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文玲:中國經濟基本要素沒有變,但也要注意一些問題
最后更新: 2024-07-24 17:25:467月16日,2024年第二季度“中國經濟季度觀察·圓桌縱橫談”在上海舉行。
“中國經濟季度觀察·圓桌縱橫談”是觀察者網2024年重磅推出的季度性經濟觀察欄目,邀請經濟界和金融界重量級專家學者,圍繞國家統(tǒng)計局發(fā)布的季度經濟數據,解讀中國經濟形勢和政策,回應當下公眾最為關心的熱點話題,展望未來發(fā)展。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與會發(fā)言,以下為發(fā)言全文。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
陳文玲:
從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的歷屆三中全會,幾乎都涉及到“改革開放”這個大政方針,具有非常強的一致性——沿著市場經濟的道路,通過改革開放融入世界經濟,使中國成為一個開放的大國,充滿信心的大國。
從上半年的經濟形勢也能看到這一點:比如GDP,一季度同比增長5.3%,二季度同比增長4.7%,上半年同比增長5%,和我們的預期是完全一樣的,也和政府的目標是完全一樣的;比如新質生產力的發(fā)展,特別是高技術(制造業(yè))的投資力度與發(fā)展增速都在10%以上;再比如消費也在回升,旅游、餐飲業(yè)的增長實際上已經超過了疫情之前的2019年。
企業(yè)方面,特別是頭部企業(yè)的發(fā)展勢頭也很好,盡管面臨美國的制裁和圍堵,華為、比亞迪、大疆等民營企業(yè)都在尋求突破,培育新質生產力。而且無論是民營企業(yè)還是國有企業(yè),大家都在技術上、在優(yōu)質產能培育上不斷突破。
現在美國遏制打壓中國,實際上從另一方面說明我們在成長進步,我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與實力提升引起了對方的恐懼。我們的企業(yè)家、科學家、工程師等等整個人才隊伍,包括14億聰明、勤奮、勇敢的中國人民,這些都是我們的基本面,是中國沒有理由搞不好經濟工作的基本要素。
從上半年經濟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到這些基本要素是沒有變的,但我們也必須看到一些問題。
以信心問題為例,為什么外國對我們的發(fā)展感到恐懼,但我們卻覺得自己還不夠強,對自己經濟發(fā)展前景還不看好?有的人說現在一些企業(yè)家都“跑路”了,實際上我覺得企業(yè)從國內出去,可以分為幾種情況:一種是他們確實在海外有投資,出海國際市場是為了更好地配置資源。一種可能是把資本轉移到了國外。還有一種也很重要,就是美國連續(xù)11次加息與國內形成巨大利差,一些企業(yè)家受到美國高利率的影響要獲取利差,去國際資本市場投資是為了掙更多的錢,和是否看好經濟的關聯(lián)性并不大,在他看來是有沒有錢賺。當然,也有的企業(yè)是被一些政策調整形成的“合成謬誤”所影響,可能對未來看不準、看不清,下不了投資或者經營的決心,干脆就躺平吧。企業(yè)怎么才能夠真正恢復對中國經濟基本面的信心,恢復對在中國投資能獲得長周期收益的預期,在這方面還是比較令人擔憂的。
還有消費外流問題,怎么能把消費從國際市場引回來?現在我們有跨境電商、有互聯(lián)網平臺企業(yè)、有自貿港,實際上消費回流已經開始了?,F在基本上不存在有人去國外出差,還要大包小包背東西回來的情況了。今年五月份我們去歐洲出訪,我看大家都拉一個20寸的拉桿箱,沒有人再拿大箱子去國外買東西往回背了,這說明消費已經回流了。
但是,現在還有好幾個領域沒有回流的:比如出去的企業(yè)家大部分沒有回流,出去的資本回流機制也還沒形成?,F在社會融資是負數,說明想借錢、想投資的積極性還沒有起來。除了正常在國際市場配置資源的資本以外,其他轉移出去的資本怎么能形成回流機制?我們的社會融資怎么能從負數到正數、從冰點到沸騰?企業(yè)家的信心怎么能回來?這也是令人擔憂的問題。
再一個問題是,目前財政狀況不是很好。比如說,有些地方開始要求補稅、降薪,把存量問題看得很重。但如果一方面刺激房地產,另一方面又在壓縮收入,甚至擠壓存量收入,那怎么可能刺激消費呢?怎么可能改變整個市場預期呢?
