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復星醫(yī)藥回愛民:mRNA新冠疫苗安全性好 保護率最高 12歲-15歲年齡組保護率達100%
最后更新: 2021-05-19 15:37:45據(jù)央廣網(wǎng)5月18日消息,近日,復星醫(yī)藥全球研發(fā)中心總裁兼首席醫(yī)學官回愛民博士就mRNA疫苗合作研發(fā)、中國地區(qū)臨床、mRNA疫苗未來發(fā)展等問題在北京接受央廣網(wǎng)記者獨家專訪。
回愛民博士,現(xiàn)任復星醫(yī)藥執(zhí)行總裁、全球研發(fā)中心總裁,在今年年初被遴選為復星全球合伙人。他曾在美國國立癌癥研究所、GE醫(yī)療集團、武田、賽諾菲等機構和企業(yè)從事了30多年腫瘤藥物的研發(fā)工作。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fā)后,回愛民博士第一時間帶領團隊開展新冠疫苗的研究開發(fā)工作,成功主導了復星醫(yī)藥與BioNTech(拜恩泰科)新冠肺炎mRNA疫苗聯(lián)合開發(fā)和中國地區(qū)臨床試驗。截至目前,BNT162b2 mRNA新冠疫苗已獲英國、美國、加拿大、歐盟等超過65個國家和地區(qū)的衛(wèi)生監(jiān)管部門的授權使用,并在2021年1月25日于中國香港獲緊急使用認可,2月23日于中國澳門獲特別許可進口批準。并已于2021年3月分別被使用于中國香港政府、中國澳門政府的新冠疫苗接種計劃,在中國內地的II期臨床試驗也在有序推進中。
2021年5月9日晚,復星醫(yī)藥發(fā)布公告稱,與BioNTech雙方計劃在中國成立合資公司,將本地化生產(chǎn)mRNA疫苗,預計產(chǎn)能可達10億劑。
(央廣網(wǎng)記者牛谷月/攝影)
央廣網(wǎng):從新冠疫情爆發(fā)初期直到半年前,全球民眾還對mRNA疫苗充滿了好奇,因為這個路線之前從來沒有商用過。但如今,BioNTech公司研發(fā)的mRNA疫苗已經(jīng)成為全球接種人數(shù)最多的疫苗。請問回博士,為什么復星醫(yī)藥當時要選擇走mRNA的疫苗技術路線?
回愛民:走mRNA路線是基于復星醫(yī)藥最近這幾年的創(chuàng)新戰(zhàn)略,緊盯國際最前沿的先進技術和國際化。
我是2017年11月1日加入復星醫(yī)藥的,當時很快跟Moderna(莫德納)等公司建立了聯(lián)系。這也是復星醫(yī)藥開始關注mRNA技術的起點。
因為mRNA技術是一個應用前景非常廣的技術。人類生命最小的生命單位是蛋白質。如果蛋白質出毛病了,就可能發(fā)生各種疾病??梢猿鲈贒NA層面、也可以出在RNA層面、或蛋白質本身。mRNA技術,就是不管哪個層面發(fā)生了問題,可以給你一個人體產(chǎn)生正常蛋白、好蛋白的mRNA。
我們選中mRNA技術路線,主要是基于四點:
第一,研發(fā)周期短,能夠快速開發(fā)新型候選疫苗,應對病毒變異;
第二,雙重免疫機制。mRNA疫苗除了有體液免疫,也就是刺激人體產(chǎn)生中和抗體,中和病毒這一重免疫機制外,同時還能觸發(fā)T細胞免疫,它免疫原性強,預防效果好,不需要佐劑;
第三,安全。mRNA疫苗,完全就是合成的,就像我們吃的藥片,沒有任何病毒成分,所以沒有感染風險;
第四,易于批量生產(chǎn)。雖然mRNA的技術壁壘很高,但技術壁壘突破了,生產(chǎn)工藝相對簡單,所以可以大量、批量地生產(chǎn)。
央廣網(wǎng):復星醫(yī)藥如何決定跟BioNTech合作的?
