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韜:英國工黨為何以“自殘”的方式同意英國大選?
關鍵字: 英國政治特蕾莎梅工黨保守黨提前大選新左翼科爾賓但問題在于,民主選舉不是只靠少數注冊黨員的,例如執(zhí)政的保守黨,只有15萬注冊黨員,但預計這次大選可以獲得3000萬票的選票。
工黨黨魁科爾賓目前飽受“黨內反對派”的掣肘
科爾賓的激進政策雖然受到老人和學生青年的支持,有差不多50萬積極的注冊黨員的支持,卻沖擊了90年代以來支持新工黨的上千萬中產階級選民,這些選民會在下一次大選中(也即在這次提前的大選中)轉投其他政黨,一定會大幅減少工黨目前在國會的席位,使工黨邊緣化。微妙地方就在于,工黨內的雙方都知道提前選舉會讓一部分人落選,讓工黨的席位減少,但卻覺得這是讓對方閉嘴下臺的好機會,而贊成提前選舉。這給了執(zhí)政黨梅首相一份大禮包。
歐元因素
英國今天之所以極左翼的聲勢還是不夠大,多數選民寧遠在保守黨領導下有序退歐,根本上是因為當初(90年代中期)保守黨政府拒絕放棄英鎊加入歐元區(qū),因此在世界經濟版圖受到的沖擊較小。余澤至今,英國至少可以以退歐的形式逃離災難,保住前途。相比之下,其他歐盟各國在傳統(tǒng)民主框架中已經陷入絕境。
歐盟處于政治考量,而上來就是一統(tǒng)多國的大歐元區(qū)。由于歐元區(qū)統(tǒng)一了貨幣,南部生產力弱國的國內工業(yè)被北部生產力強國的商品嚴重沖擊,但是無法靠貨幣對外貶值來自動平衡生產力差異。此時,只能通過削減社會福利來內部貶值,以實現(xiàn)平衡。這一點大多數文章都已指出過許多次。但很多文章忽略的是,內部貶值產生的沖擊遠大于外部貶值。
歐元區(qū)內部各國的價格通貨膨脹問題,深棕黃色曲線為德國,藍色為法國,紫色為西班牙
外部貶值時,大多數貶值部分是在生產中的固定成本和企業(yè)資本中實現(xiàn)貶值,而居民收入方面至少(以本幣計算的)工資等一般不會自動減少,受到的沖擊相對較小,只是進口產品顯得貴了。
而在統(tǒng)一貨幣的歐元區(qū)中,內部貶值時,生產中的大多數固定成本被歐元錨定了,只能在可變成本中大幅度削減工資和福利,才能實現(xiàn)對內貶值。居民到手的收入是肉眼可見的大幅減少。
據經濟學家們估計,與德國這個超級出口強國相比,法國高估了21%,意大利高估了28%,希臘高估了40%。這意味著整個國家大多數人的收入和福利必須大幅減少30%、50%或者更多!歐元的整合給這些國家?guī)淼呢撁嫘谀壳凹榷ǖ臍W洲政治框架下,留給各國政客解決此弊端的余地極小。傳統(tǒng)的政黨解決不了,選民就要分化,各自尋找解答,極左翼極右翼也就乘勢而起了。
英國保留了自己的英鎊,拒絕加入新的歐盟財政同盟,削減福利的幅度不是很大,極左翼的勢力就不夠大,目前暫時只能在工黨造成撕裂,還遠不足以成為英國政治主流。
英國這次提前大選,將更進一步理順保守黨執(zhí)政的國內政治版圖,從而奔跑在脫歐路上。
以法國為參照
而經濟糟糕的法國,極右翼和極左翼分別崛起。四位候選人,從極右的勒龐,偏中間的菲永和馬克龍,再到極左翼的梅朗雄,主張的差異如此巨大,卻幾乎不相上下,支持率全都在20%上下,其中鼓吹排外脫歐主義的(女)勒龐和自稱不左不右但實際上撒切爾主義式極右的馬克龍,稍稍領先。而極左翼的梅朗雄,幾乎也沒有落后太多。這使得即將來臨的法國大選的選情比較焦灼。
目前法國大選候選人“五巨頭”,從左到右:菲永、馬克龍、梅朗雄、勒龐、哈蒙
說實話,無論是英國的科爾賓,還是法國的梅朗雄,他們都親中,都做過自帶干糧愿意為中國辯誣的事情,無疑讓人心生好感。但是增加福利、打擊富豪、多元文化平等,這些左翼政策在現(xiàn)實的政治生態(tài)中很難得到有效落實。
