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人口學會副會長原新:年輕人不愿生育不僅是成本高
6月10日,由中國人口學會舉辦的“人口高質量發(fā)展支撐中國式現(xiàn)代化”學術研討會在北京召開。
在活動現(xiàn)場,南開大學經濟學院教授、中國人口學會副會長原新在回應《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問時表示,他認為文化觀念的改變是影響年輕人生育意愿的重大因素?!艾F(xiàn)在年輕人的生活是以自我發(fā)展為中心、自我愉悅為中心,而不是以孩子為中心,年輕人追求自身的發(fā)展與快樂,如果生育會阻礙自己的發(fā)展和享受生活,那么就會選擇不生,甚至不婚?!?
研討會現(xiàn)場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李宣璋 攝
決定我國未來人口如何變動的是生育率
原新表示,人口負增長與老齡化深化相互交疊成為推進中國式現(xiàn)代化時期的宏觀人口基礎,挑戰(zhàn)與機會并存。人口負增長已至,但負增長早期人口規(guī)模依然巨大。決定我國未來人口如何變動的是生育率。
記者注意到,原新在發(fā)言中表示,人口負增長早期階段的人口溫和減少是人口發(fā)展的規(guī)律性表現(xiàn)。依照聯(lián)合國《世界人口展望2022》人口預測結果,如果我國總和生育率水平從2020年的1.28在2050年分別達到1.89、1.39、0.89,屆時的總人口將分別為14.1億、13.1億和12.2億,規(guī)模依然巨大。
“人口數(shù)量巨大蘊藏了規(guī)模勢能,形成規(guī)模型人口機會,若能通過可持續(xù)的經濟發(fā)展,把潛在市場轉化為現(xiàn)實市場,不僅能帶動國內經濟大循環(huán),也將為世界經濟發(fā)展提供中國機遇。同時,人口負增長還可形成資源環(huán)境的人口總量壓力減小的機會?!痹聫娬{。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現(xiàn)場就什么是影響現(xiàn)在年輕人生育意愿的最大因素這一話題,向原新提問。
他對記者表示,個人認為應該是文化觀念的改變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以他為例,出生在60年代及以前的代際如果不結婚,大家會認為人生不完整,結婚后如果沒有孩子,會被認為是家庭不完整,家庭生活的中心是孩子,一切圍繞孩子、一切為了孩子。傳統(tǒng)上,我國有一個普婚普育的文化基礎。而現(xiàn)在年輕人的生活已經發(fā)生巨大改變,是以自我為中心,而不是以孩子為中心,年輕人追求自身的發(fā)展與快樂,如果生育會阻礙自己的發(fā)展和享受生活,那么就會選擇不生。
他接著對記者說,在他看來,生活成本高固然重要,但并不是造成年輕人生育意愿低的單純因素,生育意愿由綜合因素決定。“在過去,一個家庭收入很少,但要養(yǎng)育三四個孩子,生活成本也非常大。過去掙錢是為了家庭生活改善和孩子的發(fā)展,而今天年輕人掙錢更多的是為了個人消費,這不就是觀念的改變嗎?”