還有一個比較令人擔憂的問題,是疫情對產業(yè)鏈、供應鏈也產生了很大影響,一些外資企業(yè),還沒有完全扭轉對當時的印象,還沒有真正認識到中國的政策已經調整、中國整體環(huán)境在變好。
再加上美國對我們的遏制、打壓、圍堵,以及一些美國盟友的跟進,我們可以看到上半年外資下降的幅度不小,說明我們的外部環(huán)境變得嚴峻了。未來中美關系、全球產業(yè)鏈、供應鏈會重構,它的重點在哪?方向在哪兒?“去中國化”后又會產生哪些影響?這些都可能會給外資企業(yè)投資中國帶來一定時間的靜默期,在這個期間可能導致外資降低對中國市場的投資。
這說明,我們需要進一步加大改革力度,提高現代國家治理能力。實際上,導致中國在經濟發(fā)展中出現的一些問題,非經濟因素對經濟產生的影響有時會大于經濟發(fā)展規(guī)律本身。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出現政策“合成謬誤”。在一些情況下,大家都向著一個方向努力,雖然這個方向是對的,但是疊加在一起用力,它可能起到的作用卻是相反的。在一些情況下,雖然中國經濟體制改革方向是向著市場經濟體制發(fā)展的,但是一些地方政府的執(zhí)政方式、管理方式行政化的趨勢越來越強。這就帶來很大一個悖論:我們經濟發(fā)展的基本面沒有變,但企業(yè)的體感與實際溫差有很大距離。
所以,我們現在講改革開放,就是要打開大門,創(chuàng)造最好的現代商務環(huán)境。中國開放的大門只會越來越大,不會關上。就像144小時免簽政策一樣,讓外國人進來看到一個繁榮的中國、有希望的中國、穩(wěn)定的中國,讓外資看到在中國長周期投資的環(huán)境和預期是穩(wěn)定的,中國和很多的國家比較都是最優(yōu)選。
如果中國開放程度越來越高,現代商務環(huán)境越來越好,中國因為預期和信心受到影響的企業(yè)會回來的,外資企業(yè)會回來的。他們轉移到越南、印度等國家,其實也嘗了很多苦,比如人力資本不行、投資環(huán)境不行、基礎設施不行,產業(yè)配套能力不行,哪一方面都比不上中國。我覺得就和企業(yè)家一樣,和免簽入境旅游的游客一樣,外資能走就能回來。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
所以說,我們改革開放的大門要敞開,要解決這些矛盾和問題。同時,需要處理好幾個關系,進一步推進深化改革,推動下半年乃至今后一個時期中國經濟持續(xù)復蘇和加快發(fā)展。
第一個關系是政府與市場的關系,要充分發(fā)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充分發(fā)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fā)揮政府作用”。
第二個關系是存量和增量的關系。我們應該重在換賽道、鍛長板、創(chuàng)增量上,創(chuàng)造越來越大的增量來化解存量問題,而不是放大存量問題,使得我們在解決存量問題時失去對未來經濟發(fā)展的信心,失去創(chuàng)造增量的動力。
第三個關系是長遠和當前的關系。我們要著眼于長周期的穩(wěn)定和制度設計,這是穩(wěn)預期的重要方面,除了“合成謬誤”以外,“鐘擺效應”也是影響企業(yè)投資的重要掣肘。還要立足于解決當前問題。比如說地方政府財政支出緊張問題,就是?;鶎舆\轉中最緊迫的問題。
第四個關系是國內和國際兩個大局的關系。就是處理好新發(fā)展格局的雙循環(huán)問題,我們既要解決國內大循環(huán)暢通無阻的問題,也要解決國際大循環(huán)暢通無阻的問題。如果我們只立足于國內大循環(huán),忽視了國際大循環(huán),就等于我們放棄了拓展國際市場的權力和機遇。
第五個關系是治標和治本的關系。要真正立足于確定我們的治本之策,保持戰(zhàn)略定力與耐力,但當前也不能忽視治標,解決一些亟待解決或者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問題。在改革中,要堅持問題導向,堅持要把改革開放的大政方針轉化為可操作的、看得見的、馬上能見效的重大政策措施,解決當前影響經濟社會發(fā)展全局的難點與堵點問題。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標簽 中國經濟-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賴家琪 
-
烏魯木齊地窩堡機場擬更名,官方解釋
2024-07-24 17:02 航空航天 -
江蘇上半年GDP為63326.3億元,同比增長5.8%
2024-07-24 16:51 中國經濟 -
農業(yè)農村部:嚴格禁止給退休回鄉(xiāng)干部職工分宅基地建房
2024-07-24 13:46 -
陜師大副教授被指曾發(fā)不雅照騷擾女畢業(yè)生,校方回應
2024-07-24 13:19 -
國臺辦回應“2·14”金門惡性撞船事件談判延期
2024-07-24 12:13 兩岸關系 -
臺當局企圖將閩南語改為“臺灣臺語”,國臺辦回應
2024-07-24 11:30 兩岸關系 -
臺風“格美”今晚登陸,中央氣象臺發(fā)布紅色預警
2024-07-24 11:20 極端天氣 -
征集令|新一輪“進博故事”全球征集正式啟動!
