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學家探測到迄今最高能中微子,可能來自銀河系之外
【文/觀察者網(wǎng) 陳思佳】據(jù)路透社2月12日報道,歐洲立方千米中微子望遠鏡(KM3NeT)合作項目團隊11日在期刊《自然》發(fā)表論文稱,他們檢測到了迄今為止能量最高的中微子,其能量是此前檢測到的任何中微子的30倍以上??茖W家推測,這些中微子可能來自銀河系之外。
KM3NeT項目涉及地中海深處的兩個大型中微子探測器。意大利西西里島附近的深海宇宙學天體粒子研究探測器(ARCA)位于水下3450米處,負責捕捉高能中微子。法國普羅旺斯附近的深海宇宙學振蕩研究探測器(ORCA)位于水下2450米處,負責捕捉低能中微子。
2023年2月13日,ARCA檢測到一個高能繆子信號,能量約為120PeV(1PeV等于1千萬億電子伏特)。期刊《自然》稱,根據(jù)研究人員計算,產(chǎn)生這個繆子的中微子能量更高,約為220PeV,這是此前檢測到的任何中微子能量的30倍以上。
歐洲工程師在地中海安裝KM3NeT項目的探測器模塊 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
這一事件被命名為KM3-230213A,是迄今為止科學家觀測到的能量最高的中微子。研究團隊表示,繆子穿過了整個探測器,在超過三分之一的傳感器中產(chǎn)生信號,結合其軌跡的傾斜度和巨大的能量,研究人員可以確定該繆子來源于在探測器附近相互作用的宇宙中微子。
研究參與者、荷蘭國家亞原子物理研究所的阿爾特·海博爾(Aart Heijboer)表示:“有許多繆子會從上方通過探測器,它們產(chǎn)生于地球大氣層,我們在2023年檢測到1.1億個。但研究證明,這次的粒子是水平通過的。要產(chǎn)生水平的繆子,必須要有一個中微子,因為只有中微子才能穿過140公里的巖石和海水并在探測器中產(chǎn)生這種水平粒子?!?
海博爾解釋說,研究人員根據(jù)探測器的數(shù)據(jù),確定中微子的能量約為220PeV,這是目前全球最大粒子加速器大型強子對撞機(LHC)所能達到能量的3萬倍。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的帕斯卡爾·科伊爾(Paschal Coyle)補充說,如果要將粒子加速到這樣的能量,LHC的長度必須從現(xiàn)在的27公里擴大到40000公里。
研究人員尚未確定高能中微子的具體來源,他們推測,ARCA探測到的中微子可能來自銀河系之外。根據(jù)探測器數(shù)據(jù)、星表和天文望遠鏡觀測結果,研究團隊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12個可能的來源,它們都是銀河系以外的耀變體。不過,這些目標還有待進一步調(diào)查。
但美國太空新聞網(wǎng)站“Space.com”稱,研究人員還不能排除超高能宇宙射線和宇宙微波背景(CMB)相互作用產(chǎn)生中微子的可能性。路透社也指出,在恒星爆炸產(chǎn)生伽馬射線暴或黑洞吞噬物質等劇烈事件中,粒子碰撞可以產(chǎn)生高能中微子。
中微子有著“幽靈粒子”之稱,它們不帶電荷,幾乎沒有質量,很少與物質相互作用,通常可以不受阻礙地通過恒星、行星等物質。路透社稱,這種特性使得中微子成為“宇宙信使”,科學家可以追溯中微子的來源,研究宇宙中最高能的一些現(xiàn)象。
“它們穿過墻壁,穿過地球,從宇宙的另一頭飛來。”科伊爾說,“中微子具有零電荷、幾乎零質量和幾乎零相互作用的特點,它們是人們所能想象到的最接近零的東西,但它們依然是充分理解宇宙的關鍵。”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
標簽 中微子- 責任編輯: 陳思佳 
-
歐爾班開嘲:汗流浹背了吧,小兔兔
2025-02-13 16:57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中方采取驅離措施,向澳方提出嚴正交涉”
2025-02-13 16:04 中國外交 -
美媒警醒美政府:對華AI競爭,決不能犯這么個大錯
2025-02-13 16:01 人工智能 -
外交部:樂見俄美加強溝通對話
2025-02-13 15:59 烏克蘭之殤 -
加拿大13省長組團訪美稱“可幫助美國與中國競爭”,外交部回應
2025-02-13 15:59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澤連斯基決定以“叛國罪”逮捕前總統(tǒng)波羅申科
2025-02-13 15:50 -
關系雖好,1000萬美元還是要賠
2025-02-13 15:34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緬甸向泰移交261名電詐園區(qū)被解救人員
2025-02-13 15:30 打擊網(wǎng)絡詐騙 -
“美國已成全球風險,G7反應最劇烈”
2025-02-13 15:28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趕走中國主播后,NHK又翻車了
2025-02-13 15:09 中日關系 -
白宮證實:特朗普見莫迪前,加!
2025-02-13 14:49 -
時隔兩年多,華爾街財團終于沾上馬斯克的光了
2025-02-13 14:13 美國政治 -
“挑戰(zhàn)星鏈,中國邁出關鍵一步”
2025-02-13 13:30 航空航天 -
史無前例!加13省省長齊赴美“求饒”:都怪中國…
2025-02-13 11:48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最高檢:4萬余名緬北涉詐人員被批捕,“明家跨境犯罪集團”被公訴
2025-02-13 11:16 打擊網(wǎng)絡詐騙 -
大選前11天,歐爾班站臺德國選擇黨
2025-02-13 10:47 歐洲亂局 -
歐洲回過味兒了:到頭來,我們啥也不是唄
2025-02-13 10:47 歐洲亂局 -
美防長:烏克蘭重回舊邊境,別做夢了
2025-02-13 10:17 烏克蘭之殤 -
一中國留學生在美遇害,中領館通報
2025-02-13 09:47 中美關系 -
謝鋒:中國經(jīng)濟生機勃勃,在世界經(jīng)濟風浪中穩(wěn)坐釣魚船
2025-02-13 09:09 中美關系
相關推薦 -
“如果處理不當,還有比美國衰退更可怕的事情” 評論 126回過味了?“不該抗中,是時候‘去美國風險’” 評論 102美業(yè)界“喊疼”:請中方“收回成命” 評論 350朝令夕改!“沒人知道特朗普五天后的規(guī)定是啥樣” 評論 243最新聞 Hot
-
“不能太依賴美國,歐洲得買點俄氣”
-
“僅靠美國?休想”
-
“拋售美債是對美國經(jīng)濟政策喪失信心”
-
“如果處理不當,還有比美國衰退更可怕的事情”
-
“哈馬斯愿釋放所有以色列人質,但有個前提”
-
“印度這行業(yè)要玩完了”
-
回過味了?“不該抗中,是時候‘去美國風險’”
-
“豁免是對中國實力的認可,不豁免更是機會”
-
“離了中國貨,清涼一夏都難…”
-
“還跟我提投資?等美國穩(wěn)定了再說吧”
-
俄副外長:中國需要多少石油,俄羅斯就準備供應多少
-
英國反華議員赴香港探親被拒入境
-
石破茂對美發(fā)出“迄今最強烈警告”
-
美業(yè)界“喊疼”:請中方“收回成命”
-
關稅成本暴漲40多倍,美企CEO叫苦:這是末日
-
朝令夕改!“沒人知道特朗普五天后的規(guī)定是啥樣”
-