現(xiàn)任法國總統(tǒng)奧朗德,作為左翼社會黨的總統(tǒng),執(zhí)政的時候也搞了富人稅之類措施??勺詈笏麉s被迫啟用馬克龍,甚至以強行通過的方式讓削減福利和降低員工保障的馬克龍法案過關,終結了法國的終身雇傭鐵飯碗制和工資額行業(yè)大鍋飯制,形左卻實右。結果是馬克龍現(xiàn)在成了鼎立的總統(tǒng)候選人之一,而奧朗德是多年未有的放棄競選連任的總統(tǒng),社會黨的其他黨員問鼎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了。難道是奧朗德真想自我毀滅嗎?時勢所迫,不得不為罷了。
客觀地說,極左翼政策是工黨的一種選擇,但他們很明顯不能解決英國的出路問題,其主張也就不能成為當下英國人能普遍接受的主流經濟、政治路線。
余論
英國早期的工業(yè)立國,是因為他有最適宜的自然條件:優(yōu)質煤礦和優(yōu)質鐵礦距離很近,天然適宜煤鋼復合體這個工業(yè)引擎的初啟動,又有廣闊的殖民地可以傾銷產品。但今天自然資源耗盡、日不落帝國早已解散,多年來去工業(yè)化積重難返,已經缺乏工業(yè)復興的條件,不適合工業(yè)立國了,自然也就沒有革命條件,基本只能靠金融立國。
如果真的有一次左翼革命,其結果會是什么?恐怕資本立刻跑路、金融交易繞道而行,沒有資本主義金融中心地位,英國本土的經濟產出大概只夠全國人民啃土豆過活,真不夠過日子的。
因此極左翼運動雖然行動力強,最終把科爾賓推上工黨領袖的地位,但卻只能局限于它的少數支持者,而無法將其理念變成一種大眾運動,變成“革命”的潮流。我們不應該忘記,布萊爾領導的新工黨路線,幫助工黨在大選中贏得了國會419席,這也是幾千萬選民投票的結果。
從1980年到21世紀初,英國制造業(yè)從業(yè)人員呈連續(xù)下降趨勢
在“誰最適合領導國家的民調”中,梅首相獲得50%支持率,而科爾賓只有14%支持率,這甚至比保守黨44%對工黨23%的黨派支持率差距還大。
而目前這個幾乎分裂成兩個黨的工黨,能夠獲得多少席位呢。理論上來說工黨團結一致是有足夠的票數封殺提前大選的決議的。而工黨目前兩派的心態(tài),都純粹是搞內斗,想把對方清理出局,才贊同提前大選。這只會導致工黨席位減少,保守黨席位增加,實際讓保守黨執(zhí)政更加順利,左翼主張的牽制作用更加削弱。
為理想而戰(zhàn)值得敬佩,但如果是無謀的亂來,那就是左傾盲動了。而內斗內行,就更糟糕了。
對于目前的極左翼(或者說社運)的英國青年們,唯有祝福他們能創(chuàng)造奇跡,至少多守住一些席位,甚至未來多奪下一些席位,才可以在國會中影響政策,迫使執(zhí)政黨讓步。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武守哲
-
星辰大海第二站,天問二號為何選它? 評論 8印度人把抵制矛頭對準了這兩國 評論 214特朗普準備賣了“美國之音”總部大樓 評論 174美大使“委屈”上了:加拿大抵制美貨是侮辱 評論 69沃爾瑪準備以關稅為由漲價,特朗普威脅 評論 169最新聞 Hot
-
特朗普準備賣了“美國之音”總部大樓
-
沃爾瑪準備以關稅為由漲價,特朗普威脅
-
馬克龍“搭手示強”,反被埃爾多安“拿捏”
-
他痛批特朗普撒謊“不值一駁”,“令美國人民蒙羞”
-
美大使“委屈”上了:加拿大抵制美貨是侮辱
-
面臨高關稅壓力,越美完成首次線下部長級磋商
-
臺“邦交”危機再起?“不意外,轉向或已近尾聲”
-
“船、箱雙雙告急!兩個月后更糟了”
-
克宮:“普澤會”有可能,只要…
-
小米汽車回應“部分SU7前保險杠形變”
-
惡意傳播涉劉國梁不實信息,杜某川、湯某被處罰
-
韓船企利潤大增,中國被撼動?
-
美軍高官急眼:中國在拉美居然整了10個,沒人管…
-
無法一一談判,特朗普放話:將被單方面加稅
-
湖南懷化舞水河近期出現(xiàn)大量死魚,當地回應
-
穆迪下調美國信用評級,白宮急了:這是政治決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