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當局要求日本將臺慰安婦與韓同等對待 日方初步回應會考慮
關鍵字: 臺灣慰安婦韓國慰安婦安倍道歉馬英九安倍向慰安婦道歉臺灣要求安倍向慰安婦道歉昨日(28日),日韓兩國政府就慰安婦問題達成一致,安倍也表示“由衷”的道歉和反省。既然安倍向韓國道歉了,那臺灣的慰安婦是不是理應得到同樣的待遇?
雖然在反課綱運動的沖擊下,臺灣“教育部”的專家小組近日已同意將高中課綱中“婦女被強迫做慰安婦”改為舊課綱的說法,也即刪去“被迫”二字。
臺灣地區(qū)領導人馬英九今日表示,臺當局立場一向是要求日本政府對二戰(zhàn)當中臺灣慰安婦要道歉、賠償、還她們公道和尊嚴,這立場始終沒改變過。
臺“外交部部長”林永樂今日上午召開緊急記者會也表示,在昨日兩國達成協(xié)議后,臺當局要求駐日本代表處立即向日方交涉,要求日方盡快與臺方協(xié)商。日方初步回應,了解臺當局訴求,愿意考慮臺灣慰安婦的賠償問題。
馬英九今日接受媒體采訪,回應慰安婦問題
馬英九:要求道歉的立場從未改變
日韓外長28日進行“慰安婦問題談判”,并達成一致意見。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稱與韓國的關系邁入“新時代”。日本表達“由衷歉意”,并提出10億日元為韓國慰安婦設立救助基金。安倍在與樸槿惠的電話會談中也終于表示了“道歉”——“一想到前慰安婦們難以用筆墨與言語表達的痛苦,我就十分心痛。作為日本國的首相,對此表示由衷道歉和反省”。
對于日韓就慰安婦問題達成共識,馬英九今天出席活動接受媒體訪問表示,臺當局立場一向是要求日本政府對二戰(zhàn)當中臺籍慰安婦要道歉、賠償、還她們公道和尊嚴。
馬英九說,在8月15日“安倍談話”后,他就曾表示過慰安婦部分,他希望日本政府做更好,更能照顧慰安婦的權益尊嚴,這立場始終沒改變過。
馬英九接見臺灣慰安婦鄭陳桃
臺“外交部”:已要求駐日代表向日方反應
臺“外交部部長”林永樂今日上午召開記者會表示,臺“駐日代表處”和臺北方面已持續(xù)和日方溝通、聯(lián)系交涉,希望替慰安婦爭取權益,要求日方正式向受害人道歉、賠償,這是臺當局一貫立場。
臺“外交部部長”林永樂今日上午召開記者會,回應慰安婦問題
林永樂表示,臺方持續(xù)掌握日韓兩國就慰安婦事件展開協(xié)商的相關事宜,在昨天兩國達成協(xié)議后,臺當局隨即要求駐日代表向日方要求關切臺灣慰安婦議題,日方初步回應,了解臺當局訴求。
他進一步說,日方目前已經愿意來考慮臺灣慰安婦的道歉與賠償,臺當局希望日方有明確回應,不過協(xié)商需要一點時間。
林永樂表示,馬英九過去二十年來持續(xù)關注慰安婦議題,曾三度與受害婦女在辦公室座談。臺方愿意和日本持續(xù)協(xié)商溝通,但也要了解,日本和韓國達成協(xié)議后,未來相關執(zhí)行情形和細節(jié),會持續(xù)和日本聯(lián)系。
林永樂說,島內針對慰安婦議題有成立工作小組,包括涉外部門、內務部門、婦女救援社會福利基金會、臺北市政府都有參與,希望工作小組近期能有進一步建議和主張,他今天也會和回臺的“駐日代表”沈斯淳會晤,要沈斯淳盡速回到日本溝通。
他最后強調,希望日方重視臺當局立場,在短時間內提出能進一步協(xié)商。
據(jù)臺媒報道,二戰(zhàn)期間曾被強制動員的臺灣慰安婦約2000人,1992年臺北市婦女救援基金會曾做過調查,當時采取嚴格認證的在世慰安婦有58位,經過20余年談判,目前只剩4位。
臺灣地區(qū)的慰安婦問題一直得不到解決。1995年臺北婦援會曾發(fā)起募款,作家李敖捐出文物拍賣,時任臺“法務部長”的馬英九也出力,為每位慰安婦募得100萬元新臺幣補助。此外,臺方也持續(xù)向日本東京法院遞狀告訴,但最終仍被判敗訴定案。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馬雪
-
“原來,中國早就有預判” 評論 191“MAGA巨星”唱反調,阿根廷業(yè)界:中國制造真香 評論 193特朗普喊話:俄烏別打了,一起跟美國做大生意發(fā)大財 評論 250MAGA基本盤還能“忍”特朗普多久? 評論 179從2000兆帕潛艇級熱成型鋼的“登天”說開去…… 評論 114最新聞 Hot
-
“美國牛肉太貴,換澳牛,味道一樣”
-
特朗普、普京、澤連斯基等發(fā)文哀悼
-
“原來,中國早就有預判”
-
“拜他所賜,美國變成了流氓國家”
-
“特朗普會輸,但中國不會輕易給他臺階下”
-
“MAGA巨星”唱反調,阿根廷業(yè)界:中國制造真香
-
又一起!白宮平面圖遭萬人共享
-
“特朗普非常憤怒:再砍10億”
-
“我們被美國夢騙了,精英把我們出賣了”
-
“美國太自滿,恐在這三方面落后中國”
-
泄密不止一次,美防長在“家人群”也發(fā)了
-
特朗普喊話:俄烏別打了,一起跟美國做大生意發(fā)大財
-
中方出手,日歐車企“慌了”
-
她被提名為聯(lián)大主席,“德國完了”
-
美媒焦慮:哪怕只為跟上中國,美政府都不能這么干啊
-
特朗普“抱怨”后,日本考慮放寬汽車進口安全標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