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訪翁悅:當狗闖入大熊貓的家園,我們要不要出手?
最后更新: 2023-02-28 08:59:36大熊貓保護區(qū),作為國寶的家園,原來還有狗跑來跑去?有一篇論文,專門研究了這個問題。
散養(yǎng)的狗在保護區(qū)里“閑逛”,對其他動物有多大影響?人與自然隔絕的模式未必行得通,但看上去“和諧相處”的模式,有什么需要我們警惕的問題?我們和論文的第一作者翁悅聊了聊。
科學真好嗑:大熊貓保護區(qū)對許多人而言,也許透著些神秘的感覺,能不能先說說你對秦嶺保護區(qū)的第一印象?
翁悅:我第一次去秦嶺是我大四的時候,去的第一個秦嶺的保護區(qū)是平河梁保護區(qū),我記得我上山的第一天就在路上偶遇了野豬,還聽到了有蹄類動物在林子里奔跑的聲音,打開綁在樹上的紅外相機時,在里面看到了一群羚牛、豹貓、黃喉貂……
當時感到很震驚,覺得這真是一片很遼闊,滋養(yǎng)無數(shù)物種的土地,同時也意識到秦嶺生物多樣性非常高,是全球生物多樣性的熱點區(qū)域。作為保護生物學的工作者,對秦嶺多多少少都會存在敬佩之情,不過我猜很多人覺得秦嶺很神秘,大概是源自《盜墓筆記》中對那里的描寫吧。
科學真好嗑:當?shù)厝思茵B(yǎng)狗多嗎?這些狗的“生活狀態(tài)”是怎樣的?文中提到過6月到9月,它們會離家活動,那么其他月份呢?
翁悅:當?shù)仞B(yǎng)狗的人還是非常多的,這也是農村比較普遍的現(xiàn)象吧,因為家犬在農村家庭中承擔了很重要的責任,比如看家護院、跟隨主人外出等等。
6-9月是收苞米的季節(jié),家犬會和主人一起外出。因為收割的苞米會放在院子里,或者很多家庭會在自己的院子里種苞米,9月后就需要把家犬拴在院子里來防野豬。但其他時間幾乎都是半散養(yǎng)狀態(tài)。
科學真好嗑:一般它們“離家”一次會持續(xù)多久?它們出去主要都做些什么?
翁悅:家犬離家可能是半天到半個月,我們的紅外相機記錄到他們離家后一般都會去山上,可能是在捕食(很多文獻中也有照片記錄到)。
科學真好嗑:有純粹的“野狗”嗎?
翁悅:純粹的野狗是有的,但非常的少,而且一般都是主人外出打工遺棄了,從家犬變成了野狗。
科學真好嗑:你們主要通過GPS項圈了解狗的活動范圍,還通過攝像頭觀察了狗以及其他動物的出現(xiàn)時間。但你們只在一個位點拍到了大熊貓,在你看來那里有什么特殊之處嗎?離居民點的距離、海拔、植被等等?那個位點有狗嗎?
翁悅:這個位點是在海拔比較高,離居民點比較遠的地方,還是比較符合大熊貓常見棲息地的特點,這個位點是沒有家犬出現(xiàn)的。
科學真好嗑:你覺得只拍到一次大熊貓的原因是什么?狗和居民點是否可能直接影響到大熊貓的分布,讓它們都躲得遠遠的?
翁悅:因為我們布設的紅外相機主要是為了了解家犬在做什么,所以很多紅外相機布設的位點都是在居民點附近,拍攝到大熊貓的概率會低一些,也可以理解為家犬和居民點可能直接影響大熊貓的活動范圍(也有文獻證明過居民點對其的影響)。
科學真好嗑:大熊貓保護區(qū)的建設目的,本來也不僅僅限于大熊貓,而是針對整個生態(tài)環(huán)境。但能否具體談談,狗對其他物種的影響,會怎樣干擾到大熊貓的保護?有什么“傳導”的路徑?
翁悅:家養(yǎng)動物的存在,在保護區(qū)通常代表著保護問題,家犬也是這樣的,它是世界上數(shù)量最多、分布最廣的犬科食肉物種。由于狗是被人類引入到保護區(qū)周圍的居民點的,因此在許多情況下可以作為一種入侵的外來物種去破壞當?shù)氐纳鷳B(tài)系統(tǒng)。
我們之前的研究發(fā)現(xiàn),至少19.8%的自然保護區(qū)網(wǎng)絡受到自由放養(yǎng)犬的潛在負面影響,受影響的物種包括有蹄動物、哺乳類和雉類。
除了家犬與野生動物之間的負面聯(lián)系外,家犬還可能通過更復雜和微妙的方式影響野生動物,例如狂犬病、犬細小病毒(CPV)和犬瘟熱病毒(CDV)的傳播。作為狂犬病、CPV和CDV的宿主,家犬也被報道是非洲野狗(Lycaon pictus)滅絕的部分原因,也被認為是獅子(panthera leo)犬瘟熱的來源。
2015年,也有報道秦嶺大熊貓因為犬瘟熱病毒而死亡的案例。之前金藝鵬老師的文章也提到在秦嶺自然保護區(qū)的家犬中存在CDV,對保護區(qū)的野生動物(包括大熊貓)都是具有負面影響的。
科學真好嗑:研究的主要結論之一是,狗平均會離家10千米,最遠的17.4千米。從你們據(jù)此模擬的地圖看,保護區(qū)扣去狗出現(xiàn)的地區(qū),確實有支離破碎的感覺。不過從地圖上看,區(qū)內本來也有一些道路和居民點。你在實地感覺保護區(qū)的連通性怎樣?狗的高概率出現(xiàn)會有什么進一步的負面影響?