人力資源總量是健康受教育人口當量
清華大學教授李稻葵在發(fā)言中表示,對于人口負增長和中國進入老齡化社會,當前社會輿論表現(xiàn)出極大焦慮,甚至對中國未來經濟增長的前景表現(xiàn)出強烈的悲觀預期。學術界的一個流行觀點是隨著人口總量見頂下降,我國的人口紅利將消失,總需求將不足,社會創(chuàng)新能力將下降,從而導致經濟增長潛力出現(xiàn)顯著下降。
他認為,當前學界乃至整個社會對人口問題有一系列誤解,出現(xiàn)這些誤解是因為沒有認真區(qū)分人口總量和人力資源的概念。影響一個國家或者一個地區(qū)經濟發(fā)展的核心要素,不是人口總量和年輕人總量,而是愿意參加社會經濟活動的、活躍的、健康的、有技能的人口總量。
李稻葵進一步指出,隨著中國人均預期壽命和人均受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再以傳統(tǒng)意義上的勞動年齡人口總量作為有效勞動供給的測度已經不能準確反映全社會人力資源的現(xiàn)狀。
他表示,人力資源可以被認為是考慮了人口質量的社會勞動時間儲備總和,人力資源總量是健康受教育人口當量。根據(jù)測算,即便中國的人口總量已經達峰且勞動參與人口總量的峰值已經過去,我國的人力資源總量仍將在2040年前持續(xù)增長,并將在2040~2050年保持穩(wěn)定,這得益于日益提升的健康水平和受教育水平。若以2020年為基年,將人力資源總量折算成人口當量,則相較于2020年的14.25億人,2050年我國的人力資源總量將升至16.44億人,增加約15.4%。
(每經記者 李宣璋)
- 原標題:中國人口學會副會長原新回應每經:年輕人不愿生育不僅是成本高,以家庭孩子中心文化轉變?yōu)樽晕抑行奈幕瘜ι庠负蜕袨橛绊懼卮?/li>
- 責任編輯: 房佶宜 
-
31省份5月CPI出爐:11地漲幅低于全國,9地物價降了
2023-06-11 10:05 觀網財經-宏觀 -
老人突發(fā)腦梗發(fā)現(xiàn)支架“消失”?醫(yī)生承認隱瞞:當時沒放成,覺得丟臉
2023-06-11 10:05 醫(yī)患關系 -
蕪湖造船廠一龍門吊受強對流天氣影響傾覆,致3人死亡
2023-06-11 09:41 -
廣州監(jiān)測發(fā)現(xiàn)兩例猴痘病例
2023-06-11 09:36 -
歷時5年,“海底長城”合龍
2023-06-11 08:32 超級工程 -
美國在臺海犯的每個錯,都是我們加速祖國統(tǒng)一進程的新機遇
2023-06-11 08:28 這就是中國 -
董事長摟女子逛街被拍?中鐵三局回應
2023-06-11 08:12 -
“中國股票博物館館長”被罰沒近3億,曾1只股獲利超2億
2023-06-11 07:50 觀網財經-金融 -
李強主持國務院第二次專題學習
2023-06-10 21:25 -
丁薛祥出席成都大運會火炬?zhèn)鬟f啟動儀式
2023-06-10 19:58 -
江西就“鼠頭鴨脖事件”成立聯(lián)合調查組
2023-06-10 17:35 觀察者頭條 -
河南氣象提醒:未來兩天將有較明顯對流性天氣,抓緊搶收搶曬
2023-06-10 14:59 聚焦三農 -
臺灣高雄市發(fā)生4.7級地震
2023-06-10 13:56 臺灣 -
高考統(tǒng)一用筆“漏墨斷水”,這些河南考生很委屈
2023-06-10 13:45 高考 -
蔡英文正通話,一旁疑傳出“我是中國空軍”
2023-06-10 12:48 臺灣 -
6月10日起,12306網站試行在線選鋪服務
2023-06-10 08:21 -
2023高考落幕,多地公布志愿填報時間
2023-06-10 08:00 高考 -
游戲陪玩行業(yè)亂象調查:不少未成年接單,線下陪玩安全難保障
2023-06-10 07:53 -
遏制私拆承重墻等違法違規(guī)行為,住建部明確這8個要求
2023-06-09 23:03 -
第二十五屆上海國際電影節(jié)開幕
2023-06-09 22:29 2023上海電影電視節(jié)
相關推薦 -
“英偉達很急:別再卡了,中國自研芯片已突圍” 評論 21“中國人很團結,就連親美人士都認為必須對抗美國” 評論 197撐不住了?特朗普暗示降低對華關稅 評論 369幾經波折,美烏要簽了? 評論 125最新聞 Hot
-
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國談成
-
“英偉達很急:別再卡了,中國自研芯片已突圍”
-
印尼讓步了
-
“痛苦!關稅戰(zhàn)被中方拿捏,美國只能二選一”
-
中國在智利合建天文臺項目,美國又伸黑手
-
哈佛一下子更有錢了
-
“再沒進展,我們就撤”
-
“正事不干雜事一堆,特朗普讓美國科研機構‘徹底崩潰’”
-
“中國人很團結,就連親美人士都認為必須對抗美國”
-
又一位科學家回國!曾供職美頂尖能源實驗室
-
撐不住了?特朗普暗示降低對華關稅
-
國家發(fā)改委干將龔楨梽,“空降”廣東
-
廣西東蘭干旱“農民求雨”?當?shù)鼗貞阂曨l系擺拍
-
外媒繼續(xù)緊盯:中國,70天了…
-
中央巡視組剛進駐吉林,正廳級趙明任上被查
-
“中方把波音飛機退回美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