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科院第一位外籍所長蒲慕明恢復中國國籍,“我從來都認為自己是中國人”
關鍵字: 中科院克隆猴美國國籍蒲慕明據(jù)上觀新聞6月26日消息,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蒲慕明曾經有這樣一個身份——中科院歷史上第一位外籍所長,如今他放棄了美國國籍,再次成為具有中國國籍的公民。2017年對于蒲慕明來說特別有意義,一是他恢復了中國國籍,二是世界上第一個體細胞克隆猴誕生在神經所。
蒲慕明出生于南京,成長于臺灣,求學于美國,擔任神經所首任所長至今近20年。69歲的他,下一個目標是什么?蒲慕明接受了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的獨家專訪。
蒲慕明近照。黃海華攝
印象最深的書是梁漱溟的《中國文化要義》
“如果具美國國籍身份在國際上代表中國科學家為中國腦計劃發(fā)聲,有些不合適?!边@些年,蒲慕明一直參與中國腦計劃的規(guī)劃,他覺得是時候恢復中國國籍了。上世紀80年代他加入美國國籍的最重要原因,是當時經常要去世界各國開會,持美國護照前往許多國家不用辦理簽證,比較方便而已。如今,蒲慕明的工作重心早已轉到中國,出國辦理簽證相比以前也方便許多。
而最最重要的是,“我內心從來都認為自己是中國人,在祖國的工作是我一生中對社會最大的貢獻。”從有了這一念頭,到恢復中國國籍,差不多花了一年時間。當中還有一個小插曲,蒲慕明1948年10月出生在南京,尚處襁褓中的他1949年跟隨家人去了臺灣,當時由于沒來得及報戶口,因此在南京找不到出生證明,后來因為找到了父母和姐姐在南京的戶籍,就算他也有戶籍了。
蒲慕明告訴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小時候,在他的臥室里,掛著一大幅中國地圖,上面既有大陸,也有臺灣,還標出了一千多個縣名。中學時,中國歷史和中國地理一直是他最有興趣、學得最好的科目,他在中學時讀過印象最深的一本書則是梁漱溟的《中國文化要義》。
1981年,時任美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生理系副教授的蒲慕明,為學校和北京醫(yī)學院聯(lián)合開辦的細胞生理講習班授課,這是他離開大陸32年后第一次回國。當時北京留給他的印象是,一入夜到處都很暗。學員們雖然很少提問,但做筆記十分認真。從那時起,他就告訴自己要經?;貒ぷ?。
1982年夏天,蒲慕明來到南開大學,幫助南開大學生物物理實驗室研制單離子通道電記錄儀,他從美國帶回來的低噪音放大器和圖紙派上了用場,中國第一臺自制單離子通道電記錄儀就此建成。1983年夏天,他又到了清華大學開了一個全國性的生物物理講習班。
蒲慕明(左一)在南開大學慶祝中國第一臺自制單通道電記錄儀成功。中科院神經所提供
從1984年到1986年,蒲慕明受聘擔任清華大學生物系復系后的首任主任。那一次,他就想過全職回大陸工作,但當時沒有任何科研經費,無法做研究。蒲慕明只好帶著事業(yè)未競的遺憾,離開了北京。從1988年到1991年,他又參與了香港科技大學的籌備。
1984年9月,蒲慕明(左三)出任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系首任系主任。中科院神經所提供
“臨危受命”創(chuàng)建神經所,力排眾議建非人靈長類平臺
“幾乎憑一己之力在上海打造了世界一流的神經科學研究所。”國際格魯伯神經科學獎在評述他的科學貢獻之后,加了這樣一句話。對這一說法,蒲慕明很不以為然,但他的同事們卻覺得“當之無愧”。
蒲慕明1999年創(chuàng)建中科院神經所并擔任首任所長,稱得上“臨危受命”。當時的腦研究所只剩下3個研究組,科研陷入了困境。在蒲慕明帶領下,僅用了短短4年,神經所的13個研究組,就突破了中國生命科學領域在國際一流學術期刊發(fā)表論文的紀錄。2003年起,在全國科研院所中第一個引進了國際化的科研評估體系,與此同時探索了人才的流動與退出機制。2009年,組建了腦疾病研究中心,建設了非人靈長類平臺。2011年,神經所參加全國國家重點實驗室評估,獲得生物科學類第一。2016年,構建出世界上首個非人靈長類自閉癥模型。去年11月27日,誕生了世界上第一個體細胞克隆猴。
蒲慕明辦公室的冰箱上,張貼著刊載了世界上第一個體細胞克隆猴論文的《細胞》封面。