翁悅:秦嶺的保護區(qū)連通性還是比較好的,保護區(qū)內的道路和居民點可能會讓家犬更加深入到保護區(qū)內,比如說進入核心區(qū),就會放大它們對野生動物的影響,同時由于家犬是人類飼養(yǎng)的,人類會持續(xù)提供食物,可能會增強家犬在野外的競爭力。
科學真好嗑:你們選擇觀察的其他動物包括,紅腹錦雞、豹貓、野豬、小麂、毛冠鹿、豬獾、黃鼬、黃喉貂。為什么選擇這些動物來研究?以前也看到過野貓可能影響鳥類的報道,有沒有想過研究狗直接捕食小型動物的可能性?
翁悅:因為這些動物都是保護區(qū)內最常見的物種,也是紅外相機能記錄到的探測次數(shù)最多的物種,有大量的數(shù)據(jù),同時它們也是大熊貓關鍵的同域物種,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非常重要。
家犬可能捕食鳥類,但我們的紅外相機并沒有記錄到家犬捕食鳥類的照片,這也是我們之后的一個關注點。
科學真好嗑:論文中倒也提到了貓,不過是說沒有證據(jù)證明當?shù)赜胸埖拇嬖?,你們猜測可能是貓在當?shù)氐牟妒痴呙媲氨容^易受攻擊。這是不是也能證明當?shù)氐纳鷳B(tài)系統(tǒng)比較完整,就能有效抑制貓的威脅?你能評價下貓和狗的“野外生存能力”嗎?
翁悅:家貓除了在野外容易捕食以外,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家貓一般不離開自己主人的房屋,只會在房子周圍活動,所以一般不會深入保護區(qū),家犬的活動范圍就更大一些,所以一般家犬的生存能力更強,但也要考慮個體差異性。
- 原標題:當狗闖入大熊貓的家園,我們要不要出手?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吳立群 
-
我國自主研制空間站雙光子顯微鏡首獲航天員皮膚三維圖像
2023-02-28 07:09 -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新冠“儀表盤”將終止,中國博士生:只是起點
2023-02-27 09:19 抗疫進行時 -
我國科學家首次實現(xiàn)“深腦成像”
2023-02-26 08:27 -
楊利偉:2023年飛行任務航天員乘組已完成選拔
2023-02-25 10:32 航空航天 -
合理嗎?美國裁定:AI制作圖片不受版權保護
2023-02-24 16:46 -
科技部部長談ChatGPT
2023-02-24 15:59 人工智能 -
我國成功發(fā)射荷魯斯1號遙感衛(wèi)星
2023-02-24 13:49 航空航天 -
我國第三大口徑的通用型光學望遠鏡將落戶帕米爾高原
2023-02-23 15:48 航空航天 -
性經(jīng)驗如何改變大腦內部狀態(tài)?中國科學家獲重要進展
2023-02-21 08:12 科技前沿 -
中國代表:反對借助人工智能謀求絕對軍事優(yōu)勢和霸權
2023-02-17 13:09 -
半導體基礎研究匱乏,我們進入“黑暗森林”
2023-02-17 09:53 科技前沿 -
ChatGPT“狂飆”,如何“迎戰(zhàn)”?怎樣“問責”?
2023-02-15 15:10 人工智能 -
“中國復眼”二期開建,將實現(xiàn)對千萬公里外小行星探測和成像
2023-02-14 13:06 科技前沿 -
世界首次3D打印大體量文物復制,云岡第3窟成功“分身”
2023-02-14 08:52 -
天府宇宙線研究中心成立,支撐高海拔觀測
2023-02-14 07:34 科技前沿 -
基因編輯嬰兒事件后賀建奎再現(xiàn)身,對科研倫理避而不談
2023-02-13 11:32 -
專訪神舟總師:飛船被打穿怎么辦?
2023-02-13 10:15 航空航天 -
高福團隊:北京新冠疫情高峰未見新變異株
2023-02-09 15:12 抗疫進行時 -
首次成功從零生成原始蛋白質,AI做到了
2023-02-06 08:18 科技前沿 -
量子通信網(wǎng)絡更近一步!我國科學家實現(xiàn)模式匹配量子密鑰分發(fā)
2023-02-05 11:11
相關推薦 -
“中方清單上的每一項,都瞄準要害” 評論 33“特朗普不代表所有美國人,請別報復我們州” 評論 252中柬云壤港聯(lián)合保障和訓練中心正式掛牌運行 評論 157美股蒸發(fā)超5萬億美元,“95年來最大政策失誤” 評論 360美國人瘋狂囤貨,“中國電視被買空” 評論 232最新聞 Hot
-
“中方清單上的每一項,都瞄準要害”
-
罕見!黨內盟友與特朗普唱反調:明年我們可能面臨“血洗”
-
“崇拜了美國這么多年,我們還能信什么?”
-
“特朗普不代表所有美國人,請別報復我們州”
-
中柬掛牌,洪瑪奈感謝中國
-
特朗普轉發(fā)“巴菲特支持特朗普經(jīng)濟政策”,巴菲特回應了
-
演都不演了,特朗普顧問直說:阿根廷得結束這份中國協(xié)議,不然…
-
中柬云壤港聯(lián)合保障和訓練中心正式掛牌運行
-
這一重大科研裝置,成功部署!
-
美媒關注:辛辣回擊特朗普關稅,中國媒體用上AI歌曲和短片
-
特朗普再要求降息,鮑威爾:關稅遠超預期,再等等
-
美股蒸發(fā)超5萬億美元,“95年來最大政策失誤”
-
萬斯:歐洲最大威脅不是中俄
-
魯比奧辯解:美國需要回到制造業(yè)時代
-
在美烏克蘭人限期7日離境?美官方:發(fā)錯了
-
美股“血流成河”,特朗普選擇…去打高爾夫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