的、額外的資源的方式,來處理損失和損害。這些新安排將補充并包括《公約》和《巴黎協(xié)定》之下和之外的來源、資金、進程和舉措?!睕Q議還包括設立一個過渡委員會,就如何在明年的COP28上實施“損失和損害”資金提出建議。
這項決議瞬時吸引了全世界的關注,并被認為是發(fā)展中國家爭取氣候正義的一次勝利。聯(lián)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高度贊揚該決議,稱:“本屆氣候大會向正義邁出了重要一步?!?安提瓜和巴布達衛(wèi)生、健康和環(huán)境部長兼小島嶼國家聯(lián)盟主席莫爾溫·約瑟夫(Molwyn Joseph)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在COP27上達成的協(xié)議是整個世界的勝利,這意味著聽到、看到那些感到被忽視的人,并給予他們應有的尊重和關懷。
為什么要設立“損失與損害”基金?其制定經歷了哪些坎坷?未來發(fā)展又將如何?
氣候賠償:共同但有區(qū)別的責任
隨著氣候變化、全球變暖日益嚴重,溫室氣體排放量小的發(fā)展中國家反而受到極端天氣和自然災害的重創(chuàng),帶來巨大損失。雪上加霜的是,發(fā)展中國家往往缺乏應對氣候問題的財政與技術實力,因而更難從重創(chuàng)中恢復,陷入“氣候不正義”的困境。
今年,巴基斯坦遭遇嚴重洪災,上千人喪生,財產損失高達300億美元,2022-2023財年GDP增長預測直接降低兩個百分點。這雖是天災,但也是人為造成的氣候變化帶來的后果。正如巴基斯坦總理謝里夫所說:“巴基斯坦平白無故地成為了一場人為災難的受害者。”
巴基斯坦并非孤例。許多發(fā)展中國家,特別是不發(fā)達國家和小島嶼發(fā)展中國家,也在COP27上控訴氣候不正義。氣候“損失與損害”問題,即由富裕發(fā)達國家為脆弱發(fā)展中國家提供氣候賠償的問題(以下簡稱“氣候賠償”),成為了COP27談判的焦點。
盡管討論已久,但氣候賠償問題其實是在今年才首次列入氣候大會正式議程。長期以來,國際氣候議程的重點并不在如何補償最脆弱、受氣候變化負面影響最大的發(fā)展中國家,而是關注如何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
減緩和適應是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方式,包括減少化石燃料消耗、恢復和保護森林、建立防御海平面上升的海堤等等。
但不可忽視的是,即使做好十足的應對工作,人類仍然無法完全規(guī)避氣候變化造成的負面影響,比如干旱、洪災等極端天氣事件。發(fā)達國家當然也會面臨這類問題,但總的來看,小島嶼發(fā)展中國家和最不發(fā)達國家因國力有限,成了氣候變化的主要受害者。
COP27熱議的氣候賠償機制,正是通過資金的形式,幫助發(fā)展中國家應對這些負面影響。
千億美元氣候融資承諾仍未履行
早在2009年的哥本哈根氣候大會上,發(fā)達國家就已經承諾,在2020年前每年為發(fā)展中國家提供1000億美元的氣候融資。去年的格拉斯哥氣候大會,又將這項融資承諾的期限延長到2025年。
然而,這項已經立下的氣候融資承諾,還有著巨大缺口。
由于不同機構對于貸款是否能夠算作氣候融資存在意見分歧,測算出的資金缺口也有差異,約為每年200億到800億美元。
其中經濟合作與發(fā)展組織(OECD)在統(tǒng)計時把貸款額度作為資金投入的一部分,但即便按照這樣的樂觀計算,2013-2020年,每年也僅有45%-83%的資金到位。
2013-2020年,發(fā)達國家向發(fā)展中國家提供的氣候融資情況。圖源:OECD
那么,是誰在給千億氣候融資拖后腿?要追究責任,就要先劃分好責任。但實際上,“誰來出、各自出多少”這一關鍵問題,依然懸而未決。這也成為氣候融資的一大難題。
按照海外發(fā)展研究院(Overseas Development Institute, ODI)基于國民總收入、1990年以來累計二氧化碳排放量和人口三方面因素的計算,美國每年應出資約430億美元,日本117億,德國83億,英國58億,法國54億,意大利47億,加拿大42億,西班牙34億,澳大利亞29億。按照其他責任分擔原則測算的結果雖有所出入,但總體來看,美國和歐盟應各自承擔約45%和35%的融資份額。
各經濟體融資責任份額(按不同責任分擔原則計算)。圖源:楊源, 王錚, 吳靜,國際氣候融資中的責任分擔原則研究,《中國科學院院刊》, 2016, 31(7): 820-829
但是,氣候融資責任最重的國家美國卻也是最拖后腿的。根據世界資源研究所(WRI)的數據,2018年,美國僅承擔了本國應付總額的20%。澳大利亞、加拿大、意大利、英國也都沒有將應付的氣候融資撥付到位。
法國、日本、德國進度雖看似樂觀,但考慮到這些國家的氣候融資大部分是借款而不是贈款,實際融資進度還應該打上一個問號。
發(fā)達國家氣候融資進度表(基于2018年數據。其中橙色部分為贈款,藍色部分為借款)。圖源:Nature,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1-02846-3
2009年氣候大會上就立下的千億美元氣候融資承諾,至今仍遠未兌現。但一千億美元,相較于發(fā)展中國家的氣候變化資金需求而言,只是杯水車薪——聯(lián)合國氣候大會主席國委托相關機構進行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到2030年前,發(fā)展中國家每年需要2萬億美元資金應對氣候變化,其中一半需要外部融資。也就是說,目前每年提供給發(fā)展中國家的氣候融資,甚至不及總需求的十分之一。
關于氣候賠償機制的討論,終于在多年受阻停滯后被提上氣候大會正式議程。但有氣候融資承諾的前車之鑒,可以想見,氣候賠償機制的建立與實現將會困難重重。中美洲島國安提瓜和巴布達的環(huán)境部長莫爾溫·約瑟夫(Molwyn Joseph)一度表示:“這次大會如果不能建立‘損失和損害’基金,就是對那些為環(huán)境和人類努力奮斗的人的背叛?!?