回愛民:當時我們選這個疫苗的時候,也是冒著一定風險的,不知道能不能成功。但基于科學的分析,以及和合作伙伴的BioNTech的深度溝通,我們覺得它未來成功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事實正明了我們當初的判斷。同時,復星醫(yī)藥在整個合作過程中,愿意且有能力去承擔風險,我們希望能為抗擊疫情做貢獻。這是很重要的一點。
為什么選BioNTech?疫情爆發(fā)伊始,管理層在決定做疫苗后,2020年1月下旬我們把所有疫苗的技術路線做了一個篩選,選定mRNA技術以后,就把mRNA疫苗這些公司做了一個深度調研。全球Moderna、CureVac、BioNTech這三家是頭部企業(yè)。我們溝通下來,覺得BioNTech更適合。因為這個公司的綜合技術力量強,除了mRNA,還有抗體、CAR-T、小分子、基因分析能力。綜合能力強,容易快速突破。
另外,在mRNA領域,當時做得最多的是腫瘤疫苗,腫瘤疫苗領域,BioNTech有最大的一個優(yōu)勢,就是他有多元化的mRNA技術平臺。
包括三個,一個是尿苷mRNA,一個是核苷修飾mRNA,還有自擴增mRNA。另外兩家公司只有三個中的其中一種技術。當時我們考慮只做一個技術,風險就大,三個技術同時做,同時推,成功率就是三倍。多技術平臺,這是我們最后與BioNTech合作最重要的一點。
央廣網(wǎng):請您介紹一下和BioNTech合作的復必泰疫苗在國內的臨床試驗的情況?
回愛民:從確定合作開始,我們和BioNTech投入到共同研發(fā)基于BioNTech專有的mRNA技術平臺的mRNA新冠疫苗,現(xiàn)在全球有10個臨床試驗在進行。復星醫(yī)藥在中國主導的就占了2個。大中華地區(qū)以外的臨床試驗由BioNTech和輝瑞共同推進。
這期間,我們不光做臨床試驗,臨床前我們做了動物攻毒試驗,文章一個月前在疫苗領域一個最好的雜志發(fā)表了。
中國境內I期臨床7月28號開始,144個病人,年齡18-85歲,試驗數(shù)據(jù)非常好,無論是免疫原性還是安全性,都非常好。論文已經(jīng)發(fā)表在《自然醫(yī)學》雜志上。
去年11月24號,又啟動了ll臨床試驗。這個日期我記得比較清楚,因為正好那天是我的生日。12月5號打了第一針。到今年2月7號所有的960個受試者都打完了第二針接種,到目前為止,打完第二針以后已經(jīng)隨訪了最少4個月了,沒有任何與疫苗相關的嚴重的并發(fā)癥的報道。進一步印證了它的安全性。相應的數(shù)據(jù)也已經(jīng)提交給CDE了。
央廣網(wǎng):預計最快什么時候能在中國大陸上市?是否獲批面向青少年使用?
回愛民:中國的進展,香港1月25號批的,澳門2月批的,3月3號澳門打了第一針,3月6號香港打了第一針。截至5月16日,香港共接種了約66.2萬劑復必泰mRNA疫苗,澳門接種了約2萬劑。
中國大陸地區(qū)什么時候能批?我希望明天我一睜開眼就批了,這是我們都期望的,越快越好。希望這款安全有效的mRNA疫苗能保護到更多民眾,助力中國疫情防控,共筑免疫屏障。
央廣網(wǎng):我們注意到,美國跟加拿大都批準BioNTech疫苗用于青少年,這是全球首款用于青少年的新冠疫苗。是否說明復必泰進入中國大陸地區(qū)后也適合青少年使用?
回愛民:少兒這塊。全球III期臨床試驗一開始是3萬人,后來擴大,最后加到4.4萬人。
我們第一步先擴到18歲-16歲,后來又從16歲擴到12歲。但去年12月份,全球各國批的時候,因為12歲-15歲這個年齡組的例數(shù)少,另外是后加進去的,數(shù)據(jù)不成熟,所以當時批的是16歲以上。最近,已經(jīng)有更新,12歲-15歲年齡組的數(shù)據(jù)成熟了,而且非常好,總共收錄了2200多人,這組的保護率100%。
整個人群的保護率16歲-85歲是95%。后來我看了免疫學的數(shù)據(jù),確實它的綜合抗體產(chǎn)生的滴度比成人、老年人要高,而且高很多。年輕人免疫能力好,打了疫苗以后反應也好,產(chǎn)生的抗體也好,所以保護率更好,這是理所當然的。它的綜合抗體的滴度跟16歲-25歲的人相比,高了將近1倍。而且安全性也沒有什么特殊的情況。所以5月10號美國FDA已經(jīng)批了BNT162b2新冠疫苗可緊急使用于12歲至15歲人群。
從科學的角度來講,因為這組人群沒有隱患,我們肯定要謀求這個年齡組的適應癥。具體什么時候批,我們會跟藥監(jiān)部門進一步交流。因為12歲-15歲正好是初高中生,這是一個很大的群體,而且學校容易集中傳播。我們肯定會積極爭取。如果16歲-85歲批了,對少兒組來說是非常有用的。
央廣網(wǎng):談談mRNA疫苗的安全性問題?