“科學家不能做跟著導游跑的游客,每到一處只敢在一定范圍內探索,而要有膽識走別人沒有走過的路?!闭菓阎@樣的信念,蒲慕明有過許多驚人之舉。2009年,蒲慕明力主在神經所建立非人靈長類平臺時,曾引發(fā)了所內種種質疑的聲音,但蒲慕明頂著壓力堅持了下來,因為研發(fā)腦疾病藥物通用的小鼠模型和人類相差甚遠。為讓猴子成為真正有用的動物模型,2012年,蒲慕明又作出了一個重大決策——用體細胞克隆猴。他對年輕的克隆猴團隊說,美國科學家還差一半就成功了,我們只要做好另一半。如今,他向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坦言,當時其實心里也沒底,但為了鼓勵團隊,他沒有說出另一句話“后一半也是最難的”,本來預計的目標是要在2020年前成功,沒想到提前完成了目標,“確實有點意外?!睋?jù)蒲慕明透露,神經所眼下正利用克隆猴著手建立睡眠障礙疾病模型,如果順利預計年底可以完成。
蒲慕明認為,神經所目前處于世界非人靈長類研究最前沿,但整體實力還算不上國際頂尖的研究所,接下來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 原標題:中科院第一位外籍所長蒲慕明恢復中國國籍,“我從來都認為自己是中國人”
- 責任編輯:何書睿
- 最后更新: 2018-06-26 23:07:15
-
“黑公關”大戰(zhàn)中,騰訊推新游戲“逼”你學微積分
2018-06-26 22:16 觀察者頭條 -
韓國一建筑工地起火:1名中國公民遇難,14人傷
2018-06-26 21:28 中國游客 -
夢想成為中國公民的美國人:我發(fā)現(xiàn)中國人更善良
2018-06-26 21:17 -
“大媽摔手機”事件,失主發(fā)聲了
2018-06-26 20:52 -
蔡英文希望“國際社會約制大陸” 外交部回應
2018-06-26 19:48 兩岸關系 -
毒販突然沖出法庭,從二樓跳窗跑了
2018-06-26 17:19 禁毒戰(zhàn)爭 -
醉駕男遇到交警秒變戲精,車牌還是假的:被罰5千吊照5年
2018-06-26 17:00 -
“甘肅女孩跳樓”涉案教師被調出教育系統(tǒng)
2018-06-26 16:51 -
又一例!男子辱罵救火犧牲戰(zhàn)士 被判公開道歉
2018-06-26 16:47 捍衛(wèi)英雄 -
浙江網信辦嚴懲“二更食堂”:解散13人團隊 禁用小號
2018-06-26 16:21 網絡監(jiān)督 -
熊孩子電梯內小便,媽媽罰其掃1個月電梯
2018-06-26 15:30 -
上海一處碧桂園項目出現(xiàn)模架坍塌 1人死亡9人受傷
2018-06-26 15:13 -
男子一口氣買整層樓15套房 大面積敲墻嚇壞鄰居
2018-06-26 14:57 中國房市 -
官方通報大媽摔手機:雙方和解,為保護弱勢群體不披露細節(jié)
2018-06-26 13:32 -
近半5A景區(qū)門票超100元 專家:高票價制約旅游發(fā)展
2018-06-26 13:17 中國經濟 -
清華北大等全國高?!按颉逼饋砹?,只因一條微博…
2018-06-26 11:27 中西教育 -
飛人喬丹享有姓名權!法院判定“喬丹體育”商標有欺騙性
2018-06-26 11:10 依法治國 -
警方拘留2名起哄者 呼吁另外6名自首
2018-06-26 08:58 -
列車設吸煙區(qū)“符合國情”?法院不予支持
2018-06-26 08:56 依法治國 -
“志愿者”幫患病家屬眾籌 錢款近萬平臺沒了
2018-06-26 08:00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
-
“87%靠中俄設計 ”,特朗普又要整“緊急狀態(tài)”了
-
“前所未有”,韓國首爾現(xiàn)“滾回中國”反華抗議
-
1票險勝!特朗普“大而美”法案在眾議院過關,債務上限+29萬億
-
美華裔教授:沒想到有一天,我會因自己的民族被迫賣房
-
石破茂與特朗普通話45分鐘:他打給我的
-
“美國想拉盟友對中國搞聯(lián)合關稅,G7沒討論”
-
槍殺以使館人員,他可能面臨死刑
-
美國8周孕婦腦死亡,卻被要求繼續(xù)懷胎,醫(yī)院:這是法律規(guī)定
-
史無前例!特朗普政府對哈佛大學下死手
-
“中國在2019年的做法,救了美國近千條人命”
-
果然不扯上中國,英國就辦不成事了…
-
澳央行副行長:中國不想人民幣貶值,那會便宜美國人
-
荷蘭外相:中國希望放寬阿斯麥出口限制
-
美國考慮撤軍4500人?韓國否認
-
摩根大通CEO:不會撤資中國
-
25年間性侵299人、受害者最小僅1歲...法國戀童癖醫(yī)生認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