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拜仁主席:希望拜仁在未來能引進一名中國球員
關鍵字:中國作為一個龐大的足球市場,向來是歐洲各豪門爭奪的對象。據新浪體育轉引德國《周日歐元報》20日報道,本周,德甲霸主拜仁慕尼黑主席赫內斯在接受該報采訪時表示,希望拜仁能在未來引進一名中國球員,以增加德甲聯(lián)賽的收入。
赫內斯表示,對拜仁慕尼黑來說,中國是一個龐大的市場,如果拜仁能夠簽下一名中國球員的話,將會大大刺激德甲聯(lián)賽的收入。“想象一下,如果我們簽下一名可以參加一線隊比賽的中國球員,中國擁有3億球迷,即使每個人只支付1歐元來觀看我們的比賽,那對德甲來說也意味著巨額的收入。”
赫內斯將于今年11月卸任拜仁慕尼黑俱樂部主席。圖源視覺中國
不過赫內斯承認,以現(xiàn)階段中國球員的能力,想進入拜仁一線隊是不可能的,但是拜仁和中國方面正在為此努力著:“為了在中國尋找這樣的球員,拜仁和中國當地的足球學校和足球訓練營合作,我們還派遣了克勞斯-奧根塔勒這樣的教練去中國。當然,不可能一覺醒來就成功了,但我相信在未來某個時候,那里肯定會有合適的球員?!?
2017年,拜仁宣布自己的全球第一所全日制足球學校落戶深圳。圖源視覺中國
對中國球員來說,德國并不是一塊陌生的土地。楊晨、邵佳一、蒿俊閔、張稀哲、張玉寧都曾在德甲球隊效力,其中楊晨作為中國加盟五大聯(lián)賽的第一人一登陸歐洲便披上了德甲法蘭克福隊的戰(zhàn)袍,其創(chuàng)造的中國球員在五大聯(lián)賽上的進球紀錄被保持至今。
楊晨在德甲打進23球,是在歐洲五大聯(lián)賽上進球最多的中國球員。圖源視覺中國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宋健
- 最后更新: 2019-08-20 18:11:12
-
性感C羅,在線尬舞
2019-08-20 14:11 -
首位非華裔國腳報到!埃爾克森入選國足大名單
2019-08-19 16:55 中國足球 -
15歲谷愛凌滑雪賽奪冠,中國歸化選手首金!
2019-08-18 08:06 -
冤么?手拉手一起沖線,這對冠亞軍被取消成績…
2019-08-17 15:59 不列顛 -
武磊:現(xiàn)在競技狀態(tài)和能力遠沒到鐵定首發(fā)水平
2019-08-15 17:31 中國足球 -
尷尬!美國男籃夢之隊訓練賽不敵陪練隊
2019-08-15 14:51 -
簽約新疆結束8個月“肥皂劇”,周琦和NBA無緣了嗎?
2019-08-14 18:09 中國男籃 -
中國女排前國手楊方旭涉興奮劑 被禁賽4年
2019-08-13 18:42 -
團身1080°!美國體操名將又逆天了
2019-08-13 16:57 -
美運動員領獎時下跪:自豪感因國家的缺陷而減少
2019-08-13 15:13 美國一夢 -
贏下中國隊后,阿根廷男排隊員竟做了這個動作
2019-08-12 16:28 -
孫楊任浙江體職院訓練處副處長
2019-08-12 12:19 孫楊 -
林書豪:身體允許一定會來CBA,也許明年也許后年
2019-08-11 11:20 NBA -
二青會香港入場那一刻,全場沸騰
2019-08-09 11:01 -
“非典型”李娜
2019-08-07 18:23 -
這名男籃球員做了藥檢,結果被查出“懷孕”了...
2019-08-05 16:24 -
霍頓首談世錦賽爭議:拒絕合影時緊張又尷尬
2019-08-05 15:39 孫楊 -
完勝土耳其!中國女排奧運門票到手
2019-08-04 22:17 -
C羅友誼賽未出場,韓警方“怒了”
2019-08-01 13:40 三八線之南 -
澳大利亞體壇再爆丑聞!鐵人三項運動員藥檢呈陽性
2019-07-31 18:33
相關推薦 -
特朗普團隊急了:正和中國談著呢,不能取消 評論 77低空經濟,如何賦能中國物流升維? 評論 61兩名以色列駐美使館人員遭槍殺 評論 204貼臉開大!特朗普白宮“伏擊”南非總統(tǒng) 評論 175最新聞 Hot
-
“特朗普想全盤贏中國,唯獨這個戰(zhàn)場主動認輸”
-
“特朗普對以色列愈發(fā)不滿,扭頭聯(lián)系哈馬斯”
-
特朗普團隊急了:正和中國談著呢,不能取消
-
82%→86%,中國在這一領域的市場份額還在上升
-
低空經濟,如何賦能中國物流升維?
-
“關鍵時刻,中國東盟談妥了”
-
美高級官員:聽了,但沒完全聽
-
澳總理還想訪華,“這肯定是件好事”
-
“AI教母”警告:特朗普這么干危及美國科技主導地位
-
馬斯克:中國實力不一般,大多數人并不了解
-
“俄羅斯士兵渴望和平,但還想繼續(xù)前進”
-
細節(jié)曝光:槍手裝成路人,要求保安報警
-
貼臉開大!特朗普白宮“伏擊”南非總統(tǒng)
-
CIA高官又上頭:首要任務,中國
-
美國又來!這次是中國電池材料
-
“美方不切實際”,歐盟又寫了一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