回愛民:首先,尤其中國批準的疫苗,安全性、有效性,都是有保障的。這點是肯定的。
到目前為止,在全球我們這個疫苗是用得最多的。也就是說,安全性數(shù)據(jù)是最多的,到目前為止,沒有發(fā)現(xiàn)過有特別重大的問題。我們這個疫苗已經(jīng)出廠4.5億劑。當然并不是說都已經(jīng)打完了,有的正在打。在美國,已經(jīng)接種了1.4億劑,沒有聽說過有什么重大安全的隱患。
在全球,以色列是疫苗接種率最高的,而且接種的都是mRNA疫苗,絕大多數(shù)都是我們這個BioNTech的BNT162b2疫苗。有一部分是Moderna的疫苗。
今年2月份,在《新英格蘭醫(yī)學雜志》發(fā)表了一篇文章,60萬人接種了我們這個疫苗,有60萬人沒有接種,組合起來做研究。接種疫苗的這60萬人,60歲-69歲的有8萬多人,70歲-79歲的有5.6萬人,80歲以上的有2.2萬人。另外還有1503個孕婦;這60萬人,76%有慢性疾病,包括癌癥、高血壓、糖尿病、哮喘、慢性腎臟病。到目前為止,保護率、有效性,我們是最高的,因為只有我們達到了95%的保護率;安全性,因為沒有一個直觀的比較,可以負地責任的說,是最安全的疫苗之一。
央廣網(wǎng): 剛剛您列舉了中國香港、以色列等地的免疫效果,從這個角度說明了它的安全性?
回愛民:對,這是真實世界的數(shù)據(jù)。
央廣網(wǎng): 中國疾病防控中心主任高福曾表示,mRNA技術對傳染病、艾滋病、遺傳病、罕見病、腫瘤等將提供各種機會,希望在研發(fā)經(jīng)典傳統(tǒng)疫苗的時候,考慮到mRNA疫苗可能給人類帶來的收益。未來,mRNA疫苗未來會對人類健康帶來哪些貢獻?
回愛民:首先,疫苗的應用應用于戰(zhàn)勝新冠疫疫情是一個很大的貢獻。我們一直講,要達到群體免疫,要真正控制疫情、消滅病毒,70%或70%以上的人針對一種傳染病有免疫力了,那就達到群體免疫了。
未來會不會有新的傳染病,這個答案是肯定的,新的病毒過十年八年可能會出現(xiàn),以往出現(xiàn)過SARS、MERS(中東呼吸綜合癥),歷史就是這樣的,將來有新的傳染病出現(xiàn)。新的病毒出現(xiàn),mRNA技術肯定是首當其沖的。
下一次(出現(xiàn)大流行?。┛隙ǜ嗟膰?、更多的公司會投入到疫苗的研發(fā)領域,下次再來疫情,mRNA疫苗肯定會是大家的選擇之一。所以mRNA疫苗對未來的傳染病控制肯定會有貢獻。
另外,別的領域,比如腫瘤、遺傳病,對整個人類健康意義非常重大。
央廣網(wǎng):此前網(wǎng)絡上說,mRNA疫苗對運輸、存儲的要求非常高。請您介紹一下,復星醫(yī)藥在mRNA疫苗存儲以及運輸方面,做了哪些準備?
回愛民:去年9月,我們跟國藥控股有個戰(zhàn)略協(xié)議,一起做冷藏、運輸、冷鏈。目前,國內倉庫及零下80度深冷冰箱、冷藏車的運輸,所有東西都已經(jīng)到位了。尤其最近在港澳地區(qū)那邊,整個倉儲和運輸流程我們也有了實踐。任何時間,只要疫苗出來一批,我們就能保證非常到位的冷鏈,為民眾提供安全有效的mRNA疫苗。
央廣網(wǎng):每個人都期望過上疫情前正常的生活,另一方面,新冠病毒將跟人類長期共存。請教回博士,您預計一下新冠疫情在未來的演化情況,將如何演化?