2024-07-24 11:18 進博會 -
國臺辦:某些島內媒體編造“大陸雙標”恐嚇臺灣漁民 不會得逞
2024-07-24 11:13 兩岸關系 -
臺當局強化所謂全民參戰(zhàn)焦土作戰(zhàn)?國臺辦回應
2024-07-24 10:54 兩岸關系 -
“男子被流浪貓絆倒投喂者賠24萬元”案再審宣判
2024-07-24 09:54 觀察動物 -
“李晟會提前到診室給老年人免費看病,患者聽說噩耗‘嚎啕大哭’”
2024-07-24 07:22 -
臺風“格美”將迎爆發(fā)式加強 后期還將深入內陸北上?
2024-07-23 23:03 極端天氣 -
中央氣象臺:未來24小時四川盆地、臺灣島局地有特大暴雨
2024-07-23 20:30 極端天氣 -
廣東上半年GDP為65242.5億元,同比增長3.9%
2024-07-23 19:59 中國經濟 -
受賄1043萬元,崔茂虎一審被判11年
2024-07-23 17:10 廉政風暴 -
讀懂“新質生產力”,看懂中國新趨勢
2024-07-23 16:51 -
“賽道變了,3至5年內中國將沖破美國限制”
2024-07-23 16:23 -
對烏外長訪華有何期待?外交部回應
2024-07-23 15:49 烏克蘭之殤 -
昆明一商鋪廣告牌墜落 致3死7傷
2024-07-23 15:26
相關推薦 -
“徹底失望!進一步退十步,24小時不到就背棄我們” 評論 134硬搬新加坡組屋抹黑中國,美使館大翻車 評論 106“美國和剛果(金)這么談,會觸怒中國” 評論 209馬斯克:中國發(fā)電量就像火箭升空,美國卻躺平了… 評論 133“特朗普將‘抵制’南非主辦的G20峰會” 評論 185最新聞 Hot
-
“徹底失望!進一步退十步,24小時不到就背棄我們”
-
巴外交部:以軍在杰寧向外交使團開火
-
俄軍宣布收復后,普京首次視察庫爾斯克州
-
印度還在宣傳“大勝”,外交官卻被打成“賣國賊”
-
硬搬新加坡組屋抹黑中國,美使館大翻車
-
“九成來自中國”,歐盟也要動手
-
“美國和剛果(金)這么談,會觸怒中國”
-
馬斯克:中國發(fā)電量就像火箭升空,美國卻躺平了…
-
黃仁勛:他們希望我們永遠不要回中國
-
“美式腐敗,可比特朗普更早”
-
“沒有中國,我們真造不出來”
-
報告:韓國制造業(yè)GDP高度依賴美中等海外市場需求
-
“大民”悼念“云芳”
-
C919航線已覆蓋中國16城,“海外都在盯著”
-
印媒還在“贏贏贏”,《紐約時報》忍不住了
-
“美國情報顯示以色列計劃襲擊伊朗核設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