- 原標題:分歧尖銳,氣候賠償機制前路坎坷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劉惠 
-
中國干預加拿大大選?趙立堅:完全是無中生有、無稽之談
2022-11-30 17:05 中國外交 -
莫里森創(chuàng)造了歷史
2022-11-30 17:01 -
美炒作中國核彈頭將增至1500枚,我外交部:為其擴張核武庫找借口
2022-11-30 16:26 -
日本前首相森喜朗感染新冠住院
2022-11-30 16:22 日本 -
英國將中廣核排除在核電站項目外,我外交部回應
2022-11-30 16:17 不列顛 -
那個“為了特朗普而戰(zhàn)”的男人被判了,最高可20年
2022-11-30 15:12 美國政治 -
美國“非二元性別”官員,在機場偷名牌包…
2022-11-30 15:02 -
日本已向美國提出購買戰(zhàn)斧導彈,最多或達500枚
2022-11-30 14:52 日本 -
“北約膽敢這么做,將成俄合法打擊目標”
2022-11-30 14:10 烏克蘭之殤 -
這球歸B還是C?
2022-11-30 12:21 -
谷歌前CEO滿嘴對華“新冷戰(zhàn)”,竟是自肥的生意
2022-11-30 12:12 觀察者頭條 -
英國統(tǒng)計:英格蘭威爾士基督徒降到一半以下
2022-11-30 12:10 不列顛 -
德副總理放話:歐盟將為與美貿易沖突做好準備
2022-11-30 10:18 德意志 -
李克強:希望哈方保障對華供氣穩(wěn)定 盡可能增加冬季期間供氣量
2022-11-30 09:28 中國外交 -
耿爽:呼吁土以立即停止對敘跨境襲擊,外國非法駐軍也必須結束
2022-11-30 09:17 中國外交 -
彭斯:特朗普應該道歉
2022-11-30 09:01 美國政治 -
英國議會下院代表團竄臺,我使館:已嚴正交涉
2022-11-30 08:48 中國外交 -
我駐英大使:BBC記者行為不當,中方絕不接受英方無理指責
2022-11-30 08:24 中國外交 -
美國新增感染43891例、死亡360例
2022-11-30 07:20 美國一夢 -
在卡塔爾因穿著暴露惹爭議,她換了件更露的…
2022-11-29 22:26
相關推薦 -
“特朗普不代表所有美國人,請別報復我們州” 評論 37中柬云壤港聯(lián)合保障和訓練中心正式掛牌運行 評論 143美股蒸發(fā)超5萬億美元,“95年來最大政策失誤” 評論 347美國人瘋狂囤貨,“中國電視被買空” 評論 2224月10日起,對原產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加征34%關稅 評論 915最新聞 Hot
-
“特朗普不代表所有美國人,請別報復我們州”
-
中柬掛牌,洪瑪奈感謝中國
-
特朗普轉發(fā)“巴菲特支持特朗普經濟政策”,巴菲特回應了
-
演都不演了,特朗普顧問直說:阿根廷得結束這份中國協(xié)議,不然…
-
中柬云壤港聯(lián)合保障和訓練中心正式掛牌運行
-
這一重大科研裝置,成功部署!
-
美媒關注:辛辣回擊特朗普關稅,中國媒體用上AI歌曲和短片
-
特朗普再要求降息,鮑威爾:關稅遠超預期,再等等
-
美股蒸發(fā)超5萬億美元,“95年來最大政策失誤”
-
萬斯:歐洲最大威脅不是中俄
-
魯比奧辯解:美國需要回到制造業(yè)時代
-
在美烏克蘭人限期7日離境?美官方:發(fā)錯了
-
美股“血流成河”,特朗普選擇…去打高爾夫球
-
魯比奧告訴北約:特朗普快對普京沒耐心了
-
美國人瘋狂囤貨,“中國電視被買空”
-
美股三大股指收盤暴跌,納指進入熊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