回愛民:新冠病毒可能不會像SARS那樣很快消失。疫情現(xiàn)在即使一年多了,還看不到消失的苗頭。
關鍵是我們要有一個很好的措施來應對它。如果達到群體免疫,即使病毒還存在,對我們人類已經(jīng)不構成什么大的威脅了。
現(xiàn)在還有各種各樣的病毒,比如流感病毒,有些也很嚴重,也死人的,但說到流感,我們并不是很害怕。對我們生活、工作的影響好像也沒有那么大,比新冠病毒影響力差多了。
疫苗是終結新冠疫情的一個“終極武器”。我們的目的,就是盡快研發(fā)、生產(chǎn)、獲批上市,有更多的安全、有效的疫苗,盡快地達到群體免疫。我們可以跟它共存,可以恢復常態(tài)的生活,不用再隔離、戴口罩,國與國之間的國門打開。逐步恢復文化、經(jīng)濟各方面的交流。這是我們一個目的,即使病毒還存在,跟它共存。
這個目標什么時候能實現(xiàn)?希望在明年上半年能恢復常態(tài)。這完全取決于未來半年、七八個月全人類做的努力。
(記者 馬可佳 牛谷月)
標簽 疫苗- 原標題:專訪復星醫(yī)藥回愛民:mRNA新冠疫苗安全性好保護率最高 12歲-15歲年齡組保護率達100%
- 責任編輯: 夏雨 
-
公安部:落實民警休假體檢制度
2021-05-19 15:33 -
湖北棗陽返鄉(xiāng)人員核酸檢測呈弱陽性,系樣本被外溢疫苗污染
2021-05-19 13:49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內蒙古文旅廳副廳長系自縊身亡,現(xiàn)場留有遺書
2021-05-19 13:34 -
新一屆深圳市政府領導班子選舉產(chǎn)生
2021-05-19 13:25 -
我國成功發(fā)射海洋二號D星
2021-05-19 12:46 航空航天 -
致敬!去年全國315名民警因公犧牲
2021-05-19 11:48 -
統(tǒng)計局:去年城鎮(zhèn)私營單位就業(yè)人員年平均工資57727元
2021-05-19 11:48 -
內蒙古文旅廳副廳長李曉秋自殺身亡
2021-05-19 11:46 政壇觀察 -
大連市衛(wèi)健委:大連已形成基本免疫屏障
2021-05-19 11:24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女法官拒絕人情干擾遭報復殺害,被告人被判死刑
2021-05-19 10:34 依法治國 -
廣州一女大學生校內墜亡,學校通報
2021-05-19 10:10 -
專家:“完達山1號”投放地點不能沒有老虎,也不能有定居老虎
2021-05-19 09:38 觀察動物 -
劉光源任外交部駐港公署特派員
2021-05-19 09:30 香港 -
31省份新增確診14例,均為境外輸入
2021-05-19 08:45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內蒙古設立虛擬貨幣“挖礦”企業(yè)舉報平臺
2021-05-19 08:42 金融圈 -
習近平總書記不斷到訪革命紀念地的重要啟迪
2021-05-19 08:40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 -
精神永放光芒 初心照耀未來——習近平總書記到過的紅色圣地之福建篇
2021-05-19 08:35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 -
搞學術的太多?多所名校部分專業(yè)停招學碩
2021-05-19 07:58 -
劉鶴:近年來我國院士制度改革已經(jīng)取得積極進展
2021-05-19 07:41 -
湖南長沙一官方紅頭文件現(xiàn)嚴重錯誤,6人被問責
2021-05-19 07:41
相關推薦 -
羅馬教皇方濟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國崛起” 評論 19“原來,中國早就有預判” 評論 223“MAGA巨星”唱反調,阿根廷業(yè)界:中國制造真香 評論 202特朗普喊話:俄烏別打了,一起跟美國做大生意發(fā)大財 評論 253MAGA基本盤還能“忍”特朗普多久? 評論 181最新聞 Hot
-
“特朗普這是在邀請中國搶走我們的科學家,太可怕了”
-
白宮:特朗普力挺赫格塞思
-
羅馬教皇方濟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國崛起”
-
“美國牛肉太貴,換澳牛,味道一樣”
-
特朗普、普京、澤連斯基等發(fā)文哀悼
-
“原來,中國早就有預判”
-
“拜他所賜,美國變成了流氓國家”
-
“特朗普會輸,但中國不會輕易給他臺階下”
-
“MAGA巨星”唱反調,阿根廷業(yè)界:中國制造真香
-
又一起!白宮平面圖遭萬人共享
-
“特朗普非常憤怒:再砍10億”
-
“我們被美國夢騙了,精英把我們出賣了”
-
“美國太自滿,恐在這三方面落后中國”
-
泄密不止一次,美防長在“家人群”也發(fā)了
-
特朗普喊話:俄烏別打了,一起跟美國做大生意發(fā)大財
-
中方出手,日歐